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4日星期四

[G4G] 熊皮牛市:3000政府底6000政策顶

2008-4-24 和讯网 对叶檀栋访谈录

 
 

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via 叶檀 by 叶檀 on 4/24/08

熊皮牛市:3000政策底6000政策顶

2008-4-24 和讯网

摘要

    政府应该坚决救市、纠偏,从各方面对股市进行调整,让股市上行非常好,这反映了市场的预期。降低印花税,使广大投资者看到政府确实在关注投资者。

    资本市场会及时反应实体经济模式本身发生的裂变,我们通胀的风险有很大的因素是外来影响,是人为影响。破3000点后下调印花税救市,对于市场的扶正作用还是有用的,大盘现在这么走,印花税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调整。
   
    次贷危机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机会,而不是一个威胁,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危险。这样的情况下,放眼全球去看,中国的实体经济仍然是牛,我们的资金不成问题。
   
    机会与风险同在,我们走了一条弯路,就是走了一条彻底打破资本市场的弯路。中国如果再这样继续走下去,中国股市可以下挫到1000点,但是中国的发展机会也就丧失了。

    我们无法改变因为美元贬值所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出现了通胀要治胀,配置的有效性、优质配置就显得尤其重要。对输入性的通胀,紧缩型的货币政策不是唯一,我们的药方必须是多元化的。
   
    市场还远远不止于3000点,政策底3000点,政策顶6000点。政府不是太想关心牛和熊的问题,它只是希望市场保持一个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政府有执政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中石油确实承担了责任公益企业赋予它的责任。

  我们对于资本市场的认识仍然有待提高,要坚定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极端的重要性,要树立一种信用的文化,资本市场的文化。必须尊重中国股民为中国股市的发展付的学费和代价。

    大小非和再融资两个阴影继续笼罩在A股市场,我觉得可以鼓励大小非,通过股权交易的方法,尽可能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印花税的争论还是会持续下去,政府要掌握好分寸。中国上升的势头没有变,大盘3000-6000点都是正常的。政府没有能力去预测股市的顶在哪里、底在哪里,政府必须也只能承担信托责任。

1、政府应该坚决救市,抓住机遇,从各方面对股市进行调整,让股市向上行,这反映了市场的预期。把印花税调到低点,政府确实在关注投资者

  和讯网:今天上证指数出现了井喷行情,涨了9%点几,上千只股涨停,这是昨天降印花税的消息的刺激,政府的救市行为应该怎么看?对于我们这个市场需不需要救市,救市能不能使这个市场重新走向牛市,我们今天很高兴跟解放日报的评论员叶檀女士进行交流。请您对最新的下调印花税的政策做一下评价,您觉得它对证券市场的建设和二级市场有什么影响?

  叶檀:我们认为目前股市,政府应该坚决救市,抓住机遇,从各方面对股市进行调整,让股市向上走非常好,印花税下调提振了市场的向好预期,股市会往上走。我曾经说过,我们这个市场看起来是头熊,但从宏观及微观来看,没有任何理由说它可以走到这样一个雪崩行情。印花税出来之后,是把这个熊市的皮扒下来,又露出了牛的本色。可以印证,本轮从下跌主要是受政策的影响。现在,我宁愿把政策解释成为纠偏,而不是政府的利好。本来印花税就应该取消,要提高市场效率,就必须降低印花税,使市场的配置效率提高,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现在来看,政府排除了反对意见的干扰,把印花税调到低点,使广大投资者看到了政府确实是在关注投资者。今天发生这样的井喷行情我觉得是在意料之中。

    2、资本市场反应实体经济模式本身发生的裂变,我们通胀的风险有很大的因素是外来的影响,或者人为的影响。政策预期下大家投资都会谨慎,负面政策效应叠加导致了大盘雪崩。

  和讯网:您的熊体牛的观点比较有意思,一般的观点是两种,一种是典型的空头舆论,说是熊市,而且还分为制度性熊市和经济性熊市,还有非经济熊市,您认为我们现在为什么不是熊市而是熊体牛?

