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6日星期二

[G4G] "“郑和下西洋”是一个被无限夸大到千万倍的虚假宣传"

作者: 飞虎队   “郑和下西洋”是一个被无限夸大到千万倍的虚假宣传 2013-02-25 05:07:04  [点击:625]
“郑和下西洋”是一个被无限夸大到千万倍的虚假宣传
飞虎队张谦
2013-2-25

这篇文章是应唐夫先生,螺杆先生,和一 位王小庄网友的建议而写,但我长年浸淫这些网络民主宣传活动,致现今生活困难,为忙于生计已经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像以往那样博览群书,遍查资料,然后高屋建 瓯,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精雕细琢地长篇大论一番,呵呵。所以只能简单地写一写了,权当与友同乐吧。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现在众人皆知, 但其实只是一个以讹传讹的夸大传说,且已埋没在历史废纸堆中几百年,西方文化舶来后,很多中国人出于什么都要跟西方比个高低的虚荣心理,又挖空心思把这些 历史陈迹刨掘出来,精心包装成所谓的“伟大成就”,甚至吹嘘到了比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还要“伟大”的历史地位。

其实,整个“郑 和下西洋”这么庞大的一个夸张宣传,仅仅就只是来源于古书中寥寥数语的若干记叙,中国人就凭着这么简略至极的寥寥文字,拼命夸张附会,“推论”加想象,极 尽全力编织材料往里填充,最后终于扩充成了这样一个被夸大到千万倍的虚妄故事,甚至有洋人也受惑而来凑热闹瞎起哄。但很多人却刻意地小心回避那原始资料上 的真实内容。

首先,郑和下西洋从航海意义上和历史意义上来说,没有任何值得吹嘘之处,也许这在中国这种陆地传统国家来说是很少见多怪,但 在世界航海史上来说只是小儿科。他走的那条海路只不过是早几千年来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都走过了无数遍的日常老路,人家早就在这条海路上来来回回航行 到中国来做生意一千多年了,中国人的航海技术还是跟阿拉伯人学的。甚至《三国志》记载两千年前汉代时罗马人就曾航行到过中国。而两千多年前腓尼基人和埃及 人已经实现了环航非洲。

郑和下西洋走过的海路自始至终都没有超过阿拉伯人的航海范围,这是中国学者自己都不敢不承认的。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只不过是把别人走了几千年的一条老路重走了一遍而已,既没有任何开辟性的地理发现,也没有任何航海技术上的突破。

所谓的“郑和宝船”也是一个荒唐传说,以下重点就所谓郑和“宝船”的尺寸大小做一些简单研讨。

这 个荒唐透顶的“郑和宝船”,现在被吹嘘夸大到了几近于好莱坞科幻片的地步,各种虚假的所谓“研究成果”“宣传资料”汗牛充栋,中国官方甚至根据炮制出来的 “研究资料”用所谓“传统工艺”仿制出了跟所谓郑和宝船一样形制的现代版宝船(不过尺寸都还小了一半),并声称要用这个仿制的“宝船”重走一遍郑和当年走 过的航路,以证明郑和的航船和航行是真实可信的(不过这个所谓的仿制版“郑和宝船”上面安装的是导航雷达和GPS,呵呵)。

这个庞大的造假产业养活了中国至少数以万计之人,但很少有人想到,整个这么庞大的一个弥天巨假,仅仅只是来源于古书上寥寥数言的这么一段话:“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而且这个尺寸大小描写还只是一个孤证,此外再没有任何别的原始资料。

这段话最初来源于郑和的随行翻译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1416年,永乐十四年),后来明末顾起元撰写《客座赘语》(1617年)照抄了一遍,清顺治年间谈迁撰写《国榷》又照抄一遍,清代张廷玉撰写《明史.郑和传》又照抄了一遍,所谓的《郑和家谱》也照抄一遍。

中国的“历史学家”实在是搜罗不出别的什么原始资料,甚至把明末罗懋登写的小说《三宝太监下西洋通俗演义》中的照抄加发挥也拿来当证据!

中国人是不管什么原始证据不原始证据的,晚了两百多年后的人把原始资料抄了一遍,中国人就又拿来当证据重复论证,两百多年后的人是坐时间机器回去把郑和那个根本不存在的“万吨宝船”重新测量了一遍吗?

按照这个匪夷所思的“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的尺寸,换算过来就是138米长,56米宽!数万吨排水量!甲板面积比一个足球场还大!

