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作为从业十余年的媒体人,我经常听到一般人听不到的牛人八卦,而且消息来源多为一手或二手的记者访谈,尽管在口耳相传中被添油加醋,多多少少还有点可靠性。比如,有的美食家光是为企业年终晚宴制订菜单便可收入不菲啊;有的名头响当当的历史学家其实在大学里很不得志啊;有的明星企业家根本很无能,另有高人垂帘听政啊,等等。最有意思的是,在传播牛人八卦的过程中,谁的八卦来源最直接,谁离牛人最近,谁就更牛一点。就像很多餐厅的老板爱挂上和明星的合影一样,仿佛合影的明星越多,明星的级别越高,餐厅的级别和价格也就该越高一样。
在中国当下以"成功"为首要人生目标的主流价值体系中,谁不想比别人更牛一点呢?为此,我对我的MSN上的六个成员做了次微型调查之后,发现主流的观点是:你可以适当地打扮一下自己的履历,用事实加合适的表达技巧渲染自己的"牛气"指数,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这其中尤以来自媒体的朋友更义正辞严:如果其它媒体纷纷虚报发行量,把10万份吹成20万份,而你仍旧坚守诚实底线,岂不是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个态度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你并不算牛人,只要周围有假牛人存在,你当然也可以把自己吹成牛人。
而职场中更多的人甚至明明只有10分,也照样渲染成90分。这在中国的职场实在太多见了。我在一次私人朋友聚会中遇到过一个华裔澳大利亚人,在听说我为媒体工作后,第二天就约我出来喝咖啡,希望我为他做"个人专访",因为他是"famous artist"(著名艺术家)。几句常规问答后,我发现他的艺术实践行为仅限一个行业协会的慈善义演。他的希望被专访的勇气来自于他的同行或同事,因为他亲眼看过有媒体采访过他身边的人。应该说,是媒体质量的良莠不齐给这类伪牛人们留下了自我膨胀的空间。
但人的天性是势利的,古今中外都一样。据说巴黎时装秀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铁定是留给美国版《Vogue》杂志的主编安娜 ・温图尔(Anna Wintour)――《穿普拉达的恶魔》的创作原型的,然后各路神仙也都根据臆测中的排名跟主办方索要最佳座次,当然,最终的座次则是主办方心目中的牛人排名+牛人对座次的在意程度+主办方对牛人的需要程度综合而成。也许你觉得这几乎幼稚可笑,可是对牛人们来说,这意味着待遇的公正与否。的确有因为谦逊低调而遭到怠慢的例子。曾经有英国报纸的主编在中国被当作普通编辑对待,被安排和普通记者编辑坐在后排,仅仅因为他们的名片上印的是"Editor",而不是美国式的"Editor-in-Chief"。但这也已是几年前的事了。到底牛不牛,时间自然会戳穿一切。然后那些不牛装牛的人和事,就沦落为供人消遣的历史笑料。
真正的牛人就是拥有一些特权,这大概也是为何人人都想做牛人的原因之一吧。因为参与录制过一些电视节目,我比较过不少主持人的行为特征。当主持人在台上主持,而台下的摄像师竟然在接手机电话时,不同的主持人反应完全不同。新人主持也许会面露尴尬,等待导演上前制止;稍牛一点的主持则面露愠色,敲击麦克风以示警告;最牛的主持则会摔门而去,最多只留下一句:"等你打完电话我们再录"――并且没人认为他在耍大牌,因为是摄像师不尊重别人在先,更因为主持人是很牛的主持人。在经历过这三种不同的主持人反应态度后,如果我是那个摄像,我一定会记得在摔门而去的那个主持人面前关闭手机,而对另外两个,也许我的记性就没那么好了,就像醉酒驾车的人只需付点钱就完事后照样明知故犯,而要坐十天班房后就会收敛很多一样。
作为坐在主持人旁边的嘉宾,我当然也对接手机的摄像很不满,对摔门而去这种令人大快朵颐的行为方式也很羡慕。遗憾的是我很清楚在场的人并没有默许我这种资格,因为我还不够牛。
(作者电子邮箱:from9to5@live.cn)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FT中文网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