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

[G4G] 中国如何长治久安?(快乐和冲突的经济学)

本文即将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 作者为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是作者在2007年9月在复旦大学的一次演讲的演讲稿。

 
 

参考消息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7-11-20 通过 让思想引领学术与生活 作者:让思想引领学术与生活

本文即将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

 

快乐和冲突的经济学

——兼议中国如何长治久安

 

陆  铭*

 

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对经济学分析问题很有帮助。反过来说,正是因为经济学特别依赖于数量化的分析,这也对其他学科的认识形成了补充。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快乐和冲突的经济学"。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快乐,特别是冲突的决定有很多理论工作,比如很多经济学家都在做一些关于博弈的模型来讨论冲突是怎么发生的,利益集团之间是怎么斗争的。我今天讲的主要不是理论的东西,而是实证的结论。

我首先要讲一下今天的主题词"快乐","稳定","经济学"。经济学中有两个问题和我们今天讲的内容是有关系的。第一个是,社会为什么会有冲突?如果我们从不同国家来说的话,社会的冲突是怎么发生的?另外一个,就是实证经济学家研究的"人为什么不快乐"。在实证研究中常常用满意度来代表快乐的程度。在快乐的决定里面,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快乐与收入。经济学家最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收入,其中,我们基本上可以把收入区分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就是收入的水平;第二个方面就是收入的增长速度;第三个方面就是在一个社会群体里面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从实证研究来看,有些已经使用了到中国的数据,有的还没有。

第一个要提到的研究就是,研究者用中国的数据发现收入的水平和收入的增长速度是提高人们的快乐程度的。尤其是收入的增长速度非常重要,收入增长越快,快乐程度就越高。关于收入不均等如何影响人们的快乐这方面的研究现在还没有用中国数据的。但是哈佛大学的Alesina有一篇文章用欧洲和美国的数据研究了收入不平等对快乐的影响,发现收入不平等总体上是起到降低快乐感的作用的。通过国家与国家的比较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政治结构不同对不平等的反应是不同的。在美国社会,大家对收入不均等反应不显著,但是在比较强调公平的欧洲社会里面,大家对于收入不平等更显著地表现出不快乐。可惜没有这方面关于中国的证据。接下来经济学家还发现收入水平影响快乐只是在截面意义上的,它实际上也是一种人际意义上的比较。比如前面我们说过了,在中国不同的收入水平会影响人的快乐,但是只是在一个截面上,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入水平的时候,如果你收入水平更高的话,快乐程度就更加高。但是如果我们放到时序上去看,就会发现人的收入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就变得越来越快乐。很有意义的一个问题是,收入水平高是增加人的快乐的,收入的差距是降低人的快乐的,前者对人的快乐感的作用是不持续的,但是后者发生作用却是持续的,所以前者在长期对一个社会来说并不太重要,后者就相对重要得多。

有了这些文献我们对快乐的事情也就基本清楚了。为什么中国可以稳定压倒一切,并且做到了稳定压倒一切呢?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所以很多人都能因此而提高快乐水平。其次,从收入增长速度上来讲,中国的收入增长速度总体上来讲是非常快的,这有助于人们快乐感的提高。再看收入差距,尽管中国收入差距很大,但是如果从时序上看的话,中国1980年代的收入差距曾经并不是很大的。而且大家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中国总体的收入差距很大,但是地区内部的收入差距并不特别大。也就是说中国的收入差距主要是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差距导致的,这和世界上很多国家不一样。比如说印度,印度总体的收入差距要比中国小,但是地区内部收入差距非常大,在同一个城市,一边是亿万富豪,一边却是无家可归者。在上海,我们不大有这种情况。也就是说,中国总体的收入差距离我们老百姓的现实感受还是比较远的。这样的话,地区内部的收入差距并不大,因而对我们快乐感的减损也就少了。

接下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收入的流动性非常的大。刚才我们提到了美国,为什么美国的收入差距很大却能保持稳定呢?就是因为美国的收入流动性在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什么是收入的流动性呢?比如我把教室里面的同学从最穷到最富划分为五个组,当我过十年回过头再来看,这里面最穷的人有一部分变成最富的人了,或者一些最富的人变成最穷的人了。然后我来计算在这个群体里面收入组别发生变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这个比重越大就说明收入的流动性越大。流动性大也就意味着处于底层的人们有翻身的机会,所以也不希望这个社会动荡,因为只要社会不动荡穷人就有一定的概率能成为富人。反过来,如果十年过去了,收入阶层根本就没有变化,那么人们就有可能会骚动起来。所以社会的流动性对维持一个社会的稳定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现有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社会流动性比美国还高,特别是在1980年代。我想这也是中国社会为什么能保持稳定的一个原因。

