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日星期二

[G4G] 路透中文 * 中国新型城镇化非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成本“并不高”--专家

中国新型城镇化非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成本“并不高”--专家

2012年 12月 28日 星期五 18:12 BJ

* 新型城镇化不是大规模基础建设,成本"并不高"

* 城镇化主体是2亿多农民工和7,000万流动人口

* 重点是改善公共服务

* 要进行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并打破等级行政

作者 乔艳红/沈燕

路透北京12月28日 - 新型城镇化被定调为中国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但道路该怎么走仍不明朗.在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看来,新型城镇化不是个大规模的基 础设施建设问题,而是那些已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如何享受与市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因此成本"并不高".

他周五在接受路透专访时称,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是2亿多农民工和7,000万流动人口,关键是要让他们真正享受市民待遇;而改革突破口在于户籍和土地制度变革,同时还需要打破等级行政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城镇化不是一个建设问题,是整个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一个公共服务改善的问题,是从数量型扩张到质量型成长的转变过程,"李铁称.

他指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就是要打破以往阻碍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并能享受到城镇居民同等公共服务的各种传统制度和传统障碍.

"不是要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而是说农村人口已经进了城,却不能享受公共服务,是'两类人'."李铁认为,2亿多农民工以及7,000万的流动人口才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把他们纳入市民生活轨道,把长期的消费倾向从农村转向城市,进而带动内需增长.

从十八大报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型城镇化被提到一个新高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而中国过去"摊大饼式"的城市化进程,实际是靠大量的投资投入和大量的土地投入"堆砌"出来,效率低下且容易滋生房地产泡沫、激化社会矛盾等问题.

针对外界关注的新型城镇化是否会形成新一轮"投资热"的问题,李铁表示,"现在特别担心这个问题,这个苗头已经出现了."

但他也称,现在的宏观经济调控、地方债务约束以及住房限购限贷政策,实际上已经遏制一些盲目投资行为,且中央政策尚未出炉,地方的投资行为和决策还是取决于未来政策明晰化后才能决定.

据他透露,目前"十二五"城镇化的专项规划和政策研究正在制定过程中,由发改委牵头,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会择机公布.

**城镇化成本"并不高"**

中国目前城镇化率超过50%,但户籍城镇化率仅有35%,也就是说有大约16%的人口未能享受城镇公共服务.而地方政府认为大量农民工进城将导致公共服务成本激增,因此也没有动力推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对此,李铁认为地方夸大困难的原因一是想向中央要钱,二是不想让农民工进城,"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困难,成本并不高."

他进一步解释道,城镇基础设施是本来就要修建的,社保则由企业和个人自主缴纳;而面对这么多人口实现人人有住房显然不现实,可以通过租房等途径解决;至于教育可以像广东那样借道民办教育,医疗则可通过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化解.   待续

"不需要政府来承担很多事情,现在大部分农民工都在城乡结合部,也没有要求政府来负担,都是社会解决的.政府要做的就是完善社保缴纳和教育."据李铁测算,重庆市让农民工进城的成本在未来10多年合计起来也就是十多万元人民币,平摊下来每年也就是1万多元.

他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开户籍制度,并推进土地制度以及相关的征地制度改革.同时,还要打破等级行政带来的优质资源过于向大城市集中的问题.

李铁指出,中国城市是有等级的,高等级城市通过行政手段、行政优势把大量资源集中起来,就能形成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因此也理应把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纳入到公共服务体系当中.

"要打破这种(等级)限制,使大家平等享受同等的权力,就会形成城市发展的一个相对平等竞争的机会,那时候人口的流向、选择的余地就更广泛,"李铁称,"核心是不能强制不让人进城,而且政府的责任就是要解决公共服务问题."

福建、云南等地近期已经出台城镇化体系建设规划方案,哈尔滨和南宁两地政府日前发布有关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政策,其中就有取消农业和非农户 籍划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而前一段时间中央政府提出加大对被征用土地的补偿力度,也是在原有土地制度不变的情况下所做的改进.(完)

(审校 林高丽)

路透全新邮件产品服务——“每日财经荟萃”,让您在每日清晨收到路透全球财经资讯精华和最新投资动向。请点击此处(here)开通此服务。

路透北京12月28日 - 新型城镇化被定调为中国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但道路该怎么走仍不明朗.在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看来,新型城镇化不是个大规模的基 础设施建设问题,而是那些已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如何享受与市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因此成本"并不高".

他周五在接受路透专访时称,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是2亿多农民工和7,000万流动人口,关键是要让他们真正享受市民待遇;而改革突破口在于户籍和土地制度变革,同时还需要打破等级行政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城镇化不是一个建设问题,是整个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一个公共服务改善的问题,是从数量型扩张到质量型成长的转变过程,"李铁称.

他指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就是要打破以往阻碍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并能享受到城镇居民同等公共服务的各种传统制度和传统障碍.

"不是要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而是说农村人口已经进了城,却不能享受公共服务,是'两类人'."李铁认为,2亿多农民工以及7,000万的流动人口才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把他们纳入市民生活轨道,把长期的消费倾向从农村转向城市,进而带动内需增长.

从十八大报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型城镇化被提到一个新高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而中国过去"摊大饼式"的城市化进程,实际是靠大量的投资投入和大量的土地投入"堆砌"出来,效率低下且容易滋生房地产泡沫、激化社会矛盾等问题.

针对外界关注的新型城镇化是否会形成新一轮"投资热"的问题,李铁表示,"现在特别担心这个问题,这个苗头已经出现了."

但他也称,现在的宏观经济调控、地方债务约束以及住房限购限贷政策,实际上已经遏制一些盲目投资行为,且中央政策尚未出炉,地方的投资行为和决策还是取决于未来政策明晰化后才能决定.

据他透露,目前"十二五"城镇化的专项规划和政策研究正在制定过程中,由发改委牵头,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会择机公布.

**城镇化成本"并不高"**

中国目前城镇化率超过50%,但户籍城镇化率仅有35%,也就是说有大约16%的人口未能享受城镇公共服务.而地方政府认为大量农民工进城将导致公共服务成本激增,因此也没有动力推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对此,李铁认为地方夸大困难的原因一是想向中央要钱,二是不想让农民工进城,"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困难,成本并不高."

他进一步解释道,城镇基础设施是本来就要修建的,社保则由企业和个人自主缴纳;而面对这么多人口实现人人有住房显然不现实,可以通过租房等途径解决;至于教育可以像广东那样借道民办教育,医疗则可通过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化解.   待续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