  叶檀:我们从数据来看,从高点走到低点,我认为从这个上去之后,很明显,它会有一个往上走的行情。真正的熊市是1929年美国那样的,十几年才能缓过劲来,那个时候是实体经济发生了裂变,资本市场反应了这种裂变,而不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末那样的,急挫之后大幅上升。我们现在看我们的资本市场,虽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实体经济确实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通胀的风险有很大的因素是外来的影响,或者人为的影响,这跟以往因为经济衰退或者我们的企业生产效率下降带来的通胀不一样。从市场反映来看也是这样。

  和讯网:有人说,"6.24"下来没有看到明显的政策打压的痕迹,不认为是政策主导下的下跌调整,您认为是政策导致的,您的依据是什么?仅仅是基金的停止发行吗?

  叶檀:基金停止发行是很大的一块。在政策利空预期下,大家投资都会谨慎。还有,从去年10月份以来,很多公司上市,H股回归这一块,再融资这一块,大小非解禁这一块,我们预计到大小非解禁会存在很大的后遗症,但是政策迟迟没有对大小非解禁这一期作出明确的规范,没有进行补漏,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这一后果。并不是说某个政策导致了这个事件,而是负面政策效应的叠加,所以导致了雪崩。

3、破3000点后下调印花税救市,对于市场的扶正作用还是有用的,大盘现在这么走,印花税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调整。

  和讯网:您觉得造成这样的后果,造成大机构或者长线资金退出市场的后果,是政府原来所希望的吗?还是政府失去了调控的控制能力?

  叶檀:我想政府是不希望出现这么一个雪崩的行情的。我们知道,市场出破3000点后会救市,我们知道4月22号跌破了3000点,我们也看到政府从最近一个礼拜以来,有一系列政策出台,这个新政策有点新一轮股改的意思,一是制度上的改变人家看到政府在想方设法补漏洞,使市场达到公平交易的状态,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客观上讲,跌破3000点,出台这个政策,从点位上说,大家也比较有数。对于市场及时发出这样的利好消息,客观上起到了扶持作用。我们要出台制度性的纠偏政策,形成一个完善的制度。我们现在正在这么走,印花税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调整,是第一步。

  和讯网:您也强调印花税是政府象征意义的行动,您为什么又认为象征意义的行动又能把熊皮拔下来呢?有人认为这是大小非减持的熊皮,是经济性熊皮,您谈谈熊皮怎么拔下来?

  叶檀:我个人判断,中国经济大的发展形势是好的,目前来看,虽然有一些风险,但是到目前来看还是能够克服的,仅仅在转轨的过程中,我们还没有失败,而且有成功的希望,我们希望政策配套之后,转轨能够使得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机会,而不是一个威胁,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危险。这样的情况下,放眼全球去看,中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仍然是世界效率最高的,仍然有活力,我们的资金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4、机会与风险同在,我们走了一条弯路,就是走了一条彻底打破的弯路。中国如果再这样继续走下去,中国可以走到5000点,但是中国的发展机会也就丧失了。

  和讯网:您的预期是不是稍微乐观了,从官方的讲话来看,认为它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大家认为因此推倒股市也会很困难?

  叶檀:这是并存的,如果只看到危险,只会挤泡沫,机会也就彻底丧失了。我认为我们走了一条弯路,就是走了一条彻底打破目前市场的弯路。中国如果再这样继续走下去,中国可以下挫到1000点,让预言家们成为伟大的预言家,但是中国的发展机会也就丧失了。

  和讯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首先,美国的危机比中国大得多,美国采取了坚决的态度,所以让人觉得美国还是很牛气,中国却一直拖到现在,出现了熊市,您认为这两种态度,是不是中国和美国两国当局对危机的理解不同?

