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30日星期三

[G4G] Fwd: 每++日+-精+选 04月28日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do_not_rply@test.com>
Date: 2008/4/29
Subject: 每++日+-精+选 04月28日
To: china888@googlegroups.com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博.,讯新+闻每日精华
祝朋友们春节好!
祝大家平安!

目录
(04月28日)

- T195与5034次旅客列车今晨在山东淄博相撞 (图)
- 美联社:中国对达赖喇嘛和他的支持者发起更多批评
- 500个特权家庭垄断中国
- 山东发生两列客运列车相撞事故
- 中国国务院三大新闻要津换将(图)
- 中国第一列奥运列车与旅客列车相撞
- 实拍:网友目击--山东两列车相撞现场 (图)
- 张家界,黑社会的天堂!!!!!!!!
- 张德江话音刚落 山东列车相撞死伤三百(图)
- 华裔记者到伦敦中餐馆卧底揭密:华工似奴隶 (图)
- 在日抢火炬男子证实是"藏青会"成员(图)
- 新华社第一位驻外女记者 在加拿大被调查
- 反對和歡迎聖火傳遞的示×威隊在市內多處起衝突!(图)
- 徐悲鸿与南洋的一段情
- 刘晓波:我看中-共开启谈判大门
- 百日内连出重特大事故,中国铁路究竟怎么了
- 胶济线火车(客车T195次)翻车,因为压榨铁路工人过分
- 杨恒均:王千源事件是中情局策划的阴谋
- 传奇拿复活 杨丞琳蔡依林卷入艳照门 (图)

T195与5034次旅客列车今晨在山东淄博相撞 (图)   Go back to top

    
    来源:新华网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4点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运行到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之间时脱线,与上行的烟台至徐州5034次列车相撞,伤亡情况尚不清楚。
    
    事故发生后,铁道部迅速启动紧急预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立即赶赴现场指挥,要求全力救治受伤旅客,做好对事故列车旅客的安置工作,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行车,开展事故调查。
    
    
    
    新华社最新消息
    
    
    
    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从铁道部获悉,4月28日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省境内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伤亡人数和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图为事故发生所在地。
    


    
    胶济铁路发生客车脱线相撞事故。图为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铁道部迅速启动紧急预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要求全力救治受伤旅客;做好对事故列车旅客的安置工作;迅速组织救援,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行车;开展事故调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中国新闻社最新消息
    
    
    
    为应对今日凌晨发生在山东境内的火车相撞事故,铁道部已迅速启动紧急预案。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已赶赴现场组织指挥,要求全力救治受伤旅客;做好对事故列车旅客的安置工作;迅速组织救援,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行车;开展事故调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据从铁道部获悉,4月28日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省境内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伤亡人数和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相关资料:
    
    
    
    胶济铁路是山东省东西交通大动脉,中国北部、西部、南部各城市的货物到达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必须经过此处。胶济铁路与胶新铁路、京沪铁路、陇海铁路相连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可通往中国境内各大城市。开发区距青岛集装箱码头140公里,运输费0.06元人民币/吨・公里。
    


    


    
    5034次列车时刻表
    
    
    
    类似事故
    
    
    
    
    
    山东:动车组列车撞倒铁道施工人员致18死9伤
    
    
    
    1月23日20时48分,北京开往四方(青岛)的D59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济南铁路局管内胶济线安丘至昌邑间时,发生重大路外交通事故,造成18人死亡,9人受伤。 _(网文转载)

美联社:中国对达赖喇嘛和他的支持者发起更多批评   Go back to top

    
    日期:2008-4-27 翻译:JOHN LEE
     ——附《人民日报》社论《分裂祖国必遭失败》 (博××讯 b-o-x-u-n.com)

    
    北京(美联社)——中国对达赖喇嘛和他的支持者发起更多批评,指责他们用空洞的词语和概念掩饰他们搞独立的真正目标。
    发表在共产党党报《人民日报》上的这篇攻击达赖喇嘛的社论是当前指责达赖喇嘛的宣传攻势的一部分,这个宣传攻势指责达赖喇嘛挑起了西藏和中国西部临近省份的反政府抗议。
    《人民日报》星期天发表的社论说:"达赖集团一直是玩"文字游戏"的高手,他们抛出的各种概念也的确让人'眼花缭乱'。"
    社论说,但是"他们背后的关键词只有一个——'西藏独立'。"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社论说。"图谋'藏独'不行。"
    很多藏人认为他们在共产党军队1950年入侵西藏之前,实际上是一个独立国家。9年之后因反抗中国统治的起义失败而流亡印度的达赖喇嘛说,他寻求真正的自治,而不是西藏独立。
    社论还批评将"民族冲突"和"文化灭绝"等词语同中国在西藏的统治相联系,北京方面认为西藏成为中国领土已经有长达七个多世纪。
    由于在西藏首府拉萨发生的和平示×威在3月14日发展为暴力事件并扩散到青海、甘肃和四川等省的藏族地区,中国正在打一场公关战役。
    中国当局说有22人在暴力事件中丧生,而海外西藏支持者说在抗议期间和后来在中国西部的镇压行动中,实际死亡人数要高出这个数字好几倍。
    镇压引起了国际社会谈论抵制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可能性。亲西藏的示×威者已经做出反应,在若干站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制造了混乱。
    北京在星期五说,它将与达赖喇嘛的代表会谈,但是同时强调了长期以来为谈判设定的前提条件。由官方媒体发布的声明没有为实际进展提供多少细节。
    达赖喇嘛欢迎中国的提议,但是警告说如果这只是北京方面的公关手段而不是真正的对话,那么会谈将是没有意义的。
    同时,藏族异见作家唯色星期天说,她的博客在一个月内第二次被入侵,她的博客是近期西藏动态的一个消息来源。她说有人更改了她博客的密码,导致她不能登录博客和发表新内容。
    她在北京接受的一个电话采访中说:"我不知道是谁干的。"有可能是有人不希望人民了解西藏正在发生的事情。
     "我写的是真相,而他们不希望人民看到这些内容,所以他们想破坏我的博客。"唯色说。和一些藏人一样,她只用单名。唯色是她的真名。
    
    唯色博客的链接:Woeser's blog: http://woeser.middle-way.net/
    
    附件:
    《人民日报》4月27日社论《分裂祖国必遭失败》
    达赖集团一直是玩"文字游戏"的高手,他们抛出的各种概念也的确让人"眼花缭乱"。
    "人=权问题"、"宗教自由"、"民族冲突"、"文化灭绝"……热热闹闹地烘托着所谓"西藏问题"。而对"西藏问题"的解决,他们也开出了形形色色的"药方",什么"五点计划"、"新七点建议"、"中间道路"、"高度自治"等等,听得人云山雾罩。不过仔细打量,遮遮掩掩之间,关键词却只有一个——"西藏独立"。
    半个多世纪以来,不管是成立流亡政府,还是组织叛乱武装,不管是造谣诽谤,还是策划暴力事件,达赖集团从未放弃过分裂祖国的图谋。在"藏独"本质始终不变的"语境"下,各种概念的推陈出新,不过是达赖集团根据形势变换的策略而已。
    翻看达赖集团的"藏独史",图谋"藏独"的脉络清晰可见。
    1959年叛逃不久,达赖集团就在印度穆索里声称"西藏实际上曾经一向是独立的"。此后,直到1977年,他们始终坚持这个立场,强调"西藏在历史上和文化上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达赖及其追随者不得不调整策略,降低调门,主动表示"愿意放弃西藏独立",提出所谓"中间道路"、"大藏区"和"高度自治"。
    但只要稍加研究就可以发现,达赖集团宣称的"中间道路",其内涵和实质就是"西藏独立"。就拿达赖集团要求的中央政府不能在西藏驻军、西藏可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保持外交关系来说——众所周知,如果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不能在其领土上驻军,允许其管辖下的一个地方政府与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保持外交关系,也就无主权可言。连达赖集团《西藏杂志》编辑顿珠次仁都承认,这"无异于西藏独立"。
    可见,所谓"中间道路",实质上是要改变西藏属于中国的法律地位,否定中国政府对西藏拥有主权。从鼓吹公开独立改为变相独立,从一步到位改为分步骤实现独立,达赖集团最终目的仍然是把西藏从中国分离出去。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公认的事实。不管达赖集团如何炒作所谓"西藏问题",世界上也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公开承认所谓"西藏独立"。图谋"藏独"不行,变相"藏独"也不行。因为,"西藏问题"的要害是国家主权问题。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主权问题不容讨论,分裂中国注定失败。当年,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帝国主义都没能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今天,在日益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西藏独立"的图谋更不可能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核心利益,这是中华文明不朽的奥秘所在,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社会心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从来都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领土完整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至高无上的使命。在面对"藏独"之时,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海外华侨表现出的空前团结一致,正在于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共识——实现民族统一的,是民族英雄;造成民族分裂的,是历史罪人。 (博××讯记者:蔡楚)

500个特权家庭垄断中国   Go back to top

     自改革开放以来,直到1999年时,每年的"储蓄增加额"都相当高,几乎可以约等于"工资总额"的 80~90%,而在1995年,"居民储蓄增加额"居然还比该年的"工资总额"多出了44亿元。2001年内"新增居民储蓄"足足超出了"工资总额"达 3000亿元。"这就是说,2001年发出去的工资,不仅没有被拿工资的人吃掉用掉—分钱,全部存进银行,又不知从何处增生了3000亿元(约相当于一年全国教育总经费)也存进了银行。又如2002年工资总额大约是1.2万亿,而居民储蓄却增长了1.5万亿。这种全世界罕见的怪事,只有一种解释:财富被以非工资方式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因为中国公众实际上除工薪之外极难有其他收入,只有贪官污吏才有非法收入、灰色收入。所以,全国的贪官污吏在加速贪钱,使全国银行的个人存款总额年年大大超过了全国工资总额!
    
