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1日星期二

[G4G] BBC 大家谈中国:还有多少不安全的安全门?

大家谈中国:还有多少不安全的安全门?

北方乌鲁木齐网友
  • 2014年 11月 7日
分享
地铁乘客地铁乘客多,保证安全需要工作人员。

2014年11月6日晚高峰,33岁的河北籍女子潘小梅,在北京地铁五号线驶往天通苑北方向的惠新西街南口站,被夹在闭合的安全门和车门中。随后车子开动,潘小梅被挤后跌落站台。后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当日20时20分死亡。(11月7日财新网)

2010年7月,上海地铁2号线中山公园站,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悲剧,一名中年女性乘客在车门即将关上之际,欲强行上车致使手腕被夹,造成其与安全护栏撞击跌落在站台上。后送医经抢救无效死亡(2010年7月6日《文汇报》)。

如果说,4年前的悲剧还有技术不成熟等内在问题。那么发生在北京的此次事件,多少就让人有点不敢相信了。因为一者,从技术的角度讲,如果有人或者物品夹在地铁安全门与车门之间,列车门上以及安全门上的相关感应装置就能识别,然后会主动为司机等工作人员发送警示信息,并同时自动拒绝关门。那么问题是,北京此次事件中,乘客被夹在两道门之间,为何没有被识别出来?是没有相关感应装置,还是感应装置失效?如果没有感应装置,为什么不安装?人的生命安全显然是第一位的,不管投入多少资金,有多大的难度,相关感应装置都应该保证安全并保持灵敏有效,而不是空白或者失效。

二者,事发时,车门前为何没有工作人员?,引导排队等也需要工作人员。但遗憾的是,悲剧发生时,却没有工作人员在场。假设当时有工作人员,其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与列车司机沟通,女子死亡的悲剧或许即可避免。

地铁站安全门夹死乘客,有客观因素,但相关设备和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和漏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相信在处置事件时,当事地铁站相关管理者,也会被问责。但问题的关键显然在于,目前,全国各地各大小城市,建设与开通地铁的已经不在少数,还有大量城市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相关地铁项目建设,那么在技术与安全管理等层面,是否都做到了万无一失,还有多少安全门其实并不安全,甚至会成为乘客的"鬼门关"?越多越多的人选择了坐地铁出行,该拿什么来堵绝抢上抢下的问题?地铁乘客可以多,可以挤,但如何保证有序?这些问题,显然还是值得相关部门做深层次的反思与改进的!

(责编:路西)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中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发帖到此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访问此论坛。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