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日星期五

[G4G] 香港推国民教育 人权监察斥为洗脑

香港推国民教育 人权监察斥为洗脑


【大纪元2011年05月07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宣称是为了加强香港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特区政府5日推出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谘询文件,但香港人 权监察总干事罗沃启斥此其实是"洗脑教育",沦为中共的宣传工具。香港议院和教育界等人士甚忧"变政治宣传工具"。

所谓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将规定小学生须建立国民身份认同,初小生须尊重国庆及国歌,高小须巩固国民身份认同。

初中须深化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探讨国家宪法和重要机构的职能及与香港特区的关系。

高中则须认同世界公民身份的同时,亦能从国家国情的角度理解世界议题,作出理性判断,及平衡个人与 群体的利益等。新课程将于明年及后年,分别于小学及中学推行。

香港人权监察 洗脑教育

香港人权监察总干事罗沃启阅过课程内容后批评,港府集中资源增设国民教育科,却牺牲了人权教育,只会沦为洗脑教育,宣传祖国"一片光明"的正面形象,多过批判思考,只系"走过场"、洗脑式教育;至于官员贪污腐败、打压新闻自由等人权问题的探讨,并不足够。

人权监察挑出谘询文件当中的四个例子,作为批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教材是洗脑教育的佐证:

学习阶段:小一至小三

教材例子:《我学会了唱国歌》介绍作词者田汉生平,包括被国民党拘捕的经历。但人权监察回应:对田汉于文革时在狱中被"斗死"的史实只字不提,避重就轻。

学习阶段:小四至小六

教材例子:《我是中国人──内地时事我要知!》讲述四川数百名家长于地震后徒手挖掘学校瓦砾找寻子女。人权监察回应:避谈豆腐渣工程及地方政府腐败问题,也没有触及父母为子女讨回公道的舐犊之情。

学习阶段:中一至中三

教材例子:《我为国家队打气》讲述人民为国家运动员感到自豪;"注意事项"一栏提醒教师提醒对国家民族感情不强烈的学生"自我反省"。人权监察回应:强迫学生感情上接纳国家运动员,手法与文革无异,应反省的是教育局。

学习阶段:中四至中六

教材例子:《我参加了选举》的处境故事讲述学生会选举,一名学生指民主精神"即是以多数人意见交流,磋商达成共识才执行的决定"。人权监察回应:把民主简单化及表面化,民主还包括个人基本权利受保障及结社自由等。

担心课程过于繁复,令学生退却

津贴中学议会主席廖亚全及教育评议会副主席何汉权指出,国民教育科的内容与中史和通识科重叠。何汉权担心课程过于繁复,令学生退却,"作为一个学生,就算愿意学、不怕沉闷,也会疲倦,听完又听,我觉得非常不必"。

变政治宣传工具

教育界议员张文光说,公民教育变成国民教育是一字之差,但在社会激起千层浪,教育界有强烈声音批评,指现在的国民教育已经越来越像政治宣传的工具,报喜不报忧。

他说:"例如,返国内参观,参观的全部都是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高调宣扬奥运和世博等,讲到64和异见人士,就不容置评,没有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例如,民主自由,人权等等。"

张 文光认为,国民教育科比过去的通识内容更加狭隘,而且科目的设计和提出是由特首主导。他并质疑政府未有向教育界进行仔细的谘询,便宣布独立成科,是否合乎 程序:"到底这个是教育界的共识,还是政治的决定,究竟是特区的决定,还是中共的意见,究竟这科是选修还是必修。如果是必修,是不是连高中都要必修而且必 考呢?"

学者:国民教育狭隘排他

公民教育联席成员、香港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领导学系副教授梁恩荣指出,以国 民教育代替公民教育,有几个严重的问题,首先在名词上已和国际社会脱轨,违反国际和国家教育趋势,"国民教育本身的概念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它不能令香港人 冲出中国,看一个环球的视野,只能集中在一个国家中……为何我们要用一个狭窄的 概念呢?我担心有很多东西会遗漏。"

但梁恩荣认为观念上 的问题更为严重,国民教育和目前全球化的多元公民背道而驰,非常狭隘,有强烈的排外性。"国民教育如果很极端的时候,可以造成很多的排 外、排他性、民族主义等等,有鉴于此,所以我们觉得有需要用人权教育、世界公民教育来平衡它。"他续说,"所以国家认同有潜在的危险性,如果没事的时候就 没事,但是有事的时候,可以因此而造成很多民族杀戮,历史上出现很多民族仇杀,都是这样来的。"

教育局总课程发展: 每学年25至50小时

教 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张永雄表示,国民教育科将占每学年25至50小时,每周一至两节,现时学校普遍有德育科,因此预计老师工作量不会大增。课程着重学生多 元思考及孕育情感,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也不设计分或公开考试。但教育局德育及国民教育专责委员会就谘询文件举办简介会时,却多次回避敏感的六四人权课 题。

张永雄虽然强调,课程着重学生讨论、判断、分析及反思能力,题材选择权由教师自决,"任何事件都可以讨论"。但官员在简介会上回答记者 提问时,多次避免提及六四、艾未未、社运等敏感字眼。委员会成员梁伟杰于简介会分享试行国民教育课的经验,强调绝不回避政治敏感的"生活事件"。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