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

[G4G] 郎咸平:湖商没落之谜

当年,富起来的湖商没有抓住振兴民族工业的机会,却将大量的资金流向捐官卖爵、修园建楼等非经营性的领域。这只能说明湖商的投资存在短视的问题。可是20世纪30年代,一夜之间,大量的湖商破产倒闭,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两件事。第一是日本蚕丝的兴起。《马关条约》掠夺了中国两亿多两白银,因此促成日本的工业化。日本的工业化蚕丝,透过不平等条约大量进入中国,冲击着湖州的蚕丝市场。而且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所以当时我们银元或者白银的汇率,也就是今天所谓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一下高得不得了,一下低得不得了,因此中国造丝的人简直生存不下去,因为汇率的波动对出口影响很大。而且一战前后整个欧洲的需求量大幅下降。由于欧洲的需求量大幅下降,汇率大幅波动,再加上日本的竞争,湖商就抗不住了。

  第二,人造丝的问题。1924年中国只输入了24石的人造丝,到了7年之后变成14500石,人造丝更美观,更耐用,更便宜。因此湖州七里丝简直没有机会在市场上竞争。所以到了1913年到1914年,浙江的丝厂13家倒闭了10家;1914年上海的丝厂有56家,倒闭了30家。盛极一时的湖商从此走向全面衰落。

 
 

参考消息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8-10-28 通过 郎咸平官方博客 作者:郎咸平

  
  我的财经节目<<郎咸平说>>已经在全国很多电视台播出,现把部分节目整理成文字稿,以便广大的网友朋友们能更好的知晓我的观点.

  湖商从富可敌国到全面没落,虽然有历史时局的因素在里面,但思想过于僵化保守、不思进取或许才是根本原因

  湖州地处浙江西部,是著名的水乡和鱼米之乡,"苏湖熟,天下足",自唐宋以来,湖州就是全国的主要产粮区。可是从19世纪开始,湖州境内方圆不过十里的小镇南浔,突然形成了一个商业团体。这个团体曾经富甲天下,辉煌一时,被人们称为"湖商"。相对于其他商帮来说,湖商的生活过于舒适。晋商的发迹是因为票号,徽商靠盐,那么湖州商人抓住了什么机遇导致他们的成功呢?

  一直以来,中国的蚕丝都是欧洲市场的抢手货,在欧洲人眼里,湖州蚕丝是他们需要的最好原料。于是凭借着手中上好的蚕丝,湖州商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收上来的蚕丝卖到广州商人手里,稳稳地赚着不多不少的差价。但是当贸易的市场呈现在湖商面前时,安逸的湖州丝商开始在内心泛起波澜。1843年11月,上海开埠,刘记丝行的老板刘墉首先走进上海,开始直接与外国买办交易,在短暂的时间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与此同时,湖州丝商们纷纷放开束缚,走进上海,创立自己的事业。当年敢于走出南浔、走进上海意味着湖商敢于创新的经营理念,走出的这一步成就了湖商的成功。

  原先中国生丝要经过广州12个洋行出口,上海开埠后,从湖州到上海的路程非常短,运费特别低。我统计了一下,当时的运费只占整个货物的0.2%,所以蚕丝价格大幅下跌了35%。湖州的生丝不但质地好,又有了地利的优势,使得它的销量猛往上涨。当时英国对华的贸易报告里面说,当时生丝最大的出产地就是嘉兴府、湖州府,湖州的生丝产量是最大的,从上海转运的湖州蚕丝高达55%。可是太平天国之乱也打到湖州了,湖州商人趁此机会逃到上海,做丝买办。顺应这个机会反而更发了,这是很奇怪的事。到了1876年上海做丝的公司大概有75家,其中有62家是湖州人开的。

  在1876年前后是湖州商人达到顶盛的时刻。他们多有钱?当时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用动物的形体来表示他的财富。财富超过100万两的就是象,50到100万两的叫牛,30到50万两的叫狗。其中最有钱的人第一名叫刘墉,还有张氏家族,庞氏家族跟顾氏家族,四个大象。

  我们来做个比较,当时最有钱的刘家多有钱?我查了一下,是2000万两,那么除了他之外,还有三头象、八只牛、七十二只狗加在一起财富超过8000万两。当时清朝的一年的财政预算是多少?7000万两,一个小小的湖州商人富可敌国。这么巨大的财富,他们拿这个财富干什么去了?

  当时湖商最大的投资就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房地产行业,大大小小的湖商纷纷在上海购置房产,这些地产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以刘家为例,仅仅刘家第四房就在上海出租房屋700多栋,房租收入达到了每月5万元以上。

  今天在高楼林立的上海,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精致幽雅的花园洋房,这些上个世纪留下来的城市风景,有很多就曾经属于湖商。湖商们不约而同的也是最大的一笔投资,就是以上海为中心,辐射杭州和湖州的房地产业。

  作为经济中的基础行业,一旦遇到社会动荡,房地产行业就成为蚕食资产的巨大旋涡。可是,当时的湖州商人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也为湖商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当年,富起来的湖商没有抓住振兴民族工业的机会,却将大量的资金流向捐官卖爵、修园建楼等非经营性的领域。这只能说明湖商的投资存在短视的问题。可是20世纪30年代,一夜之间,大量的湖商破产倒闭,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两件事。第一是日本蚕丝的兴起。《马关条约》掠夺了中国两亿多两白银,因此促成日本的工业化。日本的工业化蚕丝,透过不平等条约大量进入中国,冲击着湖州的蚕丝市场。而且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所以当时我们银元或者白银的汇率,也就是今天所谓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一下高得不得了,一下低得不得了,因此中国造丝的人简直生存不下去,因为汇率的波动对出口影响很大。而且一战前后整个欧洲的需求量大幅下降。由于欧洲的需求量大幅下降,汇率大幅波动,再加上日本的竞争,湖商就抗不住了。

  第二,人造丝的问题。1924年中国只输入了24石的人造丝,到了7年之后变成14500石,人造丝更美观,更耐用,更便宜。因此湖州七里丝简直没有机会在市场上竞争。所以到了1913年到1914年,浙江的丝厂13家倒闭了10家;1914年上海的丝厂有56家,倒闭了30家。盛极一时的湖商从此走向全面衰落。

  注:在我的官方网站(http://www.jsmedia.tv/bbs/viewthread.php?tid=29240),每当我有新文章、新观点出来之后, 有很多的网友都愿和我交流,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如果大家有新的观点或不同的观点可以到我的官方网站和我交流、沟通!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