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3日星期日

[G4G] Re: 方舟子:你有什么科学依据?(什么是科学依据?)

《中国人的科学》

 (2010-12-09 22:46:04)

                    文/ 阿忆

  从一开始,就有两种科学在争夺中国人,一种是陈独秀的科学,与民主并列,为的是救中国,是一套千真万确的真理,一种是任鸿隽的科学,它只是它自己,客观上能使中国强大,却不一定有利无弊。

  任鸿隽是留美生,化学硕士,1915年在康乃尔大学读本科时,主创《科学》杂志,被爱迪生视为中华民族觉醒的先声。当时,毛泽东正在设法补足基础科学知识,用它扩大视野,华罗庚读了它,萌生出研习数学的冲动。《科学》杂志也影响到陈独秀,9个月后,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终以科学为旗,掀起蔚为壮观的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是职业革命家,曾经留日,却没文凭,进北大掌管文科,蔡元培为他做了学力和从教履历的假证,他对文史哲和革命史的总揽,可谓高端,但对科学的认知,不过是科普读者的水平,在奋力弘扬科学的造势中,搀进了许多纯属个人想象的强力注释。

  在陈独秀那里,科学是社会进化的动力。这没什么错儿,任鸿隽也这么认为。不一样的是,陈独秀别无他顾,认为科学只是社会进化的动力,不可能破坏进化。那个时候,欧洲鏖战正酣,欧美思想家已开始检讨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副作用,甚至认为,科学必将破产。这一切,任鸿隽听起来,毫无困难,但于陈独秀,科学是真理的化身,不可能有缺陷,它是“正确”的同意语和代名词。于是,在陈独秀的描述中,科学是救世主,可以救国救民。而在任鸿隽那里,科学当然对中国有利,但却是长远影响,并非功利主义的直接作用。

  事实证明,人们更容易接受陈独秀的思想,中国太弱了,急功近利的设计总是更有感召力,一夜翻身的捷径更能吸引人。此外,陈独秀善于宣传,他把科学拟人化,称做“赛先生”。相比之下,任鸿隽的方式显得繁琐,1918年之前他又远在美国,他的《科学》杂志对大多数中国人的影响,并非科学及其内容,而是它率先使用了横排版和标点符号,仅仅是一种文化冲击。

  对于陈独秀,科学是一套技术,立竿见影。对于任鸿隽,科学是各种学术思想,可带动技术发明。陈独秀觉得,科学和技术差不多,科学应该为技术服务。任鸿隽认为,科学是技术之母,母亲做得好,儿子自然好。由此可知,中国人提到“科学”,直到今天,脑海里浮现的究竟是谁的概念。

  在陈独秀那里,“赛先生”是万能的,可以支配人生,其实是“赛菩萨”。

  1923年,张君劢在清华演讲,说科学对人生观无能为力,心灵学可能是一种办法。丁文江批评他,不从科学中寻强国之道,却重人鬼交流,误导学生。像陈独秀一样,丁文江断言,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包括人生。梁启超不赞成丁文江,他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惨状写成《欧洲心影录》,呼吁对科学抱有适当态度,尽管科学和科学方法有益,但应该放弃崇拜。此时,任鸿隽和李四光已在北大化学系和地质系做教授,遗憾的是,在思想大讨论中,李四光是缺席的,任鸿隽明知科学并非万能,却不好表态。于是,在“赛先生”的旗帜下,自由主义学者吴稚晖和张东荪,职业革命家陈独秀和瞿秋白,结成了同盟,“科学万能”派以胜利告终。

  今天,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科学是信仰,如同宗教,陈独秀曾断言,“科学实证之法,其必代圣教而生”,而任鸿隽的“纯粹科学”论,没有多大市场。中国人至今无法理解,一个研究项目如果没有实用价值,还搞它干什么。基于这个理解,在现代史教科书上,没有任鸿隽的名字,尽管他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奠基人。


2011/1/24 参考消息 <go2group@gmail.com>
(原载于《华商报》,原文有删节,下面是全文。)

 
 

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via 牛博山寨头条 by 土摩托 on 1/22/11

(原载于《华商报》,原文有删节,下面是全文。)

你有什么科学根据?

 ・方舟子・

  “你有什么科学根据?”网上风传这是《三联生活周刊》特约科技记者袁越(网名土摩托)的口头禅,经常有人拿这句话来取笑他。据袁越说,这其实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对其稿件提出的要求,传来传去成了他的名言了。但这句话很符合人们心目中一位“理呆”的形象,不管袁越怎么撇清,也是跟定他了。其实袁越并非典型的“理呆”。十年前他和我在美国同一个城市生活,给《新语丝》投过稿,写的是音乐评论。当时他一边在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上班,一边研究美国民歌,追随过一些乐队的现场演出,印象中似乎还和本地的一支乐队走得很近。在这方面他更像个痴迷艺术的“文傻”,有这种经历的留学生估计找不出第二个。

  留学生涯更多的是一种历练,留学生改行的不计其数,有做投资、做生意、搞政治的,也有当医生、当律师、当作家的,但袁越后来回国当记者做科技报道,选择又与众不同。由获得理科高等学位的人做科技报道、写科普,这在美国是常态,在中国还是新鲜事,留学多年归来当起科技记者的就更罕见了,我不知道有第二个例子,这又让袁越在国内媒体圈中显得很另类。

  “生命八卦”是袁越在《三联生活周刊》开的专栏,名称虽然八卦,内容其实很严肃,是普及生命科学的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进展。据袁越本人的介绍,他每天都要浏览国际顶尖的几个科学杂志、科普杂志的网站和国外主流媒体的科学板块,从中寻找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最新报道作为写作的素材。这虽然算不上是根据学术论文等一手资料写作,但消息来源毕竟是比较可靠的。又由于袁越有多年学习、研究生命科学的专业背景,对素材能够融会贯通,不像某些科技记者只会对外电报道进行一知半解的编译,内容大体准确无误是可以保证的。有些人见多了那种天马行空似的科技报道、科普文章,读到较为严谨的科普作品反而不习惯。把科普文章写得通俗有趣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为了迎合读者而牺牲严谨,把科普变成了纯粹的娱乐,真的成了八卦,却是本末倒置,丧失了科普的应有之意。在趣味与严谨之间的度,袁越把握得比较好。

  袁越很清楚,一篇优秀的科技报道、科普文章,不仅仅只是提供新的科学知识,而且通过展示这些知识的获得过程,能够让读者领会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这种写作能力,没有多年的科学研究训练是难以达成的。如果像袁越被妖魔化的那样,在日常生活中事事都要问有什么科学根据,当然是很乏味的。但是在面对科学问题、科学结论时,抱着怀疑的态度寻求有什么科学根据,却是科学素养的体现。科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全民的科学素养,在中国公众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只有3%的今天,尤其显得迫切。如果读者在阅读时,能在内心不停地追问“你有什么科学根据”,我想那正是袁越所希望看到的。

《生命八卦》
袁越 著
三联书店2010年1月出版
定价:50.00元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
鹅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鹅不是老大,天才是老大
您无所不谈,鹅也不例外。鹅是参考消息@无所不坛
janadabc.blogspot.com  墙内请用谷歌阅读器订阅。
喜欢推特?请翻墙跟@elaoda,鹅推特推荐用中文!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