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via 恒甫学社 by 恒甫学社 on 1/17/11
朱学勤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的覆灭 ・方舟子・ 我最早知道上海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博士朱学勤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 灭》涉嫌抄袭一事,是在去年7月11日收到“鸵鸟”给新语丝的投稿《知名学者 朱学勤涉嫌抄袭》,该文主要是针对朱抄袭Susan Dunn《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 法国革命启示录》一书。该书已有中译本,朱抄的是中译本,雷同段落一比较, 一目了然,所以我说连小学生都知道。当时我之所以没有像批评汪晖抄袭那样出 来批评朱学勤,是因为他高调地自请复旦大学调查,而复旦大学也接受了。那么 我们就不妨看看复旦大学、葛教授如何配合朱教授演一出戏。现在结果已经出来 了,复旦大学的袒护和朱学勤的嚣张,让我多花点时间关注了一下此事,才发现 朱学勤的问题比我当初了解的还要严重得多。 据报道,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接受的举报,是朱涉嫌抄袭Carol Blum 《卢梭和道德共和国》一书。该书没有中译本,要发现雷同就不是小学生能做到 的了。有网友已把朱文与Blum书做了对比,放在博客上: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918827194_0_1.html。但如果没有 一定的英文能力,也不好认定二者之间的相似程度。 我花了一点时间,用手头Carol Blum《卢梭和道德共和国》原版(Rousseau and the Republic of Virtue: The Language of Politics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Carol Blu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做了核实,结果 如下: 朱学勤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的第5章第3节,第7章第2、5节, 第 8章第1、4、5节,共一万八千多字,基本上逐段摘译自Carol Blum《卢梭和道德 共和国》一书。在这些部分朱文共有51处文献注释,仅在个别地方(14处)注明 引自Blum,大部分未注明引自Blum,而是注原始资料,让人以为是朱本人阅读原 始资料的结果,其实这些注释也是照抄Blum的,内容则是摘译自Blum,所以这属 于抄袭。 朱学勤抄袭的性质比汪晖严重。汪晖的抄袭是东抄西凑,动了点脑子,抄袭 水平较高。朱学勤的抄袭则是拿了一本英文著作,一路翻译下来,把大面积的摘 译当成了自己的原创,属于低水平抄袭。 当然,朱文和Blum书也有差别,这主要是由于朱的英语水平不高,误译造成 的。我只举几个朱误译引文的例子。 例证一: 朱文:人和人的创造者并不是他幸福的对峙之物。这种悲惨的来源是伏尔泰 造成的。 应是:人类及其创造者从来不是他(指卢梭)取乐的对象,这种可怜的资源 是为伏尔泰之类的人准备的。(man and his creator were never the object of his pleasantries, this miserable resource was made for a Voltaire) 例证二: 朱文:伏尔泰和达朗贝尔已退入阴影,人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应是:达朗贝尔和伏尔泰的幽灵将会说什么呢?(What will the shades of d'Alembert and Voltaire say? 朱不懂shade有“幽灵”的意思,把它当成 “阴影”,尽情发挥。) 例证三: 朱文:卢梭应该成为所有世代的楷模。我弄不懂人们对《忏悔录》的那么多 非议。 应是:卢梭应该世世代代都成为楷模——我并非没有注意到根据《忏悔录》 做的各种评判。