叶檀:是的。美国是一个金融资本占主导的国家,它的信用发生危机了,债市不流通,市场出现凝冻状态,这对于社会和经济生活来说是不可承受的巨大风险。在这种风险下,经济必定死亡,所以,政府必须马上出台措施进行拯救,把它的信用体系拯救出来,这样的经济才可能恢复活力。中国的产业资本很重要,间接融资占比仍然很高。还有就是民间的融资渠道,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重。
    我们总是认为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带来投资的泛滥,会带来通胀压力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像房地产、汽车这样消费的增加,相应的,如果抑制基本利好盈利,就能够抑制需求,起码是需求推动着通胀。我们无法改变因为美元贬值所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反而导致大家对将来消费的影响。
  如果说我们的消费形成一个比较正向的循环,社保体系完善,投资市场公平,大家就敢消费。现在的问题是大家不敢消费,社保不完善,资本市场和投资渠道受到打压,真正的资本市场起来了,一些人又害怕了,内需无法提振,只能靠投资和外贸。所以在这个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必须促进消费,不能叶公好龙。

5、我们对于资本市场的认识仍然有待提高,如果市场过于上涨,就会再融资,把这些资源全都放到里面;一旦下降,又会进一步压缩,相当于放水。

  和讯网:对资本市场也是一种利好吗?熊市的时候盼牛市,牛市的时候又怕牛市?

叶檀:我的判断是,实质上还是没变。虽然印花税下调了,我们中国的实体经济非常好,这一点已经有体现了,但是,问题在于整个来看,我们对于资本市场的认识仍然有待提高,我认为奥运之后还是会处于振荡,因为印花税这一块预期明确了,但是限售股这一块还是有很大的漏洞可以钻的,它的产生的速度比股改前更快。第二个更大的威胁是再融资的威胁没有取消。这是笼罩在A股市场的两大阴云。最后还有一个核弹,是估值体系的混乱,H股、A股、大小非成本不同,货币不同,估值体系完全不同。现在要统一,以谁的标准统一?这是个大问题。
    我把中国的资本市场叫做和面,如果市场上涨过快,就会释放融资再融资吸引资金,完全不管资金使用是不是有效率,一旦急速下降以后,又会急剧压缩融资规模,扩大资金流入量,完全不管企业是不是需要资金需要发展。

    6、出现了通胀要治胀,配置的有效性、优质配置就显得尤其重要。对输入性的通胀,紧缩型的货币政策不是唯一,我们的药方必须是多元化的。

  和讯网:谢国忠有一个观点,正因为股市对经济的影响不太大,所以美国政府可以救市,中国政府不可以救市,您觉得这个观点有没有一点道理?

叶檀: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已经引起了人心的浮动和利率的上市,资本市场的下挫并不必然导致通胀下降,没有数据可以支撑这一点,除非经济周期下行。
从实体经济来看,融资渠道这一块不畅通,资金又回流到银行,银行又在紧缩信贷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利率高达20%-30%,现在没有一个实体觉得利润可以高达20%-30%,这是卡住了企业发展的肚子。在中国这样的经济转型期,人民币汇率提高的时候,国内实现这样的紧缩政策是会有影响的。所有这一切矛盾,都不是简单的资本市场所引起的预期下挫,就能解决的。

  和讯网:您刚才说的这个问题,牵涉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包括现在中国实现的紧缩货币政策到底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如果是正确的话,直接融资的紧缩和间接融资的紧缩应该是一致的,不应该说银行贷不到款到资本市场融资就可以了,显然跟中国的宏观调控是相矛盾的,您认为紧锁的货币政策是不对的吗?

  叶檀:我们不是说要不要紧缩,第一要撇开这个问题。第二,出现了通胀要治胀,一个前提是你的劳动生产力好效率要超过货币的发行速度。这种时候,配置的有效性、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显得尤其重要,不管用什么样的手段,都要提高生产力,发展自己的经济。不管是银行还是资本市场,只要配置是高效的,到了优秀的企业家手中,创造高效的产值,就能化解转型与通胀压力,现在是反其道而行之。

  和讯网:紧缩型的货币政策可能对需求性的通胀产生抑制作用,而对输入性的通胀是不起作用的,是这样的吗?

