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张扬的孔子事件
孔子思想对社会秩序无害,还可以缓和社会矛盾。他强调的是一种自我阉割,把个人欲望消解在沉思之中,这种小农时代的思想,是对五四以来强化个人主义、个体价值的一种压抑。
1月19日,影片《孔子》在深圳预售,买票人寥寥无几。
剧组人员正在拍摄“平子之葬”场景。
导演胡玫。
导演胡玫。
《孔子》公映之前,大片《阿凡达》突然下线,一举激发了网友的抵触情绪,愤怒的网友掀起拒看《孔子》的浪潮。这已经不是该剧第一次遭遇危机了,从开始至今,它一直都是话题不断,而剧组成员始终强硬应对,各方辩友纷纷加入,最终将一次普通的电影上画,演变成了一场网络文化事件。南都周刊记者_洪鹄
正在国内几乎所有的大银幕上上映得如火如荼的《阿凡达》突然要走了——因为孔子来了。
“投资1.5亿的《孔子》对于制片方来说是一场豪赌,赌的就是《孔子》能在22日上映后战胜《阿凡达》。”导演胡玫说。
1月18日,网络上出现了传言,好评如潮、一票难求的美国大片《阿凡达》被强制下线,为国产电影《孔子》让道。消息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抵触逆反的情绪在网友身上蔓延。对此不满的影迷——甚至无论他是不是《阿凡达》迷,都迁怒于《孔子》,在互联网上表示拒绝观看。在上海的一个白领论坛,抵制《孔子》的帖子盖过了上万楼。王小山等人也纷纷在微博中表示——拒看《孔子》,发哥,对不起了。
“我没听说过这个消息,我认为这是《阿凡达》的炒作。”胡玫贡献了一个她个人的猜测。但她又表示,“但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通知,我会感到很温暖。我希望政府能够保护我们国产影片。”
对于《阿凡达》——这部中国票房已突破7亿的卡梅隆大片,胡玫也看了,但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一群小精灵在眼前飞来飞去,除了特技外没留下任何印象。”
杜耀敏是1月18日中午接到通知的。他所在的佛山市大明星影城隶属于中影旗下的院线南方新干线,拥有佛山市区仅有的6块3D银幕中的两块。南方新干线告诉杜耀敏,《阿凡达》3D版可以上映到2月底,而2D版必须在23日零点前将拷贝交还中影公司。
杜耀敏和同事都感到吃惊。半个月来,大明星影城用全部四个厅来上映《阿凡达》,基本上场场爆满。正常情况下,3D电影的放映周期约为50天,普通2D电影则为25天左右。“如果电影本身票房好还可以延期,上个月《2012》看的人很多,我们就申请到了延期半个月,一共放了接近40天。”
《阿凡达》的火爆程度远甚于《2012》,2D版却只能上映18天——在杜耀敏担任大明星影城副总经理的五年间,这样的事情还是第一次发生。
“不存在强制下线,”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否认了传言。“电影院永远会给新片更多空间。新片陆续上映后,上座率并不高的《阿凡达》2D版场次肯定会减少甚至下线,这是市场自然淘汰的行为。”
对于网友质疑《阿凡达》是为《孔子》让道的说法,张宏森表示这不属实,“只是《孔子》恰好在这个时候上映罢了”。
《孔子》大战《阿凡达》
“又看了一遍2D版《阿凡达》,抵制《孔子》。”
1月19日晚上,广州网友大伯把MSN签名改成了这句话。作为一名《阿凡达》资深影迷,大伯之前已在香港看了3D版、在东莞看了IMAX版。但在听到2D版即将被下线的消息后,大伯觉得有必要把2D版也看齐。“其实看普通3D版倒不如看2D,色彩、画质都来得更漂亮。”