     131万中×县团级以上干部及其家属占有全民财富的70%,1996~2003年外逃资金流入境外中×干部及其家属帐户2万2千亿人民币。至2002年6月底,全国个人储蓄存款达7万5千2百亿元,其中县、团、处级或以上干部(包括离退休)及其家属申报的个人储蓄高于4万亿元。 (博××讯 b-o-x-u-n.com)

    
    中国股市证券市场中的6万亿元,干部及其家属占了4万5 千亿元,占75%;而5万名持有2千万元以上的股票证券人士中,干部及其家属占了4万2千多名,占86%。十多年来中国数千万股民投入股市的资金 25000亿,而相应的上市公司净资产不到5000亿,目前股票的流通市值只10000亿。如果算上投资者损失掉的机会成本,股民的损失应在20000亿以上(平均每年近200亿)。中国7000万股民投入股市的3万亿现金,还剩1万亿,其余2万亿巨资已被官商联盟所侵夺和消耗。
    
    2006 年4月初,国务院研究室、中纪委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完成了《全国地方党政部门、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薪酬和家庭财产调查报告》。该报告披露:党政干部已经形成社会特权有产阶层,其中地厅级以上干部已是官僚特权阶层。官僚特权阶层年收入是当地城市人均收入的8~25倍,是当地农民年均收入的25~85倍。
    
    据该报告披露:全国有7省市地厅级及以上干部个人及配偶拥有财产超7百万,概况如下:广东省,平均8百万至2200万;上海市,平均8百万至2500万;福建省,平均7百万至1600万;浙江省,平均7百万至2千万;江苏省,平均7百万至1800万;山东省,平均 7百万至1500万;辽宁省,平均7百万至1千4百万。
    
    7省市地厅级及以上干部及配偶拥有住宅数及平均面积如下:广东省,平均3.5 幢,面积6百平米至9百平米;上海市,平均2.5幢,面积450平米至850平米;福建省,平均2.5幢,面积5百平米至6百平米;浙江省,平均3幢,面积5百平米至650平米;江苏省,平均3.5幢,面积6百平米至8百平米;山东省,平均2.5幢,面积5百平米至7百平米;辽宁省,平均3幢,面积6百平米至850平米。以上7省市地厅级及以上干部的子女87%~95%,在金融、地产、经贸领域工作。可见,"坚持×项原则"的结果是垄断一切权力的党官先富起来了。什么"利为民所谋",什么"和谐社会",什么"中国特色",什么"共同富裕",通通见鬼去吧!只有"保先"是真的:保持GCD先富起来的特权地位,这才是最重要的!
    
    2007年深圳市城市人均年收入是32650元,地厅级高干财产在700万至1000万,省级高干财产在850万至 1200万。这样,深圳市的地厅级干部的平均财产相当于一个普通市民250年的工资,省级干部相当于一个平均收入的市民 300年的工资,这地厅级干部全都成了地"扒皮"了,这省级干部呢,那就更不用说,全都成了省"霸天"了。
    
    在2004 年中国财富管理论坛上,美林集团发表了最新的年度全球财富报告,2003年中国百万美元的富豪达到24万人,所掌握的财富总额达到9690亿美元,相当于 2003年13亿中国人创造的社会财富总和。中国现已有资产百万美元以上的富豪24万多人,总资产达8万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全国不到万分之二人口拥有的资产相当于全国国有企业或全体城乡居民存款总额的约80%。
    
    2005年11月份仅一个月,各级官员的家属抢购黄金金条、金币及99%含量的黄金饰物的重量达50 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上海、重庆五省二市的厅(局)级或以上干部及其家属,2005年就已经有98%的人已拥有或超拥有1000万元的财产。
    
    据《远东经济评论》2007年第4期报道:至2006年3月底,内地私人拥有财产(不包括在境外、外国的财产)超过5000万以上的有27310人,超过1 亿元以上的有3220人。超过1亿元以上者,有2932人即超过90%是高干子女,他们拥有资产20450余亿元;也就是说:GCD3000名高干子弟拥有的资产达两万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人6.7亿元。其中:广东省,1566人;浙江省,462人;上海市,225人;北京市, 195人;江苏省,172人;山东省,141人;福建省,92人;辽宁省,79人。5个最重要的工业领域——金融、外贸、地产、大型工程、安全业,85% ~90%的核心职位掌握在高干子女的手中。截至2005年底,仅海外高干子女亲属经营的中国进出口贸易每年就达1千多亿美元,拥有财产6千亿美元以上,海外定居的高干亲属超过100万,其中高干配偶子女20多万人。亿万富豪主要靠以下途径致富:①以引进外资(包括驻外中资到内地投资)从中获取回佣。②进口、引进成套设备,一般比国际市场高出60%-300%。例如,从意大利引进制造皮鞋的自动流水线,国际市场价200万美元;广东、江苏引进同一型号,报价分别为600万~720万美元。一套年产50万吨化肥成套设备,国际市场价2.2亿美元,山东、! 辽宁以4亿美元引进。③操控国内资源、商品,出口获利。 ④国土开发、地产倒卖,靠银行借贷,无本获暴利。⑤走私、逃税,每年走私轿车3万至4万辆。⑥金融机构无抵押信贷,资金外流到个人口袋,这也是金融机构坏帐的主要因素之一。⑦独家或霸占大型工程承包。高速公路85%由私企承包,承包商是当地高干亲属。一公里程的高速公路,能获利700万-1100万。⑧抽逃资金到个人帐户,一般通过金融机构、中资进行。⑨操控证券市场,制造假信息勾结金融、传媒造市,从中获利。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私有制,国家只能通过政策措施来调节经济,但没有自己的财产,国库全靠纳税人出钱来充实。政府花钱要有严格的程序,要受全国监督,贪起污来谈何容易。可是中国就不同了,它的基础是公有制,全国的经济命脉都在政府手里。政府是由官员组成的,名义上是公有制,实际上是官有。有权的官甚至不必犯傻去贪污,他只要批个条子,给主管官员招呼一下,他的子女就可以捞到一块大地皮,或到国企里去当个头头,这都是真正白手起家的捷径,试问哪个资本主义的官员有这种方便条件?所以在中国特色的官场,聪明人既可以本人当清官,留令名,又可以让子女据要津,成钜富。真正是名利双收,两不耽误。至于那些被双规的,坐监狱的,见阎王的,其实只是少数财迷心窍者做的蠢事。在当今中国,数以万亿计的国有资产,960 万平方公里国土,都是官有制下的囊中物,想拿的话,探囊取物即可。"打下来的天下,自然由我们来坐天下,这天下的财产不传给子孙又传给谁?"所以当今中国亿万富豪中90%以上是高干子女,也就不足为奇了!
    
    2006年世界银行报告称,中国0.4% 的人口掌握了70%的财富,美国是5% 的人口掌握60%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新贵家庭"(即拥有百万美元金融资产的)数量仅占中国家庭总量的千分之一,但是却掌控全国41.4%左右的财富。全世界已有960万户家庭金融资产超过百万美元,约占全球家庭总数的0.7%,它们控制的金融资产为33.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33.9%。比较上面这两个数据,全世界千分之七的富人,在全世界家庭金融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尚低于千分之一中国富人"掌控全国财产"的比例。据此推算,中国的贫富差距,和全世界的贫富差距比较,大概在十倍左右。
    
    一位在中国居住了20多年的美国官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那么大约500 个特权家庭的问题。这500个家庭,加上他们的儿孙、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构成了约5000人的核心体系。他们之间还存在着普遍的通婚联姻的关系。他们垄断权力、形成利益集团,竭力维护现状,并制造了"一旦民×主,就会天下大乱"的谎言;十几亿中国人民,都成了这个小集团的人质。 _(博××讯记者:qass)

山东发生两列客运列车相撞事故   Go back to top

    BBC报道: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山东境内星期一(4月28日)凌晨发生两列客运列车相撞事故,目前尚不清楚具体伤亡人数。 (博××讯 b-o-x-u-n.com)

    
    据报道,事故发生在北京时间星期一凌晨4时41分,由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运行到胶济铁路淄博段发生出轨事故,与上行的烟台至徐州5034次列车相撞。
    
    中国铁道部已经启动紧急预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也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刘志军表示,当局会全力救治受伤旅客,做好对有关旅客的安置工作,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行车,并展开事故调查。
    
    

中国国务院三大新闻要津换将(图)   Go back to top

    
    来源:大公报
     魏蓝/从4月10日至今的半个多月时间内,包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民日报、新华社在内的中国三大最重要的新闻机构陆续换将。王晨、张研农、李从军成为三家机构新的当家人,新的新闻宣传阵容初现。
    
    这三家机构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工作办公室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主要职责是向世界说明中国,负责新闻发布和重大事件的对外报道,培训新闻发言人等。人民日报则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是最具官方权威的报纸,被定位为"党的喉舌"。而新华社则是中国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中心。
    


