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星期一

[G4G] Re: 中国成澳大利亚最大移民国 移民海归都不少

移民在很多时候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总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移民,改变的不单是原有的生活方式,更有难以磨灭的人生轨迹。加拿大《星星生活》3月9日刊登旅加华人的回忆文章重拾移民之初的点滴琐事,勾描出移民路上历经的欢乐和磨难片断。

  多伦多的天空今冬就像漏了一样,大雪一场接一场,地面一直就没有清爽过,已经进入三月,还没有停止的迹象。

加拿大华人

移民伊始居住的高层公寓。
加拿大华人

一个月后,搬至距落脚处一个街区外的这间小型公寓内。

  今年是举家移居加拿大以来印象颇为深刻的三个冬季之一。上一次是1999年1月,几场大雪接踵而至,降雪量达118厘米,时任多伦多市长的拉斯曼请求联邦政府派遣军队入城解困,后成为外人的笑柄。还有一个风雪的冬季则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移民之初。

  1996年的最后一天,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我们一家三口搭乘灰狗长途大巴从美国南部进入加拿大。因大雪阻路,从水牛城抵达多伦多已经是中午时分,比原定时间晚点2个多小时。

  通常,人们都会将一些重要的日子牢记在心,如生日、结婚纪念日等。1996年12月31日这一天便是如此,这是我们举家移民加拿大的初始之日,但那个飘雪的冬季首先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不大不小五个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便是我们三口之家的全部家当。后来,太太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就像燕子一样忙来忙去衔泥含草一点点筑巢,刚刚建好又不得不再次迁移。的确如此,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就注定要学会取舍。



  住在城市外围的朋友已提前为我们在多伦多西区Bloor St/ Dundas St W找好住处,是转租一个月的高楼公寓,内部空空如也。好在有带来的少许行李,没有床铺,全家只好睡在硬邦邦的地板上,我们的移民生活便是从这样的日子开始。

  记得头一个月内的天气状况极差,几乎没有见过太阳露出脸面。住在高层公寓楼上向外眺望,雪花漫天飞舞,街上人往车来,清理过后的人行道在积雪中 更像战壕一样随街道向远处延伸。移民之初,兴奋之情尚未消退,利用短暂的风停雪歇之际,全家人便饶有兴致地外出踏雪,四处游荡,还在风雪之中登上多伦多的 地标建筑CN塔。

  有的朋友时常惊讶于我对一些街区及路旁店面的熟悉程度,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很多街道那时完全是一步步用脚走过来的,与驾车一晃而过相比, 显然是步行对街道两旁的景致印象深刻。记得落地之初,首先去办俗称"工卡"的社会保险卡(SIN),便手持地图,从暂住之处沿Bloor街一路向西走到 Islington大道。还有一次去看朋友,找到大致的位置,便沿央街北上一直步行到Finch,也算是沿街扫景。

  2008年的除夕之夜也迎来一场风雪交加的大雪,雪后次日外出去High Park赏景,不知不觉间又来到当年登陆时暂住一月的高层公寓楼和邻近的购物中心。夜色已经降临,周遭的环境依旧,汽车停在已经关门的商店外,引擎还在运 转供暖。一辆铲雪车的司机过来说,铲雪工作马上就要开始,最好不要停在这里。我回答说,只是在这里停留片刻。

  铲雪车司机可能无法想象,我们此时此刻正在这里追忆历史,这里曾经是我们移民生活的开端,全家的第一件家具----两把简单的折叠椅便是在 Zellers购买。尽管后来历经数次搬迁,但那两把椅子却一直没有舍得丢弃,在家中已经被敬为历史文物存放在地下室中。加拿大的历史不过一百四十年,这 两把椅子至今也已经有十一年的历史。

  移民之初,并没有意识到在加拿大找专业工作的难度,甚至于找普通的工厂工作也远比想象的艰辛。等待工卡期间,在中英文报纸上看到招聘的资讯遍 地,一度麻痹了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专业工作比较偏僻,在Job Bank上,三个月才看见唯一的一份相关工作资讯,而且是招聘部门经理,于是,将修改好的颇有针对性的简历传真过去,但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那个年代的就业环境非常之差,记得申请餐馆的洗碗工或Bus Boy,竟然需要简历和介绍人,找工作之难超出现在人们的想象。媒体公布的全加失业率徘徊在9.7%,也就是差不多10人之中便有1个人没有工作,而新来 的移民身为隐性失业者,还没有计算在这个统计数据之内。

  记得在街角咖啡店拿到免费的Employment News时常有工厂的招工信息,便搭乘TTC前往应聘,只见公交车一停,下来十几个人都是同一个目的地,站台上十几个人看来也是刚刚从现场出来搭车回家,一进工厂,还有几十个人在排队填表。

