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星期日

[G4G] <权力美学的视觉焦虑>

<权力美学的视觉焦虑>


作者:杜君立 2011-07-31 12:53:54 发表于:博客中国

点击收拢文章正文

1

在权力通吃的中国,人们最大的人生追求是进入体制做官。经济学认为,政治和官僚不创造财富,它主要是分配和掠夺财富。官吏的现实优势在于不用辛苦的劳动和创造,却可以免费享用和挥霍别人的劳动果实。政治学认为,未经授权的权力即是暴力,而中国官吏对民众的权力一般都来路隐秘而不祥,根本未经当事人----即公民的同意或者授权,所以基本就是一种强奸式或诱奸式的暴力。暴力是一种不好的东西,比如暴力倾向很强的人会被列入变态或者病态行列。暴力欲与权力欲往往是一回事,而且人们很难想象一个权力欲不强的人会去当官。

-

罗素说,在生存无忧的前提下,权力欲和荣誉欲是人的主要欲望。中国体制的一轮轮加薪潮完全解决了官吏集团的"生存问题":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住房免费汽车等等。饱暖思淫欲,温饱之后,权力欲和荣誉欲就很彰显,跟发情期公狗的性欲一样难以遏制。

权力是个好东西,特别是在一个不自由的地方。为什么呢?想想看,一个人对自己无能为力身不由己,必然是很压抑和很分裂的:既然掌握不了自己,就掌握别人吧。中国的官文化就是这样,入了官门,就不是自己了,叫做无私。古代官吏退休了叫"乞骸骨",意思是请皇帝将自己的身体赏还给他。好在以前要割掉鸡鸡,现在只割脑子里的人性和思想就可以啦。相对而言,还是割鸡鸡更方便,一刀下去就可以做公务员了,没有比这更省事更公平的录用制度了。

-

权力从来就是相对于别人而言的,对自己叫做权利。在失掉一些权利之后,可以获得很大的权力,这种交易对中国的官文化来说还是很划算的。合法的权力在使用中需要对方同意,这样权力就不能随心所欲。比如你想与某个女人做爱,就必须征得对方同意,否则就是强奸,如果在一个法治社会,那你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在专制国家,权力就是暴力,或者说,权力的行使不需要对方同意,权力的来源也不是权力对象的授权。这种权力的前提是剥夺对方的权利,即对方无权支配自己。支配权在权力者手中。或者说,权力就是法律,甚至权力高于法律,类似于社团高于国家,社团成员高于公民。正如周口市长张海钦所说:"人民连屁也不算,在中国除了官是人,老百姓都不是人。"

对国家来说,道德是一种高限,法律是一种保证和底线;道德来自信仰,法律来自常识和正义。西方话说: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在极权国家,一切都归社团。法律与常识无关,也不构成底线,道德也不过是遮羞布,雌雄一体的政治结构产生了权力与法律相统一的集权体制。

-

泛权力化的社会往往导致权力至上和暴力至上,焦虑情绪成为一种权力衍生品伴随左右。心理学试验证明,当暴力不受惩罚时,人们都会频繁的使用它,而不会在乎对他人的伤害。既然权力来源与权力对象无关,权力就必然失控和泛滥,权力成为一种暴力。

在这种暴力冲动作用下,权力急剧发酵膨胀,权力大头症就爆发了,视觉焦虑症是病症之一。根据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审美需求属于生存需求满足之后的较高级需求。阿特勒认为,自卑感是焦虑的基本根源。丧失权利的自卑感在此就演变成为审美焦虑和视觉焦虑。

-

-

2

法国当代思想家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指出,集中的景观往往成为官僚政治专政的工具。景观的目标就在于它自身。景观是一种表象的肯定和将全部社会生活认同为纯粹表象的肯定。或者说,景观是一种隐性的意识形态。无论是通过广告,还是通过其他影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各种景观,其本质就是对现存体制合法性的认同,无意识地支配着人们的欲望结构。景观自身展现为某种不容争辩的和不可接近的事物。它发出的唯一信息是:呈现出来的东西都是好的,只有好的才呈现出来。当电视显示出美好的画面,并辅以厚颜无耻的谎言解释时,傻瓜们就相信一切都是真实的美好的。

