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日星期一

[G4G] 德国之声中文网 2010年:德国从欧洲病夫变成经济火车头

经济纵横 | 2011.01.02

2010年:德国从欧洲病夫变成经济火车头

 

不到10年前,德国还被视为欧洲病夫。然而就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这个图像整个颠倒了过来:这个国家忽然间就成了欧洲景气的火车头。德国人是怎么成功的呢?

 

德国人并非一个自豪与乐观的民族。恰恰相反:他们通常习惯于质疑取得的成就,习惯于问问题:这种情况能够长久吗?政治家也不例外。但目前的 情况却是反习惯的:无论是联邦总理,在野党政治家还是经济部长,大家都很是兴奋。在联邦经济部长布吕德勒(Rainer Bruederle)看来,德国"成了经济榜样",甚至在野党社民党的领导人施泰因迈尔也表示高兴:"我们比其他人更好地通过了危机。"

"世界妒忌德国"

假如德国人好消息面前不去分析,联邦共和国怎么会这么顺利地通过危机的,他们就不是德国人了。"我们的国家有什么特别之处?"联邦总理提出了这么一 个问题,紧接着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有一个以强大的工业内核为本的富有创新力量的经济;尤其重要的是:有一个"坚实的社会伙伴关系"。说穿了就是人们 称为活生生的社会市场经济的这个东西。总理接着说:"现在,危机过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所妒忌的正是我们这个活生生的社会市场经济。"

钟点工岗位是要花钱的

事实确实是,雇主和雇员在经济危机里能够成功地相互依靠。这一点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联邦政府把雇用钟点工的期限扩展到了最长可达24个月。在这个体系里,如果职员暂时不工作了,也不被解雇;他们的薪金局部由联邦劳动局支付,另一部分由企业支付。

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胡特尔(Michael Huether)说,把钟点工岗位作为解雇的替代选择,企业只有在一定的前提下才会去这么做。胡特尔算了一笔账:每工作1小时给7欧元,带给金属和电子工 业的总费可高达30亿欧元:"这只有在人们看得见不久后的光明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出口和改造

那么,企业的乐观主义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首先来自这么一个认识:德国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在过去几年里变得比以前大得多了。从2010议程开始,德国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体系里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在危机到来之前已经初见成效。此外,德国产品始终受到全世界的喜爱追捧。

在总体经济发展鉴定专家委员会主席弗朗茨(Wolfgang Franz)眼里,面向出口是根本的动力来源,无论在危机前,危机中,还是象现在这样在危机后,"面向出口的方针同时是德国景气发展急剧的下跌和迅猛的增 长这两个动向的原因所在。"而出口型行业里专业力量比例之大,在人们预测专业力量缺乏的前景之际,抑制了危机里大规模的裁员潮。"

国内消费涨潮

出口型经济未来也能继续推动景气增长吗?是否会恰恰由于欧洲邻国,也就是德国出口型企业的最佳客户们问题重重,而有朝一日重新导致经济的崩溃?这正 是专家们发出警告的一个景象。然而,就此而言,德国看来也已经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最近几个月来,德国私人内需有了明显的上扬。德国人的购物欲回来了。他 们有能力这么做,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工作,因而也有了钱。联邦劳动局宣布,10月份德国失业率降到了300万人以下,联邦劳动局局长魏瑟(Frank Weise)就11月的情况如是说:"根据我们的估计,就业建设工作做得越来越稳固,越来越广泛。"

在那些生意好的行业里,有望提高工资。就连至今不能树立崇尚社会福利形象的联邦经济部长也认为,大幅度涨一下工资无伤大雅。

 

作者:Sabine Kinkartz 编译:平心

责编:洪沙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