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隐寺腊八施粥市民拥挤(图片来源:中新网) 腊八节施粥,有人挤得脚也扭了,鞋也丢了,还惊动了120和武警。(图片来源:新华网) "挤爆寺庙抢粥"暴露国人丑陋恶习(图片来源:新华网) 施粥本是文明,领粥更要文明(图片来源:新华网) 2013年1月19日,杭州灵隐寺首次实行免门票在寺庙内分发腊八粥,数以万计的市民前来领取腊八粥,出现拥挤现象。当日在杭州灵隐寺和杭州市区的20余个社区、孤儿院、福利院等地向杭州市民与游客免费发放30余万份腊八粥。(中新社) 杭州免费喝粥点变 垃圾点。2013年1月19日,杭州众寺庙免费分发腊八粥。现场规定每人限领两碗,几乎所有人都不会只领一碗,很多人没能将两碗喝完。没过多久,喝粥的地 方一片狼藉,全是随意丢弃的碗筷和勺子。临近中午,一群清洁工清理地上的垃圾时叹气:"真没想到一件好事会变成这样子。"(人民日报) 腊八节去寺庙喝一碗腊八粥,为来年祈福,讨个好彩头。这本是一件蛮开心的事,但一些不和谐的插曲,让人挤得脚也扭了,鞋也丢了,还惊动了120和武警,这离"腊八祈福"的初衷多少有了点距离。 腊八施粥背后的不文明现象:年年拥挤哄抢 今年,杭州灵隐寺、永福寺、河坊街、西湖六个微笑亭、各大广场、孤儿院、福利院等均设有施粥点。早上五六点,杭州市民从四面八方鱼贯来到施粥点。 购物袋、购物篮,相比往年有备而来的市民,杭州灵隐寺也做足准备,寺庙僧人加上义工、保安,安保人员共计百余人,从大雄宝殿至后门沿途2公里设置铁围栏劝导,易拉宝小喇叭提醒市民:注意排队,每人2份。 粥多人亦多,上午9点等待施粥队伍已经从灵隐寺飞来峰大门排到灵隐寺后门,万人队伍绵延数公里之长。等待人群中有市民不愿意遵守排队规则,希望走捷径,一时场面出现推搡混乱局面夹杂着抱怨口角声。 一天24小时人换锅不停歇,早上3点起床熬制腊八粥的后厨师傅沈祝华没有怨言,认为善粥应该带着善心来熬制。护法章居士赶来维持秩序:"本来是管理得很有序,只是临时有未领到粥的人心切拥挤,心静才能吃热粥。" 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也赶来维持秩序,提出明年继续加强安保秩序,所幸片刻之后拥挤人群恢复正常整齐列队,吉祥喜庆的施粥场面如旧。 历年来,灵隐寺腊八广施善粥赢得外界一片赞誉,每年不断增加投入人力、物力保证施粥供给充足。但是,不得忽视的是,每年施粥现场都会出现一些不文明不和谐画面。 2010年杭州西城广场出现抢粥现象,近两年来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拥挤推搡现象。今天的人们不再担忧温饱问题,施粥不文明现象的背后更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光泉法师说,"我们不能指责市民,只能希望大家提高公共意识。" 汶金让:"挤爆寺庙抢粥"暴露国人丑陋恶习 腊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江浙富地,出现众多市民拥挤领粥争抢免费餐现象,反映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爱趁热闹的 "屁民"劣性在我们这个社会根深蒂固。做一锅粥不是什么难事,可许多人宁愿遭受拥挤去乘那个节日热闹也不愿自己动手。"好吃懒做"妄想不劳而获的思想在少 数人心中仍有地位。见便宜就沾、遇降价必抢、逢免费必吃的现象是最典型的表现,无组织、无纪律、无秩序是许多市民低素质的外化。其中有年龄大的老汉老婆可 以理解,一些中青年人赶这个"时髦"有点不值。浪费这样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不如去干更为有意义的事情。 二、一些古老风俗 的庸俗化不容忽视,我们应更深刻理解这些民俗的文化意义,腊八的幸福在于悟道,而不是简单地喝粥。腊八之风俗历史悠久,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因佛 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又叫"佛成道节",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 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吉时始兴"佛成道节"。我国的佛教信徒们出自虔诚,遂将它与"腊日"融合,方成"腊 八节"。可见,腊八的"成佛"意义远大于庸俗的吃喝,可惜许多群众不懂这个道理。在各种各样的腊八故事中,赈灾救民济穷是中心内容,可从杭州灵隐寺的拥挤 场面来看,人群中的许多人的穿着并不褴褛,有的甚至是有品味之人,如此无序地在寺庙中挤抢实在有失大雅,与文明相差太远! 三、"挤爆寺庙抢 粥",不排除一些市民确实生活艰难,活得不容易,能省一点就省一点。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确实有一些人富裕了,但爆富之人多为官商,他们掌握着中国社会绝大 部分社会财富,更多老百姓在物价不断飞涨中生活质量实际上没有提高多少,相反,有许多人因为各种事故和疾病致贫。少数人因为经济压力甚至连像样的好菜也不 敢吃,生活之荤越来越少,上街进超市专找便宜货或降价活动,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所以,遇到这样的寺庙腊八之免,她们便像蜜蜂采花一般蜂拥而至。 无独有偶,河南少林寺和重庆华岩寺等地也在同一天施粥,却井然有序,上万市民排队领粥,并未出现任何秩序混乱。发个粥就"犯抢",暴露国人许多丑陋恶习。这一点鲁迅和台湾著名作家柏杨的作品中多有论述。国人的"脏、乱、吵",非数十年形成,那是一种千年积淀。历数秋而未能改,说明其有着深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原因。 "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这样的镜头与我们这个时代极不相称,你说呢?吾佛好施舍,君子应重德,"免费"不能等同于"混乱",愿大家能够深思。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