-

"那种'以统治阶级代替市场经济'的极权主义官僚统治从不相信自己的定数。"在人类罪恶史上,斯大林主义是一种建立在官僚政治基础上的恐怖统治。苏联帝国时代,每一个官僚主义者整体上都依赖由意识形态提供的重要的合法性印章,它确认了在所有官僚主义者不会被清算的社会主义者政体中集体参与的有效性。从列宁到斯大林,苏联开创了这种来自鲜血的红色权力美学,而纳粹将它发挥到极致。

-

虽然第三帝国比苏联帝国的寿命短得多,但它所达到的权力美学高度无疑是登峰造极的。至少在美学和美观方面,世界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制服或军服能和党卫军黑色制服媲美。从纳粹的整个视觉识别系统来说,设计者希特勒本人就是一个极有天赋的美术大师。才华横溢的电影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曾经为纳粹拍摄一部堪称经典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影片以强大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展示了法西斯美学。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的奥秘在于,使得人们在狂欢嚣张的政治气氛中丧失理智、停止追问,进而沦为法西斯的帮凶和帮闲。虽然法西斯极权政治是以宣传洗脑来达到蛊惑人心目的的,但里芬斯塔尔则以一种将政治审美化的视觉手段,达到了其他宣传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

1936年柏林奥运会成为纳粹德国崛起的盛宴,芬施塔尔为此拍摄的《奥林匹亚》成为一部将法西斯美学视觉化、将法西斯政治艺术化的登峰造极的经典之作。它由《国家的节日》和《美的节日》两部分构成。在壮观华丽的画面演绎下,纳粹主义思想变成了一种令人陶醉的视觉幻想曲,电影将法西斯主义的狂喜升华为一种法西斯主义的视觉美学。影片中德国纳粹的双万字旗和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旗并肩飘扬,希特勒神采奕奕地检阅各国运动员的镜头和现场德国观众狂热欢呼的镜头交替出现。这部作品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列强的压迫中重新崛起的纳粹德国的强盛与野心作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宣传。

-

在电影时代,芬施塔尔为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的大众催眠与国际政治宣传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芬施塔尔以电影这种视觉媚体,通过强烈的艺术表现,为塑造纳粹德国与希特勒的国际形象发挥了超乎想象的作用,它所达到的效果是任何其它宣传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这部纳粹唯美主义的登峰造极之作被希特勒称赞是"对国家社会主义党(纳粹)壮美的无与伦比的赞歌"。

视觉美学与谎言一样,在重复的过程中,常常连谎言制造者都对自己的谎言确信无疑,正如723灾难后,中国官方所说:"无论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芬施塔尔曾经说:"对我来说,希特勒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他非常朴素,而又充满男性的力度,真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他为自己是毫无所求,没有任何欲求。真是一个美好、明智的人。他全身放射着一种光芒。德国的伟人中,不管是弗里德里希大帝、尼采、还是俾斯麦,他们身上总会有缺点。希特勒的追随者们也不能说是没有缺点。只有希特勒是没有缺点的。"

-

3

与电影相比,建筑和演出是更为持久和有力的视觉语言。因此亚历山大要修建世界最高的灯塔,拿破仑要修世界最大的凯旋门。阿道夫・希特勒曾经说:"宏伟的建筑是消除我们民族自卑感的一剂良药。任何人都不能只靠空话来领导一个民族走出自卑。他必须能建造一些能让民众感到自豪的东西,那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这并不是在炫耀,而是给一个国家以自信。我们的敌人和朋友一定要认识到这些建筑巩固了我们的政权。"

人类对建筑视觉的追求来源于权力基因中的"巴别塔情结"。根据《旧约・创世纪》记载,巴比伦人曾经宣布,"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这个简短的政治声明显示,高楼建造从一开始就是权力的物化象征,它的功能首先是建立与上帝相等的霸权("塔顶通天"),其次是打造政治威名("传扬我们的名"),最后是实现国家集权("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

卡夫卡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中国的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他将长城看作帝国的隐喻,"最为含混不清的机构莫过于帝国本身了。"修筑长城并不是防御匈奴,而是使帝国这个庞然怪物展现出它荒诞惊人的神秘和力量。人们可以从金字塔了解埃及帝国,从角斗场了解罗马帝国,从万里长城了解中华帝国,疯狂的建筑象征者帝国内部高度组织化的权力结构。

