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日星期三

[G4G] 纽约时报中文网 在中国,吃上放心奶粉并不容易

在中国,吃上放心奶粉并不容易

纽约时报中文网财经评论员王强 2013年04月03日

3月28日,中国国家电视视台中央电视台报道,欧洲著名奶粉制造商瑞士玺乐集团(Hero Group)授权的中国代理商――玺乐丽儿进出口(苏州)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生产奶粉,并掺入过期奶粉、更改外包装,冒充"原装进口"奶粉在中国市场销售。

瑞士玺乐集团4月1日向消费者致歉,并在官网上公布了从荷兰出口中国的"美素丽儿"奶粉生产批号。该集团称,掺入过期奶粉、私自更改生产日期等造假行为是代理商个人行为。


"美素"为全球知名奶粉品牌之一,很多中国的父母为此购买过这款名为"美素丽儿"的奶粉。央视的新闻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引起了潮水般的谴责和愤怒。这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对于中国食品安全所剩无几的信心。

据央视进一步的报道说,其实,该公司去年11月就被查封并立案调查,但是此后该款产品仍一直在中国大陆销售。人们指责企业丧失商业道德,质疑政府为何没能尽到监管责任。

不断发生的奶粉安全事件更加刺激了中国的年轻父母们从国外直接采购婴儿配方奶粉的愿望。虽然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针对来自大陆的采购者出台了限购政策,但中国互联网上的代购业务依然如火如荼。

上个月24日,连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都在抱怨说,他四个月大的孙子也是吃香港奶粉,要靠同事为他从香港带回内地,香港"限奶令"一出,他孙子的奶粉供应也出了问题。他是在当天与香港建制派议员午膳前与他们交流时表达的上述不满。

王光亚所说的香港"限奶令"指的是3月1日,港府正式实施针对大陆游客来港购买奶粉的限制政策。限购令规定,任何人――除非有出口许可证,每24小时不可带多于1.8公斤也就是两罐婴儿奶粉出境,违例者最高会被罚款50万元及监禁两年。

这引起了大陆关于香港民粹主义的讨论,但自由市场在短时间内出台有违自由贸易精神的政策也并非仅限于香港。从去年开始,由于担心扰乱本国市场,荷兰、德国、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全球主要的奶制品市场都对来自中国的采购者实施了限购政策。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从事新西兰奶粉进口业务的业内人士说:"来自中国的代购业务和中国妈妈们的抢购虽然不会直接导致新西兰国内奶粉价格的上升,但是会造成当地市场供应短缺, 所以新西兰政府会采取措施保障国内消费者的购买。"

去年9月28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与新西兰海关发表声明,联合开展行动打击非法输出婴儿配方奶粉的行为, 尤其针对输往中国市场的奶粉。邮寄和代购等未经合法出口商的出口行为都被视为非法。

这令中国的父母们苦恼不已,也令中国政府和中国的奶制品制造商们再次蒙羞。

其实在2008年之前,中国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还以国产奶粉为主。但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导致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普遍失去了信心。随后,外资奶粉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每年都大幅上升。

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2012年9月提供的数据,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已从2008年前的30%左右,跃升到50%以上,在高端奶粉市场,这一数据更是超过70%。

目前,新西兰是中国第一大奶源进口国。2011年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中国仅从新西兰原装进口的成品奶粉就达到7.8万吨,占到了全年全部原装进口成品奶粉的9%,而这还不包括从新西兰进口大包奶粉在大陆分装的数据。

按照上述数据计算,中国仅在2011年从国外进口原装成品奶粉的数量就达到87万吨。如果平均按照一个孩子一年消费50公斤奶粉计算,那么上述进口量足可以供应1740万中国孩子一年的奶粉。如果计算上在国内分装的外资品牌奶粉,数量会更大。

