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5日星期三

[G4G] IT随笔:圣女投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向互联网转型

1996年,《箴言报》开始在线版——这是全美最早开设在线版的知名媒体;
  2001年,《箴言报》开始提供线上的PDF版;
  2004年,《箴言报》全面改版线上网站csmonitor.com,现在一个月有500万的独立IP访问;
  2005年,《箴言报》成为首批提供RSS输出的媒体网站;

  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圣女,踉踉跄跄走向数字化之路。

 
 

参考消息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8-11-5 通过 与G共舞 作者:zousuper

 

张锐/文

  "好人呐",如果你听见谁在这样评价另外一个人,那么,这个被评价人基本上会是一个悲剧性人生和黯然的结局。比如说,前天北风和我说起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做出一个向互联网全面转型的重大调整时,我心里,就哗啦啦响起"好人呐"的叹息。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下称《箴言报》)的转型包括三项措施:停止出版纸质版的日报,将主要的编采力量和资源投放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发行纸质版周刊,定价为3.5美元一册,全年订阅为89美元。而现在订阅每日印刷版的报纸全年需219美元。;每日向读者投送邮件新闻。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新闻稿的导语中说自己是全美第一家由日报形态转向在线出版形态的全国性报纸。

  我理解这个转型,是"圣女投胎"。

  在美国五光十色的报纸生死簿上,《箴言报》绝对是一个圣女。低调、冷静、克制、自省,衣着朴素、目光低垂。1908年,不堪普利策《世界日报》持续攻击的Mary Baker Eddy夫人创办《箴言报》。在谣言和污水中诞生的《箴言报》在报头印下"不伤害任何人,并帮助所有人"的办报原则和精神信条,直到今天。

 

  迥异于绝大多数美国报纸,《箴言报》在创刊的100年间,一直保持着严肃的办报原则和高质量的编采水平。暴力和色情报道在《箴言报》上基本绝迹,偶尔出现的犯罪报道和灾难报道,《箴言报》也会自觉禁绝细节渲染和铺陈。上世纪80年代,《箴言报》作为"解释性新闻"的首倡者和身体力行者,屡获殊荣,其国际新闻报道为人称颂,其总编3次当选全美报业最高荣誉的"全美编辑人协会"主席职务,其报道更是拿下7次普利策新闻奖(讽刺啊!)。

  不仅在内容建设上保持着高品质的追求,《箴言报》在经营业务上的洁癖更让人惊诧(注意!我没有用尊敬——因为我不赞同)。《箴言报》绝少接受烟、酒、专利药品和咖啡广告(带兴奋剂?),甚至连诉诸享乐的旅游、奢侈品、旅馆广告都在排斥之列。当办报原则上的严格自律拓展到经营业务上的禁欲导向,在世界报业也属罕见!相形之下,看我们的杂志美女香车,名表皮草,不仅让人有天上人间两阻隔的惊叹!

这样一张苦修的,甚至自虐的报纸,可以赢得市场吗?

  在《箴言报》100年令人尊敬的生涯中,发行量从来没有超过30万,而且还有一部分订户来自于没有太大广告价值的海外。它的广告也少得可怜,甚至不如一些社区性的小报。这是一个尴尬的事实,与它声名在外的报纸质量的美誉和国际性大报的身份极端不匹配。

  说句通俗的——叫好不叫座。

  不要纳闷,更不要惋惜。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比如,现阶段的《南方周末》,在比如,那些牛逼的电影,牛逼的音乐,牛逼的书籍。不要纳闷,我告诉你真相:

  在大众文化领域(记住,在大众文化领域),叫好不叫座,事实上,只是,因为,这份报纸、杂志、电影、音乐、书籍不好,起码是不够好。

《箴言报》就是一张看上去挺好,但事实不好的报纸。

  它只有24个版。信息量严重不足;它热衷与对国际事务的分析和讨论,但鲜有比较扎实的采访和事实的报道,请看这里,还有这里,这两篇都是关于中国事务的报道,从技术上看,极其轻飘草率,随手拽一个李大婶王大妈,听他们抱怨两句,就忙不迭下结论,做分析,深怕别人不当它是中国问题专家(不过敝国大多数当红的国际问题专家也都差不多路数);《箴言报》提出的解释性报道没落也是同理,解释性报道的学理逻辑是:我看破历史真相,洞穿千年迷局,尔等小儿坐下来听我一一道来——日,听丫说晚了还得掏钱说好。

  人民群众的确总是被骗者,但人民群众总是在一个骗术中醒来,落入下一个骗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百年不变的那套掉包碰瓷的老把戏,不被人民群众唾弃那才是对不起基督。小人之心一下,《箴言报》拒绝烟酒广告,拒绝奢侈品和旅游广告,我想,其实不是拒绝,而是这些广告主看不上这区区30万的发行量,不愿意投放——这才接近事实,符合逻辑。

  唉!总是这样,远看是圣女,走近是丑女。

  认清《箴言报》这张历史悠久的,享有盛誉的,被认为有崇高道德感和技术品质感的,世界级的,严肃报纸的狗不理本质之后,同样要知道它清汤寡水的家境和风雨飘摇的现状。

  《箴言报》是一张一直靠着教会养活的报纸,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教义普及的使命,对读者进行精神层面上的控制和洗脑是其秘而不宣,且持之以恒的潜在诉求—— 这一点,远不如我党来得气壮山河,光明磊落。但本质一样。我不怀疑弘扬教义、普度众生这种做法的道德合法性和动力的纯洁性,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定背离了 一张报纸,一个媒体所应该、必须承载的传递信息,进行公共瞭望的本质。从这个角度看,这也不是一张有品质的报纸——一个整天琢磨着让你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 人,是有品质的人吗?