在权力文化的传统背景下,视觉焦虑弥漫于中国所有的官吏甚至"普通老百姓"当中,具体表现为追求视觉美观,罔顾他人感受和利益。权力是焦虑使城市建筑整齐划一,求高求新,对穷人和穷人居住区视为眼中刺......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关于普罗克鲁斯特的传说,这个凶恶的强盗有一只大铁床,每次他捉到俘虏,总要将其绑在铁床上,如果这个俘虏的身体比铁床长,就要被剁掉超出的部分,比如双脚和双腿;如果这个俘虏比铁床短,就要被活活的拉伸到与铁床一般长。

-

北朝鲜虽然民不聊生,但那里却有全世界最宏大的建筑和纪念碑。在三千里河山,视觉焦虑几乎发展到超病态。其实金太阳常年藏匿在地下几百米深处,疑神疑鬼,至今精神尚未彻底崩溃,已经证明他具有超强心理素质。北朝的高、大、空,其宏大叙事的阿里郎演出不仅远远超越中国式的革命史诗,甚至就连希特勒时代的第三帝国也不遑多让。从这也可以看出,金太阳家族权力之无限和视觉之焦虑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秦赢政修阿房宫修长城,隋杨广修运河,明朱棣派太监郑和出海,清玄烨修圆明园,都是权力焦虑之下的大头症。但到了毛时代,这些都不值一提,"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对梁思成讲,他心中的北京就是站在城楼上一眼望过去都是烟囱。如果毛真的"永垂不朽",很多年后他能再爬到城楼上看的话,陈希同的北京一眼望去都是小黄帽。而如今则多了一个"蛋"(国家歌剧院)和"大裤衩"(国家电视台)。

-

色彩学上认为红色是最刺激的颜色,甚至温顺的牛都会因为红布而暴怒,毛时代的中国成为红色中国,据说红色是用鲜血染成的,祖国山河一片红,象征中国2000多年专制皇权的天安门成为专为毛万岁饕餮视觉盛宴的大看台。梁思成试图保留中国古典建筑,但他却不懂另外一种权力美学,按照李慎之先生的说法,应该叫皇权专制美学,这或许是中国与西方思维模式的最大不同。

-

4

从心理学来说,视觉的基本需求包括观看的需求,被观看的需求和强迫别人观看的需求。观看的需求是人的本能,除非是盲人。被观看的需求相对而言则体现为权力,所谓明星就是以这种广泛的"被观看"而获得权力。如果说"被观看"还存在一种自愿和吸引的话,那么强迫别人观看实际上是一种权力和暴力的结果,完全是一种奢侈的欲望。强迫别人观看,比如召开公审大会,把犯人进行示众,或者以权力强迫所有的电视频道播送某一个节目,以及封杀某个节目,这就是强迫别人观看,同时强迫别人被观看,从中享受权力带来的利益和快乐。

-

权力的社会表现在视觉层面暴露了权力的焦虑感,对权力的炫耀和滥用造成广泛的视觉焦虑。在物质丰裕时代,权力的炫耀性消费常常会增加权力的罪恶感,而城市美化运动则是对个人权利的消灭,然后以一个失去生气的景观社会来满足权力的虚荣心,缓解权力的焦虑感。中国的城市更新运动为权力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审美机缘,权力制造的建筑成为体现权力和声望的最理想工具,而为市民建造的现代主义住宅工程则成了"异化和非人化的象征"。对摩天大厦、地铁和超宽马路的疯狂执迷不过是权力膨胀的一种物化。强迫观看与强迫被观看在面目可憎呆板无趣的中国城市建筑上一览无遗,权力的炫耀是毫不掩饰的,并因此直接称之为"形象工程"。

