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文字转自《财经》7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7月7日、7月9日的表态,平息了对政策转向的种种猜测。在这两天召开的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家宝谈话的要点,是认为经济企稳但基础未牢,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核心目标是保增长、保就业。
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作者:汪丁丁
这一段文字转自《财经》7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7月7日、7月9日的表态,平息了对政策转向的种种猜测。在这两天召开的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家宝谈话的要点,是认为经济企稳但基础未牢,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核心目标是保增长、保就业。
感谢一位朋友(不能列名),我读过这些看法的更详细的版本,而且不以为然。因为,座谈会发言的经济学家们以及总理本人,很少论及由我们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扭曲而产生的必须深入探讨的任何一种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的效果。目前我们关注的焦点是信贷扩张。那么,好吧,我们应首先分析的问题,不是西方国家的经验,也不是西方教科书的公式,而是在中国,目前,谁优先支配这些增加的信贷?这些优先支配了扩张了的信贷的人,他们的活动,有多少成份是熊彼特所说的"企业家活动"?有多少成份是"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凡是生活在中国的人,不难自己得到一些远比这些座谈会参加者更平凡且更符合常识的看法。
不妨按照我们的常识推测这些增发信贷的效果吧。我们知道,是企业家的创造性活动而不是行政官僚的命令,提供了就业机会、开发了新的市场、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从而延缓了物价指数上涨的趋势。如果,新增的七万亿信贷,主要不是用于扩展企业家活动,那么,我们知道,而且必定会发生,我们将面临通胀压力——这是比较好的结果。更糟糕的结果是,我们将陷入滞涨——成本上升并且失业增加。如果下半年或明年,保增长和保就业的目标仍不能实现,请问我们主要的政策制订者将怎样回顾现在的政策立场?坚持增加信贷?再增加若干个七万亿?一直到物价上涨的事实摆在桌面上才后悔吗?
真实资产的价格上涨——股票、石油、贵金属和房地产,是任何一个官僚化的经济吸收迅速扩张的信贷的主要途径,未必单纯表现为物价的上涨。不错,我使用"官僚化"这一语词,用来描述那些严重压抑甚至摧毁了企业家活动的经济。与以往的描述不同的是,我在这里不仅指行政计划的体制,而且指任何压制自由创新的资本和市场体制(我称之为"病态的市场"),事实上,二者已结成联盟,至少在中国。只要流动性足够高,那些支配着新增信贷的人可将这笔钱投入股市或房产。通常的情况是,只有收入水平足够低的人群,才会将新增的收入用于消费。所以,资产泡沫恰好说明,目前的刺激政策恶化了收入分配。
继续讨论目前的经济形势。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官僚化的经济里,那么,上半年七万亿的新增信贷,对于曾攀升至6000点以上的股市和远比股市庞大许多倍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微不足道,即便全部吸收到股市之内,再加上"乘数3"的带动效应,也难以支撑上证指数攀升至5000点以上的水平。
换句话说,当股指攀升到4000点时,不必加入房地产的价格膨胀,仅根据常识我们即可推测,新增的信贷几乎完全没有被用于就业和效率改善。再换句话说,贫困群体将因无缘参与资产市场和通胀预期的普遍化而变得更加贫困,富裕群体将通过资产投资而变得更加富裕。特别是,如果政策制订者们不在乎谁穷谁富,那么,七万亿不见效之后,可能还有若干次七万亿,只要物价不涨就继续吧。这样的心态,我认为不仅可笑,而且需要批评。
现在我们可以讨论西方教科书的原理了。货币政策见效的唯一途径,对芝加哥学派而言只在于"惊讶"效应,对MIT学派而言,则另有途径:新增的信贷可能首先刺激有效需求从而缓解了衰退的影响,如果时间安排恰到好处,这一政策可能及时避免经济衰退而且不造成通货膨胀——因为经济活力意味着成本降低的速度抵消了通胀压力。
结论:教科书原理之有效性的前提是,真实的经济不能是官僚化的。
下面的图,来自最新一期的《财经》,说明真实经济增长仍缓而货币M2如此疯狂地扩张。通常,我们预期从中央机构的信贷扩张到物价普遍上涨之间有6个月至12个月的时滞。可以认为,我们现在恰好处于这一时滞的结尾阶段,为何没有物价的普遍上涨呢?因为,时滞的长度依赖于制度。假如,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并未增加(记住,我们这里没有劳动者的联合组织可以展开罢工和工资谈判),假如失业率居高不下(记住,我们的"产业后备军"里有足够多的"农民工"和"下岗人员"),假如信贷扩张带来的个人收入集中在银行业(2008年这一行业的平均收入高达30万元)或金融业(2008年这一行业的平均收入高达16万元)或煤电水汽交通邮电这类垄断行业(2008年这些行业的平均收入高达8万元,相当于大学教授的平均收入),假如这些迅速增加的个人收入完全不用于个人消费品的购买(因为他们的生活早已太奢侈,压根儿不会购买国内消费品),那么,除了豪华餐馆的营业额迅速上升,我们不会观察到物价的普遍上升。不论如何,由谁来花钱,是比花多少钱更重要的问题。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学家仅仅讨论花多少钱而不讨论由谁花钱的这一远为深刻的制度经济学问题呢?
