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9日星期五

[G4G] Re: [G2G] 连载:中国社会道德危机之紧急救援(6)

it is no way to be changed!

中国社会道德危机



2012/3/9 kkkim <kaosongcongvn@gmail.com>

连载:中国社会道德危机之紧急救援(6)

社会冷血道德缺失之深刻反思和社会道德心理学研究
作者�道德心理学研究所 文道 博士
生命�Live�之可贵,价值在心灵。人心不正�Evil�,道德之病,生命之 敌,大祸殃及;心藏神明,相由心生,人心败坏,天下难宁。国人之道德心灵,民族之灵魂生命。念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危机,败相四起,病入膏肓,命在旦夕,惊 呼神州大地,道德觉醒,挽救中华生命!(作者供图)
圣者曰“人无德,天灾人祸。地无德,万物凋落。天无道,地裂天崩,苍穹尽空。”

“人类不遵守人的道德规范──社会将大乱不治,天灾人祸。”


§3.2 道德心理学及社会道德心理的研究

人及人类社会本来的先天道德特性是善良和谐的。其多寡优劣,由人之前世道德修为与德行操守的积累而来,由社会前期群体道德素质延续而来。经后天内化 Internalization�学习、教养、教育、修炼等�而再现而升华,受后天负面因素影响而败坏而丧失,故而有不同道德水准之个体道德表达和社会道 德表达。道德如同人的遗传基因一样,世代相传;也如轮回转世一样,福德罪孽,因果承传;但在今世中因客观环境与社会因素而有不同表达、演化、进化或者变 异。我们在本章的§3.4节�道德心理过程中道德价值观的决定性作用及其八大因素�中将阐述道德的基因学研究。

道德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的个 体和群体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文化活动和政治经济活动中,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认知行为如何受到各种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维系与变 异、归正与扭曲、升华与败坏的道德心理现象、道德的心理过程、心理判断、心理情感、心理认知、心理行为、心理教育的学问。

道德心理学有许多流派分支,理论和研究方法和研究侧面各不相同。本书重点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心理学问题。道德心理的现象和价值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因素 的影响,必然介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所以,我们这里讲的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实际是以个体和群体的道德心理行为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一定社会形态、社会环 境、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中形成的道德心理行为特征及其成因与规律,以帮助理解社会群体与个体的健康道德心理行为和道德心理行为偏差及其成因,并结合相 关领域共同寻求良性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以导正和救治社会群体和个体的道德心理行为偏差。

§3.3 雷斯特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式及其应用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心理学家雷斯特为代表的明尼苏达大学道德心理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道德心理学研究,促进了当代道德心理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八十年代初雷斯特提出道德心理模型(Rest's Model of Moral Psychology),既道
德心理四过程模型,揭示了道德及其社会来源。他认为,社会个体与群体的道德是一种个体和群体的社会价值观的反映,与协调社会中个体间合作活动和解决个体间发生的种种利益冲突有关,而这种协调和解决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福祉。

雷 斯特认为,个体的社会道德观念根植于社会环境,因为群居生活是人类生活的特点,人们在相互作用中既需要协调合作,又需要尽可能避免矛盾冲突,而道德就在这 方面起到法律、礼仪、风俗等相仿而又不可替代的制约与调节作用。他也同时认为,个体的道德也与其自身发展有关。亲社会行为、群体心理、人格发展和人类学等 方面的研究表明,个体发展的早期既已开始了道德发展胚芽,个体具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意识倾向,成为正直有道德的人是人类个体普遍存在的愿望。

那 么个体的社会道德行动是如何产生的呢?面对具体道德情境时,个体形成道德行动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呢?雷斯特的研究证实了人的道德行为遵循着他的道德心理四 过程模型。就是说,人的道德行为过程包涵一系列心理的和行为的过程和因素,既包括道德认知的过程,也包括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的过程,也与个体和 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人格素质有关。雷斯特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特定道德行为产生过程的诸多构成因素的分析,发现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至少经历了四个阶段,从 而揭示了人的道德发展过程与规律。

了解道德心理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研究中国社会德道德危机现象及其社会根源。

过程一、道德情境的理解

当人面对某种具体道德情境时,首先是以其道德敏感性、对道德情境的理解能力和道德价值观对该情境做出心理上的反应、认知、理解和解释,弄清所发生的情境,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并估计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

这 个对于道德情境的第一反应过程,包涵着、也检验着该个体的道德价值观、道德敏感性和对道德情境的理解能力。如果一个人道德价值观缺失或者道德价值观扭曲, 对道德情境的理解能力越差、对道德情境的道德敏感性越缺乏,那么他对该道德情境所产生的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我们在第一章中看到的见死不救的冷血现 象就属于这类情况。相反,如果一个人有较强的道德价值观、道德意识强、道德水准高、对道德情境的理解能力和敏感性强、利他的道德意向强,那么他对该道德情 境所产生的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过程二、道德判断

当面临道德情境而做出道德理解和情 境解释后,人会基于自己的道德价值观进一步作出道德判断,考虑在该道德情境中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是道德的。这个过程同样包括了道德价值观的因素。如果一 个个体的道德价值观是善良、利他、无私的,那么他就会做出为他人付出的道德判断,反之如果一个人的道德价值观是自私、冷漠、无情的,那么他就会做出相应的 不施救的(不)道德判断。我们在第一章中看的大量的冷血现象,就属于后者。