    
    新任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中)日前在北京出席某活动
    
    4月10日,中央任命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出任国新办主任,接替已调任文化部长的蔡武,他同时也兼任了中宣部副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研农则接替了王晨调任后的空缺。25日,国务院又任命李从军出任新华社社长,接替六十五岁的田聪明,后者已在两会期间出任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
    
    新闻宣传亮相新阵容
    
    生于1950年的王晨,是一位科班出身的传媒专才,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曾在光明日报由一位普通记者累升为总编辑。1997年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0年调任中宣部副部长,一年后调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次年又升任社长。
    
    国新办主任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的"形象大使",王晨履新时正值国外反华势力利用西藏、奥运等问题大做文章、气焰甚嚣尘上之时。在国新办的统筹之下,通过组织记者赴藏区采访、邀请政府官员和藏学专家召开新闻发布会、藏族同胞现身说法等方式,令一些外国媒体的谎言不攻自破,使中国政府赢得了国内外的信任和谅解。
    
    与王晨的"科班出身"不同,新任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则属"半路出家",曾在空军服役19年,之后转业先后在中央统战部、中宣部任职。1996年进入人民日报社,历任理论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
    
    拥有山东大学博士学位的李从军,长期在中宣部系统内工作,由副处长一直到副部长,期间数度到河北、浙江等地挂职。李从军还曾担任过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主张并推动了近年来包括新闻、出版、文化等领域的诸多改革工作。这也是他得以出掌新华社的重要原因。
    
    中宣部经历受倚重
    
    在这批新闻高官的调动潮中,其拥有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曾在中宣部担任过重要职务,包括蔡武、王晨、李从军都担任过中宣部副部长,张研农与李从军还是中宣部研究室的搭档。而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吉炳轩也在本月初调任黑龙江省委书记。这也显示了中宣部在中国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领军作用。 _(网文转载)

中国第一列奥运列车与旅客列车相撞   Go back to top

    今晨,由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运行到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之间时脱线,与上行的烟台至徐州5034次列车相撞,目前,伤亡情况尚不清楚。
    
    据博××讯记者了解,这列名为"海之情"的T195列车,是中国的第一列奥运主题列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秘书局局长赵守义在列车揭牌仪式上曾动情地说,这趟列车将载入奥林匹克的史册,这应该是一趟可以感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列车。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实拍:网友目击--山东两列车相撞现场 (图)   Go back to top

    
     胶济铁路28日凌晨4时41分,T195次北京至青岛四方的列车与5034次烟台至徐州的列车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附近相撞。胶济铁路交通暂时中断。来自济南铁路局的消息说,据初步调查,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故已造成43人死亡,247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铁道部与山东省委、省政府已迅速启动紧急预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要求全力救治受伤旅客。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等赶赴事故现场。
    
    胶济铁路火车相撞43人死亡247人受伤
    
    
    
    
    胶济铁路发生客车脱线相撞事故。
    
    
   &nbs! p;胶济铁路发生客车脱线相撞事故。
    
    
    胶济铁路发生客车脱线相撞事故。
    
    
    胶济铁路发生客车脱线相撞事故。
    
    
    胶济铁路发生客车脱线相撞事故。
    
    
    胶济铁路发生客车脱线相撞事故。
    
    
    胶济铁路发生客车脱线相撞事故。
    
    
    今日凌晨4时41分,胶济铁路两列火车相撞。
    
    
    事发周村至王村之间
    

_(网文转载) (Modified on 2008/4/28)

张家界,黑社会的天堂!!!!!!!!   Go back to top

    
    张家界,黑社会的天堂!!!!!!!!
     看,这是怎样的市民!怎样的警察!怎样的医生!怎样的政府! (博××讯 b-o-x-u-n.com)

    2008年4月27日,我亲眼目睹了触目心惊的一幕,作这一名普通的社会公民,我深感悲痛和愤怒;作为一名张家界人,我深感耻辱和震惊。
    事情发生在张家界新峰市场。三名从贵州来张家界的游客刚下火车不久,到新峰市场闲逛,其中两人一对情侣。这时,一个骑着摩托的年轻人带着两个女孩从他们身边飞奔而过,把其中一人擦了一下,情侣中的男孩回头说了骑摩托车的一句"怎么这么不小心"?就这样一句很平常的话,没想到招致了杀身之祸。骑摩托车的青年下了车,狠骂他们挡路并问他们是不是找死,(那可是在一个大市场内啊),贵州男孩顶了一句,这时张家界青年从身上摸出一把砍刀,向贵州男孩砍去,贵州男孩颈部连中两刀,血就像瀑炸的水管蜂拥喷出,张家界青年又向另一人头部猛砍一刀,然后骑车大摇大摆而去。贵州的女孩早吓呆了,旁边有人已经打了110和120,可是二十分钟还不见过来,公安局到这儿都很近啊,人民医院就在这儿不到1000米,贵州男孩血都快流尽了,受伤的男孩恳求围观的群众帮忙,竟然没有一个人伸手,只好一个人抱着他往附近医院跑,后来有两个大概中学生模样的帮忙抬了一下,路上又掉在地上,女孩拼命的揉捏,然后继续往医院跑,到医院不到十分钟,贵州男孩便抢救无效身亡。女孩听到这个消息一下便晕倒在地。到人群散去时,公安局的才姗姗而来,了解案情也像做游� 芬谎ń朐履诙伎傻叫路迨谐∪チ私猓芏嗟昝胬习宥寄慷昧耸虑榈木衷谟屑父雒琶媲懊娑蓟褂幸淮筇惭#�
    回想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心里就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张家界公安局的人民公仆,人民保护神,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张家界的120,你们早到五分钟,也许像可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我是张家界人,经常目睹黑社会横行场面,经常看到明枪明刀砍杀,现在只要在张家界街道上走一走,便可看到小偷大白天也公然旁若无人的拿着长镊子夹路人的口袋,经常可以看到在大街小巷公然抢劫,这些年,张家界黑社会越来越嚣张,吸毒几乎成了年轻人的代名词,砍人几乎成了司空见惯的平常事…… [博××讯来稿]

张德江话音刚落 山东列车相撞死伤三百(图)   Go back to top

    
    
    
    4月28日凌晨4时41分,胶济铁路山东省周村至王村间发生列车相撞事故
    
    


    
    4月28日凌晨4时41分,胶济铁路山东省周村至王村间发生列车相撞事故300多人死伤
    
    
    
    [日期:2008-04-28] 来源:参与 作者:何平平 [字体:大 中 小]
    
    
    
     4月28日凌晨4时41分,由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省境内胶济铁路周村站至王村站间时,机车后第9至17位车辆脱轨,随后尾部车辆侵入上行线,被上行线由烟台开往徐州的5034次旅客列车碰撞,造成5034次列车机车及机车后第1至5位车辆脱轨。初步查明,事故共造成66人死亡、247人受伤,其中51人重伤。受伤旅客中有4名外籍旅客(初步认定为法国人)。
    
    此前的4月25日,主管铁路和交通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来到铁道部指挥中心,发表"重要讲话",对铁路安全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铁路"运输安全保持基本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出行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代表国务院,向铁路战线的全体干部职工和家属表示感谢。
    
    对于4.28事故,目前中央有关部门的初步调查显示,4月28日凌晨的胶济铁路两火车相撞事故是一起人为责任事故,完全排除恐怖袭击或治安事件。事故发生后,济南铁路局局长陈功、党委书记柴铁民已被铁道部免职审查。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耿志修、铁道部总工会副主席徐长安分别接任济南铁路局局长和党委书记。
    
    胶济铁路为山东省贯穿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分别与胶新铁路、京沪铁路、陇海铁路相连接。4·28事故已是今年发生在胶济铁路上的第二起重特大事故。1月23日,北京开往青岛四方的D59次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至胶济线安丘至昌邑间时,因铁路施工人员擅自强行进入作业区线路,造成路外交通事故,18人死亡,9人受伤。
    
    中国铁路安全程度到底?仅仅从张德江的肯定是看不出来的。比如这次主管铁路及交通的副总理张德江话音刚落,就发生了山东列车相撞死伤三百多人的惨剧,张德江所谓的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变成了一句空话,所谓高度重视铁路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建立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负责制,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保障安全的能力,往往是说到了就等于做到了,做到了就等于做成功了,空话误国而已。目前,网民公开在BBS上留言,要求追究无能的铁道路部长刘志军的渎职责任,要求说空话不负责任的副总理张德江下台谢罪。 (博××讯记者:蔡楚)

华裔记者到伦敦中餐馆卧底揭密:华工似奴隶 (图)   Go back to top

    
    来源:香港文汇报
     伦敦唐人街的中国餐馆享誉世界,吸引大量华人和外国旅客光顾,但华裔记者白晓红发现,餐馆东主大多刻薄员工,付5英镑(约77港元)日薪要员工像奴隶般艰苦工作。白晓红为揭开伦敦中国餐馆剥削员工的面纱,做了黣底员工,体验餐馆黑工的悲哀。
    
    某天,白晓红走进获旅游书介绍的"好年华"餐馆吃午饭,观察一名男侍应时,发现他带位、落单、送食物,没一刻停下来。她问他薪金多少,他低声说日薪5英镑。她发现,唐人街99%餐馆以这个薪酬水平聘请员工,每天工作11至12小时。
    


