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年美国经济不 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造成大批留学生海归风潮,但也有为数不少的留学生逆向思考、反向操作,像朱方明一样,看到美国的遍地商机,试图成立公司、自行创 业。联邦中小企业管理署(SBA)也看到小商业发展潜力,设计多个协助计画,深入各地的华人社区提供与政府作生意的机会。
来自山东的朱方明 曾在中国网络相关公司工作,2007年在佛罗里达州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 (Embry Riddle Aeronautical University)就读软件工程研究所,09年毕业后应朋友之邀到纽约玩玩,发现纽约这颗大苹果商机无穷,特别是网络推广这一块,帮人打了几个月的工 后,朱方明决定自己创业。
只是留学生在美创业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规定,留学生虽然可以成立公司,却不能在自己的公司工作,只能以OPT或工作签证为他人工作。去年4月,他以同样在美留学妻子的名义,创设OneO Technology Inc. 。
「虽然说要自己创业,可是刚开始没有人脉、谁都不认识,满街跑了几个月,一个月只有1000多元入帐。」几个月后朱方明累积客户,主要帮忙架设商业网站,协助客户增加网络曝光率,逐渐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半年多前在法拉盛租下一间办公室,雇了一名员工负责业务联系。
朱 方明的办公桌上放著一张与妻子的结婚照,每天主要工作就著盯在网上,为客户增加网络曝光率,「这行业的竞争也很大,Google 搜寻引擎一个页面只能列出十条搜寻结果,大家都在挤著抢入搜寻首页。」除了为客户网络推广,他也同时投资设计计算机、手机应用程序(APP),他认为提供 服务是一时的、随时会因客户中止合约而停止,投资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果,「但脸书也不是一夕之间变成热门网页的啊!」
朱方明为脸书设计的 网络名片,就是他认为值得花时间投资的生财工具之一,他说,虽然现在有很多种电子名片、就连智能型手机上也有方便的记存名片功能,「可是大家都各做各的, 你用了这家就不能和别家相通,整合性不高。」朱方明认为脸书全球使用人数广,几乎每个人都有,透过在脸书接口设计电子名片,大家只要互是对方的脸书朋友, 就可以获得对方的名片信息,可以在自己的脸书上整理成庞大的联系信息网,也可以下载至手机上。
「可能是父母支持吧,我认为自己创业时没有什么压力,」朱方明说他很庆幸有对开明的双亲,不论是交女朋友、出国念书,对家中独生子的他采取支持的态度。
和替人打工相比,朱方明说创业当然有一定的责任与压力,「既然要做,当然总是想要做出一些成绩,拼一拼,即使不成功,以后也算是特别的回忆。」
家族在北京作门窗生意的李楠2008年来美念书,来美之前父亲一直叨念著叫他在美国看看有无做门窗生意的机会,李楠当时并未放在心上。
李楠在中国念的是法学,曾在北京作过三年律师楼工作,之后来美留学,在南新罕布夏州立大学攻读MBA,毕业进入一间国际资源回收公司,开发项目包括购买废弃或倒闭公司工厂的硬件设备,维修后转卖到中南美洲等第三世界国家。
在这家公司做了一年多,李楠发现所谓将旧机器整修一番转卖,其实就是另一种环保,他想到父亲的门窗事业中,有一门是将木塑 (WPC)与铝合成的木包铝技术。
木 塑材料的基础为树脂和木质纤维,其自身具有塑料和木材的特性,可以100%回收再生产,是绿色环保产品,中国在近几年开始研发、稳定木塑质量。李楠说,木 塑在美国常见,但木包铝的技术和概念,「似乎还有可以发展的空间」。因此他工作之余,也开始积极参与门窗相关的展览会、接触相关公司,寻找合作机会。
