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3日星期二

[G4G] 改革:为什么停顿?

改革:为什么停顿?

作者:杜猛2012-03-1312:00:23发布于:博客中国分类:财经
1453810

摘要: 今年正值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 改革的话题再度热了起来。 悲观者认为这只是表面繁荣,形势并不乐观。而乐观者更愿意把邓小平南巡20周年作为一个契机,推动近几年来停滞不前的改革越过十字路口。 大家都清楚,中国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十字路口上,何去何从,将决定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怀念南

打印收藏
选择字号:

 

今年正值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

 

改革的话题再度热了起来。 悲观者认为这只是表面繁荣,形势并不乐观。而乐观者更愿意把“邓小平南巡20周年”作为一个契机,推动近几年来停滞不前的改革越过十字路口。

 

大家都清楚,中国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十字路口上,何去何从,将决定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怀念“南巡” 最近十年,是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的十年。 这一轮经济增长,得益于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制度的变迁释放出巨大的红利。

 

国人在评价并总结上一轮改革时常说,“我们最大的成功是做大了总量,第二是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时至今日,改革的红利逐步在减弱,需要形成新的改革红利。 

 

然而现实是,在GDP高歌猛进的这十年里,改革躲在经济增长的光环下蛰伏不前。

 

 比如国企改革,在世纪之交曾经取得过阶段性成果,但近年来国企扩张、与民营企业争利的问题十分突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企的触角伸展到非垄断领域。“到处都有国企,只要能赚到钱的地方都有国企,大量侵占民营企业的空间。”

 

 虽然,在法治领域的改革也不尽人意。“邓小平时代天天讲法治,‘十五大’把法治提到政治改革议程的中心,但近几年到处在搞社会运动,没有人讲法治。这其实就是倒退。

 

现在的改革环境与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前十分相似,都没有方向,并且找不到一个突破口。“为什么怀念南巡?大家希望用纪念南巡的方式突破无改革的局面。”

 

越界的政府之手 不管是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农村包产到户,还是80年代中期起连续几年推动的价格闯关,或者是90年代朱�基时期在国企领域推行的激进改革,中国在这30年里所经历的最大变化就是向“市场化”的转型。“但市场经济没有完全走下去,停滞了。

 

另一方面,社会福利方面也没有发展起来。政府应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到目前中国改革的遗留问题时,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一直是中国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

 

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改革的表述里,摆在第一位的就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53次提到了------改革!改革!改革! 

本文作者:杜猛

文本出处:博客中国

链接地址:http://dumeng21.blogchina.com/1253003.html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