最后,媒体的作用也是十分大的。现代经济学越来越将社会心理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媒体政治经济学。研究表明,媒体在形成人们的观点方面作用非常大,所以虽然我们的社会有各种社会不公,但是中国的媒体能让我们感觉到中国的政府是在关心民生,是在治理腐败,是在处理收入不公的问题,这样就让很多人觉得这是很好的。

但是,如果我们去关注收入差距的趋势的话,我们能发现以下几点:第一,中国总体的收入差距仍然是比较高,而且是在扩大的。现在经济学家比较接受的基尼系数度量是0.45-0.46。也有经济学家说应该更低,因为中国地区间的物价水平差距很大,考虑到这一点,中国实际的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只有0.4左右,但是即使这样,放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很高的。我刚才讲过,中国的地区内的收入差距不算大,但是,现在的研究表明地区内的差距正在扩大。无论是城市内部还是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都在扩大。更加可怕的是,收入的流动性正在下降。这又和精英的循环有关系。原来在1980年代,富起来的第一批人,比如说原来的个体户和乡镇企业家在政治上是缺少权力的,但是现在经济精英可能就是政治精英,政治精英也往往是经济精英。当你的企业足够大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因此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之一旦你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你的企业的贷款就变得容易了。人们通过获取政治资源来获取经济资源。这样循环往复,社会的流动性就下降了,这样就有可能成为未来不稳定的因素。有人可能会说,即使我们收入差距变大,流动性下降,但是只要我们的收入持续增长不就可以了吗?这里我们就要问,当收入差距扩大的时候收入持续增长是不是可能呢?我们的研究发现,在经济收入差距拉大的时候,经济增长本身就会受到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期望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我现在还要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冲突的实证研究。文献里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水平的收入差距"。"水平的收入差距"是指社会的不同组别之间的差距,比如说白人和黑人,农村人和城市人之间的差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当我们把人划分成不同的组之后,再找到指标来度量这些组之间的收入差距,这就叫"水平的收入差距"。十多年前人们关于收入差距是否增加社会冲突是有争论的,有的人发现收入差距大了之后并不一定增加社会冲突,但是当"水平的收入差距"这个概念提出之后,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他们之前做过的研究,发现水平的收入差距就一直是显著增加冲突的。也就是说,影响到这个社会的稳定程度的主要不是总的收入差距,而是族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这是第一个结论。

其次,还要看不同的族群之间在社会上的地位,如果经济上地位高的族群在政治地位上是低的,这样的话社会的稳定程度就会增加。但是如果说经济地位高的族群同时又是政治地位高的族群,那么冲突发生的概率就高了。前面那种社会呢,马来西亚比较典型,马来西来的华人经济上地位高,但是在政治上的地位并不高。这样,这个社会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会下降。如果一个社会是按照比例代表制,比如说农民占人口的60%,于是在这个社会的民主体制里面有相应比例的农民代表,那么这个社会的冲突也会下降。中国一个最重要的社会分割就是由城乡分割而导致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在很多方面拥有不同的身份。首先,农民和城里人的收入差距很大,也就是说,按照我刚才定义的"水平的差距"来看的话是非常大的,而且仍然是在上升。讲到政治地位,我们的农民和城市人并没有比例代表,农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要大大高于农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中国农民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有利于降低社会冲突的因素在中国恰恰都是反过来的。因此我们可以进行预测,未来中国的社会可能会发生甚么。如果我们把城乡的收入差距做一个比值,画一条城乡收入差距按时间变化的曲线,再把每10万人的侵财案件数也画一条趋势线,我们将发现这两条曲线的趋势十分相象,都是W型。现在中国政府显然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因此,十七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去缩小收入差距。现在还为时不晚,为什么?我接下去再讲一项有关匈牙利的研究。这项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加坏的时候,对收入差距的容忍度就会下降,反之,当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的时候,对收入差距的容忍度却不会明显改善。如果将这个结果推广到中国,那么,我们中国在收入差距还没有拉美那么大的时候,赶紧去控制收入差距,使得穷人的经济境况相对有所改善,这样他们也至多是维持现在对收入差距的容忍度。否则的话,一旦收入差距继续上升,人们对收入差距的容忍度持续下降,将来即使收入差距缩小,也很难再降低人们对收入差距的容忍度了。所以,对于收入差距,我们要做的就是"do it now!"



* 作者为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是作者在2007年9月在复旦大学的一次演讲的演讲稿。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