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然爆发经济大通缩
自4月中旬以来,中国大陆金融市场掀起一股监管风暴,这股风暴首先从债券市场刮起。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超过6位金融大佬先后落马,多家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遭调查。媒体报导称,相关案件牵涉面之广、资金之巨超乎想像,并且债市的这一系列窝案,引发中共高层震怒,已派出工作组奔赴各地,要彻查到底。
逻辑上看,由于清理烂帐坏帐,造成很多银行减少放贷,又由于人人都要还债,自然造成整个经济陷入大通缩。每一轮大通胀爆发后,都必然是大通缩爆发。这是经济规律之一。中国央行试图继续放出海量信贷以拉动经济增长,已经完全失效。2013年一季度已经过了,中国信贷总额同比增加60%,M2增长15。8%,结果迎来的是GDP只有7。7%的增长,且不论这7。7%的增长里有多少水分,单看这个7。7%也令人大跌眼镜,因为放了这么多钱出去也不能拉动经济,外界一片哗然。实际上一点也不突然,因为经济学理论对此种现象解释为恶行通缩即将爆发前的市场反应。
中国央行公布,据初步统计,201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增加8。2万亿元。而同期GDP只有52万亿,可见这些信贷中有多少是死钱,完全没有效率。截止到去年末,我国主要金融机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比上季度末高0。6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35万亿元,同比多增897亿元,其中,个人房贷余额8。1万亿。看看这些数据,再看看增加幅度,不仅仅高于经济增长,也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信贷泡沫如此巨大是显而易见。
债务清欠风暴必然会来,因为从银行贷出来的钱,必然在社会上产生一环一环更多的债务,其放大的效应有时高达三倍,因为民间资金必须快速流动才能以钱生钱,所以,中国的影子银行迅速膨胀壮大。只要央行不断在放钱出来,影子银行在运转上不会出问题,尽管很多借贷都是旁氏骗局,但是,这种处理烂帐坏帐的风暴爆发后,影子银行的资金链必然断裂,很多炒股炒楼的资金会被血洗。当然,这只是经济泡沫破灭的第二阶段。
目前,中国处在泡沫破灭的第一阶段——清理债务。这个时候,是卖资产的阶段,而不是买资产的阶段,黄金大跌传达的就是中国恶性通缩即将爆发的预警性信息。
近日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上市银行单季利润总额突破三千亿元,A股利润继续向银行集中。尽管如此,银行业不良贷款猛增,首三个月的不良贷款增加额已接近去年全年增加额的七成。公开数据显示,至2012年底,大陆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已超万亿元。分析人士称过度信贷将出恶果。
有分析人士认为,银行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面对银行业逾万亿元的畸高利润,再对照当下实体经济的困难,畸形的银行高利润已有发“国难财”的味道。
惠誉评级公司说,信贷跟GDP的比例在2012年末达到198%,比2008年的125%惊人增加。地方政府债务最近几年飙升,估计达到2万亿美元,或者GDP的25%。这个风险由于影子银行的兴起而升高。
有分析人士称,目前大陆银行业的资产已经超二十万亿,大陆银行资产快速增长源于信贷的不断扩张,过度信贷必出恶果,将推升房地产泡沫、通货膨胀与银行坏账不断增高,为中国经济增长埋下重大隐患。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新兴市场研究及策略主管巴布的研究表示,中国的经济刺激主要体现在银行信贷方面,非常强劲但也非常危险。按照普遍的经济规律,在信贷资产大规模上涨的2-3年后,银行的坏账将会急速上升。而这或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未来几年的一大威胁。
自从8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改革以来,中国通过倾倒庞大的资源到现代化经济而发展——用堆积成山的现金建设工厂,道路和公寓大楼,用数百万穷人制造iPads,蓝色牛仔裤和汽车。在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之下,官僚常常把现金用于庞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或受到青睐的行业。
但是,随着人口更加迅速的老龄化,这个增长引擎不能无限制的运转下去。劳动力已经开始萎缩。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国家主导的、投资迷恋型的系统滋生太多的债务和太多的工厂,导致资源浪费和金融行业贬值。
经济学家数年来已经警告,中国必须减少对投资的依赖性并且“重新平衡”以允许消费扮演更大的角色。中国私人消费相对于GDP的比例在主要经济体当中仍然是最低的。政府对于需要的改革犹豫不决。软弱的医疗和养老金制度逼迫家庭储蓄;对利率的控制使得银行储蓄的回报微薄,惩罚了他们的储蓄行为。
即使中国更快的改革,随着它转型为更加注重消费型的增长,经济可能也还是要放缓。但是如果中国改革的步履迟滞,随着旧的模式破裂,增长可能将变得更慢。这意味着无论是哪一种情形,在美国和欧洲仍然深陷债务和失业的时候,世界都不能依赖超负荷的中国来支撑全球增长。而一个不放弃已经过时的增长模式的中国将带来更大风险。这可能将推动中国进入一个金融危机。那才是真正需要担心的。
阿波罗新闻网 www.aboluowang.com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保持完整。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