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國家
中共建國 60 周年,官方活動鑼鼓喧天;香港支聯會則發起 60 小時絕食靜坐,爭取人權。這兩類愛國之聲時刻對峙,我們不妨先搞清楚:國家,究竟是甚麼意思?
國家,一個含混的詞語
思考離不開語言,語言卻總是布滿迷陣。比方說,所謂「沒有國,哪有家」的說法似是而非,卻因和應了「國家」二字的先後次序而增添了修辭的力量。若要剖析「國家」,就得先撥開這個詞語的面紗。
在《「國家」係乜?》中,南雁鳴粗略勾勒了「國家」這個詞語的概念演變:在古代,它基本上代表了統治權力,帶有神聖、神秘的意味,是跟人民對立的概念;到了現代,它的概念受到日文影響,兼指英文中的 country(河山、人民)、state(政權)、nation(人民)這 3 個局部重疊但又不盡相同的概念。事實上,政權與人民未必是立場一致的,就像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的名言所說:「愛國者的責任就是保護國家不受政府侵犯。」(It is the duty of the patriot to protect his country from its government.)香港的愛國論卻往往利用「國家」一詞的含混性,以政權壓倒人民的利益。
說起來,「中國」是個同等含混的詞語——它究竟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抑或五千年歷史的一個國家,以至它所牽涉的文化?國民的歸屬感往往得力於對久遠傳統的追認(我們不妨以「龍的傳人」、「炎黃子孫」這類說法來印證),「中國」一詞的含混性,無疑有助拉近傳統與現代中國的距離。然而,兩者實際上暗藏張力:眾所周知,單是文化大革命就把傳統文化砸了個七零八落。近年中國政府提倡「文化軟實力」,在奧運的開幕式中追認傳統文化,是否來得及重修「舊好」?
人人是國王
「國家」的詞義不單含混,更需要重新填塞、改寫。國家的功能本來在於重新分配資源、照顧國民需要,現實中卻難免有所偏袒,以至時有「官商勾結」之說。事實上,性別、經濟階級等也是身份的一部分,弔詭的是,彷彿國民這身份才是關鍵——於是「愛國」是道德價值,熱愛男人、心繫中產卻不算。共同的種族、語言、傳統等都是構成國家的重要成分。試想像一下,如果換成別的元素,那將會是怎樣的光景?李欣頻在《虛擬國境》中構想了各式各樣的國家,它們或以性別為核心(如「女人國」),或以志業為核心(如「藝術國」),或以嗜好為核心(如「天體國」、「巧克力國」)……
如果說《虛擬國境》不過是一個人的紙上談兵,我們不妨看看更多人的跨國實踐。《微國家:獨立建國的簡易操作手冊》記述了在現實世界裡,建立微型國家的個案:國民不再按種族、地域來界定,有時候視乎他們的理念是否一致,例如「海螺共和國」提倡幽默,「克里斯堤安尼亞自由城」重視自由。微國家的出現,為傳統的國家概念帶來新的想像。比方說,我們總認為領土對國家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些較早期的微國家國王會獨據小島,或以自己的公寓為領土,近年的微國家國王則開始揚棄領土,僅在網路上招收國民。
當然,微國家(特別是它的國王)還是不得不「寄居」於另一個國家的領土內。中國境內沒有微國家,甚至沒有《微國家》這本書(在內地文藝網站「豆瓣」中輸入這書的出版資料,迅即被刪)。「寄居」於美國的微國家「摩洛西亞共和國」,倒是對中國傳統情有獨鍾,將清明、中秋等都列作法定假期。
微國家不受聯合國認可,實際上也談不上甚麼法定地位,有些國王卻會認真地生產自己的郵票、錢幣,其中「艾里歐里」這個微國家所發行的硬幣,更成了收藏家爭相收藏的對象,引來真實的「買賣」。有時候,這些東西幾可亂真——美國聯邦調查局說,其中一個 911 事件的劫機者很可能購買了微國家「海螺共和國」的護照。
在最成功的例子裡,微國家居然可以跳出與所在國家的從屬關係:1967 年,貝茲進駐某英國燈塔並宣布獨立,建立「西蘭公國」,後來英國法庭判決不干預其主權。據說至 1978 年,他已賣出了 200 本護照哩!
這些國民都住到哪裡去?天知曉,或許他們也有自己的微國家。
──原載9月28日《經濟日報》
当然是王八党啦!!!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草木皆兵,老百姓苦!
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via 牛博山寨头条 by loong5 on 9/27/09
按:同文將刊於中大國是學會國弦之特刊。
一)
建國六十年臨近,北京市面外馳內張,歌舞昇平背後,是嚴密的監管和控制,力圖營造和諧之象。國家之建立,本為人民值得慶賀之事。中國終能掙脫列強欺凌,建立民族國家,可謂吐氣揚眉。更當中國越趨強大,政經地位舉足輕重之際,此時高高興興談國慶,實乃自然而然之事。但觀乎中央與地方的種種舉措,莫不是畏首畏尾,色厲內荏,近有枉屈香港記者之合法報導煽動鬧事,誣衊譚作人之四川調查顛覆國家;遠有掩飾六四屠城之真相,篡改建國多年罄竹難書之暴行。回首歷史,我們焉能埋沒良心,報喜不報憂呢?
