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赋渔中国专栏记者兼作家,他刚刚出版的新书《一个一个人》与五年前出版的纪实文学小说《不哭》同样,关注普通人和弱势群体人的生活和梦想,提出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申赋渔接受法广的采访,谈了他的创作和为什么底层人的生活成为他创作素材。
法广:您2008撰写的《不哭》用18篇文章,描述了18位年龄不满18岁孩子们的生活,或者确切地说这些弱势群体在中国社会的挣扎,请问您什么选择这个主题?这些事件是否引起人们对中国社会教育,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思考?
申赋渔:我在中国从事跟踪报道记者工作有八年了,接触中国底层人很多,对他们有感情。另外,我也是从农村出来,没有考 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到大城市当民工,寻找自己的梦想。所以对于弱势群体他们的遭遇,经历我有同感,因此,我特别关注弱势群体人的命运。我《不哭》这本纪实 文学小说第一篇讲述,一位一岁半的小女孩,被开水深度烧伤,生命垂危,父亲把孩子送到医院后,由于昂贵的医药费,父亲无法支付,就把孩子独自一人丢在医 院。当我听说了这件事后,因为我孩子也刚刚出生,很不明白被烧伤小孩的父亲的做法,就去医院看望孩子,她孤零零一人躺在病床上,没有家人在身边。我非常难 过,回来后写了报道,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最后孩子得救。我思考一个问题,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受到这么大的不幸,父亲为什么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医院 呢?因此,要从社会问题上进行思考。通过孩子的命运把这个社会问题摆出来,整个社会的医疗体系和社会保障,引起非常大的关注。这类事情虽然是个人的命运, 但是体现了人在社会上的挣扎。我认为这些被忽略的,受到轻视的,社会边缘的人有他们的追求和梦想,而且,他们有时内心的爱要超过那些看起来很体面人的爱 心,我写他们的挣扎和不放弃。
法广:请您介绍一下刚刚出版的新书《一个一个人》,中国普通人的各人梦,在改革开放的这30年是如此难实现吗?
申赋渔:很多人能够感受到中国这些年变化非常大,比如说,20年前一位中国人到法国与今天中国人在法国,别人对他看法 有变化。我的小说是通过一个一个人的命运讲述中国的变化,我通过30个人的命运从1979年一直写到现在,通过各人命运的变化,描述中国30年变化的轨 迹。最开始,我写了自己亲身经历,79年的时候,自己小时候邻居家小孩过生日请我一起去玩,他们家买了半斤肉,晚上回来后,邻居家的肉找不到了,虽然没有 明确讲是我偷的,但是,我父亲觉得说不清楚,就狠狠打了我一顿,但是后来邻居家在他家把肉找到了,半斤肉引起了巨大波澜。随后,80年,85年一直到90 年代初,每个阶段都写了一个人的故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通过描述中国社会普通人的群像,如同一幅清明上河图,这本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书,形象的描绘了 中国这30年的变化,人的挣扎和追求。
法广:您认为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与您小说中普通人的梦想有区别吗?
申赋渔: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梦想,其实要每个人的梦想,国家是每个人的努力。一位中国学者说,你在哪里,中国就在 那里;你是怎么样,中国就是怎么样。如果每个人能够把自己小小的梦想都能实现,都能靠近,那么中国梦就能圆,如果,每个人把自己梦想放在一边,只是徘徊, 个人发展会影响国家前途。
法广:您是如何开始创作的呢?您在写报道调查时候遇到阻挠吗?
申赋渔:我以前只是爱好写作,96年做记者开始做报道采访,我希望通过写小说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大。我一开始写普 通人的命运,希望通过我的笔引起更多人关注他们,让他们的状况有所改变。后来,我发现唤起一个人内心的力量更重要,因此写关于中国文化的书《光阴》,每个 人有梦想,为什么有梦想?这对他的人生有什么影响?我想通过我写的个人的命运唤醒其他读者在内心的希望,因为一个人各人内心和能量可以改变人生,改变命 运。弱势群体人身上有非常让人感动的东西,《不哭》这本书让人流泪,我觉得如何能够把感动人内心的事挖掘出来是我创作的理想。
我做的报道多,其中有关于少数官吏挪用公款,没有用好材料养护大坝,导致决堤,我的报道让挪用公款的人受到处理,一小部分人在我采访中对我恐吓,威胁,我觉得这很正常。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