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9日星期五

[G4G] 荷兰国际广播电台 许戈辉对女儿“大吃一惊”背后的逻辑

Radio Netherlands Worldwide

星期五 19 April  
荷兰在线 的照片
Map

许戈辉对女儿"大吃一惊"背后的逻辑

发表于 : 18 April 2013 - 1:59pm | By 荷兰在线 编辑部 (节目录制现场 受权使用)
参阅同类文章:

阿强

阿强

同性恋权益活动家。现任同性恋亲友会执行主任。同性恋亲友会成立于2008年,英文简称PFLAG China,系中国男女同性恋者父母、家人和朋友组成的民间草根组织。

哭诉式的悲情换不来平等权利,过度悲情只是在一遍遍地示弱罢了。示弱惯了,连自己都把自己当弱者了,当人从心态上把自己当弱者时,自卑和恐惧会束缚手脚,不敢为自己的权利发声。

上周在凤凰卫视录节目的间隙,著名主持人许戈辉讲了一个小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她女儿曾问她,"妈妈,俩男的和俩女的在一起,要不要亲嘴嘴啊?"孩 子的姥姥听到后,想要回避这个问题,"宝宝,小朋友不要问这些。"但小女孩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意思。许戈辉认为,这类问题不必回避,应当让孩子有更多的 了解。

于是,她带上女儿一起去看《北京遇上西雅图》,看完电影后,许戈辉问女儿是否看懂了海清饰演的角色,女儿说,"我知道,她们是同性恋。"许戈辉告诉女儿,"同性恋是正常的,我们要包容同性恋。"许说,没想到7岁女儿的回答让她大吃一惊,"妈妈,你说同性恋是正常的,为什么还要说去包容他们呢?"

很多人在说到同性恋时,都会用到"包容"一词,而"包容"的原意指"宽容大度",在《汉书·五行志下》:"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包容 背后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包容"烘托了"我"多么大度,多么有大量,多么能容人,各种怪人都能容下。看不出对包容对象的平等、平视之意。

在同性恋社群内部,也常常听到这类呼吁,"社会应当包容同性恋"。好长一段时间,总觉得这话怪怪的,却又没有去深思,反倒是一位7岁小女孩的一声质疑,敲醒了很多成年人不曾面对的思维逻辑。

谈到"包容",还让我想起去年秋天,在成都举行的第五届同性恋亲友恳谈会上一位同志的发言,这位同志的故事非常感人,现场很多人听后都掉下眼泪。他 最后的一句总结是这样说的,"我们同志只是想要跟大众一样简单地生活,为什么这个社会就不能包容我们的爱情,就不能给我们一个小小的空间呢?"

很多场合,我听到同性恋者的发言都充满悲情,在一个歧视和偏见的环境下,同性恋的生活和处境艰难是事实。但哭诉式的悲情换不来平等权利,过度悲情只 是在一遍遍地示弱罢了。示弱惯了,连自己都把自己当弱者了,当人从心态上把自己当弱者时,自卑和恐惧会束缚手脚,不敢为自己的权利发声。

其实,任何权利都是争取来的,同性恋者的生存空间扩展,不是主流社会给的,更不是异性恋者们宽容大度,看同性恋可怜就会施舍一块空间给你。同性恋者的哭诉和悲情,只能强化和衬托主流异性恋者的"伟大宽容"和"政治正确"。

事实上,没有一批批同性恋者前仆后继地争取,就不可能带来同志权利的改善。西方社会如此,中国同样也如此。

同性恋者争取的是平等,不是高高在上的一句"包容"。

(原题:《包容背后的逻辑》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退订此论坛并停止接收此论坛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通过以下网址访问此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