(I am not unaware of the various judgments made of the Confessions) 例证四: 朱文:摆脱所有那些包围我、诱惑我、打动我的事物,我对自己说…… 应是:摆脱了周围的一切,我狂乱而激动地对我的神灵说……”(Removed from everything around me, distracted, moved, I said to my Divinity... 读不懂修饰句也就罢了,朱教授怎么会把神当成自己呢?) 例证五: 朱文:我远离神学家的种种定义,我热爱我信仰那些使我和别人共同幸福的 幸福,我接受这种幸福,感受得到这种幸福。 应是:我留给神学家去定义(这种信仰)吧:我热爱、我崇拜让我得以分享 他人的快乐的,我所想像的,我所感觉的。(I leave the definitions to the theologians: I love, I adore what makes me happy with the happiness of others, what I conceive, what I feel.) 例证六: 朱文:在他的道德基础上,自我确证,自我扩张,用一种带苦味的盐卤,苦 苦地腌制自己。 应是:在他自己美德的基础上,孤独地自我提升,苦涩地培养自己。 (toward self-exaltation in solitude, toward nourishing himself, with bitterness, on his own virtue,也不知朱教授哪里看到的“盐卤”“腌制”, 是不是夫子自道?) 朱学勤的大部分摘译都有低级错误,甚至错得离谱,看不出他有阅读英文原 著的能力。朱学勤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如果是原创,属于抄袭。如 果是翻译,属于劣质译作。这样一本在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都大成问题的著作, 竟成了社科名著,被当成教材、参考书,中国社科研究水平之差,由此可见。 我还要严厉批评葛剑雄教授。葛教授在多个场合表示对学术腐败痛心疾首, 批评政府部门所谓对学术造假“零容忍”实际上是“什么都容忍”,给人以正直 敢言的形象。为什么自己面对朱学勤如此明显的大面积的抄袭,却也什么都容忍 了,而且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发言人的身份为其文过饰非,误导公众呢? 此致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主任:俞吾金,委员:葛剑雄、华民、王迅、
朱绍龙、郭慕依、林祥通。
朱学勤原谅,我也绝不原谅 作者:Isaiah 学术史的垃圾桶里装满了低估朱学勤老师韧性的较真者。很不幸地,貌似笔 者成了其中最新的一个。 最近发生的事情,我想不需要我再复述一遍。用一个转得铺天盖地的新闻标 题来概括:“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公布调查结论:朱学勤论文剽窃指控不成 立”。最后,朱学勤老师接受采访时,这样提到笔者:“一个年轻人,应该珍惜 自己进入学术界的第一步。他如果愿意认错,我完全可以原谅他。” 当时我随手写了一句话:“我的境界还是要高一点的,朱老师还没有认错, 我就已经原谅了他。”这句话不是说着漂亮,具体指的是我半年前在揭露朱学勤 抄袭事件之中所写的“感言”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577179/)中所说的内容,摘引其中 两段: 朱学勤抄了么?抄了。不要说我上面列举的那些,我再拿出一百条铁证也是 轻而易举。可是我问自己:如果你四十多岁了,学领袖著作,看样板戏长大的, 学术研究 的黄金时期在乡下放羊,知识结构老化,外语就勉强懂点英文,外文 洋书都没见过几本,对什么学术规范也是一头雾水,并且身边的老师,同学可能 还不如自己,想 找人请教都难。说难听点,你可能根本不具备研究学术课题的 能力,你怎么办呢?路,不还是要走下去么?如果没人在无路的荒野走路,就不 会有人开路。 我们这一代做学术或思想的人,都是看着汪晖,朱学勤,王铭铭,张汝伦…… 这种问题书籍入门的,这不仅是别人的耻辱,也是我们的历史。如果我们今天 走的更远了点,那也是在这些问题书籍所开拓的道路上。我们没有受到更良好的 教育,是我们的遗憾,但是如果把这些问题书籍都清除掉,我们恐怕比现在还差 得 远。这是事实。对很多人来说,我们可以去打倒他,但是没有权利去鄙视他。 这些话我至今既不收回,也不想改动。因为这些确实是我思考和心境的反映。 但是对于朱学勤老师这次释放的信息,上面那句“已经原谅”恐怕是有误导性的。 应该说我原谅的是过去那个筚路蓝缕、艰辛求学的朱学勤,不是今天这位高高在 上、颐指气使的学界达人。