    
    伦敦唐人街的中国餐馆大受欢迎,却隐藏着华人黑工被剥削的血泪史。(资料图片)
    
    未入职先付制服费加按金
    
    她表示,侍应大多拥有居英权或工作签证,但中国餐馆的生存其实系于雇用一批华人黑工,他们大部分没工作签证,要在厨房工作、推点心车或做人肉招牌。白晓红到华都街的"泉章居"餐馆求职,向部长"好姐"说自己拿学生签证,愿意在任何时段工作。
    
    她的工时平日由早上11时至下午4时,周末5时半才下班,时薪3.2英镑(约50港元),但要付20英镑(约310港元)制服费和预缴30英镑(约464港元)按金,又要自费买恤衫。见工当日,她推载满虾饺、烧卖和凤爪等点心的点心车,推了3个小时想坐下休息,洗手间是她唯一可以坐下的地方。
    
    见工日白做病假后遭侮辱
    
    她临下班时,"好姐"告诉她翌日开始上班。她问会否获发当天工资,"好姐"皱起眉头说:"今天是学习日"。翌日,白晓红准时10时半上班,又发觉薪金实际上由11时起计算,"好姐"解释那是因为员工11时起才开始招呼顾客。
    
    那天下班时,白晓红发现双脚起了水泡,翌晨更哮喘发作。她于是致电"好姐"请病假,岂料对方只顾命令她返餐馆工作。自此"好姐"常针对她,故意在其他员工面前侮辱她。她下班时换回自己的衣服,当侍应的同僚认不出她,竟为她开门和说"再见,请再光临"。在员工眼中,同僚原来只是面目模糊的人而已。
    
    关键字: _(网文转载)

在日抢火炬男子证实是"藏青会"成员(图)   Go back to top

    
    来源:中评社
     北京奥运圣火今天在日本长野传递。据TVBS报道,在日本乒乓球选手福原爱传递火炬时,一名42岁台湾籍男子突然举着藏独旗冲进火炬传递队伍。这名台湾男子随后遭逮捕。
    

    
    福原爱手持火炬跑到一半,这名台湾籍男子拿着拿着藏独旗帜来闹场,把福原爱吓得花容失色,向来守法的日本民众,议论纷纷。目击者说:"吓死了,没想到会有这种事!"
    
    据悉,被捕的是"西藏青年会议"台湾分部副主席札西慈仁,目前定居台湾,他今天突然冲向维护圣火警察队伍当中,立刻被当成现行犯被捕。 _(网文转载)

新华社第一位驻外女记者 在加拿大被调查   Go back to top

    
    根据4月21日环球邮报的报导,随着最近一批"绝密"档案的解密,张海燕(Haiyan Zhang,音译)女士的案件再次使得人们聚焦于中国间谍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加拿大政府还未能彻底信任张女士,也不让她参与机密级别较低的工作。现在她一直待在家里,等待着安全部门的调查结果。同时她也在与加拿大政府因此事而打官司。
     (博××讯 b-o-x-u-n.com)

    现年45岁的张女士曾经在渥太华参加了一些中国大使馆举办的活动,同时与一位中国外交官保持着友谊。作为前中-共喉舌的新华社员工,她还参加了几次新华社资助的活动。在张女士获得加拿大公民身份以后,她还在8年中往返中国8次。同时根据情报部门的资料,她在几年前曾经从美国驻埃及官员那里收到了一个里面藏有700美元的镜框。
    
    新华社记者的礼物事件
    
    1963年出生的张女士声称在学生时代她就对英语有偏爱。因为她在学校的高分,使得新华社招纳她成为该社最早的女性国外通讯员之一。按照张女士的说法,她在新华社的大多数的时间都辛勤工作,将国外的新闻报导翻译给国内使用。
    
    早在90年代初期,张女士去了开罗工作。在那时,她说她与一位在美国大使馆工作的名为鲍勃(Bob)的男士成为了朋友。她请他帮忙,最终进入了美国的大学念书。作为回报,该男士要求张女士给出一份写作样本。张女士称她写了"一个手写的文章描绘在新华社中的例行政治学习会议",文章内容包括描述她的上司因为拒绝了她写的共产主义在欧洲崩溃的文章,而要求她多写一些中东方面的故事等。鲍勃先生和他的妻子显然对她的友谊很感激。张女士称,"在我回到中国以后,我惊奇地发现,他们因为我离开而送我的镜框之内夹有700美元。"
    
    根据加拿大情报审查委员会(SIRC)的说法,那个从美国驻开罗大使馆的鲍勃先生赠送她700美元礼物的故事"非常不一般且难以令人相信",同时SIRC还发现张女士无法回忆起她的这个朋友具体姓什么。SIRC说这个礼品事件引发了可靠性问题,因为"它好像是美国政府偷偷摸摸地对原告提供的消息进行了补偿。"SIRC的报告提出了疑问,"为何她偏要去选择一个在新华社内部学习中的讨论来作为她的主题?中-共政府并不想让手写件的主题被发表出去。"
    
    西方的情报机构经常将新华社与情报机关等同。在一份机密报告中显示,在2005年7天的秘密听证以后,当时就任SIRC的主席保罗-格西亚(Paule Gauthier)鼓励对此产生的关注,"作为新华社的前员工,该女士可能帮其他国家从事情报活动。"
    
    枢密院事件
    
    在一次科威特的新闻任务中,张女士在一个新闻人士常去的酒吧中遇见了一位加拿大人。1995年两人结婚并迁至渥太华。在这以后,张女士成立了一个名为"Chinabridge Communications"的组织,该组织名义上是一家谘询公司,客户包括一些公司及联邦部门。但这个公司主要是帮助这些机构进入中国。而张女士称,"只有参加大使馆及新华社组织的一些活动才能达到目的,而且这类活动她也只参加过几次。"
    
    在2002年,加联邦工业部雇用了张女士。在张女士的一个文档中,她写道,"我精准地拥有加拿大政府需要的才能,我还是特殊的加拿大少数族裔的一员。"有文件显示,很快枢密院(对政府提供谘询的正式机构,PCO)就对她感兴趣,一位官员诱惑她加入PCO,并保证在2年内她能学到在其他政府部门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自那时开始,她在枢密院中任职高级分析师,而分析师必须在政府的会议中出席。但是在2003年的8月,PCO突然开除了张女士。
    
    当时的情形是,一位警卫要求她离开她的桌子,并将所有的东西都留在那里。但是,张女士在一个法庭的文件中说,"我从未,将来也不会,泄露任何的信息...将与加拿大利益有关的东西泄露给任何人。"
     
    SIRC的报告显示,张女士还曾经想将在她渥太华办公桌上内有加拿大政府有关资料的CD-ROM带走,但是SIRC并没有指明(资料的)具体内容。而且在她被指认为"与那些可能和情报收集活动相关的驻外代表有经常联系"之前,张女士与新华社及一位"石姓"的中国大使馆官员有特定的社交联系。这位男士还被描述为"主要的贸易代表"。
    
    加拿大中国间谍事件曾被热议
    
    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在一年前,其负责人金-佳德(Jim Judd)与加拿大参议院国家安全和国防事务委员会进行了谈话。
    
    参议员罗德(Rod Zimmer)询问佳得先生,"其他国家往我们国家派遣(情报)人员吗?我假设他们会..."
     
    佳德说,"是的,他们是来到这里。。。奇怪的是特别活跃的旅行者人数之多和他们来自的地方。我不想做出政治性的错误,所以我不对这些具体的国家点名了,但是在这方面,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大约有15个国家是我们比较感兴趣的,人数时多时少,要看当时的情形。"
    
    参议员克林-肯尼(Colin Kenny)," 可以不用怀疑的说,去评论我们看到的有关中国人和他们在这个国家进行的有攻击性的活动的报告不是错误的。政府已经对此进行了公开的评论。"佳德先生则表示他们是15个国家中的一个,而且位于名单的最上面。当被问到处理中国间谍活动是否占了你们大约50%的时间的时候,佳德先生承认,"接近这个数字。"
    
    在去年五月,针对以上谈话,加拿大通讯社、渥太华公民报、多伦多星报、环球邮报等加拿大主流媒体纷纷聚焦外国间谍问题。环球邮报的报导说,"尽管情报局主任不愿直接指出间谍的来源国家。。。但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参议院委员会的主席肯尼先生却说,当公众报导都查询到了在加拿大'有侵略性的'的间谍计划是由中国人进行的时候,不指出中国这个国家,几乎是不合适的。"多伦多星报则报导,"两年前,在澳洲寻求庇护的中国官员称,中国在加拿大派驻了数千名间谍和线人,主要分布于温哥华和多伦多;在哈珀总理还是反对党主席的时候曾断言在加拿大的中国间谍可达一千名。"
    
    在去年6月前中-共驻澳大使馆官员陈用林访加期间,更是针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评论,使得该问题成为当时全加的热议话题。
    
    *张海燕女士的简历:
      1963:生于中国大陆的兰州
      1998:获得中国大学的新闻系硕士学位
      1989:成为中-共国家新闻机构,新华社的第一位驻外女记者
      1989-91:新华社驻开罗记者
      1995-1999: 移居加拿大,创立一个名为Chinabridge Communications的谘询机构,并获得了渥太华大学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
      1999: 获得加拿大公民身份
      2002: 成为加拿大政府部门雇员,最开始在加拿大工业部工作
      2003年2月: 被雇佣为枢密院(Privy Council Office)的高级分析员
      2003年8月:在加拿大安全情报局进行安全调查之后,被枢密院解雇。
      2003年11月:在裁决组听完张的申诉后,她再次获得了一个涉及国家安全性较小的政府工作。
      2005: 在秘密听证后,情报审查委员会(Security Intelligence Review Committee)支持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做出的将张女士从枢密院辞退的决定。
      2006: 联邦政府给张女士安排了一个不是要害部门的工作,但是最后被告知回家等候另一个新的安全调查。
      2008: 加拿大服务部的一名女发言人称调查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于飞)         
    http://www.aboluowang.com/news/data/2008/0424/article_47029.html
    
    Loyal civil servant or threat to national security?
    
