2014年11月3日星期一

[G4G] 纵览中国 辭職公投自廢武功徒勞無功

辭職公投自廢武功徒勞無功
作者:盧峯

「雨傘運動」踏入第六周,時間之長,參與市民、學生之多已遠超任何人包括發起人、學生運動領袖的想像。事實上從原來的「和平佔中」及學生罷課演變成當前波瀾壯闊的雨傘運動完全是參與者自發及逐步推動的,不是由誰指導或主導,更不是按誰的計劃促成的。現在運動超過一個月,北京當權者、特區政府對運動的訴求仍在採取拖字訣,不肯作正面及積極回應,令局勢出現膠着,也令參與抗爭運動的市民、學生以至一般民眾擔心運動會失去方向動力,並逐步失去市民支持。


幾個在運動中發揮積極作用的團體包括學聯、學民思潮、和平佔中及泛民主派議員積極商討為運動找尋新的動力,新的出路,其中一個建議是再次由議員辭職以發動變相公投,藉此讓300多萬選民就他們選定的議題作「公投」,一方面了解真正民意,另一方面希望把運動藉選戰帶入社區,讓沒有參與「雨傘運動」的市民也能直接接觸運動的訊息及理念,讓真普選理念落地開花。我們不懷疑幾個團體想「雨傘運動」保持動力,繼續壯大的決心,我們也認同參與運動的人、團體都須要認真思考運動該如何走下去,但我們認為再次發動辭職公投,不管是由一位超級區議員辭職或五區議員辭職公投都是弊多於利的做法,大有可能令運動走入死胡同,找不到出路之餘還局限抗爭者的創意、能量。


首先從目標來看,今次「雨傘運動」最主要目標是爭取真普選,是要為全港市民爭取貨真價實、全面開放讓市民參與的民主選舉。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向北京當權者及特區政府施壓,在於以非暴力抗爭甚至違法行動挑戰現存政治秩序,製造巨大政治壓力,令北京當權者改轅易轍,改變8.31決定。數以十萬計市民鍥而不捨佔據主要幹道發揮的正是這樣的作用。可是,辭職公投卻是另一回事,它把焦點及壓力從北京及特區政府轉向議會、議員,轉向泛民主派政團,而北京當權者及特區政府則可以喘一口氣,並可以把矛頭指向運動及抗爭者,削弱市民對運動的支持。換言之,辭職公投不但沒有令「雨傘運動」向目標邁進,反而令運動的焦點變得模糊,反而令運動跟爭取真普選的目標越扯越遠,反而令北京當權者得益,這又豈是運動該走的方向。


此外,辭職公投根本不是凝聚民意、發動市民的有效方法。2010年泛民主派議員也曾發動五區公投,希望藉此鼓勵市民就政改表態。可是,公投的反應令人非常失望,300多萬選民中只有50多萬人投票,投票率連兩成也不到,投下的票中還有不少是白票,令結果缺乏代表性及認受性,反而惹來中間選民的反感。假若今次再搞五區公投,建制派及政府隨時再來一次冷處理,拒絕宣傳及參與,中間選民則會因為選舉沒有競爭而不願參與,情況便極有可能是2010年的翻版,投票情況冷淡,只有不足兩成選民參與,這樣的結果不但缺乏代表性,不但無法鼓動人心,反而可能挫折市民的熱情,把運動拖向低谷。


當然,建制派及特區政府也可能改變策略,不杯葛辭職公投,改為全力參與,令選舉出現競爭的局面。這樣的局面則會帶來另一種風險,那就是泛民政團或支持民主的候選人在補選中因候選人素質不夠或競選訊息不明朗而失利,令建制派在議會的議席增加,令泛民主派守不住三分一議席的否決權。到時候不僅政府可以通過「真篩選假普選」方案,23條立法同樣可以予取予攜。像這樣成效低風險高的「政治豪賭」怎麼可能成為「雨傘運動」的出路呢?


政治運動從來經常攻守兼備,進退有度。當前在三個佔領區如火如荼的「雨傘運動」是我們向北京當權者、特區政府的攻勢,是爭取真普選的「利器」。立法會的三分一議席是我們保持否決權,守護市民權利自由、民間社會的屏障。辭職公投行動卻極可能把我們的攻與守都削弱,令民主運動變成攻不銳守不穩。相關團體還是擱置這個計劃吧!

—— 原载: 香港《蘋果日報》
本站刊登日期: Sunday, November 02, 2014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发帖到此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访问此论坛。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