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星期四

[G4G] 地方债风险显露 政府难绕棘手困局

地方债风险显露 政府难绕棘手困局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随着云南、上海地方融资平台违约“冰山一角”掀开,厦门融资担保公司巨额坏账爆发,中国经济前行中诸多风险开始显露,银行再现巨额坏账给金融业风险控制带来的挑战,以及经济增速下滑等棘手问题不可避免且更早地摆在了中国政府面前。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启动为期两年的经济刺激计划,大力鼓励基础设施建设与银行信贷投放。地方政府藉此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融资渠道加大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其不透明性一直为市场所诟病,政府长期也倾向于回避该问题。

中国国家审计署本周一首次对外公布了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约为人民币10.7万亿元,相当于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此后市场普遍认为,地方融资平台虽存隐患但风险总体可控。

但是,伴随着近日云南省、上海市爆出政府背景投资公司无力偿债,厦门融资担保公司巨额坏账爆发,地方融资平台风险迅速引起市场高度关注,中国政府似乎也再难回避银行业潜在巨额坏账风险、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带来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以及经济下滑等棘手问题。

地方债违约风险突现 市场或引连锁反应

就在审计署公布地方债无审计结果当日,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报导称,今年4月份,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告知其贷款银行,称无法偿还人民币900亿元的债务,并表示“即日起,只付息不还本”,引发市场关注。

然而短短两天后,香港《信报》周三报导称,上海一家从事多项业务、主营地产及公路的城投公司,本月起停止向银行偿还流动贷款,向银行提出以旗下政府大楼及公路等资产为抵押,转换成以资产抵押的固定贷款。

同时,该报导指出,政府大楼和公路不能在市场上交易,没有现金流,对银行而言根本没有价值,银行亦不可能把政府大楼充公变卖,因此这变相是政府“霸王硬上弓”向银行拖债。

地方融资平台的不透明性与经营效率低下长期以来为市场所诟病,但在持续低利率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的融资热情持续高涨。报导一出,有网友惊叹到“竟然从上海先开始”,并戏称“连上海这样债务情况算好的地方都这样,其它地方政府的境地更不乐观。”

随着冰山一角的揭开,地方债务违约给银行带来的巨额坏账风险立即引起市场高度关注,并担忧后续随着更多个案的爆发,将给市场带来连锁反应,对市场心理冲击远超事件影响本身。

厦门担保坏账爆发 银行风险隐忧加重

就在市场担忧地方债务违约给银行系统带来风险之时,福建省厦门市周三爆出的37亿元巨额融资担保公司坏账的消息,再次给予市场沉重一击,并进一步加重对于银行系统风险加大的担忧。

《21世纪经济报道》周三报导称,长期从事民间高息借贷的厦门融典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负债或高达37亿元,巨额坏账危机开始在当地金融链条中蔓延。

该报导指出,此类担保公司与企业能够从民间吸收到巨额资金,这与银行工作人员合作密不可分,银行人员长期在此类地方民间借贷中充当掮客坐收佣金。就在近期,当地某外资背景银行支行副行长或因类似融资担保公司发生资金问题已携款潜逃。

中国沿海地区存在巨大的民间借贷市场,以及民间融资与银行“勾结”早已不算新闻。虽然该报导所述事件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此次事件背后反映出来的一个现象,就是银行内控依然存在问题。正值当下市场神经敏感之时,也越发加重对银行系统风险的担忧。

中国政府难躲棘手问题

作为今年政府工作重心之一的保障房建设,地方政府迫切需要拓宽融资渠道以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与目标。无论是否出于政绩考虑,地方投资冲动依然高涨。而媒体日前报导称,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允许地方政府申请发行债券,为保障房建设筹措资金,也反映出保障房建设工作的重要程度。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保障房项目回报率偏低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加强对于地方融资链条的风险控制,减少由此带来的银行业坏账风险,将成为政府当局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在持续低利率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融资热情持续高涨。而在当前宏观经济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下,进一步加息会提高地方政府偿债成本,地方债务违约风险或会加大。

但是,由于外部货币政策环境持续宽松,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套利资本大量流入新兴经济体,带动新兴市场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显著上涨。从防通胀的政策目标考虑,中国今年以来已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两次上调基准存款利率。

而从厦门事件也反映出另一个问题,在中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主力之一的民营企业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融资难、资金严重短缺状况,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将会威胁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

因此,中央政府不仅要面临抗通胀目标与经济下滑现状所带来的政策窘境,与此同时,如何保持地方基础设施以及保障房建设投资的合理增速,同时严控地方融资平台带来的违约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大中央及地方政府决策及执行难度。

Zeyuan Wei 发稿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发表评论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