李楠说,他自己现在只能算是「测水温」的阶段,还谈不上真正创业,「可是我有家族事业的优势,有产品也有技术,如果其它留学生能够从无到有创业成功,我想我也能证明自己有创业的能力。」
成立协会 助年轻人创业
去 年2月在纽约成立的非营利性机构「华人创业投资协会」,是由陈汝桂、张靖宇等人为想要在美创业却苦于没有资源的留学生所创设,透过举办讲座、活动,提供有 意投资和创业的华人一个交流平台,领域包括电子商业、科技、金融、环保节能、进出口等,并不断扩大。虽然去年才成立,至今已有近500位目前在纽约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其它州的华裔留学生加入。
创始成员张靖宇说,成立协会一开始,只是几个朋友在茶余饭后讨论创业这个话题。来美十几年、也工 作十年的张靖宇说,几个创始成员都在美国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但为他人工作个几年后,大家总有想要创业的念头,既然自己有这样的想法都还可能做不来,那至 少可以帮助年轻一代实现。」其中一位创始成员、现已返回中国发展的Philia Li2009年先把几位理念相同、分住不同州的朋友在网络上拉到一起,同年底大家在纽约相聚,决定成立组织。
张靖宇说,美国是有几个为华人 组织的创业协会,但大多成立多年,成员也多是工作很久的人,他们则主要协助学生寻找创业契机,其中之一就是看中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活耀,协会先为各领域学有 专才的留学生建立资料库,再透过邀请中国各省来美招商团与学生会面,建立沟通管道,进而寻找合作机会。
该协会成立以来已举办十余次讲座活动,除邀请政府相关机构代表介绍政府对创业或小商业提供的优惠政府,也不时邀请各领域的杰出华人与会员分享创业经历。每次讲座皆吸引许多留学生参与,藉活动建立人际关系,掌握创业机会。
在美创业 在中国找商机
来 美十多年的张立 (化名)现在一间化学技术公司工作,2005年张立认为时机成熟,花了两年时间积极参与招商会,开拓人脉,找到志同道合的留学生们组成团队,另组公司。新 公司以新能源材料设计项目,以中国为目标,一些人负责市场招商,定期往返美、中两地找合作机会,张立则负责技术统合,将美国技术引进中国、协助中国开发风 力、太阳能等节能质量。
张立举例说,例如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想开发较偏远的地方或岛屿的电力,拉电 (线)成本会很高,但是如果综合使用太阳能、风力发电,可以相对节省成本,「我们在美国找这样的技术,与中国需要 (这些技术)的企业或部门接触,」张立认为中国目前还欠缺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也亟需这些服务,市场开发很有潜力。
张立来美前在天津曾在大学教书,来美攻读化学,着重环保节能的研发,并曾在念书期间申请过五项研究专利。
「我 现在做的工作,和我过去曾拿到的学术专利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创业』这个念头一直没断过。」张立说,学术专利走的比较前面,投入实际生产可能还要等个好 几年,「就像医界发明一个治肿瘤的药物,可能要经过十年的反复测试审核,才能真正上市。」张立十年前拿到的专利之一,是利用纳米材料保存电动车能源,「可 是十年前,电动车普及性根本不大,有技术没有市场。」也因此,张立毕业后很理智的先找了份工作,一做就是十年,「如果要盼望专利可以当饭吃,我可能早就饿 死了。」
把美国新技术引进中国,不担心被美国政府视为商业间谍吗?
