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星期一

[G4G] <最危险的时刻到了:“四有人群”跑路 全奔海外移民>

<最危险的时刻到了:"四有人群"跑路 全奔海外移民>

来源:天涯社区 | 日期:2011-11-15 | 网址: http://www.aboluowang.com

胡润最新发布的榜单,再一次揭开中国富豪的神秘面纱。这份名为《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国内目前造就了超过95万名千万富豪,其中46%正在考虑移民国外,14%已经移民或者正在申请移民。而家资在1亿以上的富人中,有移民意向的人比例更高,达74%。

其实,这种状况已非一日,现在的现实是,但凡有点家产,官员潜伏做裸官,演员痴情于换国籍,学者最好有国外的绿卡,而民营企业家则纷纷选择海外投资,似乎移民成了一种潮流。如今富人移民,去势汹汹,成为舆论焦点。"中国半数千万富豪准备移民出国"目前成为多个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的醒目标题。这些媒体最耸人听闻的论调是,出口"高净值人群"是中国对世界的"最新贡献"。这些人给欧美送去它们奇缺的现金,却将经济崩溃的风险留给中国。

有人不禁纳闷,富人为代表的社会精英们应该属于既得利益者啊,有钱有地位,混得人五人六的,不是人大代表可能就是政协委员。为什么忘恩负义,吃了娘的奶后,投到他人之怀抱了?

如何读懂得这次去势汹汹的"跑路潮"?冷静必须冷静,要不然中国危险了。其实,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最危险的时刻了,民间资本抽空跑路、制造业倒敝成风、楼市四面楚歌、地方政府债务重重……稍有不慎,经济崩盘!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是考验民心的时刻了,然而政府"两头不着":富人说BYEBYE,准备"跑路";穷人说穷不怕,准备"过冬"。即使如此,政府依然"虚伪与无知齐飞,权欲与傲慢共色",里面充满了戏子,贪赃枉法者大谈廉政建设,门外汉大谈标准化建设,浑然不觉危险来临,依然沉浸在歌功颂德之中,飘飘然跟着神八上了天去!

"四有人群"跑路,中坚阶层流失

笔者观察,中国的移民,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不少人,即使移民了,也像"裸官"一样,把老婆孩子放到国外,财产转移到国外,自己依然在国内坚守、打拼。打个形象比喻,就像一根输血管,一头连接中国,一头连接美加澳,然后将中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输向世界。悲催啊,这些人真把祖国当作自己的"殖民地"了!

若将移民分分类,可以分为四大类:官员家属(主要是官二代)、明星、富人、人才,即有权、有名、有钱、有才――"四有人群",应该属于社会精英,算是社会中坚阶层。他们的跑路说明中国人才流失严重。那么,他们是怎样上演"跑路"路线的:

(一)官二代:社会主义的爹,养资本主义的儿

官员身处社会权力层,当属国家利益的看门人,而中国正是这批看门人,却监守自盗,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社会形象极其糟糕。因为作孽已多,深怕恶贯满盈的那一天,所以千方百计转移家人和财产。如今只要是处级以上官员,纷纷以留学之名,先将子女送往国外念书,然而谋求定居。于是,老子吸社会主义的血,供给在资本主义的儿子享受。有人不禁戏谑道我们这个奇怪的国家:中国就是由美国人的父亲在管理的国家!

(二)明星们:演中国春秋梦,争做世界公民

戏子无情,自古皆然。试问当下当红的有了外国国籍的一线演员,有几个真的到好莱坞发展了?个个像李小龙那倒也罢,还能显显中国功夫的神通,追求个美国梦,倒还令人尊敬了。然而,这部分人大多数都是"拆白党",拿着国外的护照,照旧在中国混,骗吃混喝。他们中间有的甚至拿的不是发达国家的护照,比如泰国的护照,似乎也没有拿的必要。其实,对于戏子而言,很有必要,一来给自己留条后路,随时准备拍屁股开熘;二来逃逃税什么的,多捞点实际的利益。悲催的是,我们的政府居然还请这些毫无国家归属感的人来代言国家的道德、诚信、慈善等等。看看一部《开国大典》一帮国际主义战士联合起来,帮助我们再现那段光辉岁月,人们就可笑喷了。质疑这些戏子爱国情感们,他们还不服气,振振有词地说"国籍与爱与不爱国没有必然联系"!

