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7日星期三

[G4G] 南都周刊年度第42期预告:亚运双城记

就像两届亚运亲历者、广州市形象大使尹捷说的那样:“在普通老百姓这个层面,北京和广州两届很不一样:在20年前,你愿不愿意做亚运,是由组织选择的;但20年后的广州,是组织去发动你,但最终你是否愿意投入,还是取决于你自己。”

真的吗?不许烧烤!不许放屁!

 
 

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via 牛博山寨头条 by (author unknown) on 10/27/10

南都周刊年度第42期封面:亚运双城记
 
  1990年北京亚运会,10岁的我读小学5年级,为亚运捐了钱,还站了街,而且像我的父母一样,兴高采烈、心甘情愿。尽管我离北京非常遥远。
 
  2010年广州亚运会,30岁的我工作了9年,没为亚运捐钱,也没站街,对亚运的兴致也趋于平静。尽管我已被贴上“广州人”标签多年。
 
  1990年荒凉的北京亚运村现在已被收纳在四环以内,2010年的广州亚运城,则在描绘着若干年后广州的另一个城市中心画卷。
 
  20年,两座城,两届亚运会,我是个普通、真实的经历者。我从一个小孩变成了一个而立的成年人,中国也从落后的经济体变成了世界老二。从20年前的全民狂热到20年后的坦然平静,这背后既是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的浓缩,更是民众心智的开放与包容的集中体现。
 
  就像两届亚运亲历者、广州市形象大使尹捷说的那样:“在普通老百姓这个层面,北京和广州两届很不一样:在20年前,你愿不愿意做亚运,是由组织选择的;但20年后的广州,是组织去发动你,但最终你是否愿意投入,还是取决于你自己。”
 
  相比20年间的经济成就,这更珍贵。
 
【封面报道】二十年,两场亚运,三位女士
【封面报道】一个舞台 数场戏
【封面报道】广州又一城
【封面报道】村里村外
【封面报道】最垂直的距离:航拍广州
【封面报道】最老的广州,也是最美的广州
【封面报道】来这里品味现代建筑美学
【封面报道】花事鱼事鸟事,永远都有新鲜事
【封面报道】无汤不开饭
【封面报道】广州“茶三代”
【封面报道】满洲窗内的岭南风情

【专栏】企业为何有败德行为
【专栏】跟车延高谈谈诗

【社会】奢华的偷渡
【国际】死亡聊天室
【科技】电脑开车,你敢坐吗?

【人物】士大夫秦晓
【人物】查普曼变形记

【文化】赫塔・米勒作品集:被质疑的大手笔
【艺术】器物的水墨之美

【猎男记】木子美:又见处长日记
【二毛说菜】偷嘴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访问 南都周刊官方网站www.NBweekly.com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没有评论: