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8日星期一

[G4G] 中欧新闻网 曾飚:舌尖改变中国形象 吃货输出价值观念

曾飚:舌尖改变中国形象 吃货输出价值观念

p101031104
英伦在线总编、布里斯托大学语言心理学博士曾飚。

目前,这部片子在海外受到追捧,特别是留英的中国人士,因为英国一直以来被认为缺乏自主创新美食的国家。《舌尖上的中国》意外地用食品唤醒了爱国,就好像发现了海外华人所蕴藏的热情火力点。

面对层出不穷,匪夷所思的中国食品事故报道,我本来慢慢地相信《北京日报》的最新论断,“近来,食品安全、医患矛盾等负面报道层出不穷。这些现象的出现,有的是受西方所谓“新闻自由”的观念所蛊惑,有的是抛弃了媒体职业底线。”

幸好还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一下子把我从悬崖边拉来了回来。食品安全和新闻自由其实是一个假问题,媒体自我催生的谋生手段而已。最重要的现实,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中国有很多好吃的。

目前,这部片子在海外受到追捧,特别是留英的中国人士,因为英国一直以来被认为缺乏自主创新美食的国家。《舌尖上的中国》意外地用食品唤醒了爱国,就好像发现了海外华人所蕴藏的热情火力点。

《舌尖上的中国》采取了国内非主流的流行叙事话语,讲人,讲生活,讲食物与环境的和谐,这远比2006年的《大国崛起》低调,却更富有煽动性。吃作为一种软实力,不知不觉地被建立起来,背后关于吃的哲学,可以看作胡紫薇女士呼唤的“价值观”出现了,正在输出到海外。

纪录片曾经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1988年的《河殇》提出了黄土文明要融入蔚蓝色文明的观点,是80年代最为高亢的呼声。很少人有会把《舌尖上的中国》当作一部政论纪录片,但是它与《河殇》所处社会氛围相似,都是一个呼唤变革的节点。

与《河殇》最大不同,也是笔者最看重的,《舌尖上的中国》非常精彩地展示了中国的多元性。这个观感,在以往介绍中国的片子中很少被深入挖掘。这可能 与制作团队日益开阔的视野有关。总编导陈晓卿是很有趣的专栏作者,通过他的博客,可以发现他所结交的人,基本上是有心看世界的京城文化人,他给 TimeOut北京写的吃货专栏,一直唤起我对北京的美好回忆。从看他各个阶段的博客,能够感受到他要折腾点什么纪录片的野心。这次他做成了。这种开放的 视野,甚至造成了似曾相识的错觉,比如BBC的《狂野中国》(Wild China)。尤其是解说词,基本上可以按照英文来读。

《圣经》上说,“若死人不复活,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这部片子,不仅仅是谈吃吃喝喝,当然也不是关心十八大吃什么。然而不幸的是, 这部关于吃的故事,在一个最担心吃,也最爱吃的社会上诞生了,不禁让人担心。还好,到目前为止,给人带了的愉悦,远远胜过担忧。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出于一个媒体记者的最大的恶意揣测,将舌尖上的中国毁灭的手段之一,就是发现片子中某个食品 有毒的报道。说实话,这样的念头一旦浮现于脑海,我就一下子甩不掉。因此衷心企盼不再有食品安全事故报道出现,即使有,也与这部片子里的美食无关。

(作者赐稿)

Dr. Zeng Biao (PhD in Psychology)

Academic email: biao.zeng@ncl.ac.uk
Homepage: http://www.ncl.ac.uk/ecls/staff/profile/biao.zeng
Mobile: 0044-(0)7702217756

Media email: zeng.biao@talktone.co.uk
Website: www.talktone.co.uk
新浪微博 @TalkTone英伦在线智库

Twitter: @TalkTone
Facebook: TalkTone
Blog(Chinese): http://blog.caijing.com.cn/zengbiao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