  叶檀:这有一定的道理。不同的政策对应不的经济发展阶段,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出现通胀的时候,政府用了非常强烈的紧缩政策,达到了效果,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的股市形势对于这样的紧缩政策可以起到反映。问题是现在再出现这样的政策,它的效果到底如何,有很多观点。因为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都是自有经济比较多,用银行贷款出资来追加投资的话,对于另一部分能够起到作用。国外也是这样,并不是说美国一开始就用这样债券作用于利率的方法来调节。他们在上世纪50、60年代也是用这种非常直接的手段去作用。我们现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的药方必须是多元化的。

7、市场还远远不止于3000点,我们把管理层想象得太简单了,政府不是太想关心牛和熊的问题,它只是希望市场保持一个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

  和讯网: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业板市场的及时开设,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会起到一个比较好的作用,而主板的熊市跳跃板也推不出来,是这样吗?

  叶檀:我认为要是这样的话,市场还远远不止于3000点,我们好多伟大的企业家都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家,他们都成功了。

  和讯网:我们现在不讨论紧缩的货币政策应该不应该,但是这个政策的后果就是公募基金的论调,只要高通胀这种现象没有改变,他们认为这个市场就是熊市,您怎么看待?

  叶檀:我有一个朋友周洛华先生提倡通胀无牛市。我查过一些资料,以国外的那些发展周期来对应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周期,在中国市场是找不到对应的依据的,在国外也未必完全对。

  和讯网:就是说这种观点缺少依据。

  叶檀:是的。我觉得这种观点用一个经济周期来解释当然是一种理论,但是我们必须把它放到当下的现实中来看,如果我们发现这个理论有问题的话,就不是生搬硬套,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的资本市场,我们的经济发展,肯定有自己的特殊性,用这样的理论来套到我们当下的现实中恐怕是有问题的。

  和讯网:您认为这次熊皮牛市是政策造成的,您认为政策是不是从打压市场变成了全力拯救和维护市场呢?

  叶檀:不能这么说,绝对不可以这么说。我们也把管理层想象得太简单了,这样想的话会出大问题。事实上,有些问题是一直存在没有解决的。中国的上市公司质量不高,内幕交易盛行,财务报表虚假,都很严重,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中国经济、实体经济还是很好,或者出台印花税就无限地放大我们的乐观情绪。这个我一定要提醒,这么想是要出大问题的。我们只能说印花税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第一,表明政府的态度。我们知道有的地方放鞭炮庆贺,说明大家多么盼望印花税下降,市场回暖。第二,印花税是提高市场效率的举措。印花税是农业时代非常落后的手段,不适应当下产业的发展。

  和讯网:您觉得政府救市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是为了不让市场太低迷,出现一些社会稳定的问题,还是为了解决融资功能的问题,还是希望市场回到牛市呢?

  叶檀:第一,不是希望市场回到牛市还是熊市,这个结论肯定不存在。当市场过高的时候,希望市场有所降温。有点是肯定的,就是政府不是太想关心牛和熊的问题,它只是希望市场保持一个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3000点政策底,6000点政策顶,便于合续的红筹股回归、估值体系统一、融资融券等政策的出台;第二,政府肯定是想维护社会的稳定。如果股市再继续这么低迷下去,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还会对实体经济甚至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如果5、6千万的有效帐户,就会牵涉到5、6千万的家庭,就牵涉到上亿人。

  和讯网:有人说这种方法比提高准备金率、加息成本低,效果好?

  叶檀:如果是这样看问题的话,它就会导致政府随时随地做一些非常不得当的事,包括股市人为挤泡这些事,甚至包括随时随地出台一些政策干扰市场预期。这样做可能确实能使整个中国经济的热度下降,不会有通胀了,但中国的经济就一蹶不振,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中国政府通过市场、货币的调控手段需要付出成本,而且这个成本越来越高,这是必须付出代价。相对来说,这个代价是应该付,而且必须要付的,不能以代价高低来衡量。你不付出这个代价的话,我们的货币政策基本发行这一块,如果银行不动的话,我们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永远没有转机,将来我们付出的成本会更加大。

8、政府有执政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忘记国资委仍然是国企出资人,政府不管,这就是很可怕的事情。中石油确实承担了责任公益企业赋予它的责任。

  和讯网:有人说资本市场的长期低迷也可能会影响到公众对政府信用和执政能力的评价,您认为这个说法重不重?