张立说,他知道在美国即使发明了某项技术,专利权仍属于提 供学术环境、资金的学校或政府,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画分清楚。不过他指出,公司的方向主要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国家安全关系不大,但他们也相当重视这类问 题,遇到可能触法的技术特别小心,用到的每一项技术,一定向专利所属单位购买使用执照或专有技术的使用权,「如果真的涉及美国国家商业利益,商业部会出面 干预。」
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张立仍在原本的化学公司工作,因为自己的公司他只需负责注意技术方面的发展,他也觉得作两份工乐在其中。 他说身为技术开发人员,和作老板想赚钱的心态不同,「看到自己研发的创意,或新出现的技术,可以实践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觉得很有成就感。」张立认为能找到 志同道和的朋友一同开公司,是很珍贵的经验。
与政府作生意 商机无限
有些人忙著与母国建立合作机会,也有人寻找和美国政府作 生机的商机。联邦中小企业管理署 (SBA)商业发展专员郭曼丽指出,美国政府是全球最大的产品与服务购买方,光是去年,政府在采购方面即花费了5230亿美元,加上提供对小商业、少数族 裔和女性创业采购比率的优势,「留学生想在美创业,其实有很多可以把握的机会。」
根据规定,联邦政府必须在下列生意中保留一定比率给小商家,整体约达23%,其中包括5%分别留给生意有困难的小商家和女性创业的生意,以及3%分别留给退伍军人和交通运输中心 (HubZone)方面的生意。
但 是要拿到政府的生意,小商家仍需花些心思和时间,最基本的就是要完成政府认证,成为联政府采购合约商。小商家可先向政府相关单位取得登记号码 (DUNS),上网至中央合约部门登记 (www.ccr.gov),政府若需要采购,就会从合约厂商名单中挑选。以华人创业者来说,还可透过取得少数族裔认证 (8A)或妇女保障的身分参与招标,获得合约可能性相对提高。
不过对创业者来说,可能还得熬过一段时间才能成为符合条件的合约商。郭曼丽指出,根据统计,全美每年约有55万人选择创业,但只有约三分之二的生意可以撑过两年,维持四年以上的大概只剩半数,「因此除非开业已经两年以上,政府是不会承认这是可以认证的企业主。」
「是你为政府提供好产品、不是政府施舍一份工给你」
郭 曼丽说,华人企业主对作政府的生意普遍有许多错误观念,象是「和政府打交道程序太复杂」、「等好久才会拿得到钱」、「要和大企业竞标,根本没机会」等,对 于前者,政府已极力简化所有程序,例如以往拿到政府认证核可证明,可能得填个几十页的申请,现在总共只有四、五页,且只有前两页是主要填写项目;付款方 面,政府规定基本上必须在30天内付清款项,没有拖欠的可能。
至于后者,联邦一直特别针对小商家提供不同的生意计画,帮助小商家进入联邦这块大市场。
另外她也指出,华人企业主总认为拿政府合约,是等待政府给你赚钱的机会,态度上显得太过谦卑,「其实应该反过来想,是你的公司为政府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合约做成了,政府应该感谢你。」
不过她也提醒华人企业主,想要得到政府合约,必须掂量自己和公司的能力,例如是否愿意花时间了解对口政府单位想要些什么?公司经济财力是否有完成合约的能力?以及是否准备好学习并遵守联邦政府采购的规定。
留学生创业 身分卡关
签证和身分的转换,是每位欲在美创业留学生都会遇到的关卡,移民局虽然没有规定留学生不得在美开立公司,仅规定持学生签证者不得在美工作,但是以透过亲人开公司、雇用留学生工作,日后转换身分时是否会发生问题?