现代的万吨钢铁油轮能够建造到这么大体积,是因为使用了现代科技的高强度钢材,而且需要靠焊接才能拼接出这么巨大的船体,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仅仅只是用铁钉绳索木头是根本不可能拼装出这么大体积的,即使勉强拼接出来了,也是松散的,一下海遇风浪就会漏水或散架。

早在1876年,荷兰汉学家W.P.格伦威尔德就指出郑和宝船的尺寸绝不可信。

还 有学者根据材料力学计算出,当船长超过90米,木质的船体已经无法承受纵向的弯曲力矩。并与现代钢船对比计算出宝船需要“船底板与甲板板厚约为钢船的20 倍,分别为340毫米和380毫米”,而这是“难以办到”的。——(杨�,杨宗英,黄根余:《略论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尺度》,海交史研究,1981年,总第 三期)

致命之处还在于这个龙骨,用木头拼接出来的这么细长的龙骨,一下海遇大风浪受横向阻力就会折断,更不用说脆弱的木壳船体。

还有这个宝船的长宽比,只有2.46,也就是一个大方盒的形状,也不符合造船法式。这样粗大的船身,在海水和风浪中受力面太大导致阻力很大,速度很慢,且很难控制,容易打转。

还 有这个“宝船”的船型,海船要经得住海洋风浪,必须要是吃水深的尖底船,但是史书上记载的不管是郑和宝船的制造处南京还是出海处的江苏太仓刘家河,其航道 宽度和水深,都不足以容纳这个郑和宝船的尺寸大小,特别是水深远远不够。而若郑和宝船是一个吃水浅的平底船,那么它就根本不能承受深海大洋处狂风巨浪的冲 击而会被掀翻。

而且,郑和宝船真有这么大体积的话,它下西洋一路上停靠在哪里呢?数万里航程上的各国各地不可能都预先给它建造一个专门的 港口来容纳它吧?而且郑和船队的停靠地多是像东非蒙巴萨这样偏僻之地的小港口。而按照记载的尺寸它就连在自己的建造地和出发地都无法容纳它的体积,更何况 是异域他国呢。

其实,恰恰根据在这个郑和宝船制造之处南京所发掘出的《南京静海寺残碑》(这个可是考古证据)记载:“永乐三年,将领官军 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撸船”“永乐七年,将领官军乘驾一千五百料海船并八撸船”,可推算得出郑和宝船的最大可能尺寸是长约十八丈,宽四丈,排水量一千余吨。

“《天 妃经》卷首插图显示郑和下西洋船队雄姿,图中的船型和《武备志》“郑和航海图”中记载船型(参见图2),当是下西洋主要船型,却均不是九桅大号宝船,而是 六桅二千料海船型宝船或更小的海船”“古文献插图可证明二千料六桅海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主要船型,才被描绘在明代及有关史藉中。而大号宝船既巨大,又重 要,理应充当“主角”,不被描绘,只能是因为它确实未出海,不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船型。”——(郑明《郑和宝船复原考析》)

而且,根据在南京宝船厂遗址发掘出来的所谓郑和宝船的舵杆长度,铁锚大小,也差不多对应这个尺寸:

“南 京下关中保村附近,于1957年出土的“宝船舵杆”11.07米,原来认为是44丈大号宝船的配套设施。2004年南京宝船厂遗址发掘中又出土2具大舵 杆,长度与前相似。学者们在考证二千料海船时,分析该船型深为4.89米,三层艉楼总高约6.0米,舵是可升降的,最深水位时可降到基线下1.3米左右, 以上三段高度已达12.2米,[4]、[5]。因此二千料海船舵杆长约12米,与出土“宝船舵杆”相似,一方面说明出土“宝船舵杆”属二千料海船配套,出 土多具,更说明宝船厂曾批生产二千料海船型宝船;另一方面还说明44丈大号宝船是“七层海船”,“型深达10米”[12],连同艉楼高度,大大超过二千料 海船,舵杆将远长于12米,所以出土“宝船舵杆”不是大号宝船的配套。”——(郑明《郑和宝船复原考析》)

“按照木帆船的“法式”、规 律, 舵杆长一般等同于船宽。所以, 那根舵杆只能配约11米宽的船”“与那根舵杆相配相称的船大概不过是长26.4米的船(11 ×2.4 = 26.4) , 只相当史籍所说的郑和大宝船的零头。”“舵杆要在船上带舵叶工作控制船的航向, 至少得有型深长。这样, 甲板上的舵手(们) 才能操纵它, 它带的舵叶也才能浸入水中拨水调整航向。(见图一, 3) 郑和大宝船的型深, 就算为船宽的一半约25米, 11米长的舵杆也根本够不着, 还差一大截。”“这根舵杆的长度仅为与史籍所载的宝船相配的那种特长大舵杆(估计应为约30米) 的37% , 它根本证明不了郑和宝船有史籍所说的那么大。”“......所以全舵(包括舵杆和舵叶) 不过重1571 公斤。参加了下西洋的巩珍曾说: 郑和大宝船的“篷、帆、锚、舵, 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30 ] 。但这根出土大舵杆包括它配带的舵叶全重才1500多公斤, 二三十人便能举动。所以, 那根大舵杆并不是大宝船的舵杆”——(《从考古文物实验辨析郑和宝船的吨位》张箭 四川大学历史系)