过程三、道德抉择

当对 道德情境作出道德判断后,该个体知道应当怎样做才是道德的,但这只是道德心理的认知阶段,还不能构成道德行为结果,所以该个体要对是否做出道德行动做出抉 择,既道德决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作出道德判断的道德价值取向不够强的情况下、一些非道德价值观念可能对于道德行动的抉择产生干扰,动摇道德行为的 抉择,这时可能发生个体内心世界的道德动机斗争。在经过(有时是激烈的)道德动机的心理矛盾和道德行为的取舍抉择后,最后给出是否采取道德行动的决策。

过程四、执行道德行为计划

在 道德行为抉择的基础上,该个体将道德意向付诸于道德行为,执行道德行动计划。执行道德行动计划的过程中,个体常常要明确行动的具体步骤,还要克服执行过程 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甚至要用坚定的道德意志去克服一些干扰、挫折,抗拒放弃道德行动的诱惑和误导,最终完成道德行动的全过程。

以上是道德心理行为的四个过程。

整 个道德心理和行为的全过程,是一个个体自觉的道德认知行为过程。该过程受到该个体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敏感性所支配,并由一个人的道德 意向和道德意志所决定。没有道德行为的道德价值观、道德意向、动机和意志,就没有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不了解一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道德意向、动机和意志,就 不可能真正理解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的全过程。

上述四个过程可能发生在一个比较暂短的瞬间,也可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期间;四个过程可能连贯地进行到底,也可能在整个过程中有一定的阶段间隙。其实在紧急的道德情境中,一个道德心理行为过程可能是四个过程同时进行、瞬间完成或者先后顺序有所变化、或者交织重叠发生。

比 如看到小悦悦躺在血泊中的十八个过路人,他们当时对于这个道德应急情境,没有反应,道德敏感性很差,道德观念和意识非常弱,没有关爱生命、见义勇为的人道 和道德精神,所以他们也没有道德情境的认识、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的抉择和道德行为的实施,也就是没有对小悦悦施救;他们中也许有人在某一个道德心理过程中 有反应,比如有人可能瞬间认识到道德情境、感到应当施救,但因为较弱的道德观念、非道德观念的干扰和诱惑、或者看到他人无动于衷而受到影响、旁观者效应 2、或者以往经验、社会上出现的助人为乐的好人反而受到诬陷、不公判决其有罪或罚款等等讯息和观念的影响,于是又做出不施救的非道德抉择。不施救的非道德 行为,与他们平日的道德人格、道德修养和道德价值观的冷漠、以及产生这些道德心理素质的社会因素有关。所以在道德情境发生时,他们的道德敏感性根本没有受 到触动,无动于衷,冷漠无视,或者瞬间受到非道德观念干扰而选择了非道德行为。然而,那位拾荒婆婆看到孩子的生命处于危急状态,马上自发地理解了当时的道 德情境,说明她的道德良知正常,对道德情境敏感,利他意识和道德观念远远大于其他观念包括私心和顾虑,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去施救小悦悦。她的道德认知、判 断、行为抉择和行为实施过程,自发地受到她朴素纯净的道德良知的支配而得到顺利完成。

当人们看到政府迫害基督教、法轮功、维权人士、上访民 众、西藏新疆宗教人士等等,是否有同情心、怜悯心、正义感,还是不以为然,漠不关心,甚至落井下石,陷害好人,助纣为虐,配合政府迫害好人,或者随波逐 流,这就反映出人的道德价值观、人性人格的善恶、道德敏感性和理解力。当然因为政府扭曲的政治宣传、诬陷好人的蛊惑、长期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无神论的 洗脑,拜金思想的形成,等等,使得人们本来的道德观念发生扭曲和颠倒,所以也使得人们对这样的迫害或者没有任何道德反应、判断和认知,或者反而站在邪恶的 立场做出错误的认知判断和行为抉择,如此不道德的认知和行为是政府制度性的不道德导致的结果。所以,当我们观察和研究中国社会道德问题时,无论人们的道德 心理行为多么复杂多变,最关键的是把握人们道德价值观的正确与否、道德理念、道德意向、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等要素,以及影响和形成这些道德要素的社会背 景、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法治现状、人权现状、宗教信仰制度等等。

综上所述,正常道德社会表现出的四个道德心理认知行为过程,在当今中 国社会却从第一个道德理解认知的心理反应开始就表现出了严重的道德心理障碍。这种道德认知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道德价值观的丧失、扭曲和颠倒以及社会严重 不公、司法惩善扬恶、好人受到打击、坏人得志逍遥等。因为第一个道德心理过程受阻,接下来的道德判断、道德抉择和道德行动等三个过程就完全不能进行。结果 表现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群体在道德情境中不采取道德行动。


(待续)

发稿:高谦

美东时间: 2012-03-04 02:12:57 AM 【万年历】
本文网址: http://www.epochtimes.com/gb/12/3/4/n3529896.htm连载-中国社会道德危机之紧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