电影局关于“2D版下线是市场自然淘汰的行为”的说法显然难以让激动的网友信服。如果说在大城市里还有看3D还是2D、甚至那珍稀的11块IMAX超爽银幕的选择的话,在更多的中小城市里,最普通的2D胶片放映厅里是观看《阿凡达》的唯一选择。2009年,中国内地的大银幕总数达到了4723块,其中3D银幕不过900块。“我们这里只有2D,一直许诺儿子等他期末考试完了带他看《阿凡达》,现在他要伤心了。”类似的留言在论坛和贴吧里不断出现。
豆瓣和时光网上的影评和评分被很多人视作是否看一部电影的参考依据。1月25日,《孔子》在豆瓣的评分是10分制中的3.9分,为该片打分的7000人中,61.5%的人给出的评价是一星——最差,这个分数甚至低于4.1分的公认烂片《无极》,和去年口碑甚糟的《刺陵》持平。而时光网上《孔子》的得分更为惨不忍睹,只有3.2分。论坛里只有很少量对《孔子》本身剧情、演员演技的探讨,在大部分帖子里,网友们就“到底该不该抵制《孔子》”进行着激烈辩论。
网友大P认为,打1星只是一个豆瓣用户利用仅有的评分权利,表达对某些行政手段干预电影市场的不满。“何况我们能调动的无非就是自己而已,我们又没有能力让《孔子》提前下线。从某种程度上说,抵制《孔子》是一场小小行为艺术。虽然只是一人一票,但关注就是力量,围观就是态度,当这种力量足够大,一些事情就会改变。”
“已经失控了,《孔子》的评分已经创造了豆瓣的一个神话。”网友冷眼旁观不满地说。以他为代表的一群网友们怀疑,用一种不公正去对待另一种不公正,这种本身缺乏合理性的做法是否能真的解决问题。“豆瓣评分本来是很多人看不看一部电影的参考,但现在已经完全失控,毫无公信力。很多打分的用户都承认,他们根本没有看过《孔子》,只是为了抵制它,就打一星。”
1月24日,《孔子》公映第3天。媒体公布的数据是,首日票房510万,是《阿凡达》同期的1/7,院线反应每场平均落座率5-7成。这一现状显然低于胡玫的期待。由中影集团和大地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孔子》,全球拷贝发行2500份,是《建国大业》的两倍,创下了中国电影拷贝发行数目之最。周润发、周迅主演的阵容也可以说是华语片里的顶尖水准。胡玫对电影的定位是“大型史诗片”。公映前曾有记者问她能否凭借此片成为国内首位票房过亿的女导演,胡玫自信满满:“肯定的,这还有什么疑问吗?”
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票房和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恶评,《孔子》片方日前表示是遭遇了“黑手”。“片方联合网站等相关机构正在调查,初步认定是某电影推广机构在幕后操纵。这个机构服务于在《孔子》后即将上映的一个国产影片。”片方还表示,择日将公布该机构名字。
根据各大院线统一的影片排期表,紧随《孔子》的国产片只有1月29日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而这部动画片的受众群主要为儿童和家庭。
在一些小影院,开始用一张《孔子》电影票搭一张《阿凡达》的捆绑销售方式来带动票房。杜耀敏则告诉记者,前天中午,他们又接到一个“低调”的消息:可以根据票房情况“酌情”重新上映《阿凡达》。
主旋律孔子
胡玫和周润发都告诉人们,一定要看孔子。胡玫说,“中国人要看《孔子》。我已经看了三四遍,每次看都有不同感受,都会哭。”周润发在上海调戏记者的段子则流传更广:“看《孔子》你都没哭?你还算是个人吗?”
