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7日星期一

[G4G] 天下最难写的是自己的名字--谈判专家李鸿章

后来,伊藤博文去拜见李鸿章,说自己是因为年少时读了他的诗,才决心从政,这么多年来,李鸿章一直是自己的偶像,国人都说他是日本的李鸿章,他很开心,但他很想让李鸿章评价一下他,结果李鸿章眼神复杂的看了他一会儿,缓缓的说:历史自有公论。【TMD,历史的公论在哪儿呢?伊藤博文印在日币上,是日本的伟人,李鸿章如今还是个卖国贼】

 
 

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via 纷纷愁绪 on 1/9/11

中日马关条约的谈判,我看了史料,也就是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马关协定之伊李问答》,没有电视剧上演的牛B,但史实是大致没有错误的。

李鸿章是北洋大臣,他知道日本狼子野心,迟早要入侵清国,但也清楚自己的兵力和实力,军事演习做的很好,想用这样的方式吓吓日本,不主张打仗,闭关锁国的清朝,皇帝和大臣们仍旧做着天朝上国的梦幻,将日本目为蕞尔小邦,结果战败,派李鸿章去议和。

这样的谈判很难谈,李鸿章说:城下之盟,有什么好谈的。
你已经战败,别人大军压境,逼你议和,割地赔款。

但李鸿章还是举行了一次极富人格魅力又不失国格的谈判。
第一天谈判开始,双方坐定。伊藤博文极有礼貌但又气势汹汹的把条约仍到对面说这是我们拟定的合约,你看看吧。

李鸿章瞟了他一眼(用古文话:睥睨)沉着脸说了一个字:念!
伊藤博文的气焰一下就被压下去一大半,马上客气的说:这都是走个流程,不必念了,总之你们要割让台湾,赔款4亿。

李鸿章冷笑一声说,好大的口气,简直是强盗豺狼。
当然,光这么骂是没用的。李鸿章接着说:地,不能割,赔款最多2亿。
然后站起来就走了。

这个谈判持续了好多次,这样的正面交锋和群殴式的吵架都有,后来李鸿章在日本遇刺,他很好的利用了这次机会,召集中外媒体于病榻前,缓和的说:
我来日本前,有朋友说,你不要去,日本人都是没有进化的物种,是一群野蛮人。我说,他们维新了,进步了。现在看来,我朋友的担心是正确的。
日本天皇看了第二天的报纸,差点激动的自杀。伊藤博文也说了句:狂热的爱国主义害死人那。这一枪打在李鸿章脸颊,盲了一只眼睛。少陪了2亿两白银。

最后的谈判上,李鸿章找到了这场博弈中于自己有利的论据。其实谈判就是最好的博弈例证,因为大家都想谈才有可能谈判,否则,单方面求人谈判求和是不会有谈判举行的。李鸿章找到了日本的弱点,在最后的谈判上慷慨陈词:
我们是弱,但我们面积大,我们人多,你们打吧,我看你们的战线能拉多长,战车能开多远。我们就是拖也能拖死你。为了中日长远利益,请你们再考虑我们的条件。

的确如此,日本当时为了日清战争(这是甲午战争日本的叫法)已经倾家荡产,老百姓也把裤腰带都捐了。才打到东北,而且进展缓慢自己也快撑不住了才答应谈判的。

在这样的博弈中,李鸿章赢得了双方的尊重,也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后来,伊藤博文去拜见李鸿章,说自己是因为年少时读了他的诗,才决心从政,这么多年来,李鸿章一直是自己的偶像,国人都说他是日本的李鸿章,他很开心,但他很想让李鸿章评价一下他,结果李鸿章眼神复杂的看了他一会儿,缓缓的说:历史自有公论。
【TMD,历史的公论在哪儿呢?伊藤博文印在日币上,是日本的伟人,李鸿章如今还是个卖国贼】

第二次谈判就更恐怖了,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慈禧和皇帝都跑到了陕西,继续派李鸿章去议和。当时李鸿章在两广任上对小丫鬟说,你家老爷我又要去当汉奸,去卖国啦。
到了北京李鸿章对当时主管洋务的庆亲王奕匡说,上次中日谈判是 城下之盟,这次 是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怎么谈那?

但就算在这样不对等的情形下,他还是找到了博弈点,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谈判。
第一天,他等八国代表都坐好了才从屏风后缓缓的走出来,坐定后说,前面这一排,都是老朋友了(各国公使)后面那一排我一个也没见过,给我介绍一下吧。
然后瓦德西就傻B兮兮的一个个的给李鸿章介绍,这是美国军队的×××,然后该军官就立正敬礼,李鸿章微微点头。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检阅八国联军,介绍了一半,李鸿章说,别介绍了,都坐吧,我年纪大了,记不住。简直就像是耍猴,当然作用仍是杀杀他们的气焰。这一点上,外国人永远没有中国人玩的好。

同样,瓦德西说,这是八国谈好的条约,你们看了吧?说说意见吧。
李鸿章冷笑一声,说说意见?我说的你们能听吗?你们会听吗?一群强盗,瓜分完了来让我谈意见。

瓦德西倒也脸皮厚的说,的确没啥谈的,你们必须同意,不过这是个流程,表示外交上的礼貌。
李鸿章说,一群强盗,别跟我谈什么礼貌了。我只说三点:
1.我皇太后的名字必须从战犯名单上划去,杀了她,我国打乱,你们拿不到你们想要的任何东西
2.我们陪给日本的前还没还完,已经连年赤字,我们的赔款以赔得起为标准,否则逼急了你们一个子儿也拿不到
3.你别以为你们可以占领中国,你们占领的不是殖民地上的人民和资源,将会是4万万的仇恨。.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们中国人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吗?

说完站起来说,你们好好想想吧,然后起身离开。
八国一下子就慌了神,后来定出的标准每个中国人陪一两,共4亿两。
这就是辛丑条约。
签字时,庆王爷迟迟不肯落笔,李鸿章走上前去对他说:庆王爷,天下最难写的是自己的名字,你还年轻,仕途无量,这个卖国贼的骂名,还是让我来当吧。

签字,照相,定格---这张就是我学的历史书上辛丑条约签订时的照片。

这两次谈判,如此艰难,李鸿章都能找到突破口,就算放在今日,他也是当之无愧的谈判专家。

而且,谈起爱国,我想没那个人比卖国贼李鸿章更爱国了。
电视剧难免戏剧化一些,李鸿章出来时,擎着雪茄,睥睨八国代表,声如洪钟,气势如虹。
即便是真实的史料中,我看了两遍《伊李问答》那种不卑不亢的感觉和贯穿其中的谈判技术造成的气场,还是颇为震动的,而国外文字资料中对李鸿章的评价也颇为可观。


 

...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