  场面最为壮观的是航空公司的招聘,已经记不清当时是Canadian Airline还是Air Canada,在皮尔逊机场附近的一间酒店,前往应聘的人数以千计,一拨拨人流按工作人员的指令进进出出,场面火爆无比。后来,一家新开的Wal- Mart店的招聘吸引大批求职者趋之若□,当时还成为本地电视新闻报道的热点。

  不幸的是,即使这样的工作也始终没有落到自己的头上。有人指点说,是简历写的太实,主要是因为国内的学历,如果写高中毕业,反而有机会进入工厂谋得一职。

  一直以来,各类招聘广告中的"加拿大经验"是新移民找工的拦路虎。移居这个新的国度,不可能有本地经验,没有本地经验便不能找工作。"加拿大经验"对新移民而言是一个两难的悖论,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华人圈子中找工作也是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不会广东话。如今,连政府官员在拜年时都要讲几句普通话以显示对社区的亲近。但在那个年代,街道上听到几句普通话都会令人感到格外亲切,虽然彼此之间并不相识,但往往都会相互寒暄几句。十一年前的华人社区便是如此情形。

  多次碰壁之后,妻子在一间华人制衣厂谋得第一份工作。她属于手巧型的女人,对居家缝补之活可以轻松拿下,但对于本地制衣厂机械化流水作业的单针、双针、扎骨、剪线的这些专业术语可以说没有一点概念,但为家庭生计,也勇敢地冲到第一线。

  记得第一天在衣厂做工,计件的单针活计只挣到3元钱,还不够往返的TTC车资(单程价当时是1.60元),她自己心里过意不去,便从近King St / Spadina Ave工厂步行数公里走回家中。

  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则是户外推销。一家推销天燃气的公司总算给回信,交25元培训费只换来一张工作佩带的胸牌,经过简短的培训便匆匆上岗。记得1997年3月初的一天,一男一女两个工头驾车把我们几个新手甩到地图标示的一个小区内。

  在日间,身着厚厚的冬衣尚能抵御户外的低温,沿街一户户敲门过去,或者没有人回应,或者遭到善意的拒绝,临近傍晚,下班的人们陆续返回,自己和同伴按要求再次去回敲当时没人应门的住宅。

  入夜时分,寒气渐袭上身,风雪再度降临,工头不知道在哪里品赏咖啡,指定的接头地点巴士站没有玻璃候车亭,只有孤立的一根站柱。我和同伴试图走进邻近的一间小学避寒,虽然学校灯光微现,但大门紧闭,于是只好躲在门旁略微内缩的建筑空间内,直到工头的最终出现。

  结算一天的战果,总算签到两张煤气供应单。不过,工作合同协议上标明,每天平均需要签10张单方能领取佣金,而且实习两周后转正才能领取微量的 底薪。在冬日的严寒之下,这个移民加拿大后获得的第一份工作,自己仅仅工作一天,便知难而退。作为历史回顾,很想知道这间公司的近况,但网络检索却没有发 现一丝痕迹。

  移民改变的不单是原有的生活方式,更有难以磨灭的人生轨迹。后来,自己进入餐馆打工,步入学校充电,跨入IT行业编程,直至无意间跳入现在的这个行业,而这些都不在自己移民之初的设想范畴之内。

  年复一年,春华秋实,曾经走过的岁月承载着风雨,如树木的年轮般层层包裹。十一年过去,渐渐地,汽车有了,房子有了,孩子也上了心仪的大学,我 们的移民之路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般一路踏过来。重拾留存的移民之初的点滴琐事,勾描出移民加拿大所历经的欢乐和磨难片断,也算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记忆标示 点。



2008/3/31 参考消息 <janadatg2g@gmail.com>:
移民,很多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美好。很多在国内有份优越工作的人到了国外也变得身无所长,不是出苦力就是刷盘子。日复一日,早前的锐气早被消磨。环球华网刊登的王祥和的故事就是加拿大华裔的一个缩影。

加拿大华裔打工族 无所谓苦难也不期盼彩虹

  王祥和是华北某省的普通官员,他和父母妻儿同他一样普通。大学毕业后,进了政府机关,两年后和同学/恋人结婚,妻子在一家专科学校当教员。两人生了个儿子。

  孩子慢慢长大,父母鬓生华白。王祥和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四十出头,当上了处长,妻子也做了副教授。官场炎凉,世态冷暖,面对上下左右的关系, 他活得并不是很顺心。王祥和为人懦弱而善良,混了套房,有个十来万存款,此外别无长财。以他的背景、关系和积累,这辈子在官场再上场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实就算再升一级也就那么回事。

