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业急速发展,中国的能源需求节节上升,除了在境内积极开发,也积极的在海外寻找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供应。不过中国的布局也引发各国担忧,这种能源政策是否造成排挤效应?并且中国国营石油公司是否带有特殊目的?

乔治华盛顿大学西格尔中心在2月29号举办座谈会,讨论中国的国际能源策略,以及中国国营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投资。

斯皮德博士分析中国在世界的能源布局。
美国之音黄耀毅
斯皮德博士分析中国在世界的能源布局。

跨 大西洋学术论坛(Transatlantic Academy)的研究员菲利普.安德鲁斯.斯皮德(Philip Andrews-Speed)博士统计,中国在2000年之后的能源消耗飙升将近三倍,能源生产虽然也跟着大幅增加,但仍未赶上消耗速度。根据他的研究显 示,中国政府在石油与天然气的策略布局上,对内主要是将这两者的生产提到最高,并且建造库存,对外则是多元化进口的来源,并且直接投资产油国,或对产油国 提供贷款。

*中国探油在亚太地区受限多*

在原油进口方面,1994年时中国主要的石油来源是亚太地区,约55%,其次是 中东地区,约40%,但在2000年之后,非洲地区已经占了进口的20%以上,亚太地区已下降将近一半。2010年,非洲地区占了进口约30%,同时多了 中亚地区以及拉丁美洲的进口。斯皮德博士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政府要分散风险,一方面是则是因为与邻国之间有矛盾存在:"正如你们都知道的,(中国)与 其他国家有着长期的歧见,尤其是日本,还有对于南中国海所谓的声称主权。看看东亚的合作,我想中国和日本之间,他们是东亚能源合作的主要角色,如果这两者 都无法合作,更别说中国能与其他国家合作了。在东亚合作方面确实有阻碍,我曾对此做过研究。中国是机会的来源,却也是主要的障碍。"

斯皮德博士分析,为了避开南海以及马六甲海峡等地区的纠纷,中国积极在俄罗斯以及中亚地区兴建油管,以及推动从缅甸运送进中国,来确保供应不中断。

*利用石油投资推动外交策略*

曾经打过越战,之后在越南建立事业,目前担任"全球化氢高速公路"越南代表的安德烈.索瓦洛(Andre Sauvageot)质疑,中国在全球的石油投资以及开采,也使得它压迫其他国家的筹码增加,例如越南认定的东海,中国认定的南中国海上头,就产生许多纠纷。

斯 皮德教授认为,中国在全球的能源布局,的确有着外交政策的考量,例如对于拉丁美洲的积极开发。斯皮德教授从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着眼。他指出在能源方面,俄 罗斯有着中国想进口的丰富石油、天然气、煤、水力等,而两国在外交上也有许多共通之处,他说:"他们在许多地方都有共同的利益。例如伊朗和叙利亚都是很好 的例子,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对抗国际社会。但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其实一直躲在俄罗斯背后。通常俄罗斯是站在前面的人,而中国让俄罗斯兴风作浪,自己则坐 在幕后,看看要不要跟进。所以你可以说,中国以柔和的方式在利用俄罗斯,让它成为焦点,包括在委内瑞拉。"

不过斯皮德博士认为,利用是互相的,他说:"我想在政治上,委内瑞拉利用中国,多过于中国利用委内瑞拉。"

中国在委内瑞拉有300亿美元的石油贷款,每天有41万桶原油运往中国。斯皮德博士认为,对于中国政府而言,选择投资的国家可能经济考量为重,但许多反西方或反美的国家,却是故意藉着与中国合作,来成就其政治目的。
休斯教授认为国营石油公司终将私有化。
美国之音黄耀毅
休斯教授认为国营石油公司终将私有化。

*国营石油公司何去何从?*

乔 治华盛顿大学政治与国际事务助理教授卢埃林.休斯(Llewelyn Hughes)认为,中国石油公司将会越来越有自主性,渐渐脱离中国政府的掌控,最终能源战略与外交战略将逐渐脱勾。他举法国、日本以及美国为例子,认为 这些国家早期都以政府的力量协助大石油公司的海外投资,他说:"姑且不论中国,这些其他国家在过去30年间真的脱离了那样的商业模式。如果你看看那些国营 石油公司的政府控制,或是你看看能够增加公司获利的贸易壁垒,过去的30年呈现的就是自由化以及私有化的景象。所以我们不应该就假设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 国)公司与政府的关系,以及中国政府和中国国营石油公司的关系,未来将会相同。"

斯皮德教授在会后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也认为 中国国营石油公司一方面获取中国政府给的大笔资金,以及外交优势,另一方面却又因为中国政府的能源价格控制,导致公司亏损。他认为中国国营石油公司将要做 出取舍,是要成为真正的商业公司,以获利为导向,或是作为中国政府对外策略的一部分。不过他认为中国的石油公司,最终将会以利益为考量,而选择私有化的途 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