  叶檀:有一定的道理。事实上,政府有执政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市场中,政府就不是救市,你必须保持你的信用有价值,因为在定价的时候,人家就是根据你的信用来定的价,尤其是国有股上市隐含了政府的信用,所谓垄断溢价换句话说就是政府的信用价格。等到公司上市,资本市场估值混乱,政府说这是市场的事情,政府不管,是很可怕的事情。我们1600多家上市公司,有几百家国企,把权力下放给董事会、高管,但是不要忘记国资委仍然是出资人。你的股权交给市场投资者,释放到市场后,才能剥离政府的信用。但政策方面仍然存在政府信用。

  和讯网:中石油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它面临政策性的严重亏损,股价一落千丈,您觉得是不是政府在牺牲一个企业来减少社会的通胀,使中石油的股东蒙受损失呢?

叶檀:中石油事情是非常复杂的。它是非常典型的一家公司,从公司本身来说,因为没有定价权受到损失;作为一个公众企业,我投资到这家企业,这个公司本身有一个垄断信用担保,但是现在发觉这些信用不固定,相反,市场下挫跟政策的公益性全都要股东来负责,股东也受损。毫无疑问,中石油这样的企业,它又是国有控股,国家也受损。我们得反思一个问题。
    中石油是一面破败的旗帜,因为它是一个我们寄托了非常大希望的一个企业,但是在这个企业身上反映了中国企业和中国资本市场上所有的部分。第一,它的行政的力量非常强,既享有垄断的权力,又强行抑制住垄断,它既是一个公众企业,同时又是一个公益企业,它必须承担为中国经济增添润滑剂的作用,这就非常矛盾。如果我保护了一方的利益,如果保护实业和石油消费者的利益,就无法保障中石油和它的股东的利益,这是矛盾的聚焦点。
  我的看法,只要给中石油定了性,是公益性就不应该上市。如果要让中石油上市的话,必须让它走市场化之路,让它自行定价,而不是用现在这样的方法去做。一旦给它定性公益性,就不应该让它上市。

  和讯网:当初证监会让中石油H股回归的时候打的旗号是让中国的老百姓分享中国最好的蓝筹企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带来的收益,结果我们没有得到收益,这可能是它事与愿违的。

  叶檀:不管怎么说,即使在国际上,对石油行业来说,它的风险是比较大,不要光看到石油价格在上涨,石油公司的盈利跟石油价格的上涨是两回事。第一,它的成本在成长。第二,从细节上看,从利润上讲,国家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这个比重越来越大。

  和讯网:我们从石油价格上涨导致输入型通胀来讲还是理解中石油为整个社会做的牺牲,要不CPI就高得不得了了?

  叶檀:中石油确实承担了责任,这个责任是这个公益企业赋予它的责任。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中石油这样的企业,像它的资本核算,它的内部治理结构非常庞大,很难去判断它的成本控制是否有效。

 9、十五大决议提出要让老百姓增加更多的财政性收入,如果政府觉得财产损失也没什么,你必须风险自负,这就比较可怕了。如果是强盗挂了一面正义之旗,这个更可怕。

  和讯网:十五大的时候,十五大的决议还是政府报告提出来,要让老百姓增加更多的财政性收入,老百姓就抱怨从我们面临财政性亏损,您认为这个是不是属于政府信誉问题呢?

  叶檀:财政性收入,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政府尽管希望达到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目标,但是它在达到这样的目标过程中有很多的障碍,影响它发挥效应。虽然我们抱怨房价很多,但是房价带来了很多的财产性收入。
  有一点要注意,政府在说提高财产性收入的过程中,对于投资者的付出是否尊重,是否作出了一个正面的、公允的评价。这几十年的文化传统,很容易让我们把财产性收入、不当收入和以前的投机收入联系到一起。如果有这种想法,政府会就觉得投机者损失些财产收入也没什么,你必须风险自负,这就比较可怕了。强盗挂了一面正义之旗,最可怕。

  和讯网:您觉得政府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不是没有认识到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因为证监会的翻译的那本书,美国在20世纪的崛起,华尔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现在面临21世纪的和平崛起,难道不希望资本市场发挥同样的作用吗?

