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星期四

[G4G] 湖南老人接连自杀:不想拖累子女 这是解脱方式(组图)

湖南老人接连自杀:不想拖累子女 这是解脱方式(组图) 

老人连续自杀 只为不拖累子女

12月8日晚,公益名人邓飞在微博上发布桃江县桃花江镇“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这条微博第二天迅速在网络发酵,引来上千人评论。

\

12月9日,回想起老伴半夜时在床前自尽的情景,杨爱初痛苦地闭上双眼。

\

12月9日,67岁的莫秋莲一边捆着柴火,一边不停念叨“我怎么还不死”。她身旁摆放的棺木已经预备了14年。

记者前往该镇崆峒村调查发现,用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已成为当地老人心中比较好的生命终结方式。

村民杨庆元坚持认为,老人自杀是明智的选择,“自己不用被病痛折磨,也不拖累子女。这是一种‘安乐死’。”

但他认为,老人选择自杀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年龄在7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差;子女生活比较困难;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

杨庆元说,最近8年自杀的5位老人基本都满足这些自杀的条件。

杨叶红最担心的是,终有一天,家中的老人会像邻居杨冬华爷爷一样,纵身一跃,淹死在家门口的池塘里。

她的担忧缘于村里老人接二连三的自杀现象。

12月9日,记者前往杨所在的益阳桃江县崆峒村调查发现,在近8年里,崆峒村仅其中一个生产组就有5位老人自杀身亡。村支委副支书邓鹏科说,20年前,村里已有老人自杀,他已知的死亡人数迄今有10人。

A

8年来,5位老人自杀

自杀阴影笼罩下的村庄

当杨和平在电话中对女儿杨叶红开玩笑说,为了不拖累她,自己也要自杀终老时,杨叶红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惧。

杨叶红的家在桃江县崆峒村杨家湾组,组里有30户人家,住着130余人。在她的印象中,很久以前村里就有老人自杀,但村里人大多对此习以为常,她也没有重视。直到近8年,老人自杀的趋势愈演愈烈,几乎一年一个。杨叶红开始感觉,这不正常。她担心,下一个生病的老人也会走上自杀这条路。她决定找媒体求援。

12月9日,记者前往杨家湾调查,当地村民证实,杨家湾有多名老人相继自杀。

村民杨庆元通过查阅家谱,并咨询村里老人,调查统计出,自2005年起,杨家湾有10位老人过世。其中,5名老人是自杀。余下5人,一名突发心肌梗塞病亡,另外4人均是因病长时间瘫痪在床后,自然“老死”。

在自杀的老人中,有3名老人是淹死在村里的池塘,1名上吊自尽,1名服毒身亡。最近一名自杀的老人死于今年正月。杨庆元回忆,加上20年前自杀的老人,杨家湾共有7名老人属于自杀身亡。

邓鹏科说,老人自杀不只是杨家湾组存在,在崆峒村的另外两个生产组也有4名老人自杀身亡。

B

莫秋莲,67岁,无时不在琢磨离开人世

“干不了活,我怎么还不死”

67岁的莫秋莲脑中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着各种自杀的方法。

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坐在柴屋里捆柴火,口中不停念叨“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还不死”。在她身旁,摆放着两口棺木,她说,这是老伴杨建寅14年前开始为两人百年后准备的。

在莫秋莲心中,“只要睡到土里就一切都解脱了”。今年3月中风瘫痪后,莫秋莲在床上躺了4个月才能下床,但再也无法独自出门,只能在地上爬行。自从瘫痪后,莫秋莲就计划着各种自杀的方式。

她曾想去桃江县城医院打安乐针,但医生不肯;她也曾想多吃几颗安眠药就此长眠,但老伴不让。但莫秋莲并不死心,她告诉记者,早晚有一天,她要爬出门,淹死在门前的水塘里。

莫秋莲这种一心想自杀的想法,让杨建寅很害怕。因为莫秋莲神经衰弱,每晚必须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杨建寅害怕她偷吃,每天数好颗数拿给她。其余时间,安眠药都被他紧锁在柜子里。

交谈中,每当莫秋莲说要自杀时,杨建寅立刻会瞪着她,大声喝止。他说,害怕有一天,一不留神,老伴就走了。

杨建寅心里也有一个结。他说,2007年,他身体不好,挥不动锄头后,想把田交给儿子,但儿子不愿接。从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儿子靠不住。在勉强种了3年后,杨建寅只能把田以每年一百元的价格租给别人。去年村里的大队干部主动找儿子做工作,要他养老人,他也不愿意。直至今年3月,老伴莫秋莲中风瘫痪在床4个月,儿子也只回来看过两眼,拿了100元,就再也没回来过。

