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6日星期五

[G4G] 文章主题: 美国智库称能源困境将迫使中国仰仗美国保护(图)

老土

2008年9月25日 环球网



资料图:浙江镇海储备基地是中国为维护能源安全而确定的首批4个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之一



资料图:中国海空军武器装备需石油作为后盾



资料图:霍尔木兹海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智库)《中国简报》9月23日文章,原题: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中国的能源困境过去数周以来,伊朗加大威胁,扬言若遭到攻击将马上封锁阿曼湾与波斯湾之间的战略咽喉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对中国来说绝不陌生。中国元朝时的文献提到过它,15世纪郑和的舰队曾远航到此。今天,中国是霍尔木兹海峡的使用者之一。北京依赖波斯湾原油进口,并与地区各方维持友好关系。尽管中国官方没有对德黑兰的威胁作出反应,但显然在未雨绸缪。

  中国的石油进口年年月月都不同,但总体趋势是清楚的:波斯湾是中国原油的主要来源地,中国日后可能会更加依赖该地区满足能源需求。据预测,今后二三十年许多石油产地储量将减少,而波斯湾不存在这个问题。

  不过,尽管中国的国际经济关系迅速扩大,但波斯湾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相当少,不到进口总额的4%,其中大部分是原油。相比之下,反而是日本、韩国、印度等其他亚洲国家更加依赖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口波斯湾石油。

  北京不愿把霍尔木兹海峡作为一个问题张扬,原因之一是中国相对于其他亚洲经济体对波斯湾石油依赖有限。其他还包括中国不想使经济和政治利益受损。此外,尽管伊朗扬言拖延冲突,但据分析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咽喉的能力有限,预计不会超过两周。鉴于中国年底将建成四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一旦爆发冲突,它也能经受得住这种中断。

  中国人也不太可能介入类似冲突。北京将遵循一贯的行为,很可能会避免任何卷入。中国人不太可能有意主动保护其在波斯湾的资产免受危机冲击,但他们无疑为损失最小化做准备。

  尽管中国人依赖波斯湾石油,但他们相对于其他亚洲国家较少受到冲击,因为中国约一半石油需求能自给,另一半的来源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认识到伊朗的危险形势,所以2006年北京接受沙特阿拉伯的提议,后者在发生制裁等情况下向中国提供石油。但如果霍尔木兹海峡被伊朗封锁,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也无法流入中国。对于北京来说,可能的替代方案是增加从阿曼和也门的石油进口,但这充其量只是权宜之计,因为这两国石油出口能力有限。

  总而言之,对北京来说,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不符合其利益,并且是它要竭力避免的,甚至不惜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满足德黑兰的要求以求稳定。不过,如果冲突无法避免,它对中国的冲击将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冲突尽可能短暂、尽可能快地结束符合北京的利益。冲突短暂、不深化意味着破坏小,而中国对波斯湾的依赖也会小。更漫长持久的冲突则意味着更大的破坏和动荡,而中国将会愈加依赖波斯湾石油———并且要仰仗美国的保护。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