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

[G4G] 4万亿余波未平10万亿又砸将下来 中共战略要保增长

4万亿余波未平10万亿又砸将下来 中共战略要保增长

来源:世华财讯 | 日期:2011-11-22 | 网址: http://www.aboluowang.com


4万亿余波未平10万亿又砸将下来 中国要促战略产业保增长


  [世华财讯]有外媒透露,美国商务部部长布赖森称,中国已向到访的美国官员确认,未来5年计划对战略性产业投资1.7万亿美元(约10.8万亿元人民币)。

  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12月初召开。在这一举世瞩目的会议上,明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将初现端倪。

  由于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可能重新步入一个衰退期。而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在经济增速与物价压力双降的预期下,“保增长、调结构”仍将成为明年的政策主线之一。

  借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的契机,从今天开始,《每日经济新闻》将连续推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系列报道,试图从产业规划、防范金融风险、政策宽松的适度微调等多个方面梳理相关的政策背景,从而对宏观经济的大致动向起到管中窥豹之效。

  自今年10月份以来,多个产业规划密集出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近期中央各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化、节能环保、钢铁工业、电子认证服务业等行业的指导意见和产业规划。

  昨日(11月21日),有外媒透露,美国商务部部长布赖森称,中国已向到访的美国官员确认,未来5年计划对战略性产业投资1.7万亿美元(约10.8万亿元人民币),此举也表明了中共政府力图让增长动力向清洁和高科技产业转变的决心。

  多家机构普遍认为,虽然明年经济增速将低于今年,但是不断出台的各行业“十二五”产业规划,或将引发新一轮“政策潮”。

  产业规划密集出台

  “最近密集出台的产业规划方向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和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两方面,和‘十二五’规划的关系较紧密。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而‘十二五’规划里只有大纲,涉及具体行业还需更为细化的产业规划来进行指导。”日信证券宏观策略部策略分析师付豪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对装备制造行业、船舶行业、汽车行业、冶金和建材行业、石化行业、轻纺行业、包装行业、电子信息行业及建筑业等传统制造业都制订出了政策导向。而另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对支柱行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及高端装备制造)和先导行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作出了重点发展领域的建议。

  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四个半”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另外和卫生部共同组织规划的生物医药规划)颇受市场关注。据媒体消息,“四个半”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已经上报,预计发布的时间点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后。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曾表示,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将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各领域专项发展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加快制定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金融、人才、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另据媒体消息,由发改委牵头,汇集环保部、财政部、国税总局、央行等多部委意见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历经5稿,即将提交相关部门会签。而涉及节能环保方面的产业规划还有《“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能源“十二五”规划》等。

  医疗行业近期也密集出台了一批规划。

  前不久《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已出台。11月15日,科技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十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其重点之一包括要进一步加大医学领域的科技投入。此外,即将出台的还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另外还有《医药包装行业“十二五”规划》等。

  除此之外,通信业、文化产业、农业及家电行业方面的规划也备受关注。据新华网消息,《通信业“十二五”规划》将于年内出台,《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通信行业将进行结构性调整,从依靠基础电信业务增长向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和终端制造业等上下游产业链方向转变。

  付豪杰告诉记者,“最近有关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的规划受关注的程度也非常高。”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谈到,“十二五”期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安排了信息惠民工程,要着力把物联网、云计算和其他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到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

  依靠经济转型升级保增长

  “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投资出口驱动转向内需驱动,另一个是内部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而其核心是传统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这两方面。”日信证券宏观策略部首席策略分析师徐海洋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尽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作为“保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已经没有争议,中央也将此作为接下来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存在的问题已经扭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结。

  谈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些年的政策作用仍有不够理想的地方,最典型的是地方政府为了保证GDP的增长,不太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

  另一个事实是,就投资结构来说,作为社会储蓄主要的分配渠道,银行信贷更青睐同政府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投资,而政府的投资总绕不开“铁公基”。对广大的西部地区来说,“保增长”虽然无虞,但结构调整的情势却更加严峻。根据最新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西部12省区、市经济增速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但经济增长多倚重资源和投资。

  在更微观的激励机制上,谢国忠提到,现行的财税体制同样阻碍了企业的转型、产业的升级。他表示,地方政府鼓励企业低质量的扩张、留在本地,而不支持跨地区的企业合并,国家的规划中无法克服这个问题。谢国忠认为,政府需要通过财税制度的安排,比如考虑企业应该在哪里交税,来克服原本不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的整合。

  “另一方面,这几年持续繁荣的泡沫经济,使得企业对转变增长方式、提升技术、品牌等积极性很低,资金都流向了房地产。所以说房地产调控是中国经济调控的先决条件,房地产泡沫破灭掉之后,对企业转变经营方向有很大的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被认为符合中国劳动力结构。德勤18日发布《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调查2011》报告称,在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劳动力资源仍然充足,中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在于能够随着中国制造业结构的变化而提供足够数量、且具有相应教育程度的劳动力。

[郑重声明: 新闻和文章取自世界媒体和论坛,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 也不代表《阿波罗网》观点。]

本文地址: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