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Re: [G4G] 孩子就应当做孩子(文方)

of  course, a teenage wouldn't understand what is the real meaning of those words, he  might cope from somewhere or his parents did for him probably.
因此,我将会在'恰同学少年'开始,以风华正茂、豪气冲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凌云之志,来抒发胸纳五湖四海的乾坤心胸,来造就笔扫九洲万国的巨椽恬笔,放眼评说天下大事!"

这一段文章粗看起来,似乎是引经据典、气吞山河,充满了雄心壮志;然而细细读来,却又觉得里面充斥了大话、套话,再外加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霸气。在中国的官场里面不乏这样的话语,所以通常这种文章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2011/5/16 kkkim <kaosongcongvn@gmail.com>
孩子就应当做孩子(文方)
2011-05-16

先请欣赏一段我从网上读到的博文:


"为天地立新、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出自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儒学大师、'横渠先生'张载之语。此句以吞吐宇宙的浩然大气,承继先贤、泽被后世的立业精神,济世安邦、造福天下的博大胸怀,不仅为广大学者所传诵,更为历代王者所推崇。

本人今天在自己的博客里,拿来这四句作为开博的前言,是想借此言志,表达自己为了'中华民族之复兴,续写汉唐之盛世'的修身齐家、济世安邦之理念、气度、襟怀、理想和抱负。总之,我会把《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传承不朽的伟大精神作为我的座右铭,奋发图强,立国立民,坚信中国雄居东方、称霸世界,必将在我们这代实现。

因此,我将会在'恰同学少年'开始,以风华正茂、豪气冲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凌云之志,来抒发胸纳五湖四海的乾坤心胸,来造就笔扫九洲万国的巨椽恬笔
,放眼评说天下大事!"

这一段文章粗看起来,似乎是引经据典、气吞山河,充满了雄心壮志;然而细细读来,却又觉得里面充斥了大话、套话,再外加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霸气。在中国的官场里面不乏这样的话语,所以通常这种文章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不过上面这段话,可不同寻常。它之所以能够在网上疯传,是因为它出自于一个十一、二岁孩子的手笔。这篇博文的作者叫黄艺博,1998年生的,是个典型的90后,今年不到13岁。让这个孩子出名的不仅仅是这篇被他用来做自己博客前言的、文笔略为有点不顺的文章,而且还有关于他的许多传奇。

比如说他两、三岁就开始看新闻联播,七岁开始每天坚持读《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小小年纪已经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身上笼罩着2007年全国百名优秀好少年、湖北省十佳少先队员、第二届武汉市现代少年形象大使等等光环,他还担任着武汉市少年先锋队副总大队长。

据黄艺博的父母说,这个孩子上网只关心国内外新闻大事,从来不玩游戏;他对民生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成年人;他的许多政治见解,也已经超出了他父母所能够理解的范畴。黄艺博的父亲总结说,与其他孩子相比,黄艺博早熟,而且十分清楚自己的路该怎么走。

看着黄艺博那胳膊上戴着五道杠少年先锋队大队长标志、昂首挺胸、志得意满的照片,我心里面感到的却是悲哀。一个十几岁、还没有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在他的脸上和身上却看不出一点点孩子气,俨然就是中国官场中比比皆是的官僚的小人版。

我的问题是这个孩子是否曾经有过一个正常的童年?从人类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需要和兴趣,也有着不同的关注点和理解能力。早熟的孩子有,但是没有一个孩子能够自发地早熟到把关注民生作为自己未来要走的道路。所以我觉得黄艺博的父母恐怕有些过于谦虚了。如果不是他们在孩子两岁的时候,自己就喜欢看《新闻联播》;如果不是他们在孩子七岁的时候,看的就是《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黄艺博恐怕根本就不会知道什么是《新闻联播》、什么是《人民日报》。在这些方面,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做出无米之炊来。

其实孩子早熟并不是灾难,孩子学会以天下为己任,也不是坏事。重要的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成年人要给孩子们做孩子的机会,这是孩子们的天赋人权。北京大学有个教授,名叫钱理群。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这人生的季节是不能颠倒的。儿童就是玩,没有别的事。如果让儿童去救国,那有点荒唐。"但现在中国经常发生这种人生季节颠倒的事。

还有人点评说,希望黄艺博不要小的时候人五人六地学大人,长大了不三不四地做小人。这话虽然有些刻薄,可也不乏道理。因为揠苗助长的结果,基本上是可以预见的。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

Copyright (c) 1998-2011 Radio Free Asia. All rights reserved.

打印本文      电邮本文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