对于各路专家、媒体的质疑,胡玫团队都有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百家讲坛里开讲孔子的鲍鹏山认为《孔子》电影中有多处史实性错误。比如把孔子儿子的名字孔鲤打成孔锂,编剧陈汗说:“我们能不知道孔子儿子叫孔鲤吗?这只是字幕打字员的错误。”电影里南子、子路的死都是明显的编造,编剧对此称之为“合理虚构”,胡玫则炮轰:“专家?我看是砖家吧。这人一看就是门外汉,根本不懂电影。我认为他大可不必借这种方式沽名钓誉。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历史拍,不然电影就不存在了。”
记者问胡玫,在《孔子》这个电影中,你表现了他是教育家、政治家甚至军事家,但就是看不到他作为思想家的一面。
“思想家你说应该怎么拍?我不知道该怎么拍。拍一个人的思想?思想!怎么拍思想?就每天坐在那思想?思想是不能拍的。对不起,我认为故事和思想是矛盾的。”胡玫说。
胡玫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作为导演,胡玫的主要成绩在于电视剧。十年中,她拍了《雍正王朝》、《汉武大帝》、《乔家大院》等一系列广受好评的“主旋律题材电视剧”。胡玫的上一部电影是2002年的《芬妮的微笑》,由王志文主演,获得朝鲜平壤国际电影节最高奖。
“电影本来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它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产品。”上海联合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对于网民们对《孔子》的抵制和抨击不以为然,而扶植国产大片的行为在任何一个国家也都是正常的,无可厚非。“院线排片档期的调整也是经常有的事。”比如说,《阿凡达》1月4日上映,错开元旦黄金期,为《十月围城》又争取到了几千万票房。而原本宣传海报上都映出1月19日面世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如今也被推后到了2月。
上海联合院线是国内票房能过亿的“十强俱乐部”一员。2002年,中国电影实行院线制改革,原先的地域化垄断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而成的“院线模式”。中国现在所有影院,都必须加盟某一院线才能获得放映资格。国内现共有34条院线,这些跨省院线的快速建立,让一度门可罗雀的礼堂式放映厅恢复了生机。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银幕数由1000块激增到4700多块,银幕数量的激增、都市人群观影习惯的养成,成了票房递增的最大保证。
但在香港金像奖评委、资深影评人列孚眼里,中国只有一个院线、一家影院,放的都是同一部电影。
“比如在《变形金刚2》上映的同个档期,香港市场至少还有15部其他电影在放映。但是大陆的所有影院绝大部分厅、绝大部分场次都给了《变2》,观众根本没得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唯一的区别只是电影院环境略有不同而已。
“中国的进口片只能由中影和华夏发行,渠道非常单一。而且中国电影市场始终没有建立分级制,这导致很多影片没办法进入中国影院上映。”列孚说。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则认为《孔子》很不可思议。“它自我定位为商业大片,但是营销手法完全不符合商业规范,不考虑消费者感受。”
“商业大片代表的就是最主流的价值观。电影是造梦的,那么商业电影就是复制最多人的共同梦想的。《阿凡达》就非常符合这一造梦原则,几乎所有人都能在这个电影里找到自己某种理想和共鸣。”
而以《孔子》、《十月围城》、《建国大业》以及《集结号》等电影为代表的“主旋律国产大片”是否符合成熟的商业片标准?崔卫平持保留意见。“这批电影与其说代表的是主流价值观,不如说是主导价值观,它并不是大家自发的理想,而是一种被引导、被教化过的价值取向。当然,我不否认像《十月围城》等片的成功。”
为何孔子这么热
在胡玫版《孔子》刚刚杀青之际,导演张黎的孔子题材电视剧也通过了立项——佛山传媒集团等投拍的电视版《孔子》即将开机,而该集团称也有望推出孔子电影。在广电总局重大题材办公室里,还有很多类似题材的剧本正在等待审批,除了孔子外,老子、孟子、荀子等或许很快也将走上娱乐大舞台。
从2007年开始兴起的“国学热”里,“孔子”是其中最炙手可热的一块。在百家讲坛讲《论语》的北师大教授于丹红遍大江南北,一时间其语录比《论语》本身更为流行。
在文化批评家朱大可看来,“孔子热”不过是一种虚热。人们读于丹不读论语,看《孔子》电影而不关注孔子思想本身,大建孔子学院,搞一个孔子论坛造价3250万……经济的需要、实用的需要、娱乐的需要远高于精神的需要。孔子思想被庸俗化解读,几乎可以成为职场处事、明哲保身的金句,庄子则可以被解读成休闲、游乐。胡玫说得最直接,“孔子思想其实就是和谐社会。”