(三)富人们:赚国内财富,到国外置业

中国的富人们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生于斯长于斯,创业与生活都在国内,很多人连国外生活的经历都没有,有些甚至连起码的ABC都不懂。他们去国外,如果全家迁走,不仅意味着此前生活的终结,而且意味着挣钱的历程结束。即使在国外投资顺利,从此以后,也只能在陌生的异国他乡寂寞地生活。所以,他们纷纷以"裸官"为学习榜样,自己坚守国内企业,让家人在国外享受生活,等到时机成熟,再图谋全家团聚。当然,不乏一些地方的企业家们组团到国外购房,一起移民,想减少异国他乡的寂寞感。

(四)技术者:公权渗透科研机构,逼跑技术人才

中国国内许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官气十足,科研之气全无,乌烟瘴气、吃喝嫖赌,科研人才不知科研为何物,学术造假、论文抄袭,只知谋官晋职捞取利益。看看院士名单,央企和政府高管们争相分羹。公权渗透科研机构是何等的离谱!中国各色科研机构包括大专院校就如同一个"二政府",在这样的氛围里,科研人员想拿诺贝尔奖,那就春秋大梦了。悲催的是,一些真正想潜心做研究的专才,没有一点政治资源连个科研经费都争取不到,搞什么飞机科研啊。中国式科研机制,只会埋汰人,徒徒制造人渣、官棍,还不如到国外去争取科研机会,至少可以发挥人生的自我价值。

观以上四者,官二代、明星们、富人们移民,还是与中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表现出其吸血性,官二代的"裸爹"们在吸,明星们"裸身"的形式在吸,企业家们"裸商"形式在吸,纷纷敲骨吸髓,大有做空中国之势,待吃饱喝足,再无榨取之可能,便永远抛弃这个国家。官二代、明星们走了就走了罢,无非是衙内和戏子,其实根本谈不上什么社会中坚阶层,非绩优股,大可以随他们去。然而,富人们和人才们移民那实在太可惜了,简直"人财两空"啊。

谋安全与尊重,寻找"好社会"

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吸引力的掘金地之一,全球投资家以及各类淘金者争先恐后入华,意图在中国百年罕见的发展热潮中分一杯羹。而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的富人为主流的精英们却纷纷背土离乡、举家外迁,着实令人困惑。

困惑归困惑,但动机明显,无非两个:一是为提高生活质量,一是为保障自身财产安全,其中后者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一)撤离,谋安全:社会转型期,保障自身财产安全

在中国古代,达官贵人,哪怕富可敌国,哪怕高官厚禄,即使皇亲国戚,只要风云转换,江山易姓,便一朝天子一朝臣,磨刀霍霍,少不血洗的戏路。在政治斗争中失势,财产包括家室,甚至连自己的卿卿性命,都会一风吹的。可以说,剧烈的转型期,任何人的生命财产都得不到法律的切实保障。"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红楼梦里好了歌描绘的场景,其实是社会严酷的现实。

严格说来,这样的换天场景,今天尽管有了物权法,还并没有从人们的心灵深处抹去。有权的,有钱的,有名的,包括有才的,都没有真切的安全感。说句大白话,他们心里就是不踏实。即使有些人很有权势,但他们仍然不敢确定,一旦国家出现洗牌,会得到法律公正的对待。

无可置疑的是,中国现在无论经济还是政治,都面临严重的挑战,也就是人们说的转型期,转型期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向好,实现质的飞跃,中国走出混沌;要么恶化,社会矛盾激化,中国走向混乱。中国精英们特别是富人移民,就是对中国的走向不大清晰,心里根本没底。而且这些移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担心受到政府和法律的公正对待;一类是担心受不到政府和法律的公正对待。前者主要指为官不廉者和个人财富来路不正者,他们担心自己过去的斑斑劣迹有朝一日东窗事发受到追究,三十六计走为上;后者虽然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获得了财富和地位,但他们也和大众一样,面临贵而不平、富而不公等体制性压制,他们移民只是希望活得更有尊严、更自由、更少束缚。

(二)择优,谋尊严:寻找"好社会",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移民,这也有多种解读。例如,有人会认为这不足为奇,因为每个人都有过自己认为的好生活的选择权利;而有人会认为,这表明即使富人,也失去了在中国获得高品质生活的信心。无论怎么解读,寻找"好社会"主要是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是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考虑。孩子是未来,是希望的传承。挣钱为孩子,为子女教育移民绝对可以了解,何况中国的教育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若想受到优质资源付出的成本比国外还高。