如此巨大的进口量,为何中国父母们还成群结队到境外去采购奶粉呢?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最近接受新华社的采访时称,其实,新西兰奶粉大部分是作为"原料粉"用于出口,由进口商自己分装。市场上销售 的新西兰品牌奶粉其实并不多。在中国同样如此,很多在华销售的新西兰品牌都是后来形成的,其中不少是中国资本在新西兰投资建厂、注册品牌。

乳业专家、广东省乳业协会会长王丁棉也估计,目前在中国一百多个进口奶粉品牌中,这样的"假洋品牌"占到了70%以上。

即使对于在中国本土分装的真正的洋品牌,中国消费者也越来越不信任。根据中央电视台的后续报道,刚发生的美素丽儿事件中,苏州的生产商得到了瑞士玺乐集团的授权,但授权者并不能有效控制中国的被授权企业遵守商业道德。

中国最大的奶制品企业蒙牛公司奶源事业部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这也说明为何大量的中国父母们宁愿花高价代购或者要远赴香港或者欧洲、澳洲等地购买奶粉。"

他认为,2008年后,中国奶粉安全问题被主要归结于奶源。但现在看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是系统问题,整个产业链上的环节都存在隐患。

"但政府负有主要责任,"蒙牛这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说 。

他认为,监管失职的原因在于部门腐败以及政府希望食品制造商们自己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 政府开始主导一些央企收购私营食品制造商,希望央企能拯救处于信任危机的中国奶业。

最典型的收购案发生在2009年7月,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中粮集团(下称:中粮)成为蒙牛的第一大股东,此后中粮开始逐步主导了这家私营牛奶企业。

上述蒙牛人士称,收购完成后,中粮希望蒙牛公司按照"全产业链战略"去规划未来的发展。"全产业链战略"意在控制整个产业的上、中、下游的所有环节。中粮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大部分市场风险。

"所以,蒙牛在最近两年正投巨资建设自己的大牧场,试图逐渐摆脱此前的散奶收购模式。这种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如果单纯依靠自建牧场解决奶源供应,不但需要大量的土地,资金需要也难以承受,"蒙牛内部人士说。

与蒙牛一样,伊利集团等中国其他的主要奶制品生产企业也都在试图投资建设自己的大牧场。2012年年底,财新《新世纪》周刊报道说,中国迅速拥有了全世界数目最多的万头大牧场,土地和环境却正在付出高昂的代价。

对此,中华农业有限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董益霏说:"全产业链的模式虽然目的是为了规避风险,但其实充满了风险。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产业链上的其 他环节也会马上受到影响。" 董任职的公司注册地在澳大利亚,该公司希望未来在优质种羊、种牛技术上促进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合作。

董益霏的另一个身份是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商业模式研究室的特聘高级研究员,长期关注澳大利亚的畜牧业产业。她发现,在澳大利亚,乳制品行业不存在"全产业链模式",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之所以都能尽到安全责任、并且互为监督,这在于严格的市场监管能够得到真正落实。

中国也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对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也有详细的监管制度,但是,由于存在腐败等原因,制度不一定能够被贯彻。

2012年年初,蒙牛公司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家分公司被曝光出一个批次的液体乳产品中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后证明该物质超标的源头在于不合格的饲料。此后,蒙牛出台了集中招标采购饲料的新政策,强制要求奶农采购中标的饲料,以试图解决饲料的风险问题。

通过集中招标的办法能解决饲料环节的问题吗?招标之初,一位专门负责食品安全报道的记者就曾向笔者表达过担忧。他认为,在目前奶农仍为蒙牛奶源主体供应方的情况下,蒙牛有可能借集中招标严重损害奶农利益;同时,蒙牛内部的招标负责人有可能借机与饲料生产商合谋,牟取暴利。

上述蒙牛内部人士对此回应说:"你知道,中国潜规则众多。据我所知,上述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他也提醒说,饲料只是奶业中的一个小环节,奶牛用药、奶源检测、不合格奶源的处理、生产等环节都可能存在着更大的安全风险。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