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5日星期一

[G4G] 纽约时报中文网 彭丽媛穿的是“例外”吗?

彭丽媛穿的是"例外"吗?

Ivan Sekretarev/Associated Press

彭丽媛在莫斯科,这是她作为第一夫人的首次出访。随着习近平在仕途上步步高升,她减少了自己的演出活动。

一整个周末,我都在不停向各方取证,试图搞清楚彭丽媛到底穿了什么。

2013年3月22日,在陪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俄罗斯时,习的妻子彭丽媛走下飞机的那一刻,成了中国自1949年以后一次时装与政治结合的历史性 时刻。从美学角度看,这是一次仪态万千的成功亮相,在中国的社交网上赞美声不绝于耳。她身上朴素合身的深蓝色束腰大衣,以及毫无品牌标识的深蓝色手袋激发 起了人们最大的兴趣和兴奋。各种揣测之后,最后同时指向一个目标――中国服装品牌"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

一直以来,中国最高国家领导人私生活都是讳莫如深的机密。而彭丽媛本身的歌唱家身份,让她成为了中国少有的曝光度和熟识度较高的主席夫人。对她所着 服装品牌的关注,使"例外"成为一个大众话题,而非囿于小圈子传颂。这给人一种错觉:这也许使一起自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力捧美国本土设计师吴季刚 (Jason Wu)后的东方版佳话。但是哪怕仅仅是求证品牌的过程,也远比想象中复杂。

彭丽媛身着的到底是不是"例外"?"例外"1996年创立于广州,是中国商业上较为成功的时装品牌,根据其官方网站显示,在全国已经有96家门店。 "例外"由中国青年设计师毛继鸿和马可联合创立。在答复纽约时报中文网的采访请求时,毛继鸿暧昧地表示:不方便回答,只有等彭丽媛亲自开口,品牌方才能作 出正面回应。据《周末画报》编辑总监叶晓薇透露,今年1月,她因为文化香奈儿的论坛活动与"例外"品牌创始人毛继鸿共进晚宴,在宴席上,毛继鸿曾亲口提 到,品牌正在为彭丽媛定制一些服饰。而"例外"的总经办负责人梁嘉艳承认,彭丽媛早就是例外的VIP客户,例外也的确曾为她提供过服务,但此次亮相,"与 例外无关。"可当我就定制业务咨询于2007年至2012年就职"例外"的设计师班晓雪时,他却言之凿凿:"例外从来不接受对外定制,一次都没有过。"

与此同时,又有新的传言流出,指此次彭丽媛的行头均出自毛继鸿的前妻马可。两人与1996年共同创立"例外",马可时任设计师。但自离婚后,马可便专致于自己的品牌"无用",只在"例外"挂职,所以此事和"例外"并无关系。遗憾的是,我并未联系到马可一方,无从置评。

至此,这个简单的事情也变成了一个复杂的罗生门。尽管"例外"已经成功地成为了风头浪尖上的话题品牌,但彭丽媛似乎并不希望成为米歇尔・奥巴马。在一个周末,无数电话的索求无果后,我只能放弃追问,就让一切基于假设,假设彭丽媛穿了"例外"。

假设她穿了"例外",这绝对是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又让人充满惊喜的选择。这将洗刷一直以来,中国政治与时尚之间的关系只停留在腐败、特权上, 中国政治与创意和文化产业并无关系这一单一指向。创办"例外"的毛继鸿与马可属于一拨儿生于1960年代末的设计群体,曾被视为是中国时装设计鹊起的发轫 力量。在他们中,又以"例外"和王一扬的"素然"在商业上最为成功,这批设计师普遍具有文艺情怀,尽管他们的品牌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进驻商场,是价格保持在 几千元内的"主流大众生意",但其鲜明的风格,还是使之在文化、艺术及创意这样的小圈子中流行。假若彭丽媛对"例外"有偏爱,这让外界发现她比想象中更具 文艺情结,同时"例外"既非国际奢侈品品牌,也不是神秘莫测的领导人裁缝铺特供,品牌本土身份以及它背后的文化附加值,都使之成为一次让人津津乐道的"正 面"宣传。将这样一个在创意领域具有积极影响力的品牌带到大众的视野里,让更多的人对它有所知,也是对中国品牌整体水平的一次推动。

假设她穿了"例外",也可视为中国时尚业的一次契机。美国米歇尔・奥巴马穿红的吴季刚、J. Crew,前法国总统的妻子卡拉布鲁尼・萨科齐拎的Roger Vivier手袋,英国凯特王妃大婚时候所着的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婚纱,"夫人们"对于本土时尚的影响从来不可小觑。姑且将彭丽媛也放入"第一夫人"之列,她也必然有此威力。

在创意产业尚未成气候的中国,时尚产业和服装产业分属两个彼此交错,又奉行不同规则的体系,设计师在其中苦苦挣扎。除了如今屡屡与"80后设计师" 并提的王汁(创立品牌Uma Wang),生于1960年代末的设计群体大多没有走高级时装的道路。他们停止发布个人时装秀,专心做渠道,进商场,拓展业务,放弃与国外奢侈品牌竞争的 一级市场,从设计师品牌转型为大众时装品牌,模糊了设计师的个人身份,从做创意变为做实业。"例外"和"素然"便是两个最好的例子。

如今,"80后设计师"则体现出全然不同的特征,全新的市场形式和环境下,他们当中的一部分,要走国际化高级时尚路线的决心更为明确,与国际时装圈 的交流也更为频繁,与生于1960年代末的设计师不一样,处于中国"时尚业"中心的他们,恰恰缺乏与"服装业"的接轨,更好的渠道、更好的供应商、更好的 制造商……。而中国服装工会,对于本土中小型服装企业的扶持,远远胜过对新锐时尚设计师的帮助。假如,中国"第一夫人"能为中国本土时装品牌代言,甚至大 胆地选择新锐设计师品牌,也许就在得到各方关注的同时,也巧手一搭,让中国的时尚业和时装业能真正融合,成就了能真正代表中国的高级时装设计师。何谓如今 人们最爱谈论的外交软实力?它绝不来自夫人的外表和气质,而是这外表和气质背后,国家的文化和时尚产业。

遗憾的是,美梦再美,一切也只能基于假设。

唐霜是《大都市Numero》的时装编辑。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