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4日星期二

[G4G] 股市崩溃反映了经济的悲观预期

股市崩溃反映了经济的悲观预期

作者:朱大鸣2012-09-0414:10:14发布于:博客中国分类:默认分类
80116440

摘要: 股市崩溃反映了经济的悲观预期 最近一段时间,沪市直下2000点大关,深圳成指更弱,主要是最近地产股较弱。股市之所以有如此表现,主要有两大方面导致的:第一是股市制度本身的缺陷,其重要反映是股票供求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失衡,IPO不断发行,存量和新增供应量快速增多,而买方则不断萎缩,

打印收藏
选择字号:

 

股市崩溃反映了经济的悲观预期

最近一段时间,沪市直下2000点大关,深圳成指更弱,主要是最近地产股较弱。股市之所以有如此表现,主要有两大方面导致的:第一是股市制度本身的缺陷,其重要反映是股票供求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失衡,IPO不断发行,存量和新增供应量快速增多,而买方则不断萎缩,股市流动性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第二是沪深市场基本上反映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基本面并不乐观。

我们这里主要论述股市要比经济数据更能反映中国现实经济困境。有人说,中国股市并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这一点是道理的,因为中国经济向好,那么股市并不一定会出现牛市,反而会出现大熊市;但是,如果中国经济趋向较为坏的预期,那么,股市则出现大熊市的概率就比较大了。所以说,出现了熊市不一定反映经济基本面比较差,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自身的缺陷所致,但是,如果出现了经济基本面也在变差,那么,股市与经济的相关性就比较高了。我们这里论述的经济基本面是指实际的经济基本面,而不是所谓的经济数据。经济数据是可以造假的,去年就查出了一些地方统计局逼着企业上报虚假数据。这可能与中国政绩评价体系密切相关。

中国股市的现实表现,要比中国经济数据更为可靠,如果本来经济向好,而我们的股市被错杀了,那么,错误很快就会被修正的。因为赚钱的机会不会很久不被发现,错误的预期会被纠正的。然而,沪指从2008年之下1664点后,市场虽然出现了一些行情,最终还是被一点一点蚕食掉了。虽然说2009年我们走出了金融危机第一波冲击,但事后证明,当时我们是有些过于乐观了,我们的经济数据之所以还比较惹眼,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投资拉动的,而非有效需求拉动的;是货币量超发所致,而非真实生产率显著提高的结果。所以,这些年来,股市基本上还能比较恰当的反映经济状况,虽然说可能在步调一致性上比较差。

人人都知道中国经济在数据上保八可能是不成问题的,CPI在数据上有所控制也是不成问题的。这些都是抽象的数据,虽然说也有现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各种非数据统计方式显著背离了现实,很多人则更愿意从现实100元钱购买力的角度来衡量通胀程度。虽非精确,但至少不会错的离谱。像那些比较具体的数据,比如说具体某一个楼盘的价格或者某一区域的楼盘的价格,可能并不能替代整体性的特征,但是反映价格增幅或者降幅可能更为现实一些。

就实业来说,这两年显著的困难是成本上升,成本上升主要有三个因素导致的,一个是贷款体制畸形,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纳税无数,但是,急需用钱的时候却被卡死,这变相增加了金融资本的权力,他可以在别人嗷嗷待哺的时候趁火打劫,而不需要资金的企业由于各种各样的非经济因素却能够顺利贷款,并将之变成炒作热钱和高利贷。如果这种贷款体制不改变,中国实业可能就被一天天的搞跨掉了。我们现在还是中国制造,长此以往,可能不但没有升级中国创造,还可能连中国制造的名号都保不住了。制造业危机是中国未来最大危机,其最大的阻力就是金融资本天生的垄断性和追逐暴利的天性。既然热钱能够赚取快钱和暴利,我们为什么还要贷款给你们这些利润低而且还有倒闭风险的制造业。不要以为这是逻辑推理,美国金融资本就是这样干掉美国制造的。如今,我们就连地方都不愿意扶持实业,他们更愿意一次性的卖地,城市面貌新了,地方也有钱了,政绩很快就有了。这种发展模式能不能持续,在中国真不好说,但其弊端已经显露无疑了。

第二个成本上升的因素是国际金融战推动的。列强们强烈希望中国人民币升值,所谓的浮动汇率最终证明是托辞,单向度升值却是现实的。而且,不仅仅是单向度升值问题,还在何时升值问题我们的话语权也很弱。汇率升值的结果是中国制造的成本大幅度提升,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也都在上涨,而利润又在不断下降。

第三个成本上升因素是众所周知的货币超发所致,这一点我们多次论证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通胀问题更主要的不是成本推动、需求拉动和结构性所致,那些只是货币增多的表象,是信用贬值的必然结果而已。

中国股市这么多年的整体低迷,与中国基本面现实情况还是相符的,意识到这些问题,解决问题可能就会找到了相对正确的方向。 

本文作者:朱大鸣

文本出处:博客中国

链接地址:http://zhudaming.blogchina.com/1356252.html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