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0日星期六

[G4G] BBC 走访宫城县之三:灾区复兴的两极现象

走访宫城县之三:灾区复兴的两极现象

更新时间 2012年3月7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4:06

石卷市的灾民妇女们组织起来钩织心型别针贩卖

石卷市的灾民妇女们组织起来钩织心型别针贩卖,开拓收入来源。

日本是多地震、海啸的国家,但去年3·11东日本大地震后发生的浪高38米的大海啸还是1896年明治三陆大海啸以来首次。大海啸既卷走了过万人的生命,也卷走了活着的人生活基础。

盛衰两极

BBC中文网记者日前走访地震过后一周年的宫城县时,目睹了复兴过程的两种极端。一方面,复兴重建给建设业和其卫星行业带来了庞大的商机;而另一方面,灾害失业和财产损失使很多迫切寻找生活出路的灾民处于极端无助的状态,特别是中年男性。

记者乘车从海啸重灾区名取市到石卷市的一个多小时沿途中,公路旁随处可见给了 建设公司和建筑机械、建筑材料公司商机的工地。一名宫城县网民描述现在仙台市夜生活集中的国分町说,"外地来的大建设公司应酬、交际忙,复兴色情业也昌 盛,而灾区小建设公司只承接了凤毛麟角,虽能保证开工,但盈利甚微"。而不少日本传媒报道,三大灾区复兴最慢的是渔业,流失渔船的渔民很多一蹶不振,记者 在临时住宅区也遇到了闲散、溜达的失业渔民。

努力谋生

不过记者在石卷市大指地区北上渔港却也看到渔业复兴的萌芽。寒风中十几名渔民正在收获养殖的裙带菜,北上町渔业生产组合营运委员会委员、渔民佐佐木克弥介绍说,他们的生产组合(生产队)去年下半年开始恢复养殖裙带菜、扇贝等海产品,目前正是收获裙带菜的季节。

妇女们也在努力谋生。在石卷市一个叫做"Tomorrow(明天)"的临时住宅村,记者采访了一群钩织心型胸针出售的妇女们。她们大多看来六、七十岁,去年下半年由NPO(非盈利组织)协助,组织起来生产。

遇到华人

来自大连的中国人宫淑兰向记者展示她们钩织的心型别针

来自大连的中国人宫淑兰向记者展示她们钩织的心型别针。

这群妇女中最年轻的是两名中国人秋山梨华和宫淑兰,她们的丈夫都是石卷市的日本人。秋山十几年前从哈尔滨来,宫淑兰从大连来才几年,她们当天都开车半小时来见记者团里的华人记者。

怀孕8个月的宫淑兰对BBC记者说,"在这里很少有机会见到中国人,听说你们要来,我们都高兴极了,像见亲人一样"。

宫淑兰说,去年她家刚买房不久就遇上了地震和海啸。幸好她家只进水1米多,后来他们自己动手整理、装修了还能继续住。回忆起一年前的灾难,宫淑兰还心有余悸说,当时匆忙逃生与丈夫联络不上,急得大哭,避难所里的日本人都不断安慰她,直至次日她与丈夫重逢。

宫淑兰和秋山因住宅淹没不能领援助金,而她们的丈夫虽找到零时工作,但她们仍需赚钱贴补家用。这个愿望让地方政府知道后,建议她们参加钩织,每两周领一次材料和交货,平时就在家钩织。宫淑兰说,原来她不会钩织,都是日本妇女手把手教的。

来自哈尔滨的中国人秋山梨华

来自哈尔滨的中国人秋山梨华向记者说明,一个心型别针需要钩四片来组合。

胸针在仙台车站或东京百货商店有售,售价840日元(约10美元),扣除材料费等成本,钩织者约可赚一半,月收可达5万日元(约600美元)左右。

宫淑兰和秋山都对BBC记者说,她们非常感激一年来日本政府、当地政府和周围日本人对她们的照顾,尽管中国娘家的亲人敦促她们回国避难,但她们都不忍撇下丈夫,所以没回国。

感谢与批评

三月的宫城县天寒地冻,御寒尚且艰辛,不难想像去年遭遇地震、海啸后的惨况。也许是巨大灾难和巨大变迁 让灾民有隔世之感或不堪回顾,BBC中文网记者在宫城县两天的采访过程中,没听到一句怨天尤人的话,只有一名居住临时住宅、参加钩织生产的日本妇女抱怨说 "煤气费实在太贵"。

经常听到的反而是感谢的声音:感谢上天留给自己和家人生命、感谢政府和红十字会以及各国的援助金、感谢企业捐赠的物资、感谢阳光、空气、水,甚至感谢松树。

不过日本传媒、舆论的视线却非常严厉,连日批评政府行政主导的复兴进展缓慢。富士电视台说,一年过去了,灾区三县的地震、海啸、核事故垃圾只清理了5.6%;时事通讯社发表的民意调查说,全国87%的被访者不满复兴速度。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