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

Re: [G4G] 谢国忠称中国遍地是泡沫 不挤掉会出现危机

the china stock market is controlling by the china communist party now.

2011/5/29 kkkim <kaosongcongvn@gmail.com>
谢国忠称中国遍地是泡沫 不挤掉会出现危机
【正体版】 【打印机版】
【字号】大  中  小

【大纪元2011年05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高紫檀报导)“现在中国的泡沫遍地都是,必须在两三年内要把泡沫消化掉,如果泡沫持续到美联储加息,那中国的资产泡沫会破灭,中国的命运就像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一样,会出现大的灾难。”5月19日,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上海2011陆家嘴论坛上表示。

中国泡沫遍地 面临重演东南亚危机

谢国忠认为,现在中国的(经济)泡沫遍地都是。虽然,房地产泡沫有点往下降,但是其它的泡沫还有很多,比如艺术品、民间各种各样的游戏,都是因为货币过多通胀预期高引起来的。而且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跟中国资金流出去炒有很大关系,特别是白银跟铜。

谢国忠表示,中国产业的空心化已经出现,沿海的企业,民间的企业,做的都是房地产、股票、铜、白银等投机之类的事情。借高利贷去投机,已经有好几年了,非常值得重视。

谢国忠认为,中国必须在两三年内要把泡沫消化掉,如果泡沫持续到美联储加息,中国的资产泡沫会破灭,中国的命运就像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一样。

2012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或会崩盘

随后,《财新网》发表文章《谢国忠:中国遍地都是泡沫 不挤掉会重演东南亚危机》。

文章表示,过去的快速增长依赖的是不可持续的泡沫经济。增长持续的时间越长,经济衰落就会带来越多的痛楚。

文章认为,经济放缓并不意味着货币紧缩政策就足够了。中国的利率在过去五年相对于平均通胀率实在是太低了。如果这种局面得不到扭转,即使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也会继续上升。

如果中国以保护增长的名义再次手软,那么房地产泡沫必将重振。这将增加未来调整的幅度。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很可能会是因为美联储货币紧缩政策的影响,而非中国的选择。硬着陆将不可避免。

文章称,不论是因为通胀还是经济复苏,美联储将把利率提高到5%以上。具体时间还不确定,可能会在2012年下半年开始。当这一切发生时,美元可能会反弹。中国境内的大量热钱将会撤离。房地产崩盘将会随之而来。

很可能5%的通胀率将会是一个长期现象

文章还指出,中国的M2(广义货币供应量)在过去四年翻了一番。其通胀力量还没有在经济中全面显现出来。当前16%的M2目标远高于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因此仍在增加通胀的压力。

能源市场的情况也与此类似。由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增长放缓,中国的主要能源——煤炭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很可能5%的通胀率将会是一个长期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存款利率应尽快提高到5%以上。否则,通胀预期不会稳定下来。

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指,自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同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名词解释:

货币供应量(英文Monetary Aggregates):它是计算具有不同变现能力的货币数量,表现货币总体结构的指标。

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1 与 M2 之差是准货币。

货币供应量构成如下:

M0——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非支票性储蓄存款
M3——M2+私有机构和公司的大额定期存款
L——M3+各种有价证券

M0:流通中的现金量作为最窄意义上的货币。
M1: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能力,商品的供应量应和M1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不然经济会过热或萧条。
M2: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研究M2,特别是掌握其构成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分析,预测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美东时间: 2011-05-22 02:22:47 AM 【万年历】
本文网址: http://www.epochtimes.com/gb/11/5/22/n3264182.htm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