    Recently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veal how several Ottawa agencies worked to rid the bureaucracy of one of its rising stars
    
    Haiyan Zhang was a rising star in the federal bureaucracy, until a security guard escorted her from her Ottawa office. She was ordered to leave everything behind.
    
    Six months into her job as an analyst for the Privy Council Office, a sensitive department that's like Ottawa's nerve centre, a series of red flags had gone up. Now, nearly five years later, documents obtained by The Globe and Mail reveal the specifics of why the Chinese-born Ms. Zhang was declared a threat to national security - and summarily fired.
    
    The declassified documents, once marked "top secret" but now filed in Federal Court, yield a rare insight into how, in an era of escalating concern about Beijing's spies, several Ottawa agencies worked to rid the bureaucracy of one perceived threat, Ms. Zhang. Even so, she remains on the government's payroll, having successfully grieved her 2003 ouster. But she has not yet persuaded the government to let her show up to a less sensitive job on a continuing basis; she is being paid to stay home most days, pending the outcome of a new security-clearance investigation, expected shortly.
    
    Confident, attractive and trilingual, Ms. Zhang, now 45, had raised eyebrows with her attendance at some Chinese embassy functions in Ottawa and her friendship with a Chinese diplomat. She had also attended gatherings sponsored by her former employer, Xinhua, the state-controlled Chinese news service. The fact that she had visited China eight times in eight years after getting her Canadian citizenship was deemed noteworthy as well.
    
    Security-intelligence agents also fixated on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 what they allege was a strange $700 gift Ms. Zhang received years earlier from U.S. officials in Egypt who included the money along with a picture frame and mailed it to her.
    
    Foreign correspondent
    
    "I pose no past, current or future threat to Canada," Ms. Zhang wrote in court-filed documents, which lay out her life story and legal defence.
    
    Never charged with any crime, she launched a wrongful-dismissal case that landed in Federal Court. Her lawyer has said she will make no public comments until the case is completely resolved.
    
    Born in China in 1963, Ms. Zhang says she loved learning English as a student, especially after Canadian émigrés introduced her to Shakespeare. Top marks in school, she says, led Xinhua to hire her as one of the agency's first female foreign correspondents.
    
    Western counterintelligence agencies often liken Xinhua to an intelligence agency, but Ms. Zhang says she was merely a journalist. Most days were filled with drudgery, she says, rewriting foreign news reports for consump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early 1990s, while still in her 20s, she was posted to Cairo. She found life in the Xinhua compound there difficult. It reminded her of a "miniature repressive Chinese society," she says in documents filed in her defence. She stresses: "I was NOT a Communist party member."
    
    While in Cairo, she says she befriended a man named Bob who worked at the U.S. embassy. She asked for his help getting into U.S. universities. In turn, he requested she give him a writing sample.
    
    Ms. Zhang says she came up with "a handwritten piece describing a routine, political study session at the Xinhua bureau" - including how her bosses were asking for more stories from the Middle East as they rejected pieces on the collapse of Communism in Europe.
    
    Bob and his wife apparently appreciated Ms. Zhang's friendship. "After I returned to China, to my surprise, I found US $700.00 in the package containing the picture frame they had given me as a going-away gift," she writes.
    
    Before she left the Egyptian compound, she says, her bosses had kept close tabs on her, fearing she might be drawn to Western ideals or, worse, Western men.
    
    During a rare out-of-country assignment to Kuwait, however, Ms. Zhang met a Canadian at a hotel bar frequented by foreign correspondents.
    
    In 1995, they married and moved to Ottawa. After arriving, Ms. Zhang started Chinabridge Communications, a consultancy whose clients included corporations and federal agencies.
    
    The idea was to help them make inroads into China. Given the job, Ms. Zhang says, it only made sense to attend some embassy functions - and some parties held by Xinhua. Her attendance was sporadic, she says.
    
    In 2002, Industry Canada - a former client - hired Ms. Zhang, now a citizen. "I was precisely the kind of talent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needed," she writes in her filings, "especially as a member of the visible minority community."
    
    The PCO soon poached her. Filings show that one official who enticed her to join promised she would learn more in two years at the PCO than in an entire career anywhere else in the government.
    
    Officials recall the analyst being a forceful presence in government meetings. But in August, 2003, the PCO took the extremely rare step of firing Ms. Zhang.
    
    Credibility problems
    
    Ms. Zhang writes she had just gotten back from a trip to China, her eighth taken between 1995 and 2003. This time, she says, she had gone over to attend her brother's funeral and also donated 200 schoolbags to poor children.
    
    Regardless, a security guard told her to leave her desk and leave behind everything on it. Five years later, Ms. Zhang is still fighting that decision. "I have never, nor will I ever, divulge any information ... about Canada to anyone that could compromise the interest of the country," she says in court documents.
    
    The PCO acted on the advice of Canadian intelligence, which spent six months studying Ms. Zhang's background - a standard check to see whether a civil servant merits "secret" clearance. The Security Intelligence Review Committee, a watchdog body, ended up backing the intelligence investigation completely.
    
    After seven days of secret hearings in 2005, the SIRC chairwoman of the time, Paule Gauthier, upheld all the concerns. "As a former employee of Xinhua, the complainant may have engaged in intelligence activities on behalf of a foreign state," reads the once-secret report.
    
    It mentions certain social contacts Ms. Zhang made with Xinhua and with a specific Chinese embassy official - a Mr. Shi, described as the "principal trade representative" - before concluding that she "appears to maintain regular contact with foreign representatives who may be involved in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activities."
    
    The SIRC report then goes on to highlight credibility problems. The story of the $700 gift from "Bob" at the U.S. embassy in Cairo was "highly unusual and unbelievable," according to SIRC, which found it odd that Ms. Zhang couldn't remember her friend's last name.
    
    SIRC says the gift raised questions of trustworthiness, as it "gave rise to the appearance the complainant was compensated surreptitiously for the information" by the U.S. government.
    
    "Why would she choose a subject that had been discussed at an internal study session by Xinhua?" asks the SIRC repor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id not want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handwritten piece to be published."
    
    A CD-ROM Ms. Zhang wanted to take from her Ottawa desk contained information that belonged to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according to SIRC, but it did not divulge precisely what it was.
    
    'SHE WAS SOMEONE WHO WAS NEVER GOING TO DISAPPEAR INTO THE CROWD'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may consider Haiyan Zhang a threat to national security, but a prominent movie producer in Montreal thinks better of her.
    
    "She was the best student I ever had," said Kevin Tierney in an interview. In a strange wrinkle to the national-security case, the man behind 2006's record-setting Canadian film, Bon Cop, Bad Cop,said he taught Ms. Zhang advanced English in China while working abroad in the early 1980s.
    
    Mr. Tierney distinctly recalled meeting Ms. Zhang. He and his wife were teaching English in Lanzhou, 36 hours from Beijing by train. At the time, China wasn't anywhere as open to the West as it is today.
    
    But the drive of one teenager, Ms. Zhang, always stood out. "I thought of her as by far the most ambitious," Mr. Tierney said.
    
    He recalled teaching Shakespeare's Macbeth to the class. Subversively, he drew parallels between Mao Zedong and his wife and the bloody ambition of the tragedy's namesake couple. In his narrative, premier Zhou Enlai assumed the role of Banquo, the friend betrayed by the couple.
    
    The theme was pretty radical for the time, especially for young Chinese students cowed by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its fallout. Yet Ms. Zhang was receptive to the literature and the debates it prompted.
    
    "For a young woman, she had loads of confidence, when you weren't supposed to stand out," Mr. Tierney said. "She was someone who was never going to disappear into the crowd."
    
    Mr. Tierney returned to Canada and produced movies. His English student became a foreign correspondent. Eventually, she married a Canadian and moved to Ottawa.
    
    Once established, she looked up her old English teachers. To Mr. Tierney, it was gratifying to see his former student living out her dreams. But in 2003, federal officials fired Ms. Zhang after branding her a possible espionage threat.
    
    "I went from complete shock - and then it became sort of outrageous," said Mr. Tierney, who still occasionally dines at the Zhang house in Ottawa. He noted his friend still doesn't know the full case against her.
    
    "At the very least, to be held in abeyance this long seems to me to be cruel and unusual punishment," Mr. Tierney said. He said that, when it comes to Ms. Zhang, he is now less inclined to think of Shakespeare than of another writer.
    
    "It's Kafkaesque," he said.
    
    Colin Freeze
    
    Zhang at a glance
    
    Haiyan Zhang's career has including working as a foreign correspondent in Egypt, an analyst's role inside a sensitive Canad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and, most recently, a five-year legal battle to go back to work for Ottawa after she was branded a security threat.
    