另一方面,“孔子的思想其实从来没有真正用来治国。它只是被用来作为对老百姓的教化,而非统治者统治的方式。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外儒内法。”朱大可认为。
文化评论家张柠则根本不觉得有“孔子热”这一说。“是《孔子》热不是孔子热,前者只是个文化商品,它是拿来卖的,当然要一副炒得很热的样子。”为什么热的是“孔子”而非“孟子”、“荀子”?“孔子思想对社会秩序无害,还可以缓和社会矛盾。他强调的是一种自我阉割,把个人欲望消解在沉思之中,这种小农时代的思想,是对五四以来强化个人主义、个体价值的一种压抑。”张柠不认为在复杂变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宣扬孔子的精神,对作为个体的人有益。
在台湾大学学者傅佩荣的眼里,“孔子热”的热潮涌动下潜藏着国人对于文化共同体的向往和对民族凝聚力的渴望。中国没有上帝,但有孔子。读武侠小说,我们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价值观的评判标准来自哪里,傅佩荣认为都来自儒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价值观的缺失愈发明显。在这样的时代重新探讨孔子、追寻儒家思想,有着重塑道德、稳定人心、以及树立国家荣耀感的积极意义。
本文节选自南都周刊390期,敬请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2010/1/31 参考消息 <go2group@gmail.com>
南都周刊390期:51岁的陈汗头发花白,三年间他编剧的两部大戏《赤壁》、《孔子》都遭到了颇为锋利的质疑。陈汗刚到知天命的年纪,但自认为已“耳顺”:“写《孔子》这部戏我们听了多少专家的意见你知道吗?各门各路的都听,多到数不过来。”
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via 牛博山寨头条 by (author unknown) on 1/31/10
颜回是孔子最心爱的弟子,他的死令孔子十分伤心。公然勾引圣人的坏女人南子。子路很勇猛,死时也风范十足。“我准备好被骂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51岁的陈汗头发花白,三年间他编剧的两部大戏《赤壁》、《孔子》都遭到了颇为锋利的质疑。陈汗刚到知天命的年纪,但自认为已“耳顺”:“写《孔子》这部戏我们听了多少专家的意见你知道吗?各门各路的都听,多到数不过来。”由“各路专家”把关的《孔子》如今走到了大众面前,还得继续接受挑剔。在百家讲坛开讲过“孔子是怎么炼成的”的学者鲍鹏山看完的第一感觉是“我崩溃了”。鲍鹏山一口气指出了《孔子》中的六处错误,从人物姓名、基本常识到史实失实,其中有些是明显到初中毕业生都能看出的纰漏。三年前,陈汗写的《赤壁》剧本被吴宇森认为是和自己想法最接近的一本。尽管三国里的古人们说着天雷滚滚的现代流行语,《赤壁》倒也不失为一令观众笑声朗朗的欢乐大片。但这并不是陈汗的原意。在陈汗看来,《赤壁》、《孔子》都是谨慎而充满情怀的史诗片。所谓史诗片,即历史中有人,有情,有仁义,且充满回肠荡气的悲剧情怀——“像《荷马史诗》那样。”如果你不觉得悲,反而觉得雷,那是你自己的失败。看上去,陈汗似乎并不如他自己所说的,做好了准备被骂。 南都周刊记者_洪鹄 吴曙良(实习生)孔子会念林则徐的诗?
孔子的儿子叫孔鲤,电影里打成了孔锂—锂元素的发现拜居里夫人所赐,这得是2000多年后的事了。再比如电影中孔子还背诵了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对于鲍鹏山的指责,陈汗和整个剧组都表现得很激动。“孔锂这个问题只是个手误。这是字幕打字员的事情,编剧管不到这么宽吧?”他指责鲍鹏山这是典型的小题大做,“拜托,我们能不知道孔鲤的鲤字怎么写吗?”陈汗表示,字幕在电影正式上映后会改过来,但截至22日记者在影院观看公映的《孔子》时,这个错字依然赫然呈现在大屏幕上。至于孔子为什么能诵读出林则徐的诗句,陈汗的解释比较复杂。“林则徐学的是子产。子产比孔子早很多。孔子并没有拜过子产为师,但是子产的很多思想孔子都是知道的、赞同的。”—每一句都是推论,合起来似乎也能形成一股颇为强大的逻辑。于丹的话就代表孔子的思想?当孔子说“以正合,以奇胜”时,读过《孙子兵法》的观众都知道此刻发哥是孙子附体了。当孔子被逐出鲁国时,弟子颜回对孔子说:“您曾经跟我们讲过,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这句话不是出自《论语》,而是出自《于丹心得》。“于丹的话代表的就是孔子的思想,为什么不能用?”陈汗言辞激烈地说,“不要当自己是大师,当别人都是白痴。”作为中文系硕士学位毕业生,他认为“你所谓专家读过的书,我都读过。不要以为你懂得比我多。”但同时他又自谦地表示,“我陈汗只是个小编辑,不是专家。你要批评人家大师的话,就搞个论坛争论去吧。”“子见南子”有没有尊重历史?
