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7日星期一

[G4G] BBC大家谈中国:“洗碗费”之后还有什么“费”?

大家谈中国:“洗碗费”之后还有什么“费”?

更新时间 2012年9月14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57

小学生自背课桌上学

小学生自背课桌上学

河北省武安市第五中学要求在学校就餐的学生,不管是否自带餐具都要缴纳“洗碗费”,走读生每学期缴15元,住校生每学期缴40元。此举引起网友质疑。13日下午,武安五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收取的“洗碗费”当天已全部退还给学生。(9月14日《京华时报》)

开学没几天,新闻倒不少。无论是自带课桌,还是预存话费领校服,抑或洗碗费,归根到底,都跟“钱”字有关。这种校园逐利现象,近年来很有市场,值得有关部门深思。

按照武安中学的逻辑,在校用餐要收“洗碗费”,那在校寄宿的学生,还有很多 “钱”可收,比如说洗脸费、洗衣费、洗澡费等。根据学生数量,一个学期的“洗碗费”达数万元,因为不合规章,这笔钱自然不会上缴财政,只能存在学校的“小 金库”,日积月累,很可能为一些腐败行为埋下伏笔。由此可见,“洗碗费”不仅仅是个教育乱收费问题,更是一个党风廉政建设问题。

近年来,中央对教育乱收费的整饬力度一直强硬,很多基层学校不敢明目张胆地乱收费。但是,长期形成的乱收费惯性冲动还在,尤其是难以割舍乱收费带来的各种利益。于是乎,一些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做法,便开始蠢蠢欲动甚至蔚然成风。

如廊坊市某中学曾发《家长信》,向每名学生“借款”200元,用来配备多媒体设备,在学生毕业时归还, 并统一开具借条。学校的“高明”在于,不是收费,是借钱,而且还白纸黑字,好借好还。最关键的是打着增加教学设备、提升教学质量的幌子。即使有关部门追究 起来,学校完全可自圆其说。以致于很多家长,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是孩子在人家手里,只能乖乖就范。

于当前而言,教育经费的保障,在绝大多数基层,都不成问题。为何一些学校成天哭穷,一门心思钻“钱”眼 里。原因也很简单,教育经费的划拨、使用过程,出现了跑冒滴漏。以廊坊某中学为例,借钱的理由是周转不开,那政府划拨的教育经费,用到哪里了。还有,河南 省曾安排6亿元专门解决课桌问题,但近年来每逢开学,一些小学生还要背负沉重的课桌前行。这6亿元巨款,究竟又落实到何处。诸如此类的问号,相信很多民众 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答案……

学校本是传播社会良知和公德的基础平台。在诚信资源逐渐消逝的社会危机下,一些学校还如此圆滑投机,着 实令人不解和伤心。对此等不良教育现象的问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起不到长期之效的,只有从根本上构建一些制度性防范监督措施,切实保证每一分教育经 费的使用,都置放在阳光下,方为王道。

注:《大家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