对于这位号称“真金不怕火炼”的朱学勤先生,我仔 细想了想,还是不能原谅。 为什么不原谅?不同人有不同的标准。对于我来说,这个标准不是你抄袭, 甚至也不是你为了面子遮掩、不认过去的抄袭,而是以为凭借学界的一些关系, 凭借在媒体中的一些影响,凭借一个漏洞百出的官方“结论”,就能翻云覆雨, 只手遮天,就能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就能蹂躏学术最起码的尊严,就能和你的 朋友们弹冠相庆,并且指着一个无权无势的学生的鼻子肆意嘲讽和侮辱。 这不是为了我自己。 这件事情,尽管复旦方面和各媒体一面倒地说笔者“匿名举报”,但正如我 已经澄清过的,我从来没有和复旦有过任何直接间接接触,也没有主动找过媒体, 只是在一个读书版面吐槽一下,“举报”二字无从谈起。之所以不想去“举报” 什么,是因为从一开始已经料到了所谓审查的结果。既然如此,索性给朱老师一 个下台阶的机会。所以我没有再纠缠此事,当然更没有躲起来,我经常在水木论 坛上出没,想找我的人随时可以找到我,对于我“匿名举报”,又“不肯露面” 的指控,“十分荒唐”。 我的人生哲学,向来是不为已甚的,对于这次所谓调查的结果,我也猜想过 几次,结论是或者不了了之,或者给一个有问题但不算抄袭的结论,有一个台阶 下也就完了。这两种结果,或许很多人无法接受,但在向来缺乏是非观的我来说, 都算是可以原谅的类型。毕竟,这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问题,不仅是个别人 的错。让人们知道这里有一个伤疤就行了,没有必要非揭开不可。 我料到了调查的结果,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朱学勤老师不是拿了这个大家心 知肚明的结果就算了,而是如获至宝地宣布自己的清白,控诉自己的冤屈,要这 个道歉,要那个上法庭,并发动各色媒体进行一场庆贺的狂欢,演出了一场当代 学术版的“皇帝的新衣”: 《还学术以清白,从朱学勤始》(《南方都市报》),《朱学勤论文抄袭指 控不成立 称有底气"开胸验肺"》(中国广播网),《朱学勤“抄袭门”调查的 社会深层价值》(红网),《易中天为何说朱学勤“像条汉子”》(新华每日电 讯)……最后压轴的,是朱学勤老师“宽宏大量”而又语重心长的叮咛: 我想,他既然有勇气写这样的文章,就应该同样有勇气承担这样写的责任, 我也不必查他是谁,一直在等待他自己出来。他一直没有露面。我能说的是,一 个年轻人,应该珍惜自己进入学术界的第一步。他如果愿意认错,我完全可以原 谅他。(《南方都市报》) 这一切吹拉弹唱、豪言壮语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 调查结论。这一结论的基础又是什么呢?是无视我所指出的朱著【整体】剽窃 Carol Blum的著作这一论断之后,仅仅对文中提及的个别具体例证进行核对,然 后在【承认具体问题属实】的基础上(调查报告:“朱文的确存在一些注释不规 范(如漏注、误注、将间接引文注为直接引文等)之处,还存在外文翻译上的一 些错误或不确切之处。”),再认为这一切都不构成抄袭。 非常清楚,整个调查报告,无非是一座流沙上的楼阁,一场空洞的文字游戏, 一件不存在的美丽衣服。 对这个结论,我不想多说什么,只想重复一下我在去年写的系列文章的最后 一篇的最后一段话: 发现《道德理想国的覆灭》这本在国内有一定名气和影响力的著作大量抄袭, 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本人对此在情感和价值判断上也有矛盾的地方,在此不 多说。 无论如何,事实总是事实,一切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都应该建立在此 之上。我并不主张(虽然也不反对),当事人出来道歉,或者取消学位,或者受 到什么严厉惩处,但是既然阴差阳错由我揭露这件事,那么我必须对它的真实和 可靠做出保证。如果在我已经纠正的部分之外,有人发现有什么与事实不符的地 方,我愿意为此负责。 其实,我可以容忍这个虚假的结果,但是不能容忍虚假伪装成真实,反而指 斥真实为虚假。这一切已经超过了我可以原谅的底线了。这一切的令人发指的做 作、姿态、言语,对我来说都是不可原谅的。 是的,朱学勤老师,我不会原谅你。不原谅你,对我很重要。 不是我不想原谅你,但是如果原谅了你,历史绝不会原谅我们这个时代。
