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日星期一

[G4G] 财富中文 “刻意训练”与应试教育

"刻意训练"与应试教育

最近读了科尔文的新书《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尚未读完。但回想一下自己这二十余年来的练习经验,恐怕迄今为止所接受过的最长时间的"刻意训练"――就是应试教育了。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城市,每年能考上北大清华的人不会超过3个,特级教师也相当罕见。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应试教育是最有效的选择。从小学开始,每一级升学,都需要考。考出个好分数来,才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的比赛。在这种情况下,每年高考分数线的竞争非常激烈。

我记得上小学时尚没有明显感觉,一来小学都是划片,按照就近原则在家附近上;二来家长们的分数意识也还没有那么强烈,考多少分都由你。到了五年级的时候老师才开始给灌输一些危机意识,吓唬我们考得分数不够好中学不要的。

但也没有那么难,没有好的中学,还有一般的中学可上。而且在初中阶段,孩子们还没有明显地意识到这两者之间教育质量有什么差距。

进入初中后,分数意识开始加强了。因为三年后要面临中考,下一阶段的高中已超出义务教务范围,要是考不上就只能辍学了。

我当时所上的初中号称是全市升学率第一,除了中考要考的科目之外,每周还会象征性地给我们上点音乐美术之类"无用"的课程。但到了初三,这种课程就完全停止了。

同时,从一上初中起,我们每天就多了两个小时的晚自习课程。各科老师这段时间会轮流来教室巡查,答疑解惑之余也监督一下学生有没有好好学习。

我当时学习尚不觉得吃力,晚自习一半时间用来做作业,这样回家就可以安心看电视了。另外一半的时间用来看闲书。

初一初二每学期两次大考,最后会依照分数排名来发奖状。当时好像没有什么得失心,奖状能拿到固然高兴,拿不到虽说有些丢脸但也没有人为此特别紧张。

到了初三的时候,老师突然宣布,我们要提前半个学期把一年的课程学完,以准备比中考还要早两个月的重点中学提前招生考试。为此,周六全天照常上课,除了考试要考的科目外其他课程全停。

校领导把初三年级每班的前五名学生召集到教导处,说了一通鼓励的话,最后表示要给我们开小灶,组织全校王牌教师专讲高难度考试题目。

老实说,最后有没有考到这些题目我已经不记得了,只是每天我们比其他学生更多了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在班里,考试的频率提高了,除了期中期末两次大考之外,每隔几周老师会给来一次随堂小测验,考完试就开始讲卷子,专门针对考试中容易出错的题目加以辅导。

我当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英语单词拼写错,错一个要罚写10次,希望下次能长点记性。还有这次不会做的题目一定要学会,下次遇到同样的题目再错了就不应该了。如果是不确定的题目,靠半蒙半猜做对了,那一定要趁讲卷子时搞清楚原理,下次就不发愁了。

但总体来说,初中阶段的学习还带着很大的随意性,更多是靠学生的个人领悟力和老师的讲课功力来出成绩的。我不记得当时班里、甚至整个年级有特别用功的同学,大家都在一阵疯玩。

玩 归玩,老师成天灌输的危机意识还是给了我们不少压力。我跟同桌在有一次上晚自习时问老师以我们的成绩能如愿考上重点高中吗?上高中后能不能进重点班?老师 的回答至今想来仍颇有艺术:很有可能,但你们要更努力。后来才知道班上很多同学都问过老师同样的问题,而每个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不知是我们运气好,还是的确底子不错,当时小灶班里的绝大多数人都考上了同一所重点高中。除了这些熟面孔外,还有一些来自其他学校的据说是聪明绝顶的家伙也将成为我们的同班同学。

高中一开学,我们就感受到了下马威。没有重点班,所有人无论成绩高低都被打散分到10个班里,自由竞争开始。晚自习延长到每天4个小时,随堂小测验周周都有,每隔一月休息一次。这一切,是要在高二提前学完三年的课程,最后一年专门用来复习和备考。

高一高二不多说了,震撼过后就是习惯。到了高三,课程都学完了,开始每天一轮的考试。考完依然是讲卷子,然后针对考得不好的某类题型加强练习。

语文最容易丢分的题是成语、拼音等选择题。打开参考书,有1000道这样的题型可以练习。每天做20道,隔天复习,这样,不出错的话,语文成绩可以提高5-10分。

英语、数学、历史、政治……以此类推,都可以化解成不同的题型,然后成千上百次地去做练习题,考试,总结经验,练习,考试。

这里面老师的作用相当重要。在应试教育中,一个好的老师,可以从书山题海中为学生精准地选择到最有可能被考到的部分,并能将各种难题讲得深入浅出,让人不会轻易忘记。

我从一开始对考试毫无压力,到后来一提考试就紧张,再到麻木或者说考起试来心无旁骛,终于体会到了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对人的改造。

不过,这些经验上了大学好像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大学里的考试没有题型可抓,也没有参考书可买。(考研除外,辅导书市场欣欣向荣)

回顾一下,应试教育符合刻意练习的几个特征:"首先是为满足改善某方面的行为需求而专门设计;其次是可以不断推动人们超越现有水平的极限;第三是可以多次重复练习;最后是需要从教练、导师或类似专家那里获得经常不断的反馈。"

我的"刻意训练"就从初中时算起吧,持续了整整6年,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改善、提高高考成绩。不说应试教育是对是错,或许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另类、而又在中国相当普遍的刻意练习个例。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