《孔子》中陈汗最得意的戏有几场。首先就是颜回之死,陈汗认为这是观众一个必哭点。孔子带众徒周游列国,寒冬腊月,行至冰河之上,突然冰裂,一驾马车跌至冰水之中——车里是颜回,以及半车竹简。在接下来的五分钟里,颜回在深蓝色的冰水中一边挣扎,一边将一捆一捆的竹简打捞出来,而自己却终因体力不支而英年早逝。全场戏颜回不断地下水、出水,宛如潜水运动员,配以荡气回肠的交响乐,分分秒秒如同在逼问观众:你哭了没有?不哭,你还是个人吗?“这一段是关于天命的探讨。这个冰是一定要裂的,这是颜回的命运,也是孔子师徒的命运。”陈汗说。另一出死亡大戏子路之死同样是虚构,画面中,子路被砍头的场景不断地闪回、慢放,在陈汗看来,这是对死亡“诗意的表达”。颜回之死的戏是另一个编辑何燕江写的,但无论胡玫还是陈汗,都为何燕江的这场神来之笔而叹服。历史上的记载,颜回短命,年终29岁,发尽白,早衰而死——或者说死于贫穷与营养不良。对这段记载胡玫选择无视,她的说法是:“我们得有改编历史的勇气。”在亲自执笔的戏中,陈汗最喜欢的是“子见南子”。孔子游经卫国,会见卫灵公娇美动人的小老婆南子。《史记》对这一段的记载到一句“环佩玉声�然”便打住了,惹人无限遐想。在胡玫们的《孔子》里,周迅将她娇俏的小脸贴到发哥面前两厘米处,眼含秋水地问:“你说仁者爱人,那你爱不爱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此时的发哥似乎已毫无还击之力,虽然口中还念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但全身似已绵软之极。这段匪夷所思的“子见南子”在网络上遭到了网友们的嘲弄,孔子家族的后人据说也极为不满。商业大片不需要思想?
《孔子》时长两小时,前一半孔子出任鲁国国相的戏尚属紧凑精彩,后半程孔子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部分则冗长零碎得令人难以忍受——看不出一种精神、或者某种理想作为这段“漫游”的支持和脉络,作为人师的孔子也很少讲学,一路只见颠沛流离,辗转悲哀。从卫国到陈国,到蔡国,路上充满的是被人耻笑、饥寒交迫、分一碗马肉汤的窘境。胡玫说她要拍的是一个人性化的孔子,不是圣人,而是一个失败者。这一说法并不新奇,学者李零就曾将孔子定义为“丧家狗”。然而李零的孔子,是“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胡玫的孔子,却只见不断丧失,却丝毫见不到其“家园”。在胡玫的《孔子》中,孔子被塑造成了一个好人、一个从容的政治家、甚至一个高明的军事家和战争家,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孔子却不知所终。胡玫的解释是:“思想家?我不知道思想家怎么拍!思想?难道就拍一个人坐在那儿想?”这位电视剧出身的导演认为,“思想”和商业大片所呼唤的“故事情节”是相背离的。然而,如果消解了作为思想家整个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复杂生动的一面—又何必拍孔子?在陈汗看来,现在电影呈现的结构是出于他的精心安排。“前半部分紧张,是戏剧的开头。后半部分松弛,是散文的节奏。最后以孔子之死收尾,是诗的升华。”这也非常符合他对于“史诗大片”的想象。早在因《赤壁》而接受质疑时,陈汗就曾巧妙地回应记者,不要追求史实,所谓编剧,就是在历史的空白处写故事。这样的理念大概也是他和胡玫、以及整个剧组合作的共识。本文节选自南都周刊390期,敬请查阅更多精彩内容【南都周刊热点文章】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牛博山寨头条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
鹅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鹅不是老大,天才是老大
您无所不谈,鹅也不例外。鹅是参考消息@无所不坛
janadabc.blogspot.com 墙内请用谷歌阅读器订阅。
喜欢推特?请翻墙跟@elaoda,鹅推荐推特中文圈!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