朱学勤感谢复旦 方舟子质疑“抄袭门”调查结果 2011-01-15广州日报 朱学勤:1952年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史学博士学位,哈佛大学访问 学者,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道德理 想国的覆灭》、《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书斋里的革命》、《被批评与被 遗忘的》等。 一度沸沸扬扬的上海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朱学勤“抄袭门”事件,事隔半年 之久后终于有了一个结论。1月12日晚,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公布对朱学勤 博士论文涉嫌抄袭的调查结果称,朱的论文在学术规范上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属 于剽窃、抄袭,二者性质不同。 朱学勤在得知调查结果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直呼“感谢复旦还我清 白”,他同时透露说,其实在被指抄袭之前,他已经在为该著作做修订工作,对 “以前做得不好、有缺失的地方”进行补充和修正,拟在今年推出第三版。 事件回放 网友指朱学勤抄袭 “抄袭门”事件缘起于2010年7月8日。当天,网友Isaiah在网上发布了一篇 题为《朱学勤:学术界的又一个汪晖》的帖子,声称通过比对发现,由朱学勤的 博士论文出版的著作《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涉嫌大量引用、抄袭美国学者 Carol Blum著作《卢梭与德性共和国》。该帖随即被各大网站迅速转载,引发各 界一片哗然。 发帖人一直没有公布身份,在沉默数天后,于2010年7月13日上午向所在院 校上海大学以及自己的母校复旦大学递交学术调查申请程序,并表态称自己作为 上海大学委员会一员,将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做出回避,“静待学术调查结果出 来”。 上海大学方面回应称,朱学勤获得博士学位是在复旦大学,所以有关调查应 该由复旦大学进行。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随后表态受理朱学勤的调查申请, 决定启动学术调查程序、责成相关委员着手调查。据称这是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 员会成立5年来受理的第一个由被指控抄袭者提出要求的学术调查、仲裁案例。 一个月后,朱学勤又向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提交了一份9000字的陈词,对匿 名网帖指出涉嫌抄袭、不规范的地方分门别类作辩解性陈述。半年之后,复旦大 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终于给出了结论。 复旦结论 “存在不规范,但非剽窃”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公布的调查结果认定,朱学勤博士论文的相关章节, 的确存在一些注释不规范之处,如漏注、误注、将间接引文注为直接引文等,还 存在外文翻译上的一些错误或不确切之处。但朱文在《序》中已对国内外相关的 学术史作了概述,对前人的贡献与已有论著基本都已说明,所以“对其剽窃抄袭 的指控不能成立”。由于朱学勤不是该校员工,调查结论又否定了剽窃嫌疑,因 此不涉及处理建议。复旦大学校方表示,尊重校学术规范委员会独立调查的权力。 针对这一调查结果,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委员葛剑雄教授在接受记者采 访时解释说,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调查,仅针对举报涉及的内容部分。他同时表示, 对于这种只有一方要求调查,且举报方匿名的情况,学术规范委员会一般是不予 受理的,“这一次之所以受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此事经网络和众多媒体公 布,已超出一般网络传言的概念,二是朱学勤本人主动提出了书面申请,希望我 们能参与调查,他是我们的毕业生,我们应该对他负责”。葛剑雄称,如果复旦 不受理此事的话,朱学勤要自证也是很不容易的。不过他最后也强调说,“虽然 论文写作于10多年前,有些失注、译文不确切处可以理解,但对于学术论文的严 谨性要求,无论何时都应该一样。” 