  叶檀:没错。这样的观点都是认为打压资本市场可以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好处,有些观点甚至认为我即使不要资本市场,干脆把股市关门,中国经济也能发展。这样,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会走入股改、再股改,救市、再救市的轮回。市场往上走,走到管理层认定的高位,遇到瓶颈,又要打压了。

    10、我们要坚定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极端重要性,这是中国经济起飞重要的方式,要树立一种信用的文化,资本市场的文化。要尊重中国股民为中国股市的发展付出的代价巨大的学费和成本。

  和讯网:一月份,我写了一篇《只救雪灾不救股灾》,从哪儿到现在,我们公布的雪灾的损失也不过一千多亿,加上经济损失上万亿到头了,可是股票损失了十几万亿,政府认为,好象实体的经济的损失就是损失,资本市场的损失就不是损失,是这样吗?

叶檀:是这样。他认为这是一个帐面的财富,是子虚乌有的。跟实体财富的损失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回到刚才说政府成本的话,因为不是政府付出的成本,政府怎么会心痛呢?国有资产本来是一团乱帐,从股市已经赚了。还有,他认为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因为还没有兑现,现在丧失了也没什么,就没有看到财富背后对于经济的推动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如果这种理论占上风就很可怕了,它可以永远把它打压下去,反正无所谓,对实体经济也没有什么影响。
分析到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对股市的理念、股市的文化,包括股市对实体经济的反馈式的影响,种种方面的认识都存在问题。我们今天最主要是,第一要坚定、从各方面论证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极端的重要性,是中国经济起飞重要的武器。其次,要树立一种信用的文化,资本市场的文化,而不是把资本市场贬为一个投机的市场,或者纯粹的一个政策的工具。

  和讯网:考虑到有关方面对于资本市场的认识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中国股市出现这样的不正常的股灾和中国股民付出不应该付出的惨重的代价,某种意义上也是需要自己去理解的,中国股民得为中国股市的发展付出相当的学费和代价。

  叶檀:我觉得应该为中国的股民作出一个公平的评价,他们不是赌徒,他们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相近推进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不要把他们看作是赌徒,对他们随时随地进行惩罚,这是在断绝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根基。

 11、大小非和再融资两个阴影继续笼罩在A股市场,我觉得可以鼓励大小非,通过大宗市场股权交易的方法,尽可能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和讯网:您觉得大小非的问题会不会成为牛市的第一杀手?因为现在主流的观点无论是谁,只要大小非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中国要不是制度性的熊市,要不就是牛市遥遥无期。

  叶檀:我觉得有两个阴影笼罩在A股市场的头上没有出去。一个是大小非,一个是再融资。我认为是估值体系混乱的问题。最近证监会的指导已经发布了指导意见,对大小非的解禁进行规定,大小非的解禁进入了大宗交易的平台进行交易,它限制了大小非的量,每个月通知市场不能超过1%,但是问题是它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大小非是一个直接的利益渠道,我们的股改是为了我解决非流通股流通的问题,用对价的办法让非流通股取得流通的合理性,没有解决公平机制的问题与数量越来越多的难题。现在应该通过股权交易的方法,二级市场之外再另辟一个市场,由机构对大小非进行博弈;第二,增加大小非的成本。机构的发表是有企业所得税的,对于自然人不收税,这是一个最不公平的税收规则,这个必须改,不能让他们得到无数的财富而一文税不交,必须让他们付出一定的代价,承担风险才能获得收益。