这令他非常生气,杨建寅说,他已经3年不进儿子家门了。杨建寅选择自力更生,每天编4个簸箕,卖20元,这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加上两人的低保,勉强能维持生活开销,但每月六七百元的药费却难以顾全。

看着老伴如此辛苦,莫秋莲十分自责,她反复念叨,“我又洗不得衣、做不得饭、干不了活,怎么还不死。”

杨庆元坚持认为,“自己不用被病痛折磨,也能不拖累子女。这是一种安乐死。”而在平时的交谈中,杨庆元发现,村里半数以上的老人都认同他的想法。

C

杨利华,74岁,久病难愈厕所里服毒

“我不会拖累你们”

2011年8月12日,74岁的杨利华躲在厕所里服毒自尽。

杨利华生前患有支气管炎,十几年来几乎每个月进一次医院拿药,每月医疗费要三四百元。因儿子开车亏本,家里欠债四五万元。为减轻子女的负担,杨利华更多是靠自己和老伴莫训真攒医药费和生活费。

生病后的杨利华无法干重活,连上坡都会喘不过气。上山摘山胡椒是他最重要的生活来源,摘一天山胡椒只能赚十几元。

儿媳高青说,杨利华复发得厉害时,家人也曾送他去新农合定点医院----桃江县中心医院住过十几天院。住院治疗后,杨利华确实舒服很多。但即使是吊水消炎这样最基本的治疗,每月也需医药费6000元。按医保报销65%后,至少需自费2700元。这相当于一家五口一个月全部的收入来源。但现实是,除了生病的父亲、一家五口日常的生活开销,家中还有一个读高中的孩子,每年学费需上万元。

因病痛折磨,杨利华脾气有点躁。一发火,他就会跟老伴说,“我自己去死,不会拖累你们。”家人说,这是他生前唯一透露的自杀倾向。

改变

儿女每天回家陪老人看戏

在出现老人接二连三的自杀事件后,村民们也开始做出改变。

杨利华服毒自尽后,他的亲人商量,凑了十几万元借给杨家。并在一个月后,在村外靠马路边迅速建起一栋楼房,将莫训真接过来,方便亲朋好友探望。儿媳高青也选择离家近的地方打工,每天回家。

莫训真告诉记者,大家对她都很好。儿媳也很关心她,就担心她吃不好,饭也煮得软软的,方便她入口。

杨叶红希望能筹集到一笔慈善款,帮村里的老人建一个老年娱乐活动中心,丰富老人的生活。她的奶奶莫霞笑也觉得自己很幸福。她对记者说,每天晚上,大儿子一家都会陪着老伴和她看花鼓戏。

莫霞笑还买了两副麻将放在家中,每天午饭后,村里的老人都会主动来到她家,和老伴杨凤保打麻将。过年时,莫霞笑的3个儿子全家都会回家陪他打麻将,这时杨风保会自动从一元一炮升级到5元一炮,总赢不输。

莫霞笑的孙女杨婷已辞去长沙的工作回到益阳,她决定以后就在益阳结婚工作,不走远了,因为她想陪着爸妈。

数据

老年人成自杀率最高人群

近年来,老年人的自杀率越来越高。目前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占每年自杀人群的36%,老年人已成为中国自杀率最高人群。

据有关机构对200例自杀未遂老人的分析结果显示:自杀者的家庭人均收入普遍偏低,贫困是导致老人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心灵孤独,无人关爱,也是许多老人自杀的原因。所以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也预测中国的自杀率会越来越高。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王笃若         来源: 湖南日报

本文网址:http://www.aboluowang.com/2013/1213/356279.html

阿波罗新闻网 www.aboluowang.com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保持完整。

图片新闻
赵紫阳家人随时被迫搬离富强胡同 图
天堂里没有软禁 赵紫阳遗孀去世拟合葬北京 图
习近平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只盼中共稳坐江山 图
马来西亚逾千沙丁鱼冲上岸 村民感不祥(图)
水火不相容 实拍海底火山喷发超震撼景象(图)
国家地理:墨发现特帕尼克墓穴 揭秘几乎已灭绝文明(组图)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