二是让自己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人生在世,求的是什么?就是宜居的生活环境,适合自己的生存,适合自己的发展,即所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人追求这些,就是追求人权,无可厚非。事实上,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与国外确实有明显的差距,愈演愈剧的食品安全危机、环境污染事故、通货膨胀……让人们忧心忡忡。同时,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富人们在国内花钱能买到的较为舒适的养老服务,但与发达国家养老服务比,他们觉得这个钱花得太冤枉。当公民有国籍选择自由,那么他就可以向国家买这些保障了,那么他总得挑性价比高的那一家。

三是寻求规范化、法治化的投资环境。在国外赚钱不容易,但国内越来越不尽如意了也不尽如人意。众所周知,最能赚钱的都被共和国长子们所掌握着,民资进不去,民营企业利润微薄,钱不好赚,一份出自浙江省官方调研报告显示:浙江中小企业中只有不到20%能沾到银行信贷的光,大多数企业是得不到银行贷款的。中国投资环境其实在恶化,改革之初,一个小商小贩,可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就能发家致富,但现在越来越难,人们的上升渠道在堵塞,阶层在板结化。如今国外经济不景气,欢迎境外投资拉动经济,资本能够自由准入,各种优惠自然吸引国内富豪投资移民。而国外资本主义市场是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也就是规范化、法治化的市场经济,更适合他们去投资、创业。

四是寻求安全感,很多人认为现在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比如国进民退,民众"仇富"。富人对这个社会产生了恐慌。况且,现在中国经济危机重重,未来走向尚未明确。

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空心化

在美国媒体近日推出的"失败国家"指标中,"人才流失"被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单独列出。

那么社会中坚阶层移民让谁最纠结?执政者吗?貌似不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充分重视这股移民潮,只是睁一只,闭一只眼,甚至这回曝出浙江义乌"假破产、真移民",也没有显得轻描淡写。笔者来分析一下,为何不重视移民潮的社会原因:

1、官员恰恰是"跑路路线"的执行者和策划者

究其原因,政府里许多官员包括地方一把手和部门一把手,其子女不少已经安排在国外了,而亲属们也借他这尊佛将政治资源转化为绵绵的经济资源,成为富人。这样一来,官员们的亲属一部分已经"跑路",而另一部分准备随时"跑路"。因此,要政府严管移民潮,这些人就监守自"跑"了,无不心猿意马。想想,让"逃跑主义"路线的执行者和策划者,阻止自己亲属逃跑,即使鸟毛扯光了,都顶个肺用,徒徒蛋疼罢了。

2、国家严重缺失社会财富的保护意识

有人说,滚蛋吧,他们去意已决,留得住人也留不住心,走了倒干净,可能走的是中国的"坏账"。中国可以推倒Again一下,有什么好怕的,不就跑路,又不是国家动乱。

很多人看到:许多富人是国内某些不规范、不完善体制的受益者。他们在致富的过程中,游走于灰暗地带,与权力合谋,为自己带来利益。但是许多富人在完成了财富积累之后,并没有努力去推进法治和制度的建设,反而不是和权力结合的愈加紧密,获取更大利益。这其实是在做损害制度的事情,这相应的限制了那些没有资本做灰色交易的创业者,切断了他们的致富之路。因此,有些人提出,这部分富人的财富,相当我们这个社会的"坏账"或者说"死账",不会流入到中国社会的。他们一走,可能是件好事,至于留给一些人创业的机会。

这个想法太幼稚了!只要这个国家依然是"权欲与傲慢共色,媚外与自贱齐飞",即使洗牌一万次,还是老方一帖,旧辙重蹈。等几年后,中国经济复苏,这些"华侨"们镀得金身后,会衣锦还乡的,如果他随便一说要投资中国,政府依然会像侍候爷一样全程服务,陪同考察,开出最优惠的政策,而且报章上大做文章,说引进外资诸如此类的……鸟毛啊!这些投资可能就是他在中国积累下来的钱,或者是他老子不干不净的钱,只不过出口转内销一下罢了。

这样的现象现在就有,随手抓就一把。比如在中国成长并显名的高晓松,放弃站列于五星旗下,到美利坚去镀得金身,成为星条旗下的美国公民。身份刚一变,又体体面面地杀回来啦,投资电影、制作音乐,挣钱不止步,大吸中国人的钱财;上电视台做评委,参加各类活动,这个邀请,那个捧场,大赚中国的人气……其间,还有官方献之以媚相!等在中国挣到钱后,再回到美国去享受高品质生活。

如此善待跑路者,只能说中共政府的鸡胸宽广啊!放眼寰球,有没有美国公民(哪怕是华侨)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然后再杀回到美国去投资电影、制作音乐、上电视台做评委,赚人气再赚钱财,名利双收,然后回到中国享受生活――这在美国绝对是需要限制的!