“那个大 铁锚。那不过是一个整高约2米的四爪铁锚, 锚爪锚身纤细, 重约二三百市斤。从形制上看倒像是明代的古铁锚。(图五) 可稍有航海常识的人也一看便明了, 那么大的铁锚只能匹配几百吨到四千吨的海船”“甲午战争中清水师主力舰定远舰的铁锚比南京阅江楼的所谓宝船铁锚高大得多, 粗壮得多, 重得多。其重量估计是阅江楼(郑和宝船)铁锚的四倍。但我们知道, 定(镇)远舰不过是满载排水量约七千三百多吨的中型军舰[35]。——(《从考古文物实验辨析郑和宝船的吨位》张箭 四川大学历史系)

另 外,前面提到中国官方为了搞宣传建造了一个所谓的仿制版“郑和宝船”,声称是用的“传统工艺”其实完全就是使用现代科技建造,上面甚至安装的是导航雷达和 GPS,就这样他们都不敢把这个仿制版建造到古书上浮夸的“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长”(138米长,56米宽),而是小心翼翼地只建了一半尺寸,71 米长,排水量则只有一千多吨。由此你就可以明白他们胡乱吹嘘的那个数字有多么虚假!

其实西方史料中也有类似传说,如公元前1500年埃及 据记载有总长折合约210英尺的尼罗河大木船,公元前三世纪末由埃及托勒密四世在亚历山大城建造的配有4000名浆手的双体战舰,长约128米(一说长宽 为204*17米,40排浆手,400多船员,2850名士兵),不过西方历史学家从来对这些夸张传说持怀疑态度,不轻易采纳,但中国人是从来毫不犹豫不 加分辨地全盘引用中国古书上的夸张记载,并不容质疑。

中国人还处处玩弄双重标准,一面拿着这些古书上只言片语的夸张传说大吹特吹所谓“郑和宝船”的巨大无敌,古往今来天下第一,但是在遭到科学理论上的质疑之后,又一转脸拿古书上也记载有外国的巨大木船来作为证据,证明在古代是有可能建造这么大木船的:

“早 在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中,就记有“南海舶,外国船也。......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积宝货。”(唐.李肇:《唐国史补》 卷下)。宋朝时,木兰皮国(在西班牙南部与非洲北部)能造巨舟,“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云。拖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 置死生于度外......又大食国更越西海,至木兰皮国,则其舟又加大矣。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木兰舟)。到 了明代,更有人记其国之舟可“容万人,酒肆果园俱备。”(明.查继佐:《罪惟录》传三六.木兰皮传)。明天启三年(1623年),意大利人艾儒略记当时西 洋海舶,“中者可容数百人,大者可容千人”,“须装淡水千余大桶,以足千人一年之用,他物称是。其上近地平板一层,则舶内中下人居之,或装细软切用等物。 地平板之外,则虚其中百步,以为扬帆习武游戏作剧之地。前后各建屋四层,以为尊贵者之居,有甬道可通头尾。尾复建水阁,以为纳凉之处,俟贵者之游息。舶两 旁列大铳数十门,以备不虞,其铁弹有三十余斤重者。上下前后有风帆十余道。”“桅之大者长十四丈,帆阔八丈。随手二三百人,将卒,铳士三四百人,客商数 百”(艾儒略:《职方外纪》卷五.海舶)——(郑鹤声,郑一钧《略论郑和下西洋的船》《郑和下西洋论文集》第一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版)

既然如此,人家也有,那“郑和宝船”还有什么可吹嘘的呢?

还 有,郑和船队的船数,最初说是62艘,后来又说是有208艘。两百多艘海船在原始时代是怎样编队航行的?(其中62艘还是跟现代航母一样大小的“宝 船”!)那时既没有导航雷达,没有GPS,也没有无线电,甚至连探照灯汽笛电喇叭等基本设备都没有,两百多艘巨舰大船在海上四面排开据说占据至少整整十平 方公里,走得快了就会撞成一堆,走得慢了就很容易失去联系从此失散再也找不到(因为没有无线电联络嘛)。中国学者解释说是用灯笼锣鼓旗帜来发信号联系,那 海上暴风雨来时,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黑夜里,怎么用灯笼锣鼓旗帜发信号联系?

