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调查截止到4月23日中午12时,有3263名网友参与,而调查得到的数据值得深思。
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国际先驱导报实习记者谢昕发自北京 "我想50岁退休,然后成为专业京剧票友。"在《国际先驱导报》与新浪网所做的工作观念调查中,27岁的会计师李先生这样说。
这项调查截止到4月23日中午12时,有3263名网友参与,而调查得到的数据值得深思。
找工作考虑综合因素
面对"在选择工作时,你优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的多选问题,主要有3个选项被选中,选择比例都在五成以上:"收入与工作强度是否匹配"、"是否提供未来发展空间",以及"工作是否引起自己兴趣"。可以看出,中国年轻人找工作考虑的是综合因素。
32岁的祝幻宾在山东莱阳从事贸易工作,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我首先考虑兴趣,和这个公司的老板谈得很好,收入不错,就留下来了。"24岁的杭州工人刘永恭说:"我最在意的是兴趣,工作起来心情好。"26岁的工程师谢先生表示最重视发展空间:"我年轻,所以要发展。好的工作应该提供好的学习机会,有开放的工作环境,并且有人性化的管理。"
24岁的深圳工人刘二飞说:"我最关心的是收入和工作强度是否匹配,我已经干了4年半,工作强度也很大,但工资和四年前比没有多少增长。"
近四成被调查者选择了"工作职位是否稳定"。27岁的公务员刘先生说:"稳定的工作对家庭的组建和孩子抚养有好处。"
50岁退休较受青睐
面对"你期望自己停止工作的岁数是多少"的问题,四成多的被调查者选择了"50岁"。27岁的会计师李先生说:"50岁以后就应该有自己的时间,从事兴趣所在的事情。比如文艺和社会性活动,我特别喜欢京剧,希望以后可以成为专业票友。"
三成多的被调查者选择了"60岁",工程师谢先生说:"退休太早多寂寞呀!没事干,连钓鱼也没有意思,60岁比较合适吧。"
有近两成的被调查者选择了"40岁",刘二飞说:"我没有什么学历,现在完全是从事打工工作,我想尽早结束这种打工生活。"
六成人不满意现有工作
在对"现在工作是否满意"的调查中,有六成多被调查者选择了"不满意"。29岁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先生说:"我收入比较少,自身价值无法体现,工作比较轻松,但简直像在养老。"
有两成多的调查者选择了"满意"。30岁从事贸易工作的赵女士说:"我自身在这个公司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公司也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感觉挺不错。"23岁在福州从事文职工作的朱兴全说:"我的工作可以和很多外国朋友打交道,学到不同的东西,挺好的。"
还有一成多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无所谓",25岁在北京从事文职的娄先生说:"反正我现在常换工作,对于工作没有什么满不满意。"
中国人工作倦怠期提前
中国年轻人以工作收入为择业的主要价值取向,大多准备趁年轻尽量挣得辛苦钱,然后尽早退出职场
国际先驱导报实习记者谢昕、杨洋发自北京 带着调查得出的数据,《国际先驱导报》采访了两位专业职业顾问。她们认为,这份调查提供了一张社会"快照":中国年轻人以工作收入为择业的主要价值取向,大多准备趁年轻尽量挣得辛苦钱,然后尽早退出职场。他们的工作倦怠期正在提前出现。
不满不等于离开
调查显示,收入情况成为被调查者最关心的择业因素。北大青鸟职业培训中心的顾问谭女士告诉《国际先驱导报》:"现在年轻人择业首先需要生存,对生活质量要求很高。生活成本上升,收入更是最实际问题。"
对于有四成的被调查者希望50岁退休,谭女士分析说,现在的社会发展要求每个员工都要各尽其责,所以劳动强度就会加大,许多人自然希望尽早进入"慢生活"。
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并不乐观,而谭女士表示,每个员工对公司的不利政策都有所抱怨,但这就像"孩子对于父母的抱怨"。虽然有六成的人表示对工作不满,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会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
职业就是"生活方式"
除了收入因素外,中国年轻人对择业还常常做出综合考虑。因而北大青鸟职业培训中心的另一位顾问庞颖认为,今天职业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活方式的选择。
庞颖说:"如果把谋求一个饭碗看成是择业的全部内容,那必然是错误的。"在她看来,职业选择不仅仅是个体如何在社会上生存的问题,它还包括所选职业的社会声望、所选职业是否与个体的性格相契合,以及能否满足个体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等诸多因素。