    1963: Born in Lanzhou, China
    
    1998: Earns a master's degree at the China School of Journalism
    
    1989: Becomes the first female foreign correspondent for Xinhua, China's state-run news agency
    
    1989-91: Reports for the Xinhua bureau in Cairo
    
    1995-1999: Emigrates to Canada, starts Chinabridge Communications, a consultancy. Earns a master's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Ottawa
    
    1999: Receives Canadian citizenship
    
    2002: Joins the Canadian civil service, starting at Industry Canada
    
    February, 2003: Hired by the Privy Council Office as a senior analyst
    
    August, 2003: Escorted from her office and fired, following a security-screening investigation by the Canad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rvice
    
    November, 2003: An adjudicator hears her grievance and gives Ms. Zhang another job, with a lesser security clearance
    
    2005: After secret hearings, the Security Intelligence Review Committee upholds the CSIS investigation to fire Ms. Zhang from the PCO
    
    2006: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ssigns Ms. Zhang to a less sensitive job. She works for only a few days at Service Canada before she is told to go home and await the outcome of a new security investigation
    
    2008: A Service Canada spokeswoman says the investigation is continuing
    
    Colin Freeze
    
    CSIS and Chinese agents
    
    The Canadian government's five-year legal battle with an employee deemed to be an espionage threat is taking place at a time when counterintelligence agents complain that the Chinese agents are keeping them very busy. Jim Judd, director of the Canad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rvice, had the following exchange with the Senate Committee on National Security and Defence one year ago.
    
    Senator Rod Zimmer: Do other countries send individuals into our country? I presume they do...
    
    Mr. Judd: Yes, they do come here. ... It is sometimes surprising the number of hyperactive tourists we get here and where they come from. I do not want to be politically incorrect, so I will not name specific countries, but at any given time there are maybe 15 countries that would be of interest to us in that regard. It ebbs and flows, depending on issues.
    
    Senator Zimmer: Is it equal, or is there a fair number of individuals who come from certain countries?
    
    Mr. Judd: There does tend to be a concentration of sorts, yes.
    
    The Chairman
    
    (Senator Colin Kenny): Surely it is not politically incorrect to comment on the public reports we have seen about the Chinese and what is reputed to be an aggressive program that they have in this country. The government has commented on this publicly.
    
    Mr. Judd: They would be one of the 15 countries.
    
    The Chairman: Are they at the top of the list?
    
    Mr. Judd: Pretty much.
    
    The Chairman: Do they take up 50 per cent of your time?
    
    Mr. Judd: Close to it.
    (Colin Freeze)
    
    http://www.aboluowang.com/news/data/2008/0424/article_47029.html
    
    环球邮报: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servlet/story/RTGAM.20080421.wzhang21/BNStory/National/?&pageRequested=all&print=true _(博××讯记者:晴续)

反對和歡迎聖火傳遞的示×威隊在市內多處起衝突!(图)   Go back to top

    
    VTM---首爾4月27日電 北京奧運聖火在首爾傳遞的27日,市內多個地點發生反對中國遣返脫北者和西藏政策的抗議示×威和歡迎聖火抵達首爾的支持中國的集會。
    在此期間,阻撓聖火傳遞的脫北者人權團體和由居住在國內的中國人參與的中國示×威隊之間,還曾發生"投石戰"。
    在聖火傳遞活動3小時前的上午11時10分許,一直開展維護朝鮮居民和脫北者人權運動的德國醫生諾佈雷特•保羅千和"自由青年連帶"代表崔龍浩(音)在試圖參與反中國示×威活動過程中,在夢村土城地鐵站入口被100名疑似中國留學生的支援中國示×威隊成員包圍了20多分鐘。
    支援中國示×威隊圍住保羅千和崔龍浩,高喊"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我愛中國"、"中國加油"等口號,並直到警方介入才解散。
    "基督教社會責任"的徐京錫牧師等"阻止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市民連帶"180名成員,從下午1時許開始聚集在奧林匹亞旅遊酒店門前和奧林匹克公園和平之門,舉行集會抗議中國強制遣返脫北者及武力鎮壓西藏示×威。
    "綠色自行車服務團"的30多名成員則試圖騎自行車跟隨奧運火炬手,但被警方制止,不得不在中途放棄計畫。
    在聖火從附近的奧林匹克公園出發後的下午2時30分許,反中國示×威隊和前來歡送聖火傳遞的留學生等國內的中國人還引發衝突,由警方介入制止雙方。
    雙方一邊高呼各自的口號,一邊向對方投擲礦泉水瓶、木棒、石頭等,在此過程中,一名日刊攝影記者遭木棒襲擊後前額受傷,隨後被送往附近醫院。
    下午2點55時許,當加山數字園區鐵路職工金亨俊(音、47歲)在江南區新川站附近路口傳遞火炬時,脫北者鄭某(33歲)突然出現試圖阻撓火炬傳遞,但被員警現場制服。
    下午3點40時許,在驛三站附近,手拿稀料桶的兩名朝鮮人權團體成員因向員警潑灑稀料抵制火炬傳遞而被捕。
    由50余個市民團體組成的"西藏和平連帶"計畫當天下午在首爾市政廳廣場舉行"祈禱西藏實現和平的和平聖火傳遞"活動,而國際人權團體"大赦國際"韓國支部將從當天下午4點開始在首爾市廳前舉行為期兩個小時的"希望中國實現人權自由的蓋圖章"活動。
    當天,為護衛聖火順利傳遞,警方出動了警官、武警和義警等8000餘名警力。由20名自行車巡邏隊警員和馬拉松聯誼會所屬120余名員警組成的聖火護衛隊、三輪摩托車隊、巡邏車一路護送火炬手。
    此外,到場的所有在韓留學生。都是由中國大使館及領事館的官員組織的,在此之前大使館的聯繫人,聯絡到個大學的中國人留學生會。由此進行的,每個到場的留學生,手裡都有國旗和T恤價錢定在3000-10000元不等(學校收取的費用不同)。
    
     作者:鏷德
     韓國首爾為博訊首發報道
    ---------------------------------------------------------------------------
    
    


    


    


    


    


    


    


    


    


    


    


    ------------------------------------------------------------------------------
    現在的這些文稿都是首發,VTM是我要編輯的網站,現在正在籌備中!!!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徐悲鸿与南洋的一段情   Go back to top

    
    来源:《亚洲周刊》
     林友顺/新加坡美术馆「徐悲鸿在南洋」美术展展出多幅经典画作,更首次曝光徐悲鸿在南洋时拍摄的照片、书信、赠友人的字画等。在南洋寄居时是徐悲鸿创作最高峰,新加坡也是中国之外收藏徐画作最多的地方。 (博××讯 b-o-x-u-n.com)

    
    在国共战争及日本侵略中国期间,中国政局动荡导致许多国民往外走,与中国只有一海之隔的南洋(东南亚)成为最多中国人的落脚处。这段苦难的日子里,南洋不仅成为中国经济难民开疆辟土的绿草地,也是不少名人的避难所,包括孙中山、郁达夫及徐悲鸿等。
    
    与航海家郑和一样,徐悲鸿曾经七度到访南洋,新加坡与马来半岛是徐悲鸿的大后方,前后逗留三年之久,显见徐悲鸿与南洋拥有非一般的关系。在南洋他获得资助以替南洋的名人画像筹措生活费让他在法国完成学业,在南洋他也拥有一段无疾而终的情缘。吊诡的是,徐悲鸿在南洋的这段历史,在许多有关徐悲鸿的资料中都被省略或轻描淡写,这可能是人们认为徐悲鸿在南洋的历史没有太大的意义,也可能是在南洋的日子是徐悲鸿个人最低潮时期,不需要放大来看。
    
    然而,与中国人反应相反的是,南洋人把徐悲鸿在南洋当成是一件光彩的事,不因时间的流失而褪色。徐悲鸿在南洋创作量丰富,既怀有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与热爱,也充满南洋热带的风情;徐悲鸿在日军侵略新加坡前夕回返中国留在新加坡的一批珍贵作品,至今仍下落不明,成为收藏家当前极力寻找的宝藏。
    
    新加坡美术馆联合中国徐悲鸿纪念馆日前在新加坡举办「徐悲鸿在南洋」美术展,让人们得以追忆徐悲鸿与南洋的这段情。有关展览除了获徐悲鸿纪念馆借出二十九件作品,也获得国际多名收藏家借出个人收藏品,令展出更完整。此次展览除了让人们欣赏到在拍卖市场上价值连城的作品,如《奴隶与狮》、《愚公移山》、《珍妮小姐》及在最近以七千万港元(约合九百万美元)拍卖的《放下你的鞭子》,也同时展出徐悲鸿在南洋时拍摄的照片、与南洋友人的书信、赠送友人的字画及画作。这些收藏品都是首次曝光,连出席展览的徐悲鸿纪念馆保管部人员武川也对展出作品感到惊叹。武川对亚洲周刊说:「此次画展能借到《放下你的鞭子》这幅作品是难能可贵的,一些展出的作品我也是首次看到,十分珍贵。」
    
    这也是徐悲鸿作品第二次在新加坡公开展出。一九三九年,徐悲鸿带着大批个人收藏品及作品到新加坡、吉隆坡、怡保及槟城展出,将所筹得全部钱款用於救助抗战期间的难民和为国捐躯将士的遗孤。在新加坡的画展,一天有超过三千人到访,写下辉煌的纪录。此次「徐悲鸿在南洋」画展筹备了三年,展出来自各地的珍藏九十件,展出从四月五日举行至七月十三日。
    
