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铁腕救市要达到效果靠的是什么?
2008-9-25 每日经济新闻
所有投资者都希望政府铁腕救市,但政府真的铁腕救市,市场反而陷入迷茫。这到底是市场出错,还是政策出错?
市场不会错,市场主体的迷茫,只不过担心政府救市虎头蛇尾,甚至以进为退,增加大非的未来威胁。政府以必要的举措消除市场的担忧。
我赞同好的救市举措。什么是好的救市举措,只要能够让中国奇迹延续,民众安居乐业,市场对政府的诚信与未来的收益充满信心,就是好的救市举措;如果让投资者对政策的朝令夕改充满畏惧,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小非制度性的与民争利印象深刻,就是坏的救市举措。
汇金与央企托市,说明救市已经远远超出了证监会的层面,而成为国家战略。而一些为增持临时修改的配套措施,说明管理机器已经急速开动,目前,最重要的是救市场之命,争议与利益全部放到一边。更重要的是,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强调,上市公司要现金分红,她认为市场战略投资人能够形成,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场上存在一批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如果拿着它分的红还不如存银行利息的话,投资者最终还是会选择把钱存到银行。"
没错,汇金就是中国的平准基金,汇金入市,或者是中投入市,其实是一回事,不过,作为工中建三行大股东的汇金入市看上去更加市场化罢了。10亿元人民币平准基金正式入市,有人指责,汇金增持工、中、建三家银行各区区200万股,不过是象征性举措,相比于汇金从注资银行获得的数百亿元收益,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在19日、22日三家银行封死涨停之后,汇金23日继续购入,虽然只有区区2534万元,仅相当于三大行A股9月23日成交额的0.3%,不过这样小的买入量对股价的影响绝对不是微乎其微,投资者已经跟进炒作,人们愿意跟着汇金的脚步同进退。三家银行称,未来12个月中央汇金还将继续增持其股份,这就给三家银行指出了一条底线。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行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对《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第七条进行了修订,缩短了禁止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窗口期",将上市公司业绩快报或者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相关股东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修改为10天。证监会与上交所在短期内修改规则,显然是在强大的救市压力之下的举措。
一向具有铁公鸡风采的央企,纷纷开始增持行为。中石油增持、中煤能源增持,中国联通2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9月24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上市公司股份4999.9932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0.23 %。
不要去炒作垃圾股,垃圾就是垃圾,但中石油、中石化、中信、中联通等定海神针在国家信用的支撑下接连翻红,支撑股指。如果企业毛利率下降而股价节节上升,股市市盈率将急剧窜升,我们将实实在在面对一波通货紧缩、实体经济下行的危机,而大盘股将更受看重。这从券商股、钢铁股等可以窥得一斑,钢铁价格下跌,如果宝钢、武钢等股价逆势上升,那么,一轮政策拉动的行情将会确立。很多普通投资者将会陷入赚了股指不赚钱的怪圈。周洛华先生认为,此轮行情将复制99年行情,是在通缩之下能够资本市场释放流动性。
铁腕救市要想达到效果,需要推出进一步的、切实的配套措施。
首先,央企上市公司回购部分大于增持部分,按照新公司法,回购的股票可以成为库存股,未必会用来注销,但起码不会列入分红,不算作收益。不像增持,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大非高抛低息、计算投资盈利的来源。
其次,落实融资与长期现金分红挂钩的政策,让那些圈钱公司在资本市场失去兴风作浪的动力。资本市场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质地,是市场的三公原则,而现金分红能够打通资本市场与债权市场,使那些投资回报率低于债券率的公司无所遁形。
至于其他手段,无论是融资融券、无论是股指期货,必须在上述基础打好后再出台,否则恐怕会成为市场的催命符,而不是市场的保命丹。
铁腕救市,靠的是政府信用,靠的是坚定的扩张政策。
注:统计显示,9月22日有超过千亿资金追高被套,熊市追涨的风险依然巨大!指标股与垃圾股政府附加的信用不同,不要以为现在是鸡犬升天的行情,还早得很,现在是增持行情、救命行情。
参加论坛,专家高谈阔论,听听企业主是怎么说的:
专家学者所激辩的那些宏观经济措施确实离我们太远,我们似乎等不到那一天就断粮了。
以下办法也许比专家们的高论对我等小企更为实用:1)政府根据各企业的纳税记录进行一定比例退税。此法公平且合情理。2)整治一下那见不得阳光的废品回收业,还其市场经济的本来面貌,让那些以废料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企业多点收入。3)积极治理"走佬",降低我等小企的经营风险。"走佬"毒瘤不除,企业之间互不信任,被迫采用原始的现金交易,又何谈抱团取暧一起过冬?4)别总拿广东省的有关规定做挡箭牌,再向我们收什么治安费,用工调配费等。这不都是可行的、实实在在的帮扶吗?
然而,我等百姓之言又有谁能搭理呢?小老板们:还是自己辛苦一点靠得住啊!平时多操点心,多比较几家供应商的价格,把采购员的那份回扣去掉,说不定你的采购成本会降低5%。把能精减的人尽量精减,修改一下你的ISO文件,让你的管理人员尽量兼职,给他们提高一点薪水。这样,在管理人员的薪水提高的同时,总体用工成本却降低。同时,和那些接受你回扣的人好好商量商量,适当低一点,大家一起"过冬",说不定你的销售成本又可以降低5%。如此一来,效益将大为提高。实在不行,你就到车间和仓库多走几圈,看看是否还有闲置的资产和无法销售的成品,将其折价处理,换件单薄的棉衣勉强"过冬"。如果还是不行,你就缩小规模,甚至暂时关门"冬眠",等"春天"来了再说吧!
企业过冬,股市添柴,是一回事,预示中国要进入紧缩周期了。大公司们,国家委以重任,是看他们信用与能力的时候了。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叶檀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