  也正是因为背离了媒体的本质,使《箴言报》失去了读者和市场,时至今日,《箴言报》的发行量已经下降到5万份左右。某种意义上,《箴言报》已成为基督国度里的《人民日报》(在这里说明,我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我只是在说,这样做的报纸不是报纸,也不会赢得市场。《箴言报》所获得的尊重,其实不是新闻尊重,而是道德尊重)。

  然而,就是这样一份在市场上风雨飘摇的报纸,却一直在做着艰苦卓绝的新媒体转型的挣扎:

  1996年,《箴言报》开始在线版——这是全美最早开设在线版的知名媒体;
  2001年,《箴言报》开始提供线上的PDF版;
  2004年,《箴言报》全面改版线上网站csmonitor.com,现在一个月有500万的独立IP访问;
  2005年,《箴言报》成为首批提供RSS输出的媒体网站;

  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圣女,踉踉跄跄走向数字化之路。

  然而一路血迹斑斑。数字化的挣扎并没有改变《箴言报》江河日下的颓势。现在每日十几万的互联网访问,成了圣女维系其高尚而纯洁的一生的最后稻草。而抓住这 根稻草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现有资源全面倾斜到网站,圣女断腕,取消成本消耗严重的纸质版(一张日报的70%成本来自于纸张成本),裁员清退,留下精兵坚守 在线版。

  这是一种叙事方法。另一种叙事,没有这么悲壮,而是将《箴言报》这张百年老报的数字化转型理解为向新传媒时代做纵身一跃的投胎转世之举。前世烟云,在此烟消云散。按照因果报应的逻辑,这数字化的转世,想必会有衣锦鼎食的未来。

  会吗?

  在《箴言报》的告读者文章中,展示了未来转世的模样。

  这是新网站的截图:

  在介绍的snapshot中,转世的《箴言报》网站在专题、博客等环节多有着力,并举出他们现在比较得意的作品作为样板。

  这是一个专题,从内容立意看,不错,还拿了2008年的一个什么奖;这是美国大选的专题,貌似相当牛逼。

  我对《箴言报》网站未来的这个操作思路表示怀疑,因为:

1、上面这两个例子,都是需要非常强的内容、美术和技术力量才可以做出来的,而且不是一天可以做出来的,对一个日更新,甚至是秒更新的网站来说,难有人力、资源支撑;

2、这样的东西只能锦上添花,远不可雪中送炭,只是甜点,不是主食。主食是什么?对纽约时报、CNN等美国大的新闻网站来说,是每天报纸和电视台上刊载的内容。《箴言报》没有。靠这种深度和精品思路,难以为继,不可长久;

3、最最重要的,是报纸数字化之后,在内容制作、选择的思路上的脱胎换骨。这才是最最艰难地蜕变。前段时间我和教官说起一个例子。按照经典新闻思路,一篇 残缺的稿件,在互联网上或许正是因为文本的残缺性,反而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热情,从而成为一块好料(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也在摸索之中,以后细述)。这就 是互联网的语法、语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地方。我看到了《箴言报》在博客运用,甚至是在和facebook、twitter等热门网站的合作上都有形式上的 融合,但是我看不到他们在这种互联网语法上的思索和沿革,所以我担心他们的电子化转型,只是加了互联网的画皮,内里,还是老圣女的血肉肌肤。

  作为电子化投胎举措的另外一项——出版周报,《箴言报》展示出来的页面形态是这样的:

 

  这是他们现在的报样:

  投胎之后的周刊典型的杂志化思路,做深度话题。这没什么问题。也只能如此,刊期使然。

 

  圣女投胎的故事,让我更加坚定几个思路:

1、不管是圣女,还是荡女,都要投胎。这是趋势,是必然。报纸必死。

2、死,在宗教意义上不是终结,而是开始。不死的是灵魂。作为信息载体的媒介,报纸(如果为了理解方便,我用新闻纸会不会更准确一些呢)必死,但是新闻不会死,新闻永生。新闻是报纸的灵魂。你看,投胎的《箴言报》,已经没有了报纸的皮囊,但仍然盛载着新闻的灵魂。

3、投胎转世的报纸,未必有美好的来生。在电子化的来生中,不能处理好灵魂和肉体的协调关系,灵肉冲突的话,一样痛不欲生。所以我对中国报网不看好。

  再过几天,就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百年诞辰的纪念日了;一百年前的今天,Mary Baker Eddy夫人在污水和谣言中创办了《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她说:to injure no man, but to bless all mankind.(不伤害任何人,并帮助所有人);这句话在一百年间,一直印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报头。这句话见证了百年苦难,百年沧桑;半年后,这句话应该出现在新版的《箴言报》网站的banner上——我想,我希望;这句话不应该因为只有35个字节而显得轻飘,失去力量。

 


Copyright © 2008
×除注明外均为原创,若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自与G共舞·IT、本文链接及本声明.

人家还要(相关)>>>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