再比如卢俊卿这种土鳖般的奸商,明明自己是中国公民,偏偏去香港或者哪个小岛注册一个野鸡公司,然后在北京弄个办公室,便俨然以外资公司自居了。经营活动是什么?就是以传销方式来坑蒙拐骗,拉人入伙成为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会员。这种人一门心思,高举国际主义旗帜,今年不是曝光出"中非希望工程"吗?其实,就是在坑爹,蚕食中国的社会财富!

3、整个民族缺失一种核心的价值

很多场合,政府官员、明星戏子、富人们等既得利益者们,会装得很爱国的样子,即使移民海外了,也会装逼,说自己始终是中国人。想想,没有叫他们抛头颅撒热血,都已"身在曹营心在汉"了,实施"狡兔三窟"计划了,一旦中国出个风吹草动,这帮人跑得比兔子还快,撒腿跑向另一个窟去了。

由此看来,中国很多既得利益者,绝对如同苍蝇,把祖国当作有裂缝的蛋,一有动静,翅膀拍拍,一轰而散,等到中国形势转好,照样振翅重来,打着爱国华侨的幌子,继续盯在裂缝。这帮子人――从来就是中国特产,从鸦片战争开始就有了,也谈不上什么汉奸不汉奸层次。埋怨这帮子人不要脸,连妓女都不如,早已无益!该反省的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国家骨气。

想想新中国前,乱世烽烟,却有一批到国外去学习,一心想着回来报效国家的民族精英;而今和谐盛世,倒是很多人借着报效国家之名到国外学习,便壮士一去不复返!有数据称:"自1978年以来,有106万中国学生留学海外,仅27.5万人回国。流出海外的78.5万青年才俊,相当于30所北大、30所清华的所有在校本科生……中国面临着社会中坚阶层的集体流失。"某位人士经过多年的观察总结道:"在中国,现在年薪十二万以上的人士,几乎全部都想移民。"这话说得对不对暂且不说、这个年薪的底线是不是有点低我们也不用说,就拿上次《建国大业》的那些著名影星当中,甚至还有移民泰国的人士在,相信这个论断怎么也不会是没影儿的事儿。

悲哀啊!移民情结为何越来越浓重?许多人恨自己无能,不能移民。有能力移民的,纷纷制定计划,恨不能去北欧福利最好的国家,去不了最开放的美国,去去加拿大、澳大利亚也无妨!

猛回首,应敲醒世钟,我们这个民族是不是缺少了一种核心的价值,人心涣散如此?哀莫大于心死,在城市化面前,中国农村空心了;在全球化面前,中华民族空心化了。

社会资本大逃离,经济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为什么富人和精英在这个时候选择移民?比如浙江温州制造企业主开始"跑路"的同时,传出浙江义乌"假破产真移民"的消息。其实,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在2009年就已经出现移民潮,一直延续到现在,只不过现在愈演愈剧,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罢了。其实,移民潮是社会资本的大逃离,给中国经济亮起危险的红色信号,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其实,中国经济自2008年以来,由于政府缺乏经济管理的能力,出现严重的偏差,越走越危险:

(一)产业转型,转到"钢筋水泥经济"

众所周知,中国是制造大国,具体地说就是外向型加工制造业,为世界生产,所以中国又号称"世界工厂"。然而,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走向低迷后,外贸订单接近"断粮",自然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中国经济赖以腾飞的制造业走向衰落,产能过剩自然带来投资结构的调整,这样就引起了投资热钱的转移。从2008年开始,中国社会投资热钱投机更强,纷纷涌入房地产、新能源等投机产业,而政府主导投资结构的调整,中央政府更是将4万亿涌入高速公路、铁路、新城建设等所谓的"大项目"中去。民资的房地产建设、国资的大项目建设,可谓双轮驱动,于是,中国经济就呈现出严重"钢筋和水泥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一段时间内可以带动劳动力就业、拉升GDP的,但时间一久,产生另一种更恐怖的产能过剩。

笔者不妨举例说明,比如说在沿海省市的江浙沪一带,城市与城市之间,且不说空中交通,就地面道路交通而言,铁路有高铁和普铁,公路有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即便是普通公路也有国道、省道、市道甚至乡道、村道。迷恋"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政府,投资必须表现为无节制性,国家在大投入,而地方省、市、县三级政府都在投入,简直一涌而上,造成道路产品的过剩。而人们买车呢,主要用途自然是以车代步,大多数时间是城里跑动跑动,在城市间跑动毕竟少数。再者,这些道路建成后,就类似于"不动产",基本不能安置就业,更不能带动GDP了。这种情况,在日本曾经上演过,中国难道想重蹈日本覆辙?