  同学里有移民欧美的,有把孩子送出去的。王祥和夫妻商量了一下,往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要了套材料。填表、补料、排期、面试、体检......整个过程不 到三年的时间,一家三口于2003年登陆多伦多。时年,王祥和43岁,妻子42岁,儿子16岁。一家三口提着六口箱子,住进同学帮租好的月租金1100元 加元的公寓,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开始了新生活。

  大学里学的东西就那么回事。机关、学校出身的夫妻俩,属于没有专业的人。多伦多近一半人口是非加拿大出生, 语言不好的王祥和,除了当力工(LABOR),没有选择余地。

  王祥和找了个仓库活儿,一小时7.25元。每天八小时,早七时提着饭盒进库,晚四时出来。上下午各有十五分钟带薪休息,中午半小时午餐,不算薪 水。活儿,就是不停的把十到三十公斤的纸箱,搬来搬去,距离稍远用人力叉车推。管理人员把活儿按排得满满的,绝对是让工人一分钟闲不着,如果没活儿,嘿 嘿,回家休息,这一天,干几小时给几小时钱。如果今天不用来,提前电话通知,来了没活儿,把人打发回家,给3.15小时的薪水----不过这种情况几乎没有 过。每周发一次薪,代扣代缴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所得税。此外每年还有一定标准的带薪假,随工作积累时数,从一周到三周不等,如果不休,给总工薪4%的补 偿。以上所有,都是加拿大劳动法规定的。

  王太太连这种活儿都找不到,无奈去了一家餐馆涮碗,一小时七元。

  加拿大是福利社会。孩子18岁以前,有政府给的牛奶金,依家庭收入确定金额,王家低收入,孩子每月有190元。医疗是免费的。孩子的学习,在大学以前公校免费。低收入家庭,每年报税后能退一些税。做为移民家庭,王家还能享受政府提供的英语移民教学(ESL)。

  日复一日,生活就这么机械而单调的过下去。王祥和积蓄有限,得供孩子念大学,国内的房子也没有舍得卖。两口子打工的钱,也就够支付房租加上一家三口的食品,以及买一台二手车开着。

  2006年,儿子考上了名校多伦多大学,移民子弟享受国民待遇,学费比国际学生(留学生)低2/3以上,再申请些政府助学贷款,总支出并不比在 国内读名校多。王祥和夫妇也聘上了一家电子厂的组装工,薪水达到每小时12元,福利比较好,劳动量轻得多,只是要两班倒,有时白班,有时夜班。

  年近半百的王祥和夫妇,对未来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期望。再过两年,儿子再大一些,两人就想回中国去。根据加拿大的有关法律,他们将在65岁之后,有资格申请加拿大的国家养老金,这笔钱换算成人民币,在中国足够维持很好的退休生活。

http://www.stnn.cc/overseas/200803/t20080319_749406.html

2008/3/31 参考消息 <janadatg2g@gmail.com>:

  澳大利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07年度,中国移民澳大利亚的人数远超过其它国家,达21820名,也是新南威尔士州的最大移民来源。而同时,中国的经济繁荣又带动澳大利亚的中国和香港移民回流,到中国寻找发展商机。

  据《星岛日报》海外版报道,澳大利亚的中国新移民数量持续增长,与前年 相比增长势头强劲,在新南威尔士州的人数最多,为10039名。而香港移民继续减少,人数只有2101名,持续前年的2162名跌势。同时,中国的经济繁 荣又带动澳大利亚的中国和香港移民回流,回流人数在各地移民群体中排前列。2007年有3962名中国移民"海归",在各国移民中高居榜首,比例达 5.5%。

  香港移民的回流人数紧随其后,以2138名排名第二,占3.0%。这表明北京奥运商机蕴含的中国经济繁荣,对海外移民的影响力持续升温。而且, 澳大利亚出生人士也对中国魅力趋之若骛,有3387人永久"流失"到香港,3012人到中国,仅次于新西兰和英国出生移民,分别高居第三和第四位。

  根据澳大利亚联邦移民及公民部的移民统计数据,2006-07年度澳大利亚人口净增长56%,这一数据是将澳大利亚的净移民人数减去移居海外人 数而获得。中国是新南威尔士州最大的移民来源国,人数达10039名,随后是印度7388名 、英国6461名 、新西兰5242名和韩国2367名。

  澳大利亚移民部长伊文斯27日称,新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海外技术工人是去年新南威尔士州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外劳及其家属是最大的移民组 成部份,占到全部新移民的一半。新南威尔士州技术外劳最青睐的五个职业,是会计、计算机专业人士、注册护士、厨师、建筑专业及工程师。



--
从头再来!灌水民工
参考消息@无所不坛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更多精彩, 请 google.com/group/Googroup



--
从头再来!灌水民工
参考消息@无所不坛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更多精彩, 请 google.com/group/Googroup



--
从头再来!灌水民工
参考消息@无所不坛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更多精彩, 请 google.com/group/Googroup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