对话朱学勤:学者也该有“开胸验肺”的勇气 广州日报:您得知调查结果时的感觉如何? 朱学勤:第一句话,感谢复旦还我清白。还有特别要感谢复旦的地方是,我 们这个案子里,没有原告,只有被告主动要求法庭说,开庭来审查我吧,在这样 的情况下,复旦本来完全可以拒绝,但他们权衡再三,为了净化我们的学术环境, 为了对这个事件做出权威的调查,毅然接受了我的申请。这相当于启动了中国学 术史上首例只有被告、没有原告的一场学术仲裁。 广州日报:以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当初您是怎么想的? 朱学勤:中国学术界过去一旦发生这样的争议,通常接下来就是口水战、互 相谩骂,吵不出个是非出来,真正应该有所作为的学术机构反而就袖手旁观、不 愿作为,这对中国的学术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我想以身试法,希望从我开始换一 种做法,发生这种争论时不再是打口水战,而是启动正常的学术权威机构的调查, 由学术机构的调查来说明是非。曾有个报道说,有一个民工为证明自己的身体状 况受到了污染,所以开胸验肺,学者如果有底气自信自己没有抄袭剽窃,为什么 不能“开胸验肺”呢? 广州日报:调查指出抄袭不成立,但论文存在一些不规范,您怎么看? 朱学勤:我觉得这些都很公正,体现了一个独立的严肃的调查机构的风范。 事实上,我的博士论文是将近20年前写的,今天来看肯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之处。我自己在准备出这本书的第三版时也发现了这些错误,正在一一把它订正 过来。 广州日报:您在后来给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陈述里,具体写了什么,能举 个例子吗? 朱学勤:当时有媒体报道说我多处引用西方著作却未落注释,这是颠倒黑白 的说法,如果他看我原著的话,在书的第一页就有对相关引用的注释,最后又写 了对Blum著作的引用注释,在序言里也多次说明该著作是本书的参考文献。置这 些基本事实于不顾指责我抄袭、剽窃,这是血口喷人,我当然要对此据理反驳, 我的做法就是提供事实,把原书呈交给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 广州日报:有人质疑该事件背后涉及学术派系之间的斗争,您认为呢? 朱学勤:对于学术派系斗争的问题,我不予置评。我只想就事论事,要大家 知道我的这本书是不是剽窃的,就够了。 他方声音 张鸣:荒唐!举报者不对簿公堂 事发之初即大力呼吁“需要调查真相”的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日前就此接受 本报记者采访称“拿学术制度缺失来说事纯属借口”。他说,“规范制度国外早 就有了,学术界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为什么不能向别人学习呢?我们的问题是出 在大家都知道做什么是错的,但就是不遵守规矩。”张鸣对事件最终由复旦学术 规范委员会独立操作、未受校方其他人员干扰而得出结果表示赞赏,认为此举对 于净化学术环境有积极意义。而对于当初的匿名举报者一直没有站出来对簿公堂, 他则表示“十分荒唐”。 方舟子:“抄没抄,小学生都知道” 但是,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历时半年的“调查结论”似乎依然不能令所 有人信服。 媒体人潘采夫就此发微博表示,“我喜欢朱老师,但心里有疑惑,这就清白 了吗?这样的不规范,国际上就是抄袭,汪晖更严重,也是抄袭。到底是清白不 清白的关系,还是五十步一百步的关系?朱毕业于复旦,复旦自己去查就很独立 吗?” 著名“打假斗士”方舟子在个人博客上撰文称,“朱学勤抄没抄,小学生都 知道”,“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对如此明显的抄袭都能视而不见,只称之为 ‘注释不规范’,如果不是出于人情,就是鉴定水平太差,连小学生都不如”。 他还称,“只是不规范,不是抄袭,这话我们听着耳熟,汪晖的支持者也是如此 为汪晖的抄袭行为辩护的。”(本报驻上海记者 巩一璇 贺涵甫 刘放)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恒甫学社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