    新加坡美术馆馆长郭建超指出,此次画展呈献徐悲鸿旅居东南亚期间所创作的、并又未曾展览过的一些作品(尤其是槟城骆清泉家族在槟城及多伦多的收藏品),从而更全面地展现徐悲鸿的南洋岁月。他表示,徐悲鸿艺术的丰富多彩,还有他游历亚洲的际遇,都向人们展示了亚洲现代美术史上的不少大课题。
    
    「徐悲鸿在南洋」策展人之一周雁冰指出,徐悲鸿从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四二年,曾七次往返或途经新加坡,他也在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二年时,旅居新马和印度三地长达三年之久。她说,在此期间,徐悲鸿结识了不少知交好友,盛情地为他们留下千多件作品;即便是人在欧洲或中国,仍与此地的友人关系密切、互通书信。此次参展的《致韩槐准信札十四开》和《饮马图》,就是当年的作品。
    
    新马的徐悲鸿研究学者华天雪说:「就目前所发现的材料,在徐悲鸿一生中,三个海外时期的谜团最多,即一九一七年五月至十一月游学日本时期;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七年游学欧洲时期和断断续续加起来三年多的南洋南亚时期(其中一九三九年十一月至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应邀赴印度,其馀两年多在新马)。」
    
    据他的研究,前两个时期的徐悲鸿,主要是游学,可以查考的文献记载有限,但存留下来的速写、素描、油画却可以弥补不足。他说,比较起来,新马时期就要复杂得多,在艺术的「周边」方面,包括交流、创作的数量和作品的保存与收藏及作品目前在新马的真实(或近於真实)的存留情况不明等等。在徐悲鸿的研究领域,长期来备受关注。
    
    一八九五年七月十九日,徐悲鸿出生於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父亲徐达章是一名民间画师,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对书画产生浓厚兴趣。一九一九年三月他与首任夫人蒋碧薇同赴法深造,首次途经新加坡。一九二五年,中国政局动荡,留学津贴中断,徐悲鸿在法国生活日益艰难,在中国驻法总领事赵颂南的介绍下认识来自南洋的黄孟圭,在后者的穿针引线下,徐悲鸿第二次到访新加坡,并在黄孟圭的弟弟黄曼士的协助下,徐悲鸿为当地的名人,包括陈嘉庚画像,筹集留学费用。南洋华侨再次扮演革命之母,协助一个伟大画家的诞生。
    
    画家欧阳兴义说:「我们设想徐悲鸿假如不是一九二五年在新加坡得助,美术史上的一位着名艺术家可能已不再存在。」他指出,徐悲鸿在南洋三年,创作超过一千幅作品,「这是他佳作频生的年月,艺术技巧最纯熟的时期,也是一生中艺术创作的顶峰期,为人类留下珍贵的艺术精品」。
    
    欧阳兴义表示,新加坡是中国以外,存留徐悲鸿作品最多的地方,甚至比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所藏的一千两百幅还多。粗略统计,一九三九年新马展售的作品已达四五百幅,在新加坡江夏堂为赴美展览所作约三百幅,赠黄曼士昆仲约两百幅,合计已千幅之多。这还不包括他硓带到新加坡的千幅作品中未带走的数百幅及为其他人所画的作品。而他在新加坡所画的千幅骏马图,更造就了近代水墨画的高峰。
    
    据欧阳兴义的了解,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兵荒马乱中,最使徐悲鸿困扰的是他随身硓带的近百箱珍贵艺术品无法带走。这批东西包括徐氏由南京带到桂林再带到新加坡的千多幅自己的代表作,包括在法国留学时期的素描和欧洲各大博物馆的世界名画的摹本;徐悲鸿历年搜集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陶瓷、文玩、珍本印拓书刊,包括着名的《八十七神仙卷》等;徐悲鸿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三年来所画的数百幅作品,是他一生中的艺术顶峰之作。
    
    此外,徐悲鸿历年搜集收藏的中国近代画家任伯年、居巢、齐白石、张大千、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赵少昂、吴作人、黄君璧、溥雪斋等名家的数百幅作品,单只任伯年与齐白石,便有两百多幅,很多下落不明。
    
    徐悲鸿纪念馆的武川表示,在新马时期的徐悲鸿,远离了家国的苦难,身处南洋安定的生活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心情比较放松,所见所感又不同,因此呈现的作品风格及题材也有所不同,颜色也比较全面。他表示,徐悲鸿在南洋的作品较多的是肖像与风景画,而他的许多油画精品,也是在南洋创作。
    
    徐悲鸿第八次「到访」新加坡,虽然人们再也见不到画家的风采,然而人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画家的创作精神与追求。 _(网文转载)

刘晓波:我看中-共开启谈判大门   Go back to top

    刘晓波更多文章请看刘晓波专栏
    尽管,中-共媒体声讨"达赖集团"的声音仍然在继续,那种文革式腔调也未见收敛,但强大的国际压力已经让北京必须寻求妥协,胡温寻找的突破口是"友好的法国"。4月18日-22日,胡J锦T涛的特别代表、前驻法国大使赵进军访法。21日-27日,法国参议长蓬斯莱访华。24日-27日,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作为总统萨尔科齐的特使访华。25日-26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访华。当胡温先后会见了蓬斯莱、拉法兰和巴罗佐之后,对话大门随之开启。4月25日,新华社对外宣布"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准备同达赖方面接触磋商"。
     (博××讯 b-o-x-u-n.com)

    "3?14事件"以来,中-共现政权在处理此次由西藏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中西冲突时,从胡温到西藏大员,从统战部到外交部,各级官员的表态都极为强硬。外交部发言人不断发出对西方的强烈抗议,还罕见地在三天内连续三次要求CNN给中国人民道歉;当局也始终支持国内外华人的反藏独反西方狂热,甚至中-共驻外使领馆公开动员海外华人保卫奥运火炬。这一系列强硬姿态,毫无在近期内开启对话大门的征兆。现在,胡温政权如此动作,着实让国内外舆论感到突兀。但仔细想来,胡温决定开启对话大门,实乃势所必然。如若仍然僵在那里,北京奥运的两大目的都有可能落空。
    
    首先,奥运火炬的世界性传递极为艰难,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阻止藏人在火炬进西藏、登珠峰上做文章,特别要确保奥运火炬顺利登珠峰。因为,当局想控制住中国境内的藏人容易,但想控制住尼泊尔那边的藏人就很难。从尼泊尔一侧登珠峰相对容易,那边的藏人又是登山高手,万一尼泊尔政府看不住,让那边的藏人登顶,在只有八平米的珠峰顶与中方火炬手遭遇,岂不是让北京颜面扫地。制止藏人行动的关键力量,与其说是中国政府和尼泊尔政府的联合封山,远不如让达赖喇嘛出面劝阻境内外藏人不要骚扰火炬传递。而要让达赖喇嘛出面说服藏人,除了与之对话之外,再无其他办法。
    
    其次,确保日益临近的北京奥运不再有大麻烦,特别是不能让开幕式的主席台上没有欧美大国元首的面孔。因为,西藏危机以来,不仅是欧美大国政要之间表现出罕见的一致,而且是西方国家的民间、媒体和政府的高度一致,不能不让人想起十九前六四血案后的国际景观。西方各国政要一致支持达赖喇嘛的"中间路线",反复敦促中-共当局尽快与达赖喇嘛展开对话。可以说,北京是否开启对话大门,已经成为欧美大国政要是否出席奥运开幕式的前提。
    
    即便胡温政权的对话有着如此急功近利的目标,但其这么快地作出对话决策,还是不同于中-共传统的危机处理方式。
    
    传统上,每逢中-共遭遇事关政权稳定和国际关系的重大突发危机,中-共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僵硬传统,决不会在风口浪头上明确地作出妥协姿态。即便胡温迫于西方的强大压力而不得不开启对话大门,如果按照中-共的传统方式,也照样是暗箱操作,只让海外的人知道而不让国内的人知道。19年前的六四危机,邓小平在处理善后事宜上的妥协(让方励之赴美等决策)来自与老布什特使的秘密会晤。
    
    再看西藏问题。从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会见达赖喇嘛的二哥嘉乐顿珠以来,双方在八十年代就有过多次接触,北京还多次邀请达赖喇嘛的代表团回国考察。1989年的西藏事件和六四屠杀,以及达赖喇嘛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中断了北京与达兰萨拉的接触。其后,国际压力再次迫使北京作出妥协。2000年,"第三届西藏组织国际会议"在柏林召开,共有52个国家代表参加,西方国家大都有代表出席。大会作出极为强硬的决议:"如果在未来3年内,不能促成与北京政府的谈判,西藏自治的要求得不到实质性回应,与会成员国将承认西藏流亡政府为西藏合法政府,并鼓励西藏政府考虑其独立地位。所以,2002年9月,北京终于恢复了与达赖喇嘛的私人代表对话,前后共进行了六次对话,也邀请他们以私人名义访问北京、拉萨和老家宗喀达泽村等地。
    
    看这样的黑箱历史,我极度鄙视独0裁政权的怯懦阴暗,它一直用欺骗来戏耍中国人。我也可怜那些因西藏危机而抓狂的愤青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但对汉藏关系的历史知之甚少,而且对独0裁中-共与达赖喇嘛的接触磋商也一概不知。他们激动得让千百万颗红心在互联网上跳动,实际上是当了"叫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冤大头。
    