再比如城市建设,许多地方政府认为"现代化就是城市化",于是无限制地扩张城市,新城一个接着一个地推出,当然城市的扩张就以楼盘推进的。以杭州市为例,根据杭州市区域发展规划,杭州将沿着钱塘江打造10座新城,分别为钱江世纪、城东、滨江、钱江、下沙、江东、之江、临浦、临江和空港,这些新城的总面积达441平方公里,预计居住人口将超过400万人。因为一个居民进城意味着城市要提供一个就业岗位,而就业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因此,10座新城400万人,相应匹配的则是将近400万人的就业岗位。众所周知,目前许多城市,制造业不是在发展壮大,相反是在极度萎缩,唯有房地产还是一枝独秀。试想,人们难道不用上班,统统可以靠吃房为生吗?可笑的是,城市的经营管理者们,痴情于此,拆厂房、拆民房,甚至拆学校,大有一种"全民大炼钢"的神采,纷纷去搞房地产业。许多地方政府卖地拿钱后又瞎折腾,乱搞活动项目,这个会、那个节、还有论坛……诸如创意产业博览会、金融产业论坛、文化艺术节等等。我拷,以为每个城市都以为是华尔街啊!想想,欧美国家等经济发达国家难道房地产业当作支柱产业了,就放弃了其它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看看美国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如此发达的国家,也没有傻到放弃制造业,它还是世界上第一制造业大国。

笔者毫不讳言:钢筋水泥经济貌似在做大城市,其实在做空城市。鄂尔多斯60多亿的鬼城――康巴什新区就是最生动的标本。

(二)提振消费,内需原来如此内虚

在做"大项目"的同时,面对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低迷,政府又提出了"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消费增长的速度取决于家庭收入和财富增长速度,还需要消费信贷的发达,离开这些谈什么提振消费。为什么这么说?"没钱买,又无人借钱给他买",拿什么买啊?真的要买,那就只剩"卖肾买IPAD"一条路了!这可能吗?

中国虽为制造大国,却很少不给自己的国民制造的,主要原因是老百姓钱不多,消费能力极其有限。想想,中国为什么能够变成"世界工厂"?因为中国有极其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吸纳90%以上劳动者就业,为了降低劳动力价格,雇用大量的农民工,有的甚至不给予任何社会保障的。而外资企业,中共政府长期给予它们超国民待遇,企业利润大部给投资方抽走了,落入中国人手中进行分配的仅小部分,相当于鸡肋。这时候,政府要"扩内需,促消费",让老百姓来埋制造业的单,捧中国经济的场,捧人场是没问题的,捧钱场那可需要真金白银。没有消费力,谈什么扩内需――这不是扯蛋吗。

事实证明,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力是极其低下的。比如说"家电下乡"这个政策,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才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今年突破6000元已无悬念,但扣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其实是名升实降,况且农民还要支付教育、医疗等开支,对他们的消费能力能有多少指望?再想想,为什么人们现在热衷于上淘宝网购物。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们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了,精打细算在淘宝上购买价廉的产品。

普通老百姓,是农民,种地不来钱这是不争的事实;是居民,购房透支二三十年收入也是常例。国家这时候指望这部人来捧场中国的消费,根本指望不到。至于指望富人,那也指望不上,这部分买奢侈品、炒房炒字画,在国内买进口产品或到国外去购买奢侈品,徒徒地促进国外的消费市场罢了。

"扩内需,促消费",在没有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的前提下,就是纸上谈兵,空喊口号罢了。如果人们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的,那么,对于制造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事实上,老百姓购买力是在下降,而中国制造业早已雪上加霜,看看温州制造业老板跑路就知道中国制造业的困境了。

(三)楼市危机,泡沫做成脓包

制造企业倒敝一批,坚守一批,逃离一批,谋生存者必须得考虑转型,但转到哪里去了?转来转去,转到房地产业或新能源产业上去。

经营亏损严重,加剧了企业主赌徒心理,于是不惜借贷做投机,无不想一本万利。于是,从2008年开始,许多中国投资者豪赌房地产业。从此,用于制造业生产的钱都涌入到房地产业中去。这时,楼市不再是泡沫了,转而升级为中国经济实体的脓包。

其实,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楼市可以借梯下楼,回到正常体温的,实现中国经济所谓的"软着陆"。然而,卖地政府是绝对不希望出现这个结果的,因为这意味着政府财政收入的萎缩。这时,表现最为抢眼的是杭州的"楼市书记"王国平,他高喊"救楼市就救老百姓"!