顺治十五年来华的传教士比利时人南怀仁,倒是曾在《坤舆图说》中记载他来时所乘坐的海舶:“若多舶同走,大者先行引路,舶后尾楼,夜点灯笼照视,灯周二丈四尺,高一丈二尺,皆玻璃板凑成,行海昼夜无停。”

不过,上面所说的那是西方海船的技术。玻璃真正传入中国至少已经是迟至雍正乾隆年间的时候了。

还 有郑和下西洋的人数,达二万七千人之众,这也不合逻辑,不管是按208艘船的平均载运量130人,还是按62艘船的平均载运量435人,都根本不符合建造 这么大尺寸航船的需要,既然平均载运量只有这么点人,那又何必建造这么大尺寸和这么多数量的巨船呢?就算是同时载运货物水粮也已远远超出了正常标准(跟郑 和宝船差不多大小的现代航母平均载运量常达数千人,且同时装载补给和弹药)。这不是毫无必要地白费空间吗?

但即使是这样,这个二万七千人也是太匪夷所思了。美国海军是这个高科技时代最强大的海军,军力据称比排在其后十多个的各国加在一起还要强大,一个航母战斗群出动,顶天了也才区区上万人,哪曾想六百年前原始农业社会的中国已经坐着几个小木船就二万七千人下西洋了!

由此可知所谓的中国“史书记载”就跟玄幻小说差不多。

另 外,还有中国人声称:郑和除了这个“七下西洋”之外,还有另一“丰功伟绩”,那就是“郑和奉旨统督楼船水师十万,往谕日本国王源道义”——(张研:《郑和 下西洋》,云龙出版社1992年)“郑和统督楼船水师十万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日本,并将明成祖的旨意告诉日本执政者足利义满”——(环球时报:《1404 年,郑和下东洋》)

水师十万访日本啊!

但中国人最终还是没敢于把这个拿出来大肆吹嘘,因为这可能会立即面临被日本人证伪的尴尬境地。

还 有那个自称的“郑和家谱”也很可疑,郑和是个色目人裔穆斯林,且不说色目人有没有写家谱的传统习俗,也不说穆斯林一神教徒禁止偶像崇拜会不会搞祖宗祭拜, 就说郑和是在战乱中被掳掠进宫十岁左右时就被净身做了太监,也就是说他既与上辈断了联系,又无后裔,哪来的什么“家谱”呢?——“据《故马公墓志铭》,郑 和父亲马哈只卒于洪武壬戌(洪武十五年,1382年)七月初三日,恰逢明军克云南之时。显然,郑和之父死于这场战乱,而郑和本人则被明军掳入军中。(《郑 和忌日及身後事》林梅村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

这个所谓的《郑和家谱》(直到1936年才在云南玉溪县被“发现”)声称的是“以其兄马文铭之子立嫡,名郑赐,字恩来”。同时也承认,太平天国时期,马府毁于战火,室家荡然无存。

“自 这份家谱问世以来,它的真实性不断遭到置疑。中国家谱喜好攀龙附凤......从《故马公墓志铭》看,马家只不过是随赛典赤入滇的普通穆斯林人家,没有任 何数据能证明两家有什么血缘关系。《圣像记》和《龙江船厂志》披露的郑和史迹,足以澄清郑和子孙的真名实姓,再次证明清末云南玉溪编造的《郑和家谱》不足 为信。”——(《郑和忌日及身後事》林梅村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

很多中国人因为嫉恨西方人开创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得到美洲澳洲,自怨于 郑和的航海没有捞到实际好处,于是酸溜溜地贬低西方的大航海带给世界的是战争和掠夺,大言不惭地吹嘘“郑和下西洋”是和平友谊之旅,这又是一个无耻的谎 言,《明史.郑和传》明明白白记载: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动机是“欲耀兵异域”,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也自承“及海外邦,番王不恭者生擒之”。

而 且实际干下的勾当是:“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 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馀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 (今苏门答腊)。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

到人家的国土上去,干涉人家的内政,攻灭人家的城国,俘掠杀戮人家君臣人民,和平在哪里?这不是侵略是什么?还反咬一口是人家君臣先欲劫夺他的钱财,可当时当地是正规合法政权,并非海盗,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不合常理的事情?我看应该是相反才是。

我 们中国人是最清楚自己中国人是怎样一个惯于吹牛撒谎造假贩假的民族,这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其实像这类夸大其词的玄幻传奇在历史废纸堆里成千上万,但 是由于跟西方文明没有可比性,中国人一般不会有兴趣去一一挖扒出来加以包装贩卖,但是像是“下西洋”“宝船”之类能跟西方科学文明攀附得上关系的就有了挖 掘炒作的价码,所以才有了这个“郑和下西洋”的荒唐故事。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