    无论胡温政权基于怎样的权益考虑,在汉藏关系、中西关系高度紧张的时刻,开启对话大门总比紧闭大门好,起码让紧绷的关系稍微松弛一下,既是给自己台阶,也是给对方台阶。
    
    更重要的是,胡温政权能够改变其前任的黑箱方式,不再瞒着国内民众与达赖喇嘛的私人代表偷偷谈,而是向海内外公开宣布开启对话大门。无论是基于怎样的理由,公开了,总比秘而不宣来得体面。正如让外国记者进藏,总比全面封锁更能表现现政权的自信一样。
    
    胡温第一次对国内公开这样的对话决定,无论在主观上是基于何种动机,但在可观效果上,也多少显示出胡温对帮了政府大忙的爱国者们的知情权的尊重。与此同时,对话决定的公开也会带来连锁效应,起码让关注西藏问题的国人有所期待,想看看双方能否谈出结果。愤青们要看达赖喇嘛能否节制住"藏青会",使激进派不再骚扰火炬传递和奥运会的召开;也要看看欧美大国的政要能否出现奥运开幕式的主席台上。而支持西藏高度自治的国人,要看胡温在冲突得到缓解之后,能否撤换"文革式书记"张庆黎?能否依法公开公正地对待那些被捕的藏人?能否收回在西藏进行诋毁达赖喇嘛的所谓"感恩报国"运动?最后,当北京奥运平安结束之后,胡温能否在西藏高度自治问题上松动一贯僵硬的立场?
    
    行文值此,我忽然发现此次西藏危机对汉人的另一好处——大规模动员的爱国运动让西藏问题得以凸显。如果胡温政权不是高调处理此次西藏危机,不是用公布"3?14事件"的方式进行反藏独动员,不是用某些西方媒体的失实和火炬传递受阻来进行反西方动员,而仍然像1989年那样处理西藏事件,对内地封锁关于西藏抗议的任何信息,对西藏进行为期四百多天的戒严,那么,西藏问题决不会如此广泛地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国内外华人也不会知道西方国家对西藏问题如此关注,更不会知道达赖喇嘛在世界上享有如此崇高的威望。不管是中-共高官及其喉舌如何诋毁达赖喇嘛,也不管愤青们如何仇恨达赖喇嘛,但无论褒贬爱恨,起码让达赖喇嘛走出了红遍海外而海内无闻的窘境,让达赖喇嘛的名字走入中国的千家万户,无意间在中国成就了一次西藏问题的大众化启蒙。
    
    尽管中-共的垄断信息和宣传方式一如今往,但互联网为高度关注西藏问题的大众提供了更多元的信息,即便是那些铁杆愤青,只要他有多了解汉藏关系和西藏问题为什么高度国际化的意愿,也能得到远远超出党国灌输的意外收获,起码他们可以多了解点儿汉藏关系的历史,了解达赖喇嘛的"中间道路"以及达赖喇嘛与"藏青会"的分歧;也让无神论的汉民族对宗教的作用多一份感受,知道达赖喇嘛对藏人的神圣价值。特别是给已经陷于物质主义泥潭的国人上了生动一课——对于一个宗教民族来说,仅仅靠物质利益是无法摆平的,因为再多物质优惠和再严酷的强权都无法摆平藏人之心。所以,无论是刺刀的恐怖之光,还是金钱的诱惑之光,统统抵不过信仰之光。
    
    最最重要的是,由于中-共政权的黑箱,以往的西藏问题仅仅在中-共高层是个"难题",而在绝大多数汉人心中,以往的西藏仅仅是旅游观光猎奇之地。现在,不管对西藏问题采取何种立场,但西藏问题终于可以走出中-共黑箱而进入大众视野,让内地的汉人明确的意识到:西藏问题,不仅是中-共政权必须面对和妥善解决的,也是整个汉民族必须面对和妥善解决的。因为,西藏问题之大,大到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统一和分裂。要想真正达成"汉藏大团结",汉人就必须学会尊重藏人的信仰。而尊重藏人信仰的最佳办法,就是让雪域之魂达赖喇嘛回家。
    
    (原载《观察》)

百日内连出重特大事故,中国铁路究竟怎么了   Go back to top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4点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运行到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之间时脱线,与上行的烟台至徐州5034次列车相撞,伤亡情况尚不清楚。
      
       事故发生后,铁道部迅速启动紧急预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立即赶赴现场指挥,要求全力救治受伤旅客,做好对事故列车旅客的安置工作,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行车,开展事故调查。 (博××讯 b-o-x-u-n.com)

      
      
      1月23日20时48分,北京开往四方(青岛)的D59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济南铁路局管内胶济线安丘至昌邑间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18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原因查明,是由于中铁十六局的施工人员提前20分钟强行进入铁路作业区,导致惨剧发生。
      
      上次的动车事故的调查称"施工人员强行进入作业区",除了进入者自己有责任,还有谁应该为"强行进入"负责?他们为什么要"强行"?他们为什么"强行"得了?按理说,在动车组经过的沿线,铁路部门应该有组织严密、环环紧扣、有效制衡的监控网络体系,而不是有人想砸锁就能砸开,有人想"强行进入"就能进入,防护员说脱岗就脱岗……安全预警设施更不应该只是一面一个防护员用嘴吹喇叭——用原始的信号工具来防范现代化速度的危险。仅仅是记者报道的一个施工现场,就让我们窥见了动车组沿线的原始、松散和混乱状态,这能说我们已经为动车组的运行准备好了吗?
      
      铁道部也认定,动车组属于正常行驶。我看,正常与不正常,要放在两个层面来说,对于D59次动车组此次运行来说,也许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但是,动车组再次发生撞人事故,而且伤亡惨重,就"动车组概念"层面来说,在目前这种运行环境与安全条件下,算不算十分正常,这个问题亟需认真反思。
      
      追溯到1988年1月24日,昆明开往上海的80次特快列车,运行至贵昆线且午至邓家村间,由于列车颠覆,造成旅客及铁路职工死亡88人,重伤62人,轻伤140人。国务院接受原铁道部长丁关根引咎辞职的请求,3月12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25次会议决定免去丁关根铁道部部长的职务。
      
      听淄博本地的网友表示,伤亡惨重!这一次事故,不知作为老大的铁道部该如何处治?!国务院又如何处置?!!!济南局的老大是否会下课?作为铁道部长的刘志军是否会引咎辞职??国务院又该怎么样表示呢??? _(博××讯记者:爱华) [博××讯来稿]

胶济线火车(客车T195次)翻车,因为压榨铁路工人过分   Go back to top

    
    铁路工会现在仅仅是个摆设,并未真正起到作用。工人对工会的认识几乎是空白,当工人的权益受侵害时,工人均不会寻求工会的帮助。因为找了也没有多大用。建议监督企业建立由工人选举的工会,向工人普及工会法与劳动法,真正代表工人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个摆设,建立由工人选举的工会,其实有助于企业加强与工人的沟通,减少无谓的争端和讼累,有助于企业的生产速度与发展速度。对改革百利而无有一害。只有调动起工人的积极性,企业才能进步发展。一味的靠强权政策打压只能让工人离你越来越远。失去民心的企业再改也没有好结果。
     铁路是国营企业中最后的几个企业,企业工人工资水平相当低,工人的工资比地方最低企业的工资标准稍高一点,体现不出国有企业的优越性,因此工人几乎没有凝聚力和进取精神,对工厂对领导也没有感情。工人们怨声冲天,这样始终影响着铁路企业的长足发展。经常出现工人祸害工厂的现象。其实铁路也应该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由工会出面与企业与工人直接协商工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工人合理的加薪要求。 (博××讯 b-o-x-u-n.com)

    
    按照目前铁路的管理情况尽管出事是必然的,但死了无辜的旅客每个铁路人都应该感到愧疚.为遇难者默哀。铁路大反思就要开始了。干部工作作风不彻底改变,管理不讲科学,缺乏人性,不听取群众意见,出事故是早晚的事。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杨恒均:王千源事件是中情局策划的阴谋   Go back to top

    杨恒均更多文章请看杨恒均专栏

王千源事件是中情局策划的阴谋(下)

     (博××讯 b-o-x-u-n.com)

    

1)利用小说爱国,这也是一大发明
    
    朋友打电话让我对王千源事件发表评论,我说自己好不容易进入到小说世界,不想回头了。朋友又用话来激我,我不为所动。但当他使出了杀手锏,指责现在大家都在爱国的时候,我却沉湎于小说里自得其乐,实在是堕落。对于这种指控,我就耐不住了。我说,爱国不一定要去上街游行,更不一定要对王千源口诛笔伐,甚至对这个小女子的身体来一番意淫才叫爱国吧……。最后我激动地说,对于我来说,写小说,就是我的爱国!
    
    写小说也能爱国?电话那头的朋友很惊讶的声音传过来。
    
    我斩钉截铁地说,是的,利用小说爱国。说完这句话,我才发现,刚才如果只是我顺口说的,那么现在我很确定地知道,写小说也是一种爱国了。
    
    利用小说爱国也许是我今天随口说出来的,但却绝对不是




--
You may fool all of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you can even fool some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
but you can't fool all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
--Abraham Lincoln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