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星期五

[G4G]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中国城市化带来的社会成本

2013年 10月 31日 12:26

中国城市化带来的社会成本


Reuters
今年8月,西安的一条街上,一栋被部分拆毁的楼房伫立在一片住宅建筑工地旁。

项研究表明,在10年来的中国建设热潮中,有多达6,400万家庭的土地被征用或房屋被拆毁,投射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黑暗一面。

今年3月份上台的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城市化奉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按国际标准来看,中国的城镇化率(目前为53%)仍然很低。更多农民来到城市从事生产率更高的工作,可能有助于提振中国经济增速。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降至十多年来最低水平。

不过,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社会成本。清华大学一项调查发现,全部样本中有大约16%的家庭经历过某种征、拆情况。

这项于去年进行的调查覆盖了中国大陆的所有省市。实际完成有效成人样本12,540个,0-15岁少年儿童样本共计7,517个,是作为针对全国人口的代表性调查进行设计的。

调查发现,家庭承包土地被征用较多的是获得重新规划的城乡结合区和乡中心区。

中国农民没有自行出售土地的权利,常常受到地方当局的摆布。地方当局征地搞开发项目,而常常对补偿问题不太上心。这一问题频繁引爆农民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冲突。

报告写道:"如果我们了解到有如此大规模的拆迁运动以后,也许我们不会对出现如此多的社会矛盾问题感到惊讶了!"

失地农民通常会被重新安置并拿到补偿款,但他们常常难以找到工作和适应城市生活。调查显示大约80%的承包地被征的农民获得了补偿款,但没有给出具体的金额。

研究发现,仅有10%的承包地被征农民获得了城镇社会保障。

根据毛泽东时代设立起来的户籍制度,医疗保险、养老金等福利是与户口挂钩的。虽然半数以上的人生活在城市里,但全部人口中只有28%拥有非农业户口。从农村涌入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从事着制造业、建筑业的低薪工作,却通常享受不到社会福利。

调查发现,只有4%的承包地被征农民获得了就业安置。

预计领导层将于下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讨论土地政策改革,但改革将很难推进。地方政府收入主要依赖于征收然后出让土地所获利润,土地改革必须对税收体系做出重大调整,让地方政府拥有其他收入来源。

康 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研究中国土地政策的专家Meina Cai指出,当今中国的"圈地运动"是社会不稳定的单一最大源头,合理的改革将统一农村和城市的土地市场,但这不太可能成真;现行土地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正 是国家和地方政府。

Richard Silk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