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4日星期二

[G4G] 叶檀:股市楼市下挫是向中产收入阶层征税

2008-11-5 每日经济新闻

股市楼市下挫是向中产阶层征税。股市下挫70%以上,涉及几千万户家庭的上万亿真金白银;楼市摇摆不定,让所有人驻足观望。

 
 

参考消息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8-11-4 通过 叶檀 作者:叶檀

股市楼市下挫是向中产收入阶层征税

2008-11-5 每日经济新闻

    股市楼市下挫是向中产阶层征税。股市下挫70%以上,涉及几千万户家庭的上万亿真金白银;楼市摇摆不定,让所有人驻足观望。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出口市场受到冲击,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又出现了增速下降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有经济学家纷纷建言:要拉动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这个观点固然很好,而且这个目标已经提出了将近10年之久。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呢?

    有人认为,可以不考虑股市的暴跌,因为股市的投资者除了机构以外,大多数是中产阶级,俗称:小白领。这些人并不会因为股市暴跌而构成社会动荡的威胁,而真正需要关心的是贫苦的中下层人民。如何增加中下层民众的收入,是政府需要始终予以重点关注的话题。需要质疑的是,为什么在中国经济繁荣周期为什么没有提这样的方案,而在中国景气下行周期,却要通过财政手段增税或者发行国债满足中下阶层的需求。

    如果我们把股市与楼市的下挫,当成向所有股市投资者——当然,成本不到1元的大小非除外——与所有拥有自住住房的非农村居民收税,那么,这个特定税收的主要目的是损有余以补不足,拉平投资者与非投资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平拥有自住住房者与非自住住房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多人呼吁不能对资本市场投资者征税,他们却忘记了一个事实,通过股市的下挫,投资者早被征收了一笔高额税收。

    事实上,削除股市与楼市投资者财富上涨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目的没有达成,在投资者收入急剧下降之时,非投资者收入急剧提高了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居民收入印证了相反了观点,随着财富效应的下降,所有人的收入同比下降。根据美国数据,一美元投资收入差不多能拉动5美分的消费,而投资全线亏损导致消费下降在情理之中。除了纸面财富之外,投资者投入市场的真金白银被在兑现者取走,主要是大小非与上市公司。

    至于购房者,他们是在土地垄断与各种税费与高通胀共同预期作用下的高房价背景下购房,如今这些购房者有可能承受成为"负翁"的痛苦,他们被告知,高房价泡沫必须去除,所以他们以高价所购之房价格必须缩水,事实上,是这些人承担了地方财政与廉租房建设资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政府建廉租住房与经济适用房是建立公平基础的大计,体现了住房的公益性一面,不过,如果继续让中产收入阶层买单,政府终将发现处于经济增长与消费双双下挫的不利局面。

    要拉动中国内需,我们千万不能打中产阶层财产的主意,以各种显性隐性的手段剥夺这部分人的财产绝对拉动不了内需,只能毁灭内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大规模减少政府开支,向获得超高收入者征收特别税,如向大小非征收暴利税反哺于民众,这样才能同时保障贫困人口收入提高,同时提振中产收入阶层的数量,真正拉动我国的内需。

    美国是个反面的例子,美国布什政府时期累积了10万亿美元的国债,从10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将累积988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国内GDP70%以上靠举债收入,但债台高筑的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据美国商务部10月30号公布的初步数据,美国经济今年第三季度按年率计算下降0.3%,而其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约占国内生产总值三分之二的个人消费开支下降3.1%,为28年来的最大降幅。共和党总统竞选人麦凯恩指责政府的肆意挥霍令人震惊,事实上,美国政府不是现在信奉凯恩斯主义,说来实在是讽刺,最信奉市场,秉持保守主义理念的布什政府,一直在扩大政府开支维持经济繁荣的假像。

    我国应引以为戒。周天勇先生测算,国企保守估计全部收入在90000亿,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36%,却没有预算,周天勇称,2005年经济普查数据中,政府各种收费罚款是9367亿元,法院和检察院收356亿元,全部加起来9700多亿元,而2004年,这些费用都没有进入预算,近几年来,这些费用大概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长,按比较保守的20%估算,2007年规模也达到了16600多亿元。这些收入难道不能用于补贴中低收入阶层,难道不能抑制政府开支增长,而必须刮中产阶层的地皮吗?

    目前的方法是减税培育中产阶层的财富,是实行市场化培育民间财富,再也不能重回政府增加开支、剥夺中产阶层的显性财富的老路了。

注:此文在洛华的刺激下写成。他现在转入悲观,对股市楼市极不看好。有大量廉租房建设为依据。
    我还没有看清地标。此次改革险之又险,现在说什么乐观悲观,都缺乏依据。中产阶层与民企,将成为牺牲者。中国市场化何去何从?
    吴晓灵女士紧缩货币与允许大小非流通的高论,让人无法苟同,可怕的是,这代表了一批人的观点。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