-

近20年来,在国家主义和重商主义的中国模式下,传统的政治专制进一步向经济专制渗透,在高税收、垄断利润和土地暴力财政的支持下,高速公路立交桥地铁高楼大厦成为财大气粗的官吏们的消解视觉焦虑的灵丹妙药,而城中村和那些如蚂蚁般忙忙碌碌的穷人则被视为人类废品遭到城市的严厉清洗和无情驱逐。从奥运到国庆,这些都是一场场权力的视觉盛宴,甚至当723和谐灾难发生时,当局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救人,而是"埋火车",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在视觉焦虑的作用下,2008奥运会将衣衫褴褛的乞丐、上访者和农民工全部驱逐出北京......这是一种极致表现,其后又以一场严防死守彩排无数次的国庆阅兵大大地满足了从上到下无数官吏和"普通老百姓"的视觉焦虑。陈丹青曾经讥讽道,中国一眼望过去,都是无数的奴才。

-

席卷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与其说是经济的推动,不如说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所导致视觉焦虑在我们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经常吃不上早点,因为小摊贩被撵光了;生活费用不断的提高,因为城中村没有了,小贩只好租住高级公寓;自己的家被推土机围起来,因为你的房子太旧太难看了;自行车电动车不让上街了......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每个人要出门必须打扮得跟"领导"或者妓女一般隆重才行,否则就不许出门,免得破坏视觉形象。

-

5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面子文化,不管败絮其中,只要金玉其外,因此面子文化常常被简化为"脸上贴金"。油漆从发明的那一天起,就没有人想到会被用来"绿化"秃山,而国道边的视觉隔离墙已经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一景。据说最近南京花费1亿给所有城市屋顶涂色,患有权力审美洁癖的南京房产局官吏解释说,紫峰大厦是南京的地标性建筑,其拥有良好的视野可以俯瞰南京。但大煞风景的是,周围的房屋不仅破旧,而且屋顶色彩混杂,露出光秃秃的水泥顶,这显然有碍观瞻。从紫峰大厦上往下看,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所有的楼顶都要刷得金光灿灿,如同众星拱月一样。

整个鸟瞰视觉美化工程费用在3000万至5000万元左右。当事官吏说:"不需要老百姓出钱,而是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事实上,中国政府从来不花"老百姓"的钱,反而是"老百姓"总是在花政府的钱,害得政府24小时让印钞机飞转也仍然有那么多贫穷的中国人。

-

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高耸入云的地标性建筑,这隐喻着权力对个人的矮化。"在对建筑高度的夸耀中,凝聚着权力、征服和区域统治的强烈欲望。"朱大可将摩天大厦视为权力文化对古老阳具崇拜传统的复兴,"大批新生的高层建筑改造了景观政治的属性,令其在外表上散发出浓烈的资本荷尔蒙的阳性气味"。从砍树运动到绿地硬化,为了寻求所谓"现代感",以上海、北京和广州为先锋,整个中国都加入了城建的混凝土暴政。在权力美学所带来的恢弘气派的统一美中,权力者得到了满足感。

-

好莱坞专门有一群人以治疗人的视觉焦虑为职业,个个赚得锅满钵满,这就是以电脑特技为技术支持的大片和灾难片,视觉成为一种非凡的文化产业。远的如30年代的《金刚》,最近的如《变形金刚》。从6月到7月的40多天里,中国电影局强迫中国观众只能看《建党伟业》,终于掠去不足4亿票房;而《变形金刚3》上映仅仅4天就狂卷4个多亿票房。在这场观看的权利与强迫观看的权力之间的角逐中,强迫的权力完败,正像《变形金刚3》中擎天柱率领汽车人打败了霸天虎。

-

在权力下的中国,所有的视觉都已经被权力垄断,一切都成为皇帝的新装,或者掩盖或者装扮;是鹿还是马,人们不知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还是该相信权力的眼睛。张艺谋终于从电影导演进化成为御用化妆师和皇帝的裁缝,从漓江到西湖,再到一场装神弄鬼的开幕式,总算找到了一种以满足官吏的视觉焦虑为使命的新职业。从张扬权力美学的《英雄》开始,张艺谋或许就已经在向芬施塔尔致敬。

-

熊天平有一首歌,叫《你的眼睛》:不让你的眼睛看到人世间的伤心......在现实中,房子因为不好看就被扒了,小贩看起来太穷就被打了......总有这样一天,人或许也会因为爹娘把他生得不好看被关起来。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