  和讯网:谈谈违反股改承诺的问题。

  叶檀:我认为流通股这一块,这是我们刚才所说的股改不彻底性的问题就体现出来了,出现了几个壁垒,从税收这几块,全都没有预见到今天这样的后果,我们现在就要把这个漏洞给堵上,尽量提供一个博弈的平台,对大小非进行惩罚。大小非得到了收益,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这是肯定的。要不然,这个市场有变成了一个抢劫式市场。我觉得可以鼓励大小非,通过股权交易的方法,尽可能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我们可以用一些利好的手段来鼓励他们,慢慢把存量的问题解决掉。
  至于违背股改承诺,我觉得它不是违背股改承诺,而是在目前这个阶段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博弈的平台,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得到这个平台,是对大小非制度的继续纠偏。

  和讯网:当初有一种说法,资本市场低迷有一个好处,因为现在有不少的热钱来到中国博汇差,资本升值差,如果股票低迷对它们有一个抑制作用。

  叶檀:按照这种模式,中国如果没有股市,热钱就不来了。回到农业社会,就不会有目前遇到的种种问题了。这样的逻辑推到底,中国根本不要资本市场,不要金融市场。你会发觉这样的逻辑非常可怕,有些人擅于用一种思维,就是关门打狗或者彻底倒退。如果中国的资本市场这么下锉的话,到底伤害的谁呀?伤害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伤害的是中国的投资者。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市场冰冻时。

  和讯网:很多中国的学者,既不懂经济也不懂中国股市,老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我觉得有点误国误民的感觉。

  叶檀:我觉得言论可以自由发表,但是作为一个学者,作为公众人物,要有起码的依据作支撑,要站在对各方公平博弈有利的立场上。无论是我们指出问题也好,还是认为资本市场发展不错也好,我们都是希望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够好,对中国经济推动很大,如果连这点共识都没有,就没有争论的前提了。

12、印花税的争论还是会持续下去,政府要掌握好分寸。中国上升的势头没有变,大盘3000-6000点都是正常的。政府没有这个能力去预测股市的顶在哪里,底在哪里。

  和讯网:您觉得印花税的下调是不是前段时间争论与不正可以告一个段落呢?
  叶檀:只要中国市场存在,这个争论还是会持续下去,国有股减持之前一直争论到现在,还会继续下去。

  和讯网:政府还是应该搞清楚自己和市场是什么关系,既不能撒手管,也不能时时处处都管,要掌握好分寸。
  叶檀:是的。

  和讯网:在这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你高唱熊皮被拔下来,是不是太乐观了?
  叶檀:我是认为在这个阶段中,中国上升的势头没有变。这个资本市场并不是非理性大涨,并不是说这一轮会涨到8000点。

  和讯网:您认为是怎样呢?
  叶檀:今年的中国市场从3000-6000点正常的,关键是看市场领不领情。

  和讯网:您认为中国的股市是不是需要用这样的政策顶和政策底来调整呢?
  叶檀:我觉得不管怎么调控,在资本市场,政府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该做的去做,不管是牛是熊,全都要做,这样中国的市场才会健康。我们现在要面临外界很大的压力,这样的情况下,货币压力也好,内部经济有一部分的压力,保持住资本市场相对区间的稳定,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必要的,如果一下子到了一万点,恐怕也有点问题。

  和讯网:但是大了2000点可能问题就更大。
  叶檀:在泡沫的时候,谁也无法知道泡沫什么时候破灭,政府不管什么部门,政府没有这个能力去预测股市的顶在哪里,底在哪里。

    13、中国这个资本市场,政府必须承担比美国政府更多的信托责任。

  和讯网:格林斯潘曾经告诉我们不要去捅破泡沫,现在是我们自己在捅破泡沫。
  叶檀:格林斯潘自己从来没有自己亲自动手去捅破过泡沫,不要认为人家说应该捅破就去捅破泡沫了。格林斯潘说过非理性繁荣,但随后又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和讯网:泡沫自然破灭的话,政府没有信用上的问题,而政府去捅破泡沫的话,就牵涉到政府的信用问题,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

  叶檀:在中国这个资本市场,政府必须承担信托责任,要比美国更大,因为政府隐型担保无处不在。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