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日星期六

[G4G] 温州老板: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温州老板: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经济观察报    2011-10-01 08:42:41

  现在,温州老板即便在办公室,也要带上两块电池板。如果出差两三天,除了钱之外,唯一不能漏带的就是充电器,以防手机断电而接不了人家电话,一旦接上电话,语气语调还不能有任何异常。

  上周,一位温州老板去海外办事,因忙于事务手机关机一天,结果第二天朋友圈就传来谣言说:他跑了。该老板哈哈大笑地说,我没有去银行贷款也没有高利贷,我跑什么呀。在人心恐慌背后,让老板感到忧虑的是,这场危机似乎才刚刚开始。

  近期,温州多家非法担保公司垮塌,高利贷崩盘致使民间借贷挤兑,民间金融诚信危机四伏,资金链断裂企业频频倒闭,多位老板不堪重负跳楼自杀。温州,这个中国民间金融最为活跃的城市,陷入恐慌和焦虑。

  这场始于温州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民间借贷危机,早在十几年前温州炒房团声名鹊起时就已经埋下伏笔。此后在投资风生水起,高利贷疯狂的狂欢中,实体企业又面临产业空心化预警,一些微利企业甚至出现银行贷款几倍于资产的情况。

  今年7月,一份来自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监测报告显示:温州约20%的民间借贷资金最终流向房地产市场。据保守估计,温州直接或间接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资金至少占了贷款总量的1/3,而且50%以上的贷款以房地产作为抵押保全品。

  房地产已成为温州人投融资的主要平台和方式,这与实体经济日薄西山不无关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温州专业市场率先崛起,家家做生意人人跑经销,利润相当可观。1994年住房体制改革后,极少数温州人发现房地产投资价值。随着房价逐年上涨,这一投资群体开始扩大。

  本世纪初,实业竞争加剧利润下降,加速了温州人投资房地产。2003年9月起,温州炒房团在全国声名鹊起,至今仍被各方关注。

  2008年底,4万亿投资计划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出台,在通胀阴影下温州人又疯狂投资、买房,钱不够去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短短不到两 年时间,温州大部分中高端房价格飙涨了200%以上。此时,在原材料暴涨暴跌,其他各项成本综合上升下,一些中小企业面临停产半停产状态。

  在去年温州市百强企业中,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无一不涉足房地产开发。另外,一些制造业企业抱团成立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每家资金规模都超过30亿元。

  去年8月初,温州市召开上半年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提交的一份《金融支持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外迁和民间资金外流,温州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

  与此相印证的是,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问卷调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选择“民间借贷”的市民占到24.5%,占据首位。选择“实业投资”的市 民占比下滑至15.3%,同比下降了5.2个百分点,排在第三。自2009年该支行推出这项调查以来,“实业投资”一直排在最前面,直到今年第二季度。

  之前一直建立在信誉基础上,自成体系的温州民间借贷,一夜之间人人自危。

  在产业不景气状况下,一家资产3000万元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前后找了5家担保企业,去5家银行各短期贷款了2000万元。那么,这1亿元 贷款怎么用?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放高利贷,赚取利差;二、房地产投资;三、股票、股权投资;四、扩大生产规模等。在实业微利、投资赚钱的氛围下,一些温 州企业选择前两种。

  在暴利狂欢下,既要身份又要面子的企业主,买豪宅、开豪车、穿名牌、喝名酒、抽名烟,高额消费让资金快速消耗。之前温州相关协会负责人估算,温 州商人进口的红酒占到全国比重的30%左右。一位法国某著名酒庄总裁访问温州,看到温州人像喝啤酒一样喝红酒,不禁连竖拇指,连声赞美“很好”。

  在信贷收紧、房地产调控下,感到贷款风险的银行立即上门催款。

  在银行催款声中,一旦企业高利贷收不回或资金已消耗殆尽,资不抵债只好倒闭,进而连累其他5家担保企业。如果这5家担保企业均有5家银行贷款, 又承担上家企业银行贷款债务,显然加速倒闭在所难免,进而又会牵累其25家担保企业。在层层利益链条下,温州危机企业以5的N次方速度在暴增。

  一般情况下,这些贷款企业还会利用民间借贷。现在多家企业资金链断裂、民间借贷危机四伏下,即便银行不向企业催款,民间借贷已经产生的挤兑效应,也迫使一些脆弱企业倒闭。

  有迹象表明,这次温州借贷危机发生此前已有征兆。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统计显示,今年3-5月份,全市法院共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628件,比 去年同期多出474件,也就是说,全市平均每天有近30起民间借贷纠纷产生;案件总标的额高达9.3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出3.15亿元,平均每天有近 1000万元的纠纷产生。

  今年上半年,温州银行税前利润123.49亿元,同比增长50.8%。反观实体企业,今年1-5月份,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77.9亿元,同比增长15.6%,比去年同期下降37.6个百分点。

  可见,银行已成为温州经济的最大受益者。

  一直以来,约200万在外温州人把温州作为主要融资中心之一。一些人担心,温州民间借贷出现危机,多家企业资金链断裂,极有可能波及到全国。

  加快民间金融体制改革,引导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已迫在眉睫。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曾先后存在过51家城市信用社、73家农村金融服务社和至少236家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些民营金融机构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起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都于上世纪末被先后关停并转。

  这种“只堵不疏”的金融改革,不但没有让它们完全退出市场,反而以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形式转入了地下经营状态。据了解,目前温州共有各类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寄售行、典当行、旧货调剂行等1000多家,其中经过主管部门审批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只有46家。

  民间金融游离于监管部门监管之外,从这次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来看,风险不小。

  民间的事情让民间来做。只有法律正式承认民间金融,让民间资本真正为具有生产力的实体企业服务,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才会平息。否则即便现在把企业 救过来了,几年后另一个危机还会照样爆发。目前,温州充裕的民间资本还在,长期积累的信用体系未断,只要中央给温州民间金融政策,破茧重生的温州孕育着新 一轮历史发展机遇。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