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1日星期日

[G4G] 土摩托:中国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经济学奖?

如果方舟子的质疑属实,那我就要再加上第四条:中国的学者喜欢吹牛皮,可诺贝尔奖却是吹不出来的。

在人类经济史上,大概还还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在人均收入还如此之低,然后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一跃从吃不饱饭,无足轻重,不知道市场经济和现代国家为何物一下变成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总体经济大国。这样的悖论体现在很多地方,就说一个很小的方面,比如说中国的经济数据,经常有人问我怎么看待中国数据的质量。我的回答通常是:按照中国目前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讲,中国的数据质量实在太差了,有时候甚至可以算惨不忍睹。但和中国发展程度相当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数据质量算是相当好的了。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的写照��在很多方面以第三世界的水平闯入了政治经济第一世界的俱乐部。

 
 

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via 牛博山寨头条 by 土摩托 on 1/31/10

昨天在网易看到一篇《南都周刊》的专稿,叫做《张培刚:一个"反动学术权威"消失的30年》,很是惊讶,心想中国真是人才辈出啊,又出了一个无人知晓的牛人。今天看到方舟子的一篇博客,对这篇报道提出了质疑

我对这个人没有研究,不敢说谁对谁错。但是我想到去年年底我采访了前能源基金会副主席,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富强博士,谈到了中国为什么至今没拿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问题。杨博士认为中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堪称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理应获得诺贝尔委员会的青睐,但是有三个原因使得中国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

1,经济领域的研究没有放开管制,中国的经济学家不敢对政府的经济政策提出挑战,这是不行的。事实上,中国的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是如此,这方面的研究之所以严重滞后,原因就在于此。

2,经济数据不公开,只有跟政府关系比较好的人才有可能及时获得数据,真正的经济学研究者反而拿不到最新的数据。即使像北大这样的顶尖大学拿数据的能力也不如社科院,或者政府智囊团。

3,拿到的数据不准确。就像我们的GDP统计,经常是地方政府上报的数字全是两位数,中央出来的数字却是一位数。中国的整个数据统计体系没有规范,让经济学家怎么做研究呢?目前流行的一些说法,比如"工资被增长"之类的,很大原因就是数据不准确造成的。

当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刚好提出要中国提高减排透明度,中国死活不肯。真是不明白中国政府是怎么想的。

如果方舟子的质疑属实,那我就要再加上第四条:中国的学者喜欢吹牛皮,可诺贝尔奖却是吹不出来的。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