拷,这位王大官人也忒有才了,这也能捆绑上老百姓――救你老婆,救你祖宗!政府这种态度,做了很好的广告,吸引社会热钱涌入到房地产中,于是,便有了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杭州第一。我们中国,这种自以为是、权欲极强的庸官(或者说诸侯)太泛滥,大好形势就是徒徒毁在他们手中!

世界经济遇冷,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影响应该最大的,中共政府一来没有好消化掉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二来没有恰如其分地给楼市经济降降温,过分地迷恋GDP和速度,"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国民经济高烧不退,还要火上烧油。一时间社会热钱涌入房地产,房地产经济如火如荼,政府还以为中国经济向好回暖,还恬不知耻称,中国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回暖!悲催啊!

谁会怀疑中国的建设能力?各个大中城市,新城年年在建,各类新楼盘月月在推,房子只会越来越多,而购房者刚需总不可能永远处于饥不择食的状态,需求会渐渐缓和的;有一些刚需考虑到房价高不可即,索性放弃购房,高房价下只会让刚需暂时萎缩。因此,楼市消费可能趋于理性了,先进入平稳状态,然后进入下跌趋势。目前就是陷入平稳状态,炒房客要制造"刚需"的恐慌,不比当年了,刚需者不买账或买不了账,因此炒房成为炒房客之间的资本游戏了。一旦炒房客看到楼市无利可图,或者其它有更好的投资去向,那势必会抽资。一旦社会游资抽资,楼市就会下跌,甚至崩盘!

楼市崩盘绝对很惨,惨绿绿的。因为大多数购房者负担相当高的债务,透支了二三十年家庭经济收入。也就是说当房价跌下来了,购房者就亏上二三十年。

在唯楼市的经济模式下,人们是以房地产来衡量财富的,所以一旦房价下降四成,也就意味着老百姓的资产缩水四成,老百姓的资产缩水了,那么社会财富紧跟着缩水。因此,房价捆绑了政府和老百姓。

脓包破也痛,不破也痛,怎么办?骑虎难下。

(四)经济病灶,危机叠加

想想也恐怖啊,因为政府迷信"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上项目必须要有资金,而资金来源主要是向银行借贷。众所周知,政府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是企业税收和土地出让金。然而这几年,制造业不景气,税源收紧,地呢也被卖地政府卖得差不多了。地方政府一些"大项目"建设又一时停不下来,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又捉襟见肘,于是,各地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纷纷涌现。

楼市萧条,捆绑老百姓;制造业破产,捆绑企业主;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捆绑政府――中国经济顿时处于各种危机叠加的状态,风险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必须慎之又慎,不可以再步入权欲与傲慢的老套中。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面对经济病灶困扰的同时,还是面临国际形势的恶化。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岂能坐失良机?它们只会频频出狠招:比如抛出优惠政策吸引富人投资移民,做空中国社会财富;再比如说让人民币升值,进一步恶化制造业的危机;再比如将中国的眼光吸引到欧债危机中,让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中共政府弃地方政府的债务不顾而救欧债危机;再比如挑起诸如南海领土争端,分散中共政府集中精力解决国内经济危机等等……

经笔者分析,中国已经进入最危险的时刻了,而中共政府的应对,变得有些黔驴技穷:富人跑路,政府根本没有充分重视,未作出亡羊补牢的补救措施,眼睁睁地看着"人财两失";顶不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的同时,中共政府的货币政策动不动就来个调整,这样国外人民币升值,国内人民币贬值,简直乱糟糟一片;欧债危机呢,中共政府又主动示好,表示愿意拯救欧洲,殊不知自己国家地方政府负债已超10万亿了……

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经济形势下,许多地方政府依然执迷不悟,迷信"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继续做大地方债务,还急着发放地方债务。因此,中国能不能阻止这次危机恶化,就目前情况来看,真TMD的玄!

[郑重声明: 新闻和文章取自世界媒体和论坛,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 也不代表《阿波罗网》观点。]

本文地址: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