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日星期二

[G4G] 财富中文网 中俄关系:亦敌亦友?

中俄关系:亦敌亦友?

 作者: 裴敏欣
   时间: 2013年04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商业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习近平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国国家主席后出访的第一站选择了俄罗斯,而不是美国。美国分析人士认为,中俄两国领导人在莫斯科峰会上所展现出的热情掩盖不了彼此间的深深戒 习近平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国国家主席后,很快选定莫斯科作为自己外交出访的第一站。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惊讶。习近平的出访首站居然不是某个西方大国,而是俄罗斯。

    作为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非常希望能像已故领导人邓小平那样以一个改革者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而邓小平1978年12月确 立核心领导地位后的第一次出访目的地是华盛顿。这样看来,习近平的选择就更加让人费解。很明显,邓小平知道中国的改革离不开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支持。 那习近平这次考虑的又是什么呢?

    显然,习近平要向西方传达一个这样的信号: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还有另外一些重要的伙伴,中国也不再像以往那样需要西方国家。

    “冷战”时期,中国和俄罗斯曾是死敌,但现在表面看来两国间的联系却变得更加紧密。这对双方都具有战略和经济意义。从意识形态层面 上看,两国尤其痛恨西方国家推动他国政权更迭以及侵犯别国主权的行为(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去年中俄共同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叙利亚的决议)。

    从经济层面上看,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中国资源需求巨大,在这方面双方似乎也能一拍即合。过去五年中,两国双边贸易额增长 超过了一倍,在2012年达到880亿美元。习近平在俄访问期间签署了一项关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谅解备忘录。毋庸置疑,这是 他此次访俄期间所签署的最高调的商业协议。根据双方签署的备忘录,从2018年起,这家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巨头每年将向中国提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双 方在价格方面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分歧,还需要进一步磋商)。另外,其他中俄能源类企业间也签订了一些规模较小的协议,其中包括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投资额约为 20亿美元的煤矿开采合资项目。

    军事方面,俄罗斯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先进武器供应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两国关系的友好时期,俄罗斯曾向中国出售过精良的喷气式战斗 机、驱逐舰以及柴油动力潜艇,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短期内就配备了关键武器装备。考虑到向中国输出武器装备日后也许会威胁到俄罗斯自身,2000年普京上台 后对中国实施了武器装备出口限制,俄罗斯的对华军售很快停止。这个举动曾经引起中国方面的不满。但在本月举行的中俄最高领导人峰会上,中国争取到了更先进 的武器装备的购买权。根据双方签署的军售框架协议,中国将从俄罗斯购买24架苏-35型战斗机(这个机型是具备隐身能力的第四代战机)和4艘“拉达”级柴 油动力潜艇(该潜艇为中国此前购买的“基洛”级潜艇的升级版)。眼下,美国正在推行“亚洲轴心”战略。在这个背景下,中国这次的军购无疑发出了一个明确的 信号。

    中俄间如此广泛的共同利益不免让人觉得中俄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非常自然的,甚至是必然的事情。这也正是习近平和普京对中俄关系的定位。

    然而,这种说法一定程度上存在假象。尽管双方在莫斯科峰会上都做足了“表面功夫”,但两国彼此间仍保持着深深的戒备。或者我们更应该说,自苏联解体后,中俄间从未存在过稳固的关系基础。

    中俄关系实际上充满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相互猜疑;从地缘政治学上来说,两国也在暗中不断进行相互对抗。也许中国是在崛起,而俄罗斯 正在衰败,但俄罗斯仍将自己视为一个在亚洲拥有发言权的超级大国,它会致力于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特别是中亚地区。与此同时,中国认为自己在亚洲才是主导 国家,而俄罗斯发挥的只是次要作用。的确,在中国对整个亚太地区的战略考量中,美国和日本的分量明显要比俄罗斯重的多。

    这也正是俄罗斯为什么必须经常声明自己的主张,以向世界展示其力量的强大以及地区影响力。越南在边境方面与中国不断发生冲突,而在 地区安全问题上,俄罗斯一直都是越南的坚定支持者。俄方已经向越南卖出了六艘“基洛”级潜艇和十二架苏-30MK型战斗机,可能会对中国南海几条关键航线 构成安全威胁。此外,俄罗斯还遏制了中国向中亚地区的势力扩张。例如,中国此前在中亚的一个大型能源供应交易未能达成就是因为俄罗斯从中作梗。

    就算是表面看来互惠互利的中俄能源贸易,背后也一直波折不断。尽管双方曾宣布达成过多项协议,但仅有一小部分最终得以成为现实。作 为能源出售方,俄罗斯所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高的卖价和尽可能多的买家。而作为购买方,中国急需的是压低俄方要价,同时成为它在亚洲唯一的客户。例如,经过 双方十年的艰苦谈判后,俄方才终于开始通过一条管道向中国输送石油(此前考虑到向日本和韩国供应石油的可能性,俄罗斯希望将这条石油输送管道延伸至太平 洋,因此一度拒绝通过该管道向中国输送石油。)。俄方保证在此后的20年内一直向中国供油,而作为交换条件,中方则必须向俄方提供200亿美元的贷款。至 于习近平在莫斯科草签的巨额天然气协议,最终可能会因双方在价格上无法达成一致而落空。

    然而抛开双方间的相互戒备,中国和俄罗斯认为展示两国间的友谊多少有点用处,至少目前是如此。在莫斯科举行的中俄领导人峰会其实就是给美国看的一场“秀”。两国都相信,他们的权宜联姻或多或少都会增加自己与美国对话的筹码。

    作者系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72级“汤姆和玛格特•普利兹克”政治学教授,兼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非常驻高级成员。

    译者:默默

备。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