歷史之撰寫總為當權者左右。草民之歷史,遂淹沒在重重的迷障之中,不得伸展。筆者年少,對當年中共建國歷史,知之甚少。中史教科書,廖廖數筆,解放軍所向披靡,國民黨聞風而遁。草民呢?不得而知。
我們要記著,草民不是當權者,犯不著為自己歌功頌德。草民,平凡而不平庸。草民,可以是挑著擔子賣菜的嬸嬸、在街道上閒逛的伯伯,也可以是你和我。草民,不會是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人物,可是每一位草民的歷史,所走過的路,都是獨特而唯一的。這些路,不是單一軌向而不相往來,反而是千絲萬縷,編織成那一個個動人心弦的歷史故事,而這些,正正是最容易為人忽略的。
有此了悟,我們對於任何冠冕堂皇的言辭,簡化單一的平面描述,都應該保持批判的態度。尤其身處中國政經文化邊陲的香港,我們應當問,國慶,究竟為誰而慶?國慶,究竟由誰來定?
二)
龍應台為其新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寫序,她說,以身為「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大江大海》述說了一九四九年,草民在戰火的無情摧毀下,顛沛流離,萬里飄零的故事。每個故事,讀起來都有血有淚。然而,在「全國解放」這個政治正確的口號之下,草民的聲音,遂淹沒在大江大海之中。當中有好些人,一生都不能、也不願向他人提起這累人的歷史之重。
就在《大江大海》勉力重提草民歷史之際,我看到了電影《建國大業》的宣傳硬照,好一個宏大的背景啊。再看看資料,《建國大業》在內地票房輕鬆破億,《大江大海》甫出版不久即被中宣部封殺。究竟龍應台的一本小書,能不能抵禦鋪天蓋地、政治正確的宣傳?
在東森新聞的一個訪問中,龍應台如此回應:「就是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你如果只看到『一將』的話,你就會談《建國大業》;你如果也看到,也會去沉思『萬骨枯』是什麼意思的話,你就看《大江大海》。」
我在沉思,建國六十年,出現多少次萬骨枯的場景。
一九四八年,就是國共內戰三大戰役的那個年頭,有數十萬人,在長春之圍中活活餓死。如果我們譴責南京大屠殺是罪行,為什麼我們不用同樣的標準,去看待在內戰中死亡的同胞,建立戰爭紀念館來憑弔他們?
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開始,把過百萬的知識分子打為右派,摧毀了一代人的青春和生命,無數人受屈辱而死。迄今為止,中共還未正式平反反右運動,錢理群先生呼籲建立一九五七年學,仍遙遙無期。
一九五八年,大躍進開始。其後三年,中國有足足三千萬人餓死。毛澤東的錯誤決策,草民深受其害,逆來順受。當權者謊話連篇,把人禍扭曲為「自然災害」,面不紅,心不跳,好像中國人命如螻蟻,任人肆意踐踏。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十年間,全國草民不單失去自由,甚至失去尊嚴,失去生命。人倫崩壞,草民被迫成為拭兄殺父的禽獸,活在人間煉獄之中。中國文化遭逢浩劫,鬥爭思想毒害人間,至今仍未復原。
一九八九年,六四屠城,中共政權指鹿為馬,把學生和平示威定性為暴亂,視人命如草芥,多少母親痛失孩兒。草民懾於權勢,或忍氣吞聲,或刻意遺忘,或變臉投誠,什麼懷疑論坦克碌豬論,皆滿天飛了。
如斯六十年,是輝煌的六十年,還是恥辱的六十年?
三)
或許以上種種,皆年代久遠了。有人說,香港回歸祖國十餘年,過往縱有千般不是,我們也必須往前看,隱惡揚善。但歷史告訴我,香港,一向地處中國政經文化邊陲,在一九四九年建國之際,是處於一個怎樣的境地上。我們有必要問,為什麼當年中共不「解放」香港?要說中共一向重視香港,為何要待數十年後才談回歸,談國慶呢?當一九六七年香港民權運動烽起之際,中共除了鼓動左派作亂之外,又做了什麼事情幫助香港脫離殖民統治呢?
翻閱中央電視台製作之《香港百年》,其解說詞中,有一段描述解放軍進軍深圳河的情境,如此寫道: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七日,解放軍抵達深圳河北岸,手持望遠鏡的吳福善將軍,朝香港凝望良久,但卻按兵不動。[1]
那末為何要按兵不動呢?對於中國來說,香港只是一個需「充分利用」[2]的地方。鑑於當時中國不願與英美正面衝突,故留下香港這個橋頭堡,以作緩衝,與世界接軌。
本來,地方犧牲自己,以成全國家的利益,也屬無可厚非。然而,最諷刺的是,為維持香港殖民地的地位,中共不得不默認與英國簽下之不平等條約。更要害的是,周恩來的「為我所用」[3]論,反映中國收回香港的決定,只是政治上的權宜之計,所謂香港恆古以來與中國本土密不可分,純粹為回歸前後製造之論述,顯得收回香港的決定「眾望所歸」,如此而已,根本與史實不符。
如此說來,回歸經年,政府力圖建立口徑一致的國民教育,也早有跡可尋矣。重視國慶,並不出自草民對祖國文化的擁護,也不反映草民自發的愛國情感,只是少數當權者的政治任務,粉飾天下太平,再次證明歷史只屬於勝利者,草民根本無容置喙。
[1] 轉自王宏志(2000),《歷史的沉重》,頁198,牛津大學出版社。
[2] 一九六零年,中共提出「長期打算、充分利用」,作為對應香港回歸的策略。參考同上,頁198。
[3] 同上,頁199。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牛博山寨头条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鹅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鹅不是老大,天才是老大
您无所不谈,鹅也不例外
鹅是参考消息@无所不坛
janadabc.blogspot.com
墙内请用谷歌阅读器订阅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