换句话说,对职业的定义应该是:提供最合理、最经常、最稳定的机会,为我们满足自我实现需要。
妥协换不来幸福
庞颖承认,现实社会中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使内心需求无法实现。这体现在"先择业"对"先就业"的妥协,"兴趣"对"收入"的妥协,"发展"对"稳定"的妥协。
这一系列妥协,最终导致年轻人工作倦怠期提早来临,对生活感到不幸福。据庞颖观察,很多年轻人别说工作几十年,甚至连实习期还未结束就开始倦怠厌烦。这正是因为在最初择业时,大多数人没有实现"职业"与"生活方式"统一的心理预期。
她认为应该确认的是:"妥协换不来幸福。什么是幸福?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幸福"。
职业规划很必要
面对许多人想"跳槽"的现实,谭女士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
谭女士建议择业者首先了解自我能力,在换工作间隙也要在原公司努力工作,留下好印象,对以后新公司的背景调查也有帮助。再次,需要尽早着手设立职业规划。有了总规划,才不会为一时低落而灰心,并在奋斗过程中不断调整步伐。
对仅仅因工作不顺心就想尽早退休的员工,谭女士的建议是:赶紧换份工作,毕竟合适的工作可以给你带来快乐。
日本青年的职场梦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马挺发自东京 在人口众多的邻国日本,《读卖新闻》上周披露了关于工作观念的调查,结果显示宁愿"过劳死"的时代已经逝去,多数日本年轻人喜欢低强度的长期职业生涯,希望"细水常流"地工作到六七十岁。这份调查背后,反映了日本青年职场新一轮的风生水起。
毕业生钟情大企业
两年来,日本应届毕业生就业战线呈现"超卖方市场"。经过十多年低迷,日本经济开始回升。长期的就业"冰河期"不但解冻,而且进入火爆状态,毕业生又成了"抢手货",大企业的人气又开始攀升。
据日本经济新闻社的调查,今年就职人气最高的是全日空公司,接着是三菱东京UFJ银行、丰田汽车、松下电器、索尼等。
今年,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招工预定数已接近100万,三菱银行今年要招1500人,比去年增加15%。相比较之下,流通和零售企业却是门可罗雀,他们苦于无人上门,只好在外国留学生身上打主意。比较有名的"LAWSON"方便店集团,到3月底才招到117个大学生,其中留学生就有10人。
能力比宣言更重要
此轮"美景"之下,企业的"用人观"却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相径庭。以前公司雇用人员,关键看求职者的"忠诚心",但如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却使它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实际能力,传统的"终身雇用"已经渐行渐远。
当年,学生只要在填写志愿书或面试时,把如何打算为公司贡献一生说得活灵活现就没什么问题。但现在,有的公司根本不搞笔试,甚至连网上考试也不要,只设立一个"采用窗口",一律面试见分晓。他们更看重年轻人的"挑战精神、诚实和性格的多样化"。
流动成为市场主题
面对公司的冷面孔与势利心态,学生的就职观也发生变化。他们曾看到,老一代日本企业"终身雇用"模式在泡沫经济破灭后跟着崩溃。经营者们毫不留情地"炒鱿鱼",逼着50岁上下的人再到处去找工作。这使年轻一代再也不会对公司尽"愚忠"。即使是学生费了老大劲才进的公司,也会一不合意就反炒公司鱿鱼,然后"跳槽"到外资公司或新兴信息企业。而那里也没有人愿意"终身雇用"。再不行,有些年轻人就回家当"啃老族"。
然而,这种流动性为社会带来很多困扰。为解决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几百万"自由人(非正式员工)"问题和"啃老族"问题,日本政府提出"新雇用战略",提出要在3年内使100万年轻人"正式社员化",另为女性和高龄者创出120万个就业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读卖新闻》关于工作观念的调查,恰巧迎合了日本政府倡导就业稳定、减少失业人数的"主旋律"。
日本女孩只想结婚
占日本青年就业队伍相当比例的女大学生,她们的就业志向没有随着市场变化而撼动。问她们将来的志向,几乎毫无例外地告诉你"想快点儿结婚",顶多还有几个想开家花店或蛋糕店的。
虽然近年来,日本在男女工作不平等方面稍有改进,但当"女强人"挤入企业高层后,等待她们的往往是可能永远单身的命运。
对于绝大多数女学生,从上大学、竞岗到就职,只是人生必经阶段,而不是人生目的。她们的梦想,仍然是赶快找到心上人,建立一个幸福家庭相夫教子。
本文选自《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第31期,敬请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国际先驱导报》的博客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