纽约州持照移民律师谈天行表示,在亲属的公司工作,对刚毕业、持临时工作签证 (OPT)的学生来说是无大碍,但是当要转换为工作签证甚至办绿卡时,就可能会遇到困难。
他指出,移民局和劳工部针对这类领域设计很好的机制,因此以上述情形申请劳工纸 (perm),属于一定会被审核 (audit)的案例;之后到移民局还要由雇主出示生活担保书,如果连提供担保书的雇主也没有适当身分,可能会出现问题。
谈 天行手中即有几个留学生创业后、欲转换身分的案例,他说,以投资移民的方式可能性较高,但是所谓的投资移民,以留学生创业的案例来说,如果父母当初汇给留 学生50万元美金并创造了十个工作机会,即符合投资创业的条件,「但大部分留学生创业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多半是做了几年、累积到50万元营收。」他指出, 在创业后累积的财富称为Retained Earning,是不能拿来做投资移民的投资款,有些创业者只能改以「向自己的公司借出50万元」,另外成立一间公司并创造十个工作机会。「不过根据统 计,一年约仅有几十个投资移民的案例」,以这类途径取得绿卡的数量并不多。
谈天行表示,留学生创业仍有其可行性,任何人都可以在美创设公司,留学生创立公司后,不领薪水,以投资该公司、按公司股利来分红,法律上是没有禁止的,投资也没有身分、签证等问题。
诚实、人脉 生意成功的关键
「不论与任何人做生意,掌握资源、明辨是否是适当的投资,以及找到对的人做对的事,非常重要。」华人房地产开发商Tommy Lee分享自己创业的点滴时,鼓励留学生们「自己去找机会,不要坐等机会上门。」
Tommy Lee1969年来美,来时身上只有10元美金,他在曼哈坦华埠的车行做了五年黑手,之后在印刷公司工作,从未接触过房地产。一天两名做房地产的犹太人跟他聊天时说,附近有楼宇要卖7万元,可以买来投资转卖,鼓励他试试。
「我 跑到书店花了200元买和地产和投资有关的书来念,发现每本书都提到『问你的亲朋好友』,」Tommy Lee依书上说的找了每位亲友借钱,「我没钱也没经验,几乎全部的亲友都拒绝帮忙。」不死心的Tommy最后找到一位朋友借他3万、一位阿姨借出她所有积 蓄3万5000 元,Tommy向银行贷款2万元,三个月后买下了地威臣街4749号楼宇,一年后以百万余元卖出,就此打响名声,「后来变成很多人要借钱给我,找我一起投 资。」
九一一恐怖袭击,Tommy因周转不灵,一夕之间失去所有,也让他罹患了忧郁症,直到一名朋友骤逝,他领悟「人活著就有希望」,重新 振作。Tommy Lee后来成立Global Trade Outlet LLC,跑到位处太平洋、与印尼接壤的新几内亚找生意机会,现在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发项目。
「当你看到机会,不要想着『我一定做不来』,而是要一试、再试,试到成功为止。」Tommy Lee说,他没有高的学历,中英文能力都不行,凭的就是诚实、不断的去试,「机会的大门总有一天会被你敲开。」
小额贷款 助小商家创业
根据联邦小企业管理局 (SBA)统计,至今年2月的过去一年半内,SBA 共核准420余亿元的贷款,其中80余亿元的贷款是由亚太裔企业取得,约占五分之一,显见亚裔在美企业的蓬勃发展。
欧巴马提出的振兴经济方案中,也特别针对扶助小商业拨款的小额贷款(Microloan),途径是透过将贷款拨至以社区为基础的非营利团体,再分配给符合资格的小商家,可作为营运资金、库存或用品、机器或设备等用途,但不可用来偿还现有欠债或购买房地产。
其它协助小商业的措施还包括小商家向银行或民营的持牌贷款公司借贷,还款期为10至20年,最高贷款额为500万元,可作为开业、扩充、收购业务等用途,利率分为固定或浮动。
各州提供联邦小额贷款的非营利机构目前约有174处,与亚太裔相关组织见下表:
机构名称 服务所在地区 电话
亚平会振兴商业服务中心 纽约上州部分和纽约市三区 (212)964-6022
亚太裔联合机构商业发展中心(PACE) 加州洛杉矶 (213)353-9400
南亚社区中心Southeast Asian Community Center 加州旧金山 (415)885-2743
多元文化社区服务联盟Alliance for Multicultural Community Service 德州休士顿、Harris (713)776-4700
Accion Chicago 伊利诺州芝加哥 (208)772-0584
Pacific Gateway Center 夏威夷 (808)851-7010
Read more: 世界新闻网-北美华文新闻、华商信息 - 《专题报导》创业圆美梦 留学生掘商机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