如果中国经济不符合教科书原理的基本假设呢?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经济确实已经官僚化了。那么,我们就应警惕任何信贷扩张的经济政策。因为,这类政策的后果更可能地是增加贫富差距的。如果经济繁荣但你更贫困了,或你相对而言感觉更贫困了,你觉得幸福吗?如果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根据目前状况推测,受经济政策的影响,百分之八十的人的幸福感下降,这政策还能坚持下去?坚持这一政策的人还能侈谈"经济学家的道德"?
以后再写吧。不过,对于愿意深入阅读的朋友,我推荐他们读罗素的早期著作《社会改造原理》,那时,他批判世界战争(第一次,以及将来的第二次),希望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下面贴的,是他这本小册子的一段文字,很接近我的看法:
再写一句,读了纪要之后,第一印象是:在座谈会上发言的人似乎没有多少进步,除了温总理,他正在迅速进步——在道德劝说之外的经济学方面。散步时有感觉,觉得最后一句应更坦诚一些:虽然迅速进步,却未必在正确方向上!
今晨注意到昨天写的文字的一些毛病,修改了,再补充一段:在中国,根据我的观察,按照家庭"预期收入"从最高到最低排序,例如,我们的排序只有三类:最高收入、中等收入、最低收入,那么,家庭收入和家庭财富的配置很可能是这样的:中等收入的家庭,希望最长期的生活有所保障(记住,在目前,这些最长期的保障恰好完全或几乎不存在),故而积极地储蓄并表现出"选择性贫困"的开支方式。最高收入的家庭,就我所知,他们最希望获得的财富保障原本不在国内,购置海外房产、子女出国留学、外币存款、最终定居国外。最低收入的家庭,约占家庭总数的百分之六十,艰难地维持着日常生活,故而不能考虑未来生活保障,只能将"未来的"交给"未来"。理论上说,这些家庭没有"财富",只有"收入"。当收入增加时,家庭开支便随之增加从而永远不能有所储蓄。我注意到温总理在座谈会开场时的发言,所谓"内需"扩张能够产生的宏观经济效果,其实主要是指最低收入家庭的开支扩张。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花多少钱而在于怎样迅速增加最低收入家庭的平均收入直到这些家庭开始储蓄为止。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许多经济学家都赞成这样一种办法,我们叫作"直升飞机播撒钞票"。这是因为,要分辨哪些家庭是最低收入的家庭,其实特别艰难。与其让政府部门首先消耗扶贫经费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为了找到那些需要"扶贫"经费的人,不如干脆用直升飞机播撒扶贫经费。按照上述的估计,这一方法,将7万亿钞票在某一天半夜"突然"(从而不增加人口生育)根据人口统计资料发放给全国人民,中间环节消耗约5千亿,则每人可得5千元,其中约百分之六十的家庭,将这笔突然增加的收入用于补贴日常开支,在半年内消费完毕,则宏观而言,我们将看到大约4万亿新增的消费(不考虑乘数效应)。这样的效果,似乎比目前政府通过它的庞大官僚部门能够实现的效果要好许多呢!而且,它有一个最吸引人的优点,那就是"平等"(就防止发生新的不平等而言)。至少,在中等收入和最低收入的人群看来是这样的。假若不如此呢?那么,我们知道,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试图做到的,无非是改造我们的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飞机播撒钞票,肤浅的办法!可是,改造我们的社会?你知道怎样做吗?至少,我不知道。所以,我打算在今年秋季的"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班,讨论这类问题。例如,社会改造,向着更好而非更坏的方向,首要的原理,不是寻求一套解决现存问题的良方而是寻求一套社会构成原则,这套原则的目标不在于解决社会问题而在于选择具有向着更好而非更坏方向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人的机制。也即,选择精英的机制,远比解决问题的精英更重要。因为,社会问题永远存在,而且永远变化,从而不可能存在一套良方可以一劳永逸地进入美好社会。免除空想主义,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寻求可以不断寻求更好的改造社会之方案的方案。这一方案是什么?我不知道,不过,人的因素肯定第一。参阅我写的其